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637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docx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

中美两国教育观念对比

核心提示:

很多中国家庭,在管教孩子时会引起“世界大战”的,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的。

而美国妈妈却希望孩子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独立改正。

中国孩子:

家长心累孩子疲惫

暑假刚刚过去,11岁的王宇浩却丝毫没有体验到应有的放松和愉悦。

为了小提琴考级通关,他在培训班里忙活了整个假期。

对于王宇浩和妈妈来说,未来的一年将是“战斗的一年”,而这个暑假,便是这场“战役”的前哨。

王宇浩知道这个“战役”指的是什么,妈妈说:

“过了小升初,明年暑假就轻松了。

而王宇浩可不这么想,在他看来所谓的“轻松”,顶多就是父母带着出去多旅游几次。

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一放假就是兴趣班、补习班、作业、电脑、电视粉墨登场的日子。

他不知道除了这些,假期还能怎么过。

“上学的时候想放假,放假的时候又想上学”,是孩子们经常会有的想法。

没时间、没伙伴、老旧的玩法,让本应是他们放松的假期变得略有些沉重。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认为,充实的假期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设计。

暑假变成“攻坚战”

“20年后,我们会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祸害’吗?

”在中国奥数网的论坛里,一个发问激起了诸多家长的共鸣。

对于坛子里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家长们来说,这个暑假他们和孩子过得并不轻松。

像王宇浩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许多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进入更好的初中,想尽了各种办法。

在这个论坛里,一个标题为“2011年小升初各个阶段备战规划”的帖子成为了假期里的热门话题,而暑假便成为小升初“攻坚战”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被他们喻为小学六年中“最重要的一个暑假,是成绩优秀与否的分水岭”的假期里,各大培训机构、兴趣班成为他们的必要选项,考级证书被视为进入优质中学重要的“敲门砖”。

张女士和儿子便是补习大军中的一员。

暑假的大部分时间,她和儿子就奔波在家和兴趣班的“两点一线”里。

她这样描述了儿子一天的生活,每天上午上奥数培训班,中午吃过饭休息一会儿,便急急地到附近的少年宫去上英语口语班。

晚上回来做会儿作业,他便迎来了一天中唯一的“放风”时间。

“心累”是张女士这个暑假的最大感受。

而对于其他年级的孩子来说,各种兴趣班也成了诸多家长的首选。

“不给孩子报一个班,暑假这么长时间怎么打发?

”提起为孩子报班的初衷,张女士有自己的认识。

在她看来,一方面她有从众的心态,别人都报班,自己的孩子不报,就像少了点儿什么。

另一方面,多一个“证书”无疑会给孩子升学增加一份砝码,虽然如今小升初的政策有变,但多一种特长总不是坏事。

此外,培养孩子的兴趣也是原因之一,但如今兴趣多让位于升学的考虑。

在论坛里,那个有关“祸害”的帖子后面,还有很多人在讨论孩子长大后是否理解他们“好的初衷”。

句句留言,透出的是家长们心中的无奈。

没人和我一起玩

“暑假里,没人和我一起玩儿。

”张嘉瑞说,她跟自己的同学、小伙伴们在假期几乎没怎么见过面。

“现在的孩子们挺可怜的。

”而说起自己的童年和玩伴,张嘉瑞的妈妈很是有些自豪。

在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家长和孩子们普遍反映,一放假孩子们之间见面玩乐交流的机会急剧减少。

“没有人玩”成为困扰家长和孩子们的难题。

“跟同学在一起,玩什么都开心。

”妈妈这样解释小嘉瑞假期里对兴趣班热情高涨的原因。

在她看来,跟同龄人多交往,对孩子肯定不是什么坏事,“兴趣班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杨颖是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在她看来,虽然小区也有些同龄的孩子,但与自己小时候不同,现在各家不怎么串门。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假期孩子们的安排不同步,况且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家长的安全意识都很强。

所以最后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不是父母、爷爷奶奶这样的“大朋友”,就是电脑、电视等“现代玩偶”。

在王海燕看来,学校和家长应在假期里给孩子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和渠道,以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

学校可建立些兴趣研究小组,给孩子们提供在假期互动的理由和空间。

此外,王海燕还提醒家长们应在充分考虑到安全等因素之外,适度放手,给孩子们提供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他们能有与同龄人和社会接触的机会。

电脑电视成伙伴

暑假里,周奶奶的主要任务是照看6岁的孙女,而小孙女一句“奶奶,我教你偷菜吧”,让她很是感慨,“现在的孩子都不是传统玩法了。

“他们在田里插秧、捉鱼,多有意思。

”12岁的张鑫宇说起父母的儿时生活,不无羡慕。

而对于张鑫宇来说,假期最常干的事莫过于看电视和玩电脑。

“没劲”是她对整个暑假的评价。

州州的妈妈告诉记者,假期里,儿子整天坐在电脑前下载动画片看。

“这样久了还不成问题?

”于是,她只好限制儿子上网的时间。

但州州的妈妈也承认,“还真没有让儿子能这么投入的东西。

”假期,让儿子怎么玩,玩什么,她很犯难。

王海燕说,虽然现在社会提供给孩子们玩耍、读书、娱乐的公共设施和场所越来越多,但似乎并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不太屑于去那些地方,而对网络和电视却更感兴趣。

“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需求。

他们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媒体所捕获的信息,事实上提高了孩子们的娱乐需求。

网络给孩子们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和丰富的信息,一方面,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和网络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合理使用网络的习惯。

如果孩子们过度沉迷于网络,可能会造成孩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减弱,甚至交往能力的丧失。

家长应将现实和网络两者有机结合。

”王海燕建议,家长应该在孩子与现有公共设施及资源之间,建立交流、熟悉的渠道,引导孩子们对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感兴趣。

同时,应正视孩子们需求提高的现实,尽力创造条件,给孩子们提供健康的娱乐手段。

美国孩子:

要自己对错误负责

核心提示:

很多中国家庭,在管教孩子时会引起“世界大战”的,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的。

而美国妈妈却希望孩子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独立改正。

菲利普的女儿伊莉莎白,教育孩子泰勒很有一套,令我这个中国妈妈大开眼界。

早上,泰勒醒了,她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泰勒会自己爬上凳子吃,吃完了自己穿衣打扮。

有时看他裤子穿反了,我想帮他换,都被伊莉莎白制止,她让他自己改正。

我知道很多中国妈妈,是跟在宝宝后面伺候的,以致很多中国宝宝到五六岁时还不会系鞋带、拿筷子、擦鼻涕,甚至上厕所不会解扣子。

那天伊莉莎白带着泰勒回来看我们,玩了一会儿,泰勒对我说,“林,我饿了,想吃中国面。

”他很喜欢我做的凉拌面。

我说,“好,你等着,我马上做。

”面好了,泰勒欢天喜地地坐下,正准备开始吃,他妈妈走过来,拿走了面碗,对泰勒说,“我不是和你说过吗?

今天你不可以吃晚饭!

”泰勒哭喊:

“我饿!

我要吃中国面!

”我问伊莉莎白是怎么回事,她说:

“他刚才吃晚饭时发脾气,把饭倒在地上,我就和他说好了,今天什么东西也不能吃。

泰勒盯着面碗,不敢出手,轻声抽泣。

临走时,我把面打包让他带走,他很宝贝地捧着面,闻了又闻,轻轻问妈妈:

“回到家我可以吃吗?

”“不!

”妈妈的回答很坚决。

他只好退让,说:

“那明天我可以吃吗?

”“可以。

”他便笑了。

我相信,他下一次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记起今天的事,毕竟饿肚子的经历不好受啊!

因此,大部分时候,泰勒像我们中国农村的孩子,吃饭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

我想到我儿子这么小的时候,为了哄他吃饭,我端着饭碗跟在他屁股后面跑,他还不买账,要谈条件:

吃好饭买玩具!

有一次,泰勒在客厅打翻一盆水,还踩着玩。

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伊莉莎白从我手上抢过拖把交给泰勒,对他说:

“把地拖干,把湿衣服脱下自己洗干净。

”泰勒不干,又哭又闹。

伊莉莎白就把他关了禁闭。

听到泰勒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我想进去抱泰勒,菲利普却拦住我说:

“这是伊莉莎白的事。

”过了一会儿,泰勒从房间走出来,还挂着两行泪水,扶起比他高一倍的拖把,拖地。

之后,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股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菲利普的态度也令我吃惊。

很多中国家庭,在管教孩子时会引起“世界大战”的,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的。

那天在公园里,泰勒和两个小女孩在吊床上玩。

突然,只见泰勒下了吊床,把吊床翻了个底朝天,两个小女孩便摔到草地上,一起哇哇大哭起来。

换了我,我会把孩子打一顿以示惩戒。

但只见伊莉莎白一声不吭地走向泰勒,把他抱上吊床,然后一下子把吊床翻了过来,泰勒摔到草地上,摸着屁股大哭。

伊莉莎白问泰勒:

“痛吗?

下次还做吗?

”泰勒一边哭一边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

我相信,他不会再犯第二次了。

伊莉莎白对泰勒这么严格,泰勒对妈妈却依然爱得不得了。

他常采集小花,郑重地送给妈妈。

有了好吃的东西,他只吃一半,另一半收好,深情地说:

“这是留给我妈妈的。

我不得不佩服伊莉莎白。

小泰勒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孩子上,很多方面,中国妈妈应该向美国妈妈学习。

中国孩子:

不要考100分的教育警示录

核心提示:

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片面的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

“分数”成为家长的头等大事,成为家长与孩子嘴边提到最频繁的字眼。

在与学生家长谈话时,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我和你爸爸这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

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好学生”……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片面的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

“分数”成为家长的头等大事,成为家长与孩子嘴边提到最频繁的字眼。

孩子在这样的压力下学习,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能够获得高分,而那些不适应的孩子只能拿着低分,带着恐惧的心理回家,长此以往,孩子还能喜欢学习吗?

还能有学习动机吗?

针对以上问题,给家长2点建议:

1、摆正孩子的位置。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特点,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不把自己的医院强加在孩子身上。

正确看待孩子的能力。

2、合理指定目标,增强自信心。

结合孩子的特点,合理制定孩子近期达到的目标。

目标不宜过高,要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步。

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认为,名校的高分压力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被扼杀了。

“当今社会的心态有些浮躁,好像只有名校出来的学生才能成才。

”朱清时不认可这种说法,“名校容易出人才,主要是因为它们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与学生,这一点其他学校不可比。

如果各类教师和学生都公平地分布在所有学校,则追求考高分的名校教育其实最不利于出人才。

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

不要考100分。

这让很多家长不理解: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满分啊?

朱清时理解陈先生这句话的含义是,少年班的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

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学生。

想到了爱因斯坦的名言:

“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对于教育而言,成就、升学率、高分永远都是次要的,是不值得不遗余力挖掘的,教育最该挖掘的应是“人”的发展最需要的东西:

良好的情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心理承载能力、达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

美国孩子:

选幼儿园,美国妈妈听孩子的

核心提示:

无论是中国的母亲,还是美国的母亲,对孩子进幼儿园的事情都是非常重视的,但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她们的做法又是不相同的。

Linda是一位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她有两个孩子:

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在女儿将到入园年龄的前几个月,她就开始收集有关的信息。

她的具体做法是先到社区服务中心了解附近几家日托中心的具体地址,然后电话预约安排参观和与老师交谈,了解幼儿园硬件设施和幼儿园的主要教学风格、特点。

在她比较满意的两家日托中心,她把女儿的情况向老师作了简单介绍,听取老师的看法。

这样既请教了专职工作者的意见,又对教师个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又广泛地听取家人、朋友们的有关建议和收集相关信息,并选择了一所幼儿园。

不过它的整个选择过程到此还未结束,她还要进一步确定这所幼儿园对她女儿是否合适。

于是,她带了女儿一起再次来到这所幼儿园,陪着女儿参加了这里的半日活动。

女儿快乐的表情促使她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赵女士是一位中学老师,先生从事金融工作,女儿两岁多。

女儿上哪一间幼儿园是她平时与先生和周围同事、朋友们探讨最多的问题。

最后根据朋友和同事的建议和她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她选择了一间省一级(级别最高)幼儿园作为主攻目标,于是她就密切关注幼儿园贴出的招生通知,按照招生日期带孩子一起到幼儿园与园长面谈幼儿入园问题。

园长见过小孩,简单问一下孩子的名字、年龄后(有的园长也会和孩子聊几句),赵女士就让同去的父亲把孩子带到幼儿园的滑梯、摇椅等地方玩耍,自己则与园长继续谈孩子的入园问题,其中谈得最多的是孩子入园缴纳多少赞助费的问题。

一切谈妥后,赵女士一家也开开心心地离开了幼儿园。

最后孩子体检及格,顺利地成为了这家幼儿园的新生。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的母亲,还是美国的母亲,对孩子进幼儿园的事情都是非常重视的,但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她们的做法又是不相同的。

美国的那位母亲,她的目标是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幼儿园。

了解幼儿园是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了解的内容包括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任教老师的教育观念、教育风格等情况,并将孩子的特点与之进行比较并让孩子有亲身体验的机会。

重点考虑的是这间幼儿园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了解的方式方法是全面细致的。

正如《中外幼儿教育的比较与实践》—书中所说的,Linda在孩子真正入园时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初级的“幼教专家”,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各种教学流派的风格和特点。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母亲的做法,她的目标是选择一间夫妇俩都认为好的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是采取一种被动的态度,了解的内容主要是幼儿园的名气及设施、环境等。

而园长、老师的教育观念、教育风格、教学形式等则一概不知道,也从未想过要知道,更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这间幼儿园的问题。

中美两位母亲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不同做法,看似一个幼儿教育中的小问题,但其背后隐藏着中美家长对待孩子的不同观念。

美国家长多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她)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特征,孩子是应该受到家长尊重的。

而中国年轻一代的家长也明白孩子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独立个体,但往往在实际生活中,又忘记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特征。

中国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是:

怎样才能选择一间最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幼儿园?

怎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各方面情况?

从而使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正确选择幼儿园的具体做法。

中国孩子:

小提琴带给我的噩梦童年

核心提示:

我想对父母们说:

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约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母亲开始了她的育才计划——英语、日语、书法、小提琴……我的童年从此开始改变。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那时,各种学习班还没有那么多,所有的讲授均由母亲完成。

其实,有些她也不懂,只是在教育子女方面,跟大多数父母一样,都是那么自以为是。

记得那时我每天早上5点就被揪起来,开始读两个小时的外语,然后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

如果说外语、书法仅仅算是“加码”的话,所谓的业余爱好——小提琴,对我来说不啻于一场噩梦。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爱好,完全是母亲的爱好,和很多父母一样,她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强加给我,夺走了我童年的欢乐。

条件所限,那时的我甚至没有一把适合自己的儿童琴,直接用成年人的琴练,这对我臂力以及下颌是个严峻的考验。

记得那年暑假,我每天要练8小时的琴,开学后也是同样,挤掉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

在母亲看来,若我放学后不做点儿什么就是浪费时间。

那时,母亲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能荒废了时间”。

随后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母亲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拉琴的要求当然是变本加厉,稍有懈怠,随之而来的就是拳脚暴力。

与别的孩子相反,那时的我最害怕放学和寒暑假,至少在学校里,我还可以轻松应对,但回到了家,我却要为那个不属于我的“业余爱好”付出我的汗水和眼泪。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6年,直到我进了高中,住了校,才暂时摆脱了家庭。

上了大学以后,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因为一看到它就会回忆起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

我想对父母们说:

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美国孩子:

坚决保卫孩子的想象力

核心提示:

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

有了想象力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在自由王国自由翱翔,飞得更灿烂。

“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在武汉如是说。

刘道玉认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刘道玉说,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来。

想到了一位美国妈妈“保卫想象力”的案例: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经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

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

伊迪丝的母亲胜诉了。

很显然,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

有了想象力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在自由王国自由翱翔,飞得更灿烂。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所以,西方孩子在幼儿园毕业的时候,都能得到“最有想象力”的证书。

无论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和教育观念,都将想象力当做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当做值得放大,值得尊重的能力和魅力象征。

所以,法院才对看似荒诞的事情进行了“想象力至上”的判决。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法官和法院肯定会认为家长“有神经病”。

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更多在强化知识养成,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得不圈定着一个既定范围。

那些言之有理、锋芒毕露、标新立异、奇思怪想、荒诞不经、个性十足的答案总会被认为“愣头青”。

“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我们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为孩子制造了一个局限性很大的“思维铁房子”,不敢逾越,不能逾越,孩子想象和梦想的嫩芽才一点一点被我们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给“吃”掉了。

孩子的整体想象力发展才呈现一种可怕钝和落的迟伍,创造力非常弱化。

这种模式化发展已根深蒂固,多数人对之习以为常,逆来顺受,任由想象力不断蒸发和流失。

换言之,学校弄丢了孩子的想象力,人们不会说什么,如果孩子不会摆弄模式化操作,人们却不愿意。

我们已经对想象能力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愿望和动力。

更重要的是,连教师教育对新颖的想象力都失去了判断和赏识能力,“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竟然被语文老师判定为病句,课堂上强词夺理、思维活跃的孩子往往会被扣上“有违师道尊严”的大帽。

想象力已成了边缘化教育目标。

金马在《21世纪罗曼司》说:

“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教育评价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强调分数,更要强调“知识活用”,让知识借助想象力,得到超凡能力的升华,得到举一反三的类比。

那些个性强、思维敏捷、敢于想象的“捣蛋学生”也是香饽饽。

更要将想象力放在首位,通过制度化的、发自内心的想象力培养和呵护,让冒尖者、怪诞者也能得到社会认同和赞赏,为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孩子:

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核心提示:

知名教育专家刘道玉昨日表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昨日,刘道玉在武汉枫叶国际学校举行的首届毕业生情况介绍会上如是说。

刘道玉认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此外,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

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了比较。

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

让小狮子离开母亲,自己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娇宠,要么棒喝。

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

刘道玉以武汉枫叶国际学校首届毕业生为例说,75名毕业生全部被国外大学录取,20余人获得奖学金。

而这75名学生中,绝大部分曾经在“体制内”受教育,成绩并不突出,有的孩子甚至被认定为“没前途、没希望”。

在另一种教育体系里,同样是这些学生,每天下午3时30分就放学,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我,可以获得学分;主动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研究性报告或论文,也可以积攒学分;而达到一定学分,就能申请理想的大学。

学生因此有了目标和求知欲。

刘道玉说,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埋没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

他提出,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

如果现阶段无法取消高考,至少可以采取“一年多考”的形式,同时将考试与录取分开。

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回来。

美国孩子:

好孩子心中有他人

核心提示:

身为“总统老爸”和“第一夫人妈妈”,奥巴马夫妇秉持几点准则,努力为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沙营造一个严格而自由的环境,希望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无论工作压力有多大,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都会尽量与妻女共进晚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有时还玩一种名叫“玫瑰和刺”的游戏。

身为“总统老爸”和“第一夫人妈妈”,奥巴马夫妇秉持几点准则,努力为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沙营造一个严格而自由的环境,希望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我们爱你们”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奥巴马夫妇对女儿的爱体现在每件小事上:

和女儿手牵手滑旱冰;相互击掌鼓励对方;萨沙坐在父亲腿上看姐姐马莉娅踢足球;上学第一天,当着总统车队的面,和父母亲个够……

奥巴马夫妇努力融入女儿的生活。

无论是萨沙的舞会还是马莉娅的篮球赛,他们都尽量参加。

米歇尔的每日安排都有“玩耍”一项。

她喜欢了解女儿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保持联络。

“我认为,女儿在学校表现出色,原因之一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把握平衡,”米歇尔说,“我虽然工作繁忙,但一定会挤出时间打理家务。

最令奥巴马自豪的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竞选期间,他也亲自出席两个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

如果出差在外,他每晚都给女儿打电话,让她们知道父母从没有将她们遗忘。

美国家庭与工作关系研究所负责人埃伦·加林斯基说,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同时对工作和生活给予足够关注。

不过,只要别把工作压力带回家,孩子就能根据父母的忙闲自行调整生活。

“守规矩但适当通融”

奥巴马夫妇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女儿尽享童年时光的同时避免被宠坏,明确并且始终如一的规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区分对错。

马莉娅和萨沙可以做自己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