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73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7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截止2007年底,潍坊城区现有统调电厂1座,即潍坊电厂,装机容量2000MW;

地方与企业自备并网电厂15座,装机容量370MW。

潍坊城区拥有220kV变电站5座,总变电总容量1770MVA,220kV线路22条;

110kV变电站25座,变电容量1691MVA,110kV线路30条,线路长度362.1km;

35kV变电站12座,变电总容量244MVA,35kV线路18条,线路长度150.298km。

10kV线路433条,线路长度2554km;

配变1448台,容量486.11MVA。

2007年潍坊城区全社会用电量69亿kWh;

其中网供最大负荷750MW。

2007年潍坊城区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详见附图1。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心城区110kV、35kV配电网不能满足负荷密度的不断增加。

2)配电网与主网发展不协调,局部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不能适应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

3)部分中低压供电线路过长,线路损耗较大,影响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4)城区中低压电网虽然已全部实现手拉手联络供电,但是由于一些线路负载率较高,当一条线路带另一条线路的负荷时,可能引起线路过载,使有些线路丧失转供电能力。

2.2负荷预测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参照有关部门提供的项目投产年与之后3~5年的负荷预测资料,在分析负荷增长因素与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负荷预测和负荷特性分析意见,列出本站供电围(地区)电力、电量增长表。

对本工程项目所在地区近期负荷预测应作详细的叙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突破”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了开发区区域,目前的开发区总面积148.6平方公里,区总人口23万人,容纳了80%的市直大型工业企业、70%的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5大金融机构、6家三星级以上标准的宾馆、7大专业货场以与所有的涉外管理服务机构,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已经完成了10纵11横21条道路建设,形成了新区的路网框架,电力、热力、通信、宽带网、供水、排水、排污、路灯、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与各项管线铺设已经完成,已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正在成为功能完善、产业集中、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大基地、六大产业”发展战略,开发区充分利用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水电价格优势、存量土地优势,瞄准国外产业聚集区、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大力引进科技带动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大型粮油食品、林产品加工、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项目,通过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培植主导产业。

目前,开发区的五大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

一是化工工业。

由XX道勤集团和日本三井物产共同投资兴建的煤化工业园,一期工程总投资15.6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220万吨焦化、20万吨甲醇和1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

兴达工贸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预焙阳极项目,也将于10月份开工建设;

广源发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的菏源润滑油项目,一期工程40万吨延迟焦化项目已投产。

二是粮油食品工业。

中粮艾地盟、瑞丰粮油、椰风饮料、海宏海品、南华食品、华英食品等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已建成投产,正在蓬勃发展。

三是新型建材工业。

鲁宏水泥三期工程已竣工投产,形成了年产优质水泥150万吨的生产能力。

鲁城水泥的生产规模也将扩大到100万吨。

德国哈尼尔彩砖、美国邦龙特种防水材料、六合粉煤灰承重砖等项目,使新型建材工业成为又一主导产业。

四是机械电子工业。

樱花五金项目正在紧施工,建成后年产气排钉40万吨。

华星油泵油嘴XX,年产长油嘴1000万付,同时还有北方钢结构、山河电子、美海电子等电子生产企业,形成了机械电子制造业基地。

五是纺织服装业。

XX标威纺织已经开工建设,生产规模为20万纱绽,XX正大纺织20万纱绽,即将开工建设;

韩国服装工业园、虹桥服装等一批织造企业已建成投产,使我区的纺织服务和化纤织造业成为又一主导产业。

市牡丹区东部与巨野交界处的沙土镇一带乡镇工业发展迅速,近年来电力负荷增长较快,且这一地区处于巨野煤田断裂带的西部,“十一五”期间巨野煤田的开发建设,不仅会直接促进当地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带动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矿区的开发和煤炭综合利用项目的逐步实施,该地区的电力负荷在今后的几年必将有大幅度的增长。

根据负荷增长对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的需求,为抢占电力市场,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开发区和牡丹区东部用电需求,解决该地区供电“卡脖子”现象,促进该地域工业发展,开工建设220kV新兴输变电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预计2007年牡丹区全社会用电量、最大负荷分别为24.8亿kWh、463MW,网供电量、最大负荷为22.1亿kWh、438MW,到2010年底,牡丹区全社会用电量39.6亿kWh、最大负荷可达713MW,“十一五”递增率分别为17.2%、15.1%,网供电量34.9亿kWh、网供最大负荷693MW,“十一五”递增率分别为16.4%、15.8%。

表1.2-1牡丹区电力电量预测表    单位:

亿kWh、MW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十一五”递增率

全社会用电量

17.9

21.15

24.8

29.1

34.1

39.6

17.2%

全社会最大负荷

353

394

463

537

623

713

15.1%

网供电量

16.3

18.63

22.1

25.8

30.1

34.9

16.4%

统调最大负荷

331.8

368

438

510

594

693

15.8%

2.3工程建设必要性

根据本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电源建设规模和进度,从满足供电区域负荷发展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压质量、完善网架结构、减少供电网损等角度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本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合理的供电围,并提出本工程的建设进度要求。

1)满足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

潍坊城区经济发展迅速,用电负荷也在逐渐攀升。

根据负荷预测,现有的220kV变电站已难以满足2011年负荷对电力的需求。

因此,潍坊城区急需增加新的220kV变电站,以增加供电能力。

2)加强潍坊高新区电网网架结构

随着潍坊市东扩西延、向北跨越战略的实施,高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电网的发展相对滞后。

110kV网架薄弱,与电力需求大幅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另外,高新区计划在“十一五”末期建设110kV钢厂II、会展站等。

届时,现有电网无法解决新建110kV变电站的接入电源。

因此,急需新建220kV向阳站以减轻五洲和泉河站的的供电压力,使电网结构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为满足高新技术开发区负荷迅速增长的需求;

为优化潍坊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110kV电网网架结构、提高安全供电可靠性,在潍坊高新区建设220kV向阳站是十分必要的。

建议该工程2010年开工,2011年建成投产。

3系统方案和建设规模

3.1接入系统方案

根据城市电网规划、原有网络特点和负荷分布等情况,提出本工程项目相应的接入系统比较方案。

对接入系统方案本期为过渡方案或远景规模和接线与本期有较大差异的,需对远景方案进行描述。

附本期接入系统方案图。

必要时加附最终接入系统方案图。

在110kV(35kV)城市配电网接线中,应优先推荐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同时在网络结构上应注意线路输送能力与其所带主变容量的匹配问题。

根据向阳站地理位置与潍坊城区电网现状,向阳站接入系统方案为:

220kV规划出线6回,本期3回:

潍坊电厂~泉河线路开断接入2回、至奎文1回。

220kV向北出线,自西向东依次为潍坊电厂、备用、备用、备用、泉河、奎文。

本期接入系统方案示意图详见附图2。

关于潍坊站~潍坊电厂~奎文~泉河~向阳线路的说明:

潍坊电厂现有装机2×

330+2×

670MW,220kV出线10回,分别至:

仁和1回、双埠2回、潍坊站3回、奎文1回、泉河1回、安丘1回、栗行1回。

2007年潍坊电厂二期扩建2×

670MW机组时,考虑到投产初期,向东至仁和、双埠,向西至奎文、泉河,向南至安丘、栗行的线路送电潮流不会太大,为保证机组电力的安全稳定送出,潍坊电厂~潍坊站保留了3回并网线路。

潍坊电厂~奎文~泉河线路是按同塔双回路、初期单侧挂线设计的。

本期建设220kV向阳输变电工程,接入系统方案为潍坊电厂~泉河开断接入2回、至奎文1回。

线路工程结合潍坊城市规划,对原潍坊电厂~泉河线路的一部分沿道路进行改造:

向阳站出线向南、向北均采用同塔4回线路:

2回220kV线路与2回110kV线路同塔。

向北:

向阳~北开断点线路西侧1回接至潍坊电厂,形成向阳~潍坊电厂线路;

东侧留作将来加强潍坊电厂向向阳的供电。

向南:

向阳~南开断点线路南侧1回接至泉河站,形成向阳~泉河线路;

北侧1回与原奎文~泉河双回路塔的东侧相接,形成向阳~奎文线路。

远景年随着负荷的增长,潍坊电厂供电围逐渐回缩,奎文、泉河线路的潮流会增加比较明显,届时需增加潍坊电厂至奎文、泉河方向的线路,潍坊电厂~潍坊站的线路可由3回减至2回(即潍坊电厂侧腾出1个间隔给奎文,同时将潍坊电厂向南至安丘的供电线路开断进向阳)。

向阳站周边规划地理接线示意图详见附图3。

3.2建设规模

3.2.1 变电部分

提出该变电站规划规模与本期建设规模。

包括变压器容量、台数;

电压等级、各侧电压出线回路数、方向;

主接线形式;

无功补偿容量、组数(补偿度一般为主变容量的15-30%,具体比例可以根据变电站在电网中的位置、附近电厂接入情况有所不同,110kV站无功补偿设备单组容量不宜大于6Mvar,当主变容量为40MVA与以上时,每台主变应配置不少于两组的容性无功补偿设备)

在城市变电站电缆出线较多的情况下,要注意小方式下的容性无功平衡问题。

应根据电缆进、出线情况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设备。

如若对侧有间隔扩建,还应说明对侧建设规模,包括对侧变电站扩建几个间隔,主接线是否需要完善、是否有保护需要更换等。

远景规模:

180MVA有载高阻抗变压器,电压等级220/110/10kV,220kV出线6回,双母线接线;

110kV出线12回,双母线接线;

10kV出线30回,单母线分段接线;

无功补偿容量9×

7.5Mvar。

本期规模:

本期安装2台180MVA三绕组有载高阻抗变压器,220kV出线3回(潍坊电厂~泉河线路开断接入2回、至奎文1回),双母线接线;

110kV出线6回(钢铁Ⅱ两回、会展两回、韩尔庄两回),双母线接线;

10kV出线20回,单母线分段接线;

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6×

对侧间隔:

奎文扩建2个220kV出线间隔(备用至潍坊电厂间隔本期安装一次设备,不安装保护与测控单元),并进行间隔调整。

对侧保护:

泉河站保护改造。

3.2.2线路部分

简述线路建设规模,应包括线路名称、长度、截面与架设方式;

1)建设潍坊电厂~泉河线路开断进向阳线路;

2)建设向阳~奎文线路1回。

向北同塔四回线路(2回220kV、2回110kV)220kV单侧挂线、长度为5km,向南同塔四回线路(2回220kV、2回110kV)220kV双侧挂线2.3km、转向西同塔双回路至潍泉线开断点长度为2.7km、单回路至文泉线1km,文泉线西侧挂线长度为16km。

新建线路采用2*LGJ-400导线。

3.2.3通信部分

  主要简述光缆建设方案,光缆根数、长度、芯数等

沿潍坊电厂~向阳~泉河、向阳~奎文、向北同塔线路的另一根地线架设1条24芯OPGW光缆;

总长约57.75km。

4变电站站址选择与工程设想

4.1变电站站址选择

变电站站址选择应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落实变电所建设的外部条件,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

在站址选择中应尽可能描述全面,并附有站址位置图。

站址描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容:

站址是否位于负荷中心,用地性质、地形地貌、污秽等级、地震裂度、有无不良地质、地质与水文条件是否满足建站要求,与城市、交通、水利等规划是否无矛盾,是否压矿、有无文物,线路进出线与交通运输情况等。

对于需要地基处理或降阻处理的应说明

在可研阶段应尽量取得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部门同意建站的意见函.如建在开发商地块里,应提供与开发商的建设协议。

 

2007年10月我院组织专业人员赴威海地区文登市对220kV泽头变电站站址进行外业选址工作。

外业踏勘多出站址,经经济技术比较,推荐站址位于:

威海文登市西南泽头镇南稍偏东3公里,望岛村北面的小丘上,望岛村中南北水泥路北头,向北小土路路东约120米养貂厂围墙西北角处为基点,向北、向西各150米围。

该站址地貌成因类型为剥蚀丘陵,地貌类型为缓坡地。

地面高程约25~36米。

站址位于供电负荷中心,土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线路走廊较开阔,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满足建站要求,交通运输较方便,进站道路长约200米,采用打深井方案可满足变电站用水要求,站区地震烈度为6度,4级污秽区,站址区域覆盖地层为碎石粘土、片麻岩、花岗岩,土壤电阻率高,需要考虑接地降阻措施。

该站址已取得当地政府部门同意建站相关文件,详见站址工选报告。

泽头站站址位置详见附图5。

4.2工程设想

对于新建变电站,主要叙述变电站的工程设想,包括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主接线形式、主要设备与选择、站建筑物的设计原则与站消防、排水、通风等设计原则。

附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电气主接线图。

对于扩建变电站,应简述变电站现有主要设备参数、本期扩建的规模,主要设备选择原则,本期扩建主接线是否完善,并校核本期扩建后现有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保护需要更换等

如若有对侧间隔扩建,还应说明对侧建设规模,包括对侧变电站规划出线规模、现有出线规模,本期扩建规模,主接线规划接线形式、现有接线形式,现有主要设备形式、本期扩建设备选型,本期扩建主接线是否完善、是否有保护需要更换等

新建站

220kV向阳站规划建设3×

180MVA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本期建设2×

180MVA变压器。

本工程220kV、110kV配电装置拟采用GIS组合电器,10kV配电装置拟采用开关柜,主变拟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拟采用全站微机监控系统、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装置等。

220kV采用双母线接线,并安装2组母线分段隔离开关与4个备用间隔双母线隔离开关;

110kV采用双母线接线,并安装2组母线分段隔离开关与3个备用间隔双母线隔离开关;

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安装1个分段柜、2个隔离柜。

根据变电站各级电压的进出线方向,电气总平面布局拟为:

自南向北为生产综合楼(含110kV、10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220kV配电装置室。

220kV与110kV配电装置相对平行布置,主变压器布置在220kV与110kV配电装置之间,便于主变压器各侧进线的引入。

主变压器与主变压器之间以防火墙相隔。

10kV电容器组布置于综合楼,站设有道路,便于设备运输、吊装、检修与运行巡视。

大门向西。

配电装置布置拟为:

220kV采用户GIS单列布置,全部架空出线。

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GIS单列布置,布置于生产综合楼二层,架空电缆混合出线。

10kV配电装置布置于生产综合楼一层,110kV配电装置下方,采用户开关柜单列布置,全部电缆出线。

110kV配电装置室、10kV配电装置室与继电器室、主控制室等组成联合建筑,形成站的生产综合楼。

站建筑物包括生产综合楼、泵房、保安室等。

站建筑物的外装修采用白色、青灰色外墙装饰涂料,墙面全部采用白色乳胶漆粉刷,卫生间墙面采用瓷砖墙面;

地面:

计算机室、监控室与通信机房采用加气混凝土垫层上铺瓷砖地面,电缆半层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其它地面全部采用普通瓷砖。

生产综合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泵房、保安室采用砖混结构。

220kVGIS设备基础采用混凝土板式基础。

其他设备基础亦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

站区拟采用站打井取水方案。

站废水拟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事故油池排油(污)系统。

站废水拟排入站址西北侧冲沟。

在生产综合楼外设置室外消火栓,主变和站建筑物配置移动式干粉灭火器。

在对温度有要求的电气设备房间,如继电器室、主控室、监控室等,拟采用独立的柜式空调器,用于冬季采暖、夏季降温。

在蓄电池室拟采用防爆空调器和排气扇。

在卫生间、泵房等拟采用对流式电暖器。

站建筑的通风拟采用自然通风,并设事故排风。

总平面布置见附图6。

扩建变电站

五州站220kV、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10kV配电装置采用真空开关柜。

本期工程设想:

(1)本工程扩建一台180MVA、220/110/10kV三圈变压器,拟采用有载调压高阻抗变压器。

(2)扩建220kV进线间隔1个,220kV主变间隔1个,主接线形式双母线接线不变。

配电装置同前期工程,采用GIS组合电器。

目前出线间隔排列自北向南依次为:

备用、贾五、坊五、备用,根据进出线方向,为避免线路接入交叉跨越,本期间隔调整如下:

自北向南依次为:

备用、贾五、潍坊站、坊五,即原坊五线间隔南侧新扩建一个间隔用于坊五线,原坊五线间隔作为本期新建的潍坊站进线,贾五线间隔不变,#2主变高压侧间隔北侧为备用间隔,本期仅上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北侧为本期扩建的#3主变高压侧间隔。

(3)扩建110kV出线间隔1个,110kV主变间隔1个,母联间隔1个。

主接线形式双母线单分段接线不变,配电装置同前期工程,采用GIS组合电器。

(4)扩建10kV出线12回,主变进线1回,接地变出线1回,分段开关柜1面,电容器开关柜2面,PT柜1面,主接线形式由单母线分段变为单母线三分段接线。

配电装置同前期工程,采用合资厂真空开关柜。

(5)本期新上电容器组2*10Mvar。

配电装置同前期工程,户外安装。

(6)本期新上接地补偿装置一套,接地变容量700kVA,消弧线圈容量400kVA,带接地选线功能。

(7)本期新建一个220kV继电器小室。

原保护控制室备用屏位只有6面,本期扩建不够用,拟在220kvGIS配电装置区北侧新建一保护小室。

(8)其它

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远景2020年大方式下,五洲站220kV侧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三相短路容量:

15316.412MVA,三相短路电流:

38.448kA;

110kV母线短路:

3061.95MVA,三相短路电流:

15.37kA;

10kVI母线短路:

519.3MVA,三相短路电流:

28.55kA;

10kVII(III)母线短路:

440.3MVA,三相短路电流:

24.21kA;

由以上结果看出前期的220kV侧的电流互感器1200/5、5P20,而短路电流为38.44kA,而且新建线路为2×

400的导线需要接入其中的间隔,长期允许电流为1600A,故不满足要求,建议更换1600/55P40。

对侧间隔扩建

对侧奎文站工程设想:

奎文站220kV配电装置为GIS,向南出线,规划出线4回,已建有2回出线,自西向东依次为:

备用、泉河、潍坊电厂、备用。

220kV电气主接线为双母线接线。

本期新建2个220kV出线间隔并进行间隔调整,调整后自西向东依次为:

泉河、向阳、潍坊电厂、备用。

220kV电气主接线不变。

新建间隔设备选型同前期工程。

备用至潍坊电厂的间隔,本期只安装一次设备,不上保护。

220kV奎文站电气主接线示意图详见附图7。

4.3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简述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故障录波器等原则,并核实有无保护更换

(1)220kV线路保护

坊五线和贾五线随着本工程改造线路,地线改为复合地线OPGW,且坊五线间隔需要调整,保护柜需要搬迁,目前坊五线、贾五线保护配置均为高频保护LFP901,LFP902,版本较早,装置于2000年安装,2001年投运,已9年多,根据《华北网二次设备配置原则与系统设计技术规》的要求,原保护装置运行年限在8年以上的,不宜进行搬迁应重新配置的原则,本次坊五线和贾五线两侧保护更换。

坊五线、贾五线和本期新上的潍坊站线,每回线路配置双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保护。

每回线路的两套主保护分别配置光纤分相电流差动和分相距离主保护,配置完整的相间、接地、零序后备保护、重合闸与分相操作箱。

每回线路保护柜2面。

主保护一采用专用光纤芯通道,主保护二利用迂回光缆通道,复用光端设备2M方式。

(2)110kV线路保护

110kV出线线路保护配置微机型相间、接地距离与零序电流保护,配置三相重合闸与三相操作箱。

每两条线路保护装置组一面屏(本期一条线路)。

(3)母线保护

220kV母线保护已运行9年多,为BP-2A型,版本较早,且已改造2次,本期一并更换。

配置独立的、快速的、灵敏的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含失灵保护功能),母线和失灵保护均设复合电压闭锁回路,母联断路器可不经电压闭锁。

采用双重化配置方案,每套线路(或主变)保护动作各起动一套失灵保护,每套保护只作用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共两面母线保护屏。

110kV系统母线保护装置前期已上,本期完善接线。

(4)母联保护

本期新上的110kV母联断路器配置专用的、具备瞬时和延时跳闸功能的过电流保护:

(1)带有两段时限的过流与一段时限的零序过流保护功能;

(2)具有母线充电保护功能,向故障母线充电时跳开本断路器。

(5)故障录波器

220kV系统前期已配置故障录波器,本期完善新上间隔的接线。

110kV系统前期工程没有配置故障录波器,110kV系统共计25个间隔,本工程配置2面110kV系统微机故障录波屏,每面64路模拟量,128路开入量。

(6)保护故障信息子站

为了实现保护与故障录波信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