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08618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8.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救援培训课件PPT.ppt

应急救援管理,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10月,目录,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工作原则及事故风险分类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应急处置要点事故报告程序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各类事故案例及应对方法,培训目的,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各类应急预案掌握常见灾害自救、避险逃生技能掌握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掌握高处坠落的应急处置方法掌握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掌握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一、应急救援体系,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项目部职责

(一)负责与本项目部有关的应急预案宣传教育,编制培训和演练计划,定期开展演练和评估。

(二)负责应急设备、设施、器材定期检查保养;负责物资储备管理并保证数量充足。

(三)组建本项目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四)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现场救援,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公司汇报;负责组织本项目员工安全撤离和紧急疏散;负责向指挥部报告本项目员工伤亡等情况。

(五)配合总指挥、副总指挥和职能科室做好物资调配、抢险、警戒、信息发布、善后处理、恢复生产等工作。

各项目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

项目部应将应急知识纳入月安全教育内容。

同时,要充分利用板报、内网、微信群、VR等多种宣传媒体和方式,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各项目部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使员工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

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范围;工作职责与技能;应急报警(含联系电话,危险位置、接应地点及特征等);发生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后处置方法;人员疏散程序;伤员救护方法及救护器具使用等。

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各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综合应急预案演练、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演练内容主要包括:

应急机构及职责分工;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的职责;人员疏散;信息的传递;重要设备和记录的保护及危险状态的处置;应急设备的准备,如报警系统、应急照明、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急救设备、检测设备等。

演练时建立并保存应急预案演练过程记录,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审,及时完善和改进预案。

各项目部在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安质环保部。

发生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后,发现或接报者要根据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受控程度的不同,按应急预案要求采取措施;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及时拨打消防等相应救助单位报警电话。

由项目经理对上报事件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按预案展开应急行动。

人员疏散、撤离:

(一)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尤其是发生或伴随有毒有害污染、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处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若无法保证人身安全时,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立即撤离现场。

(二)现场处置方案中应明确人员撤离条件和撤离注意事项。

在撤离过程中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并清点人数,发现人数不足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三)发生可能危及非本单位员工安全的突发事件,指挥部立即安排人员,组织与事故救援无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二、应急救援工作原则及事故风险分类,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将保障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在事故应急过程中,任何人员未经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或许可,不得擅自参加应急救援行动,严防因抢险过程中造成事故扩大或次生、衍生事故发生。

(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展开。

各应急专业小组和事故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做到协调有序、快速反应、资源共享。

(三)单位自救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原则事故发生初期,事故项目部应快速反应,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扩大。

在超出应急救援能力时,及时请求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四)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五)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各项目部应落实应急管理与预防工作,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预防、预警工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保证物资储备、装备完善,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事故风险分类实际作业中存在以下事故风险类型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温中暑、噪声危害及其他伤害等。

三、应急响应应急响应分级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本预案应急响应分为二级应急响应,即:

二级(现场级)应急响应、一级(级)应急响应。

二级(现场级)响应,是指事故发生的初期,事故尚处于现场可控状态,未波及到其它现场,而做出的响应,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一级(级)响应,是指事故超出现场可控状态,或可能波及到其他现场,尚处于本单位可控状态,未波及相邻单位的状态,而做出的响应,启动本预案或相应的专项救援预案当事故超出的控制能力,可能或已经波及到本单位外的状态时,请求公司支援,作出更高级别的响应。

应急响应程序

(一)预案的启动发生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后,发现或接报者要根据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受控程度的不同,按应急预案要求采取措施;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及时拨打消防等相应救助单位报警电话。

由相关单位领导对上报事件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按预案展开应急行动。

当专项预案启动的同时,现场处置预案必须启动;当现场指挥部地点发生变化时,必须通知到相关部门和单位。

(二)人员疏散、撤离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尤其是发生或伴随发生有毒有害污染、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必须做好人员防护,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进行工艺处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灾情。

在撤离过程中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并清点人数,发现人数不足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发生可能危及居民或非本单位员工安全的突发事件,指挥部立即安排人员,组织与事故救援无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疏散安全地点必须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事故应急要求

(一)发生事故有人员受伤时,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先救人、后处置的原则,分工协调。

一方面,对伤者进行现场简单包扎,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医院救治;另一方面,及时通知部调,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

(二)事故现场和受灾区域的作业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自救措施,包括紧急停、断可能造成事故和灾害扩大的气体、油类动力能源介质等。

复救事故时,要确保复救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证事故不被扩大,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力争用最少的人员、最短的时间处置完毕。

(三)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事故现场,相关项目部只允许有12名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参与复救事故人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安排到安全处所待命,当上一工序作业未完前,不得提前进入现场。

(四)当出现事故危险范围可能涉及到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五)当发生事故的危险范围已经无法控制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门汇报求援。

应急结束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由指挥部安排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确认:

危险已解除,事故得到控制,消除次生事故隐患,待全体人员和设备撤离后,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生产。

后期处置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后相关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件调查组取证。

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保障。

为保障信息畅通,应急指挥机构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员工熟知常用的救援电话。

四、各类事故应急处置要点

(一)人身伤害事故处置要点1.采取急救措施,迅速联系救护车辆,以最快的方式将伤员送医院救治。

2.报警时要讲清楚单位名称、具体地址、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报警后,要派人到主要路口接应、引导救援人员和车辆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3.事故现场急救常识急救原则:

先救命,后治伤。

急救步骤:

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二)触电事故处置要点1.立即关闭电源或用木材等绝缘物把电线自触电者身上拨开。

2.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

3.若触电者在高处,使其脱离电源时要有防止高空坠落的措施。

(三)火灾事故处置要点1.首先切断火源,查清着火材料、火势等情况,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2.指派人员在路口为消防车引路。

3.初期火灾,根据燃烧物性质,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水、沙土等器材进行扑救。

若有人员被困时,应以解救被困人员为第一要务。

4.当火势蔓延时,现场人员必须撤离至安全地带,等待专业消防队灭火,不得逗留或继续灭火。

5.灭火后,要安排专人认真检查余烬,防止复燃。

(四)特种设备事故处置要点1.切断电源、排空压力。

2.救治伤员。

3.对周围设备、管道、电缆等防护处理后复救。

(五)中暑事故处置要点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或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

2.配发防暑降温药品和饮品。

3.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所休息,并采取饮水、冲洗等降温措施后送至医院救治。

(六)职业危害事故处置要点1.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2.报告专业部门进行检测。

3.对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并送医院救治。

4.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人身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发生各类事故有人员受到伤害时,现场作业人员首先要抢救伤者,并为伤者采取急救措施。

(二)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安质环保部汇报,不得延误或隐瞒。

(三)部调度室接到发生人身事故的通知后,问清事故发生地点,简单了解受伤情况,迅速联系救护车辆,以最快的方式将伤员送医院救治。

报警时要讲清楚单位名称、具体地址、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报警后,要派人到主要路口接应、引导救援人员和车辆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并积极配合救援工作(四)部调通知事故救援组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按照救援组领导的命令,通知有关部门赶赴现场参加事故调查。

(五)在救护车辆及事故救援组人员未到现场之前,现场作业人员尽最大可能保护好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五、事故报告程序,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刻将事故地点、时间、简单经过及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情况向项目部安全员汇报,再向项目领导汇报,项目领导问清相关情况后,立即亲自或派员赶赴现场进行人员抢救和事故现场保护。

发生各类事故中有人员伤害时,10分钟内电话汇报公司安质环保部;通知医院急救中心进行人员救治,同时主管安全的项目领导负责对受伤职工的住院、治疗等善后事宜进行安排。

心肺复苏术是心跳、呼吸骤然停止和意识丧失等意外情况发生时,给予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使呼吸循环重建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意识完全恢复。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胸外按压、口对口吹气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六、心肺复苏术,如果现场没有医护人员,我该怎么办?

心脏骤停生存链,及早识别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心肺复苏流程,第一步、判断神识:

轻拍患者双肩、在耳边呼唤,手掐人中、合谷穴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可以断定患者神志丧失。

(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损伤颈椎)。

如果清醒(对呼唤有反应、对痛刺激有反应),要继续观察,如果没有反应则为昏迷。

判断呼吸:

一看、二听、三感觉。

看:

胸部或腹部有无起伏。

听:

口、鼻有无呼吸声音。

感觉:

口鼻有无气流溢出。

心肺复苏流程,第二步、求救,接着打120求救,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注意:

保持冷静,待120调度人员询问清楚再挂电话。

第三步、检查及畅通呼吸道:

取出口内异物,清除分泌物。

用一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手将下颏向上方抬起。

注意:

不要压到喉部及颌下软组织。

第五步、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双肩前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为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打弯。

一般来说,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

2。

心肺复苏流程,第四步、人工呼吸:

保持压额抬颏ke(下巴)手法,用压住额头的手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张口罩紧患者口唇吹气,同时用眼角注视患者的胸廓,胸廓膨起为有效。

待胸廓下降,吹第二口气。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

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心肺复苏有效特征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60mmHg肤色转红润瞳孔回缩,光反应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创伤急救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专业,大力进行群众性的急救知识的培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第一目击者和施救者”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掌握创伤现场急救知识,一旦有创伤发生时,可以进行正确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抢救生命,争分夺秒。

当然还要增强自身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致伤因素侵害,就显得十分重要。

急救流程:

现场转运医院总原则:

不加重损伤;保护施救者;平稳转运。

创伤急救的特点:

及时救治,初级救治,简单救治,有效救治。

大宗病例统计分析创伤后一小时内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对伤员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称为“黄金一小时”。

一小时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计划转运,七、创伤急救,常见创伤类型,钝器伤包括撞击伤、挤压伤、坠落物砸伤、碾压伤、钝器打击伤等。

特点:

外表伤情轻,内部结构伤情重。

锐器伤包括划伤、切割伤、捅刺伤等。

特点:

伤口明显,可以伤及血管、神经、肌肉、内脏等组织器官。

高空坠落脊柱脊髓、骨盆损伤、四肢骨折等发生率高,容易发生截瘫、内脏大出血等危重情况。

颅脑骨折和脑挫伤多见。

创伤原因分析,机械伤害主要是工程机械导致的损伤。

特点:

开放性损伤较多、合并挤压伤伤情重,出血、骨折、肢体毁损、神经、肌肉和肌腱组织损伤严重。

多与违章操作有关。

数分钟内立即致死难以救治,1-3小时内死亡:

休克快速有效救治可能挽救生命,2-4周死亡:

脓毒症早期快速有效救治可降低其发生率,严重创伤病人有着明显的三个死亡高峰,创伤现场评估须知1、现场评估到达现场,应立即通过实地感受、眼看、耳听、鼻闻判断现场异常情况(如车祸汽油泄漏);注意创伤原因、受伤人数及是否有生命危险;自己和伤者及旁观人群是否身处险境;现场可利用资源,需要何种支援及可采取的行动保障安全;注意危险电源、救护者自身体力、水性及能力等;2、判断伤情首先判断意识、呼吸、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语言反应、察看瞳孔大小及反应注意有无表情淡漠、冷汗、口渴休克表现,3、紧急呼救是抢救病人“生命链”的第一环说明地点、显著标志、呼救人姓名、联系电话病人意识、脉搏、呼吸、创伤等危重情况创伤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创伤急救基本技能现场救护:

呼救报警、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正常体重7-8%,健康人血容量大约4000-6000ml;出血量800ml以内,可以引起生命体征变化:

出冷汗、心率加快(100次/分)、情绪变化(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等症状,血压可以正常,但是脉压差稍高,这是休克代偿期;出血量800-1600ml以上,危及生命,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皮肤出血瘀斑等;,5钳夹止血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1指压法,4止血带法,3填塞止血法,止血带,加压止血,压迫止血,止血带,止血带,止血带,止血带,止血带,止血带,压迫止血,填塞止血,1直接按压止血法

(1)出血点直接压迫止血

(2)动脉行径按压法:

仅能减少出血量,不大可能完全止血,颞动脉压迫点,股动脉压迫点,肱动脉压迫点,2、加压包扎止血3填塞法对于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等,一定要用大块纱布条、绷带等敷料填充其中,外面再加压包扎,以防止血液沿组织间隙渗漏。

4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单纯加压包扎止血无效和无骨折的四肢出血;即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垫、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腋窝内加垫,上臂紧靠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加垫,屈膝;膝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位置固定。

由于此法对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且疑有骨折时忌用此法。

5、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但使用不慎可致肢体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主要用于四肢远端血管损伤性出血。

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必须延长,则应每隔1小时左右放松5-10分钟且总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在放松止血带期间需用指压或加压法临时止血;注意位置,注明时间避免勒伤皮肤,用橡皮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数层纱布。

上臂止血带不能缚在中下1/3处,而应在中上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止血带;决不可使用非弹性的绳索、电线,甚至是铁丝等;在松止血带时,应缓慢松开,并观察是否还有出血,切忌突然完全松开。

二、包扎目的:

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消除恐惧和帮助止血。

常用自粘敷料、绷带和三角巾、网套清洁布料、毛巾、丝巾、衣服螺旋反折包扎法,头顶部双绷带缠绕法环形包扎法8字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制作简单、方便,分为普通三角巾和带形、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时操作简捷,且几乎能适应全身各个部位。

1、伤口上要加盖敷料,不要在伤口上应用弹力绷带。

2、不要将绷带缠绕手指、足趾末端,除非有损伤。

3、不要将过紧,经常检查肢体血运。

4、有绷带过紧的体征,立即松开绷带,重新缠绕。

固定目的:

制动止痛、减少继发损伤、便于搬运固定骨折,不要将外露的骨折断端复位;固定要跨骨折端的上下关节;用冰块减轻肿胀及疼痛;骨隆突部位均要以棉垫隔离保护,又不可过紧;肢端(趾或指)要露出,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闭合性骨折可以适当复位;固定时应该遵循方便担架和坐车为宜,搬运,搬运后送的一般原则,再次判断伤情,先救命后治伤,原地检伤、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治之后再转运,注意保暖,防止烫伤;体位要适宜,颈部要固定,骨折均需要固定;途中需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尽量减少严重创伤患者的不必要搬动;在骨盆骨折中,一次不必要的搬动可致胶体额外损失达8002000ml,甚至更多;若无明显禁忌证,可以使用小剂量吗啡或度冷丁镇痛。

搬运注意事项,1.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患者试行站立;2.疑有肋骨骨折的伤患者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3.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患者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4.疑有脊柱骨折时禁忌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错误方法;5.如对肢体包扎过紧,造成肢体缺血而使手指、足趾变凉发紫,则应立即调整包扎;6.远距离长时间转运患者,止血带需定时放松;,担架搬运法及其要点,1、病人固定于担架上;2、病人的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以便后面抬担架的救护人观察伤病员的变化;3、一般情况下伤病员多采取平卧位,有昏迷时头部应偏向一侧,有脑脊液漏、鼻漏时头部应抬高30度,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触电事故案例,八、各类事故案例及应对方法,触电应急救援,电流的伤害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

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人体的反应也不同。

如针刺感、击痛感、昏迷、心室颤动、呼吸困难或停止现象。

电击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电流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

触电发生后的处置方法1、迅速切断电源,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

2、若触电者无知觉,心脏、呼吸还在,应使其平卧,解开衣服便于呼吸,拨打酒钢医院电话求救。

3、若触电者呼吸、脉搏停止,必须实施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拨打酒钢医院电话求救。

4、及时向部调和项目部汇报,启动应急预案。

触电应急救援,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

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轻症:

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如有外伤均需同时处理。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能接替之前不能终止。

触电事故如何预防,1、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管理制度2、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现场维修电工完成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

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系统;两级漏电保护和专用的保护零线4、应该经常教育子女,不要玩弄开关、插座和其它各种电器等,以免发生危险,高处坠落事故案例,高处坠落应急救援,高处坠落产生的伤害主要是脊椎损伤、内脏损伤和骨折。

为避免施救方法不当使伤情扩大,抢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发现坠落伤员,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担架抬送医院,或是用车送往医院,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若伤员已不能动,或不清醒,切不可乱抬,更不能背起来送医院。

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

此时应打120向医疗单位求救,然后进一步检查伤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应采用夹板固定,找两到三块比骨折骨头稍长一点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绑三道绳,使骨折处由夹板依托不产生横向受力,绑绳不能太紧,以能够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2厘米为宜。

高处坠落应急救援,送医院时应先找一块能使伤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伤者一侧将小臂伸入伤者身下,并有人分别托住头、肩、腰、胯、腿等部位,同时用力,将伤者平稳托起,再平稳放在木板上,抬着木板送医院。

若坠落在基坑内,也要按上述程序救护。

若地坑内杂物太多,应由几个人小心抬抱,放在平板上抬出。

若坠落在地井中,无法让伤者平躺,则应小心将伤者抱入筐或吊桶中吊上来,施救时应注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伤者脊椎、颈椎受力。

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法,使其恢复正常。

如何预防高处坠落,作业人员要明确岗位责任,熟悉作业方法,掌握技术知识,执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检查;除在危险部位设置护栏,立网、满铺架板、盖好洞口外,还应在操作人员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