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7628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盾构施工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盾构施工总结》.docx

《《盾构施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盾构施工总结》.docx

《盾构施工总结》

目录1

1工程概况4

2地质情况4

3推进参数总结4

3.1全断面的推进5

3.2半断面的推进5

3.3孤石群的推进5

3.4砾质粘土的推进5

3.5推进参数与地表沉降5

4加固区情况6

4.1DK22+220旋喷桩加固区开舱6

4.2DK22+395旋喷桩加固区开舱7

4.3DK22+412冲孔桩临时开舱8

4.4DK22+485挖孔桩开舱8

4.5DK22+943舱内灌浆及开舱9

4.6DK22+192舱内注浆及开舱10

4.7DK23+757舱内灌浆及开舱12

5开舱换刀情况13

5.1DK22+065全断面换刀13

5.2DK22+068全断面换刀13

5.3DK22+220旋喷桩加固区换刀14

5.4DK22+238全断面换刀15

5.5DK22+390旋喷桩加固区换刀15

5.6DK22+485挖孔桩加固区换刀16

5.7DK22+943舱内灌浆换刀16

5.8DK23+192舱内灌浆换刀16

5.9DK23+757舱内灌浆换刀17

6换刀数量汇总18

7穿越平南铁路情况18

7.1首次穿越平南铁路18

7.2二次穿越平南铁路19

7.3两次穿越平南铁路沉降分析21

8盾构(长距离)测量21

8.1复测地面导线点21

8.2进行联系测量21

8.3调整管片姿态22

8.4洞内控制测量22

9管片拼装23

10左线技术人员24

1工程概况

XX站~XX站左线区间,以XX站始发,推进方向与XX铁路大致平行,近距离通过XX立交桥,进出风井,左转至XX集团并首次穿越XX铁路,右转至XX公路后再次穿越XX铁路,在XX站进洞,起点里程DK21+822.591,终点里程DK23+819.487(含0.468m短链,7.534m长链)全长2004m,出洞为XXXX年XX月XX日~进洞XXXX年XX月XX日,历经近11月。

2地质情况

左线区间埋深8.5~25m不等,盾构穿越地层地质较为复杂,并呈现出地层地质互相参杂交融,同一断面的土质为多样性的情况。

盾构穿越的地层地质有:

砾质粘土、粘土、砂性土、全断面花岗岩、半断面花岗岩、孤石群、单个大孤石。

3推进参数总结

左线盾构在整条隧道推进中,共通过10处不良地质段,累计推进石头511米。

约占整条隧道长度的1/4。

3.1全断面的推进

在推进全断面时,掘进参数:

推进速度10mm/min、土压0bar、刀盘转速1.8

rpm、扭矩1.2MN.m、总推力900t。

3.2半断面的推进

在推进半断面时,掘进参数:

推进速度15mm/min、土压1.2~2.6bar、刀盘转速1.3~1.6rpm、扭矩0.7~3.5MN.m、总推力1100~2000t。

3.3孤石群的推进

在推进孤石时,掘进参数:

推进速度20mm/min、土压1.2~2.6bar、刀盘转速1.1~1.9rpm、扭矩0.7~4.0MN.m、总推力1500t。

3.4砾质粘土的推进

在推进砾质粘土时,掘进参数:

推进速度35~60mm/min、土压1.3~2.4bar、刀盘转速1.5rpm、扭矩1.6MN.m、总推力1500~2000t。

3.5推进参数与地表沉降

推进过程中,地表易产生沉降,产生地表沉降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土压过低、出土量过多、同步注浆方量不足。

在实际推进中,我们很关注地表的沉降的情况,有专业测量队对盾构机刀盘前方30m、后方20m、左右5m范围内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每日两次。

根据每日地表沉降资料,及时调整推进参数,特别是土压及出土量。

4加固区情况

左线共设置加固区为3处,其中旋喷桩加固区为2处,里程依次为:

DK22+220、DK22+395。

人工挖孔桩1处,里程为DK22+485。

4.1DK22+220旋喷桩加固区开舱

开舱换刀里程为DK22+220~+224,旋喷桩,共7排,加固长度为10.28m,加固宽度为4m,加固深度至盾构顶部从16m~18m不等。

左线盾构定于6月3号开舱,上午主要是排水出土,在上午9点钟时,约出土20方(清舱喷涌,加入适量的膨润土,),5个土压计显示平值均为0.7B。

根据理论推算土舱内至少有25方的土。

于是继续清舱,至11点已清舱出土(含水)约40方,清舱伴有大量的水,土压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停止清舱。

开舱后,舱内水位较高,已经到达舱门,据观察,舱内1点及11点位置有渗漏水,水流有增大趋势。

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防水:

①水不漏封堵1点及11点位置②流水处塞棉被③螺旋机排水④水泵抽水。

止水起到一定的效果。

为了尽量缩短换刀时间,须将刀盘转至合适位置以利于人员进入舱内作业。

转动刀盘后,1点及11点位置又开始流水,之后伴有少量泥土坠落。

经研究决定,从地面向下至1点及11点位置进行注浆加固,加固后,效果不好,流水现象依然存在。

之后在

刀盘开口处喷射速凝混凝土。

效果立竿见影。

水被止住。

人员开始进入舱内作业。

4.2DK22+395旋喷桩加固区开舱

DK22+390加固区采用旋喷桩施工,加固共5排,直径800mm。

理论加固范围为DK22+390.3~+393.5。

加固宽度3.2m。

7月8号白班。

盾构里程推至390.6,即盾构推进加固区1.05m,清舱后,观察20分钟后,土压增加很快。

最后放弃开仓。

7月8号夜班。

盾构推了500mm,里程推至391.1,即盾构刀盘进入加固区1.55m,清舱后,观察一小时后土压稳定,准备开仓。

开舱后,仓内9点钟位置土体较稀。

20分钟之后9点钟位置土体坍塌。

7月9号白班,继续往前推进40cm,换了三把刀分别是28#、38#、27#,土体再次坍塌。

7月9号夜班,第三次分两次推进80cm后清仓。

压力降不下去。

无法开仓。

白班继续推进40cm,仍然不具备开仓条件,最终放弃开舱。

该加固区共换刀三把。

4.3DK22+412冲孔桩临时开舱

左线盾构于里程DK22+409.75刀尖进入加固区边缘,在出土过程中并未见到混凝土加固土样,当刀尖到达加固区中心里程时,开始清舱。

土压降至0。

清舱出土量为1斗。

开舱后,掌子面右方为土,在9点钟位置有点漏水。

水量很小。

在12点位置有高度为

50cm的花岗岩。

判断应为孤石。

在2点钟位置往大里程方向有深度为1.3m空洞。

除12点钟孤石花岗岩外,其余均为强风化。

在观察中,土体仍不断塌落。

掌子面不稳定。

于是继续推进1.4m,这时为晚上22:

00。

清舱后,出土1斗半。

舱内有土,已到舱口。

观察掌子面,11点位置看到疑似混凝土,其余全为强风化。

继续清舱。

11点位置混凝土已无。

舱内有半舱水,掌子面土体坍塌。

不具备开舱条件。

4.4DK22+485挖孔桩开舱

加固区里程从DK22+481.78~DK22+486.04,按线路前进方向宽度为4.26m。

清仓后,舱门打开,据观察前方掌子面全为混凝土,无渗漏水,加固效果较好。

4.5DK22+943舱内灌浆及开舱

左线盾构掘进至745环,掘进中声音很大。

推力不断增大,扭矩波动很大,刀盘7次被卡,出土中喷涌,水量很大。

该环推至行程500mm,被迫停止推进。

2009年9月9日,夜班20:

00,开始清舱,之后观察压力,压力平均上涨0.18BAR,之后再次观察土压变化情况,土压无变化,开始在盾尾焊接工字钢及抽水。

舱内注浆从5:

25分至9月10日15:

40分,共注浆42方。

土舱1号压力显示为2.4BAR。

铰接退105mm,推进油缸退50mm。

2009年9月11日夜班19:

50分,开始打超前注浆管,共打进2根,分别为3号注浆管及6号注浆管。

2009年9月12日,白班8:

20分,开始超前注浆(单液浆),截止到下午16:

00分,共注浆7.5方。

2009年9月12日~14日,等砂浆强度,2009年9月14日上9:

00分,打开舱门,砂浆已凝固,强度满足清舱换刀要求。

表3.5.1

DK22+943清舱时间统计

日期

时间

1#土压(bar)

2#土压(bar)

3#土压(bar)

4#土压(bar)

5#土压(bar)

备注

09.9.9

20:

00:

00原始压力

1.6

1.7

1.7

1.8

2.0

 

09.10.17

20:

02:

00开始清舱

1.6

1.7

1.7

1.8

2.0

 

09.10.17

20:

55:

00清舱停止

0.01

0.03

0.05

0.04

0.11

 

09.10.17

20:

55:

00观察土压

0.01

0.03

0.05

0.04

0.11

 

09.10.17

21:

20:

00停止观察

0.08

0.09

0.07

0.16

0.55

 

09.10.17

上涨幅度

0.07

0.06

0.02

0.12

0.44

 

注:

25分钟,土压平均上涨0.18B

4.6DK22+192舱内注浆及开舱

左线盾构掘进至910环,掘进中声音很大。

出土中石头含量为30%,不断有粒径为30~40cm的石头出来。

行程800mm,刀盘转不动被卡死,扭矩5.3MN.m,停止推进。

2009年10月17日,夜班19:

32,开始清舱,清舱后观察压力,压力,开始在盾尾焊接工字钢。

舱内注浆从22:

18分至10月18日7:

38分,共注浆44.7方。

土舱1号压力最大显示为4.7BAR。

铰接退110mm,由于铰接拉力较大,油缸未推回。

2009年10月18日夜班9:

43分,开始打超前注浆管,共打进2根,分别为2号注浆管及4号注浆管。

2009年10月18日,白班11:

23分,开始超前注浆(单液浆),截止到下午18:

30分,共注浆8方。

2009年10月20日上8:

12分,打开舱门,砂浆已凝固,强度满足清舱换刀要求。

表3.6.1

DK23+192清舱时间统计

日期

时间

1#土压(bar)

2#土压(bar)

3#土压(bar)

4#土压(bar)

5#土压(bar)

备注

09.10.17

21:

31:

00原始压力

1.99

2.21

2.26

2.3

3.11

 

09.10.17

21:

32:

00开始清舱

1.99

2.21

2.26

2.3

3.11

 

09.10.17

21:

55:

00清舱停止

0.06

0.03

0.18

0

0.39

 

09.10.17

21:

55:

00观察土压

0.06

0.03

0.18

0

0.39

 

09.10.17

22:

15:

00停止观察

0.08

0.06

0.2

0.01

0.43

 

09.10.17

上涨幅度

0.02

0.03

0.02

0.01

0.04

 

注:

20分钟,土压平均上涨0.03B

表3.6.2

DK23+192灌浆时间统计

日期

时间

1#土压(bar)

2#土压(bar)

3#土压(bar)

4#土压(bar)

5#土压(bar)

砂浆用量(m3)

09.10.17

22:

18

0.08

0.09

0.25

0.15

0.49

5.1

09.10.17

22:

44

0.31

0.3

0.36

0.29

0.57

5.1

09.10.17

23:

20

0.37

0.35

0.52

0.34

0.77

4.2

09.10.18

0:

05

0.6

0.65

0.81

0.75

1.06

5.2

09.10.18

1:

07

0.62

0.77

0.87

0.87

1.18

5.1

09.10.18

2:

05

0.67

0.98

1.03

1.07

1.39

4.7

09.10.18

2:

58

0.75

1.07

1.08

1.14

1.43

4.2

09.10.18

4:

00

1.4

1.66

1.61

1.63

1.88

3.3

09.10.18

5:

10

2.56

2.82

2.7

2.66

2.98

3.1

09.10.18

6:

32

3.9

4.1

4.2

4.6

4.6

3.2

09.10.18

7:

38

4.12

4.4

4.17

4.29

4.73

1.5

注:

9小时20分钟累计注浆44.7m3

4.7DK23+757舱内灌浆及开舱

左线盾构掘进至1287环,推进中各个参数异常,刀盘5次被卡,出土中喷涌,水量很大。

该环推至行程1200mm,停止推进。

2009年12月22日,夜班20:

45分,开始清舱,由于土压计损坏,清舱以出土量为准,该次技术交底要求清舱舱内余1/3土,设计舱内土为25m3,实际清舱出土17m3(含水),余8m3未清,之后在盾尾焊接工字钢。

舱内注浆从9:

34分至12月23日7:

56分,共注浆45方。

铰接退115mm,油缸退60mm。

2009年12月23日夜班8:

46分,开始打超前注浆管,共打进2根,分别为1号注浆管及5号注浆管。

2009年12月23日,夜班班21:

27分,开始超前注浆(单液浆),截止到23:

34分,共注浆11.4方。

注浆压力为2BAR。

2009年12月25日上8:

00分,打开舱门,砂浆已凝固,强度满足清舱换刀要求。

5开舱换刀情况

5.1DK22+065全断面换刀

根据地质勘探,左线盾构里程从DK22+058(156环)~DK22+103(186环)

、DK22+183(240环)~DK22+244(281环)存在强度在100Mpa左右的花岗岩,其中盾构穿越范围全为花岗岩。

清舱后,加气推刀盘5cm。

舱门打开后,刀盘前方掌子面为全断面花岗岩,该次换刀为主动换刀,实际开舱后掌子面情况与地质勘探吻合。

人员进入舱内开始换刀,该次共换单刀31把,中心刀4把,齿刀31把,边缘刮刀未换,刀具磨损严重,大部分刀具报废。

该次换刀历经时间为2009年4月30日~5月7日。

由于刀盘推后5cm,刀与掌子面分离,第一次换刀过程顺利。

5.2DK22+068全断面换刀

为了总结刀具在全断面推进中对刀具的磨损情况,我们决定以盾构机在全断面推进2环后再次开舱。

根据出土情况判断,可以开舱。

舱门打开后,前方掌子面仍为全断面,然后检查刀具,滚刀有1/3有均磨,均磨全在15mm之内。

最后决定将均磨刀具全部换掉。

该次换单刀15把。

5.3DK22+220旋喷桩加固区换刀

⑴这次总共换了33把单刀,4把中心刀,其中13#、15#刀在盾构推进80cm后再次更换,由于岩石突出部分为刀盘中心区域,故中心区域刀偏磨损较为严重,其他周边刀磨损主要表现为均匀磨损。

⑵换刀原则:

先易后难,前方掌子面虽然进行了多次加固,但渗漏水情况始终没有间断,风险依然存在,为了尽可能多的换刀,先把比较容易拆出的刀换掉。

然后根据掌子面稳定情况,集中人员抢拆比较难拆的刀(每班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3人)。

⑶换刀过程:

在整个换刀过程中,影响换刀进度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为物资准备不足。

第二为刀具拆除困难。

第三为作业人员刀具拆除不熟练。

其中拆除比较困难及耽误时间最长的刀有:

6#8#、9#、10#、11#。

6#8#刀的装拆过程是使用膨胀剂将周边岩石破裂。

9#刀是使用氧气乙炔烧割完成的。

10#、11#是使用风镐凿除突出岩石从而使其装上的。

这些刀在盾构机刀盘刀座上已严重变形。

其它刀在装拆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

17#刀在拆除中,矿灯没电,仓内作业人员看不清刀具磨损状况,无法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刀具。

14#刀在拆除中,2吨葫芦坏了,库房没料,只有现买,这就需要时间,足足耽误2个小时等等。

5.4DK22+238全断面换刀

2009年6月29日,左线盾构推进至274环,里程为DK22+238,出土中,石头含量较多没有土,根据以往经验,前方掌子面应为全断面。

全断面为开舱换刀最佳地层。

经研究决定,在该里程开舱,开舱后,刀盘前方为全断面,9点位有轻微渗漏清水,掌子面稳定适宜换刀。

经检查,刀具有8把均磨,均磨全在6mm~10mm,该次换刀共换单滚刀7把。

5.5DK22+390旋喷桩加固区换刀

开舱后,由于前方掌子面加固效果不理想,掌子面为土层,并有漏泥沙不断塌陷,根据土质情况,我们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土质自立性在4小时,决定换刀时间为3小时。

3小时换了三把刀分别是28#(均磨15mm)、27#(均磨17mm)、38#(偏磨30mm)。

5.6DK22+485挖孔桩加固区换刀

该次共更换单滚刀17把,中心刀1把,边刮刀6把,齿刀28把。

由于加固区加固效果较好,刀盘可以转至任意位置,刀具可以在最佳的角度、人员可以在最佳的位置利于更换。

更换刀具时间为09年7月21日~7月23日。

5.7DK22+943舱内灌浆换刀

2009年9月12日~14日,等砂浆强度,2009年9月14日上9:

00分,打开舱门,砂浆已凝固,强度满足清舱换刀要求。

2009年9月14日~26日,该期间一直换刀,共换单滚刀29把,双刃刀4把。

齿刀及边缘刮刀未换。

在换中心刀时由于刀盘停机位置不利于更换刀,中心刀放在最后更换。

在换6#8#双刃滚刀时,由于有4个螺杆断在里面,很难取出。

最后使用烧割抢作业了3个小时才取出。

在关闭舱门前,检查刀螺栓复紧情况发现2#4#双刃滚刀有两个螺杆未安装。

经详细检查发现,也是有两螺杆断在里面,经过两个班组连天加夜的烧割,才将这两个螺杆取出。

5.8DK23+192舱内灌浆换刀

舱门打开后,砂浆强度较高、掌子面较稳定、舱内温度高、人员在舱内作业时间短、人员易疲劳等导致清土缓慢。

我们采取了向舱内通风、放置冰块等方法来降低舱内温度,起到很大效果。

在拆除刀具过程中,由于刀具磨损总体上不严重,大部分为均磨,所以刀具拆除较容易。

5.9DK23+757舱内灌浆换刀

2009年12月25日上午11点,舱门打开,砂浆强度满足更换刀具要求。

该次换刀原则上边单滚刀全换,中心刀偏磨即换,边缘刮刀及齿刀不换。

清土每日约4方,换单刀每日6~7把,该次换刀总体上较为顺利。

只有第35号刀拆除较难。

35号刀偏磨严重、呈不规则形状,其前方掌子面有花岗岩,由于刀具严重变形,

刀又在刀盘最底部。

刀盘底部又存在水、空间狭小、风镐使用困难、人员站立处无支撑等一系列原因,使得该刀无法拆除。

但是该刀是边缘单滚刀,必须更换。

在技术会上,部分人员建议转动刀盘,将该刀转至合适位置,避开花岗岩层,同时利于人员站立及工具使用。

但是,转动刀盘,会对土体有扰动,存在安全问题。

2009年1月2日,经研究决定,转动刀盘。

刀盘至合适位置后,观察前方掌子面,出现轻微土体塌落,5分钟后,土体不再塌落,并趋于稳定。

10分钟后,仍未见土体塌落。

人员进入舱内只用了20分钟时间将35号刀更换完毕。

6换刀数量汇总

表6.1

左线换刀数量汇总表

换刀次数

换刀里程

单刀(把)

双刀(把)

边刮刀(把)

齿刀(把)

加固类型

1

DK22+065

31

4

 

31

全断面

2

DK22+068

15

 

12

13

全断面

3

DK22+220

33

4

9

27

旋喷桩

4

DK22+238

7

 

 

 

全断面

5

DK22+390

3

 

 

 

旋喷桩

6

DK22+485

17

1

6

28

挖孔桩

7

DK22+525

18

1

7

34

风井

8

DK22+943

29

4

 

 

舱内灌浆

9

DK23+192

29

3

 

 

舱内灌浆

10

DK23+757

31

1

 

 

舱内灌浆

累计换刀个数

213

18

34

133

 

7穿越平南铁路情况

7.1首次穿越铁路

盾构穿越铁路日期为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穿越里程DK23+210~285,该处埋深19.5m,土质主要为砾质粘土,在里程DK23+235处存在孤石群。

位于隧道断面的中心位置。

平南铁路共有三股道,其中中心股道为快速股道,盾构穿越该铁路总长度为75m。

11月1日~4日,里程DK23+210~255,根据试掘进情况参数推进设定为2.0Bar、停机保压2.2Bar、掘进速度为25~35mm/min、出土为60m3、扭矩1.5~2.0MN.m、刀盘转速为1.4rpm、泡沫剂为2%、由于及时调整盾构姿态总推力已降至1500t。

11月5日~7日,里程DK23+255~285,由于铁路单日沉降-10mm/天,从里程DK23+255~285,土压力值的设定由最初的2.0B过渡到2.3B,出土量由原来的四斗(70m3)提高至三斗(60m3);刀盘转速为1.6rpm;推进速度

30mm/min;总推力1400t、注浆压力为5.5m3、浆液稠度为12cm。

在实际推进中在里程DK23+235~248存在13m的孤石,故将掘进参数及时进行调整,掘进速度控制在20mm/min以下。

7.2二次穿越铁路

该次穿越铁路与上次相比,吸取上次施工经验,对施工工艺进行更新,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

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减少出土量、快速推进。

⑴同步注浆与上次不同的是,在注浆配合比上增加了水泥,减少了粉煤灰的用量,主要是为了加快浆液凝结时间。

在注浆方式上,不再沿用推进前20cm不注浆,推进中1m注浆,推进结束30cm不注浆。

而是实行了推进时间与注浆时间同步。

⑵二次注浆,上次过平南铁路主要为单液浆,这次全部环环采用双液浆,注浆孔位上次为7点位与4点位对称注浆,这次注浆孔位为全环注浆。

⑶出土量的控制,出土量与土压成反比的关系,在理论的角度上,应根据埋深和地质特性及含水情况计算土压,从而得出出土量,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理论与实际推进存在不一致性。

在这一情况下,最初我们有意识的提高理论土压值,减少出土量。

然后根据地面监测沉降情况,来实时指导盾构推进土压。

⑷推进速度,造成地面沉降的因素主要为:

土压与同步注浆。

推进速度的快慢与沉降并不存在根本性因素,根据这一情况,为了减少盾构在平南铁路下面通过时间,我们加快了推进速度,由原来的25mm/min~35mm/min提高至45mm/min~55mm/min,该次穿越平南铁路累计沉降在10mm之内。

7.3两次穿越平南铁路沉降分析

盾构穿越平南铁路掘进中,土压1.9Bar、扭矩1.7MN.m、刀盘转速1.6rpm、推进速度40mm/min、同步注浆为5.5m3、出土量3斗半(60m3),距刀盘前方10m,每日沉降-20mm,距刀盘前方20m,每日沉降为-8mm,在盾构正方上也存在沉降,一般下沉为3-5mm,盾尾过该里程后,沉降为10m范围内,每日沉降-13mm,20m范围内每日沉降-5mm。

8盾构(长距离)测量

深圳地铁5号线5304标段盾构区间,本区间隧道左线总长度为2003.962m。

8.1复测地面导线点

用附合导线的形式对导线点进行复测,测量过程严格按照精密导线测量要求进行,测量成果的处理采用三级复核制,最后得出地面导线点新坐标。

8.2进行联系测量

⑴直导线定向

由于端头井尺寸已固定,通过GPS点用支导线的形式向井下传递导线要经历两条15m短边,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对此两边相关的角反复测量,最终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定向精度控制在±20″内。

测量短边时应注意:

在测量前要对棱镜、仪器反复调平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