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7797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docx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桐庐县“民宿+书吧”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摘要

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一大热门话题,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对于推动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都有巨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民宿+书吧”的实践模式。

这一模式将民宿经济与公共图书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在总结浙江省桐庐县“民宿+书吧”实例的基础上,以洒秀咖啡馆、云夕图书馆、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创新措施,总结了该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和经验启示,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民宿+书吧”的积极作用在于能够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当地民俗文化,深入挖掘乡村资源,打造乡宿休闲娱乐空间,助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同时应该注意到,现存的书吧从性质上将可以分为经营性的书店和公益性的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阅读空间的效益,需要积极推动“民宿+书店”向“民宿+图书馆”转变。

关键词:

民宿图书馆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公共阅读空间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一大热门话题。

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发展,对这两大产业来说无疑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增强旅游业活力的重要方式。

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社会实践,“文旅融合”都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并进行了众多有益实践。

1.1.1研究背景

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强调了文化和旅游深度结合的重要意义,探索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一直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向。

2018年3月国务院组成部门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将原来的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整合为文化和旅游部,以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其主要职责包括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在内,这意味着文化和旅游在更深层次地融合有了崭新的管理体制和政治环境。

此外,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2018年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突出乡村旅游文化特色、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并特别指出要依托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民宿,这无疑成为特色民宿发展的助推剂。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旅游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人数不断增加,表明国民的出游热情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逃离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回归自然和本真,因此,在环境上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乡村旅游成为一大热门,并催生出一大批优质的特色民宿。

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致力于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让阅读真正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去。

“民宿+书吧”这一模式的出现,成为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有了一处阅读空间,随时随地可以感受文化的熏陶。

同时,书吧、藏书室的建设也给民宿带来一定的文化底蕴,成为民宿的特色标志,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两者相结合既有利于弘扬当地文化,也有利于打造特色民宿,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基于此,国内“民宿+书吧”模式已经进行了众多有益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如丽水市青田县建立了名为“坐忘阁”的民宿,将其打造成书屋,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再如嘉兴市图书馆在景区和新农村建设“红船书苑”,为弘扬当地红色文化做出了贡献;又如温岭市图书馆建设文旅图书馆,将图书馆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促进了全民阅读和文化传播。

1.1.2研究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标志着文化和旅游在新的体制环境下将实现更深层次地融合。

可以说,除了自然风光外,历史文化更是旅游的灵魂所在,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升旅游的文化体验,有助于推动旅游业朝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而在旅游市场快速繁荣的背景下,出行人数不断增加,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民宿应运而生。

这些民宿不同于传统的旅馆,更具有个性化特征,以不同主体为载体搭建风格各异的特色民宿,受到游客广泛欢迎。

其中,不少民宿都建立了藏书室、书廊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空间,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成效。

这种新兴的“民宿+书吧”的模式,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对该模式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重要意义。

“民宿+书吧”作为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当前学界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内已有的“民宿+公共图书”实例以及对“文旅融合”的深度思考,研究者则多是当地图书馆的研究员,研究内容以介绍其运营管理模式、社会成效为主,涉及到的实例还不全面,也暂未形成统一的研究模式,对实践的指导力度不足。

本次针对浙江桐庐县“民宿+书吧”的研究,一方面是因其在“民宿+书吧”这一方向极具代表性,有助于深入了解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广全民阅读的新途径,对图书馆改善服务方式、创新服务理念、建立服务新机制有所启示,弥补理论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当地进一步改进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则可以为其它地区采用该模式提供借鉴,有利于打造特色民宿,提升民宿品质,助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特色文化的传播,对建设书香社会和提高乡村经济、社会效益也有所助益。

1.2研究现状

“民宿+书吧”是旅游和文化结合的产物,与图书馆的建设密切相关,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图书馆+旅游”的理论上去。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储藏知识的宝库,更是弘扬历史文化的窗口,它在知识文化的保存、传播和交流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而历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底蕴,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核心,这也是“图书馆+旅游”跨界合作能够存在的纽带。

1.2.1早期“图书馆+旅游”的理论研究

业界对于“图书馆+旅游”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伍永仁曾多次提到广西玉林市石南镇文化站图书室将组织读者旅游纳入到服务中去;其后,徐效钢等学者又提出“地处旅游胜地的庐山图书馆,必须也是必然地要为旅游事业服务”,通过对馆藏资源、人才队伍、借还制度进行改革,将其打造为一所为当地旅游事业服务的旅游图书馆;上海南市区图书馆则筹备旅游文化博览部,收集旅游文化资料并将其提供给旅游爱好者以满足其文化需求;韩筱芳则归纳了南市区图书馆开展旅游文化特色服务的经验启示,提出多渠道收集旅游文献、加强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强化全方位的服务手段等若干措施。

可以看出,早期业界对“图书馆+旅游”的讨论重点在于:

图书馆以馆藏资源建设为主要方式,通过广泛搜集旅游文化资料,满足相关人员的文化需求。

随后,王世伟发表《论图书馆旅游功能的发挥》一文,提出要“开发图书馆的旅游资源,发挥图书馆的旅游功能”,并指出图书馆具备旅游要素,可以作为一项社会旅游资源,这种构想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即除了收集旅游文化资料外,图书馆本身也可以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其后该学者又提出发挥上海图书馆旅游、购物、娱乐等作用的构想,论述了开发图书馆旅游功能的可行性和注意点;梁宇则从实践出发,提出若干条务实举措以开发利用好桂林图书馆的旅游资源;宋玉真等人概述了旅游与图书馆的密切关系,认为“图书馆不光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是深化文化旅游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陈高潮在其文章中论述了图书馆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有益互动,指出图书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有助于加深旅游资源的底蕴,而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建设也有助于丰富特色馆藏、完善图书馆服务,两者形成了良性互动。

这一时期,学者们不再局限于旅游资料的收集和馆藏资源的建设,而是开始注重图书馆本身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逐步上升到“图书馆贮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是发扬特色文化的重要途经,而深厚文化底蕴则是促进旅游业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因此图书馆和旅游业能形成良性互动”这一逻辑层次上,逐步探索“图书馆+旅游”这一模式的合理性,蕴含了“文旅融合”的思想。

1.2.2基于理论层面的研究

近年来兴起的“文旅融合”有以上的理论渊源,也更具有创新特色。

民宿作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产物,日益受到旅游爱好者的广泛欢迎。

将民宿和公共图书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当地优秀的旅游资源,为人们在休闲时提供了一个公共阅读空间,让人们有更多的娱乐方式,另一方面则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使人们在更舒适的环境下感受文化的熏陶,这种以书为媒、以文促旅的实践成为公共图书馆领域新兴的发展方向,受到学界关注。

当前,学界对这一方向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探究“文旅融合”的理论背景及对其深度思考,二是以具体实例为依托,概括民宿图书馆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在理论研究层面,学者们着眼于“文旅融合”这一命题,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理念、机制等做了系统论述。

王世伟介绍了国内外文旅融合的实践案例,从图书馆会展旅游、民宿书吧、图书馆作为旅游景点等方面归纳了当代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三种实践类型,并指出图书馆实现文旅融合需要有新理念、新机制、新路径;杨娜指出图书馆顺应文旅融合趋势的必然性,并归纳了图书馆需要承担作为人文历史的记录和保存载体、传播和建设地方文化的使命,以及图书馆应有的创新策略;高鹏在其文章中指出文旅融合背景使得图书馆更亲民,着重强调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和阅读推广方面的人文关怀,指出只有秉持新思维才能促进图书馆实现新发展;周芸熠等人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历史研究做了系统梳理,概括了现有的“图书馆+”新型阅读空间、研学旅游服务、网红图书馆、景区内的图书馆等实践,并从五个发展(理念契合、机构整合、资源统合、服务切合、产业聚合)、两个目标(推动图书馆自身发展、创造图书馆社会价值)对其进行深度思考。

1.2.3基于实践案例层面的研究

在实践案例层面,陈丽红以云和图书馆为例,概述了民宿图书馆的游客交流、传承文化、休闲娱乐功能,指出阅读环境、特色馆藏、品牌活动是其开展服务的有益实践,并从政府规划和媒体宣传两方面提出改进方法;张学福以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为例,着重分析了图书馆与民宿跨界合作的具体措施及其意义作用,指出这一模式“深化了总分馆模式和自助服务理念,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也促进了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市民的阅读体验和文化水平;刘帅等人分析了桐庐县乡村生活书吧的案例,概述了书吧建设的理论基础,并从建设主体、标准制定、图书配送等方面描述了其具体做法,最后指出建设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刘文华等人从青田县“图书馆+民宿”的实践出发,概括出其民宿+书屋、线上+线下、共建+共享、文创+体验的主要做法,并指出文化特色、客户需求、整合资源、品牌活动是图书馆+民宿发展的重要支撑;盛勇在对莲都区图书馆做系统的分析后,着重强调技术手段和先进配置对民宿书房升级改造的意义,以及利用媒体扩大民宿书房的影响力,提出“民宿+书屋”助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观点;马姣等人则从建设书香社会入手,分析了西安市鄠邑区民宿开展阅读服务中存在的无专业人员管理、个性化特征不足、书籍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鲁祎分析了嘉兴“红船书苑”体系的建设背景、服务方式、社会成效和经验启示,指出这一体系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能,因地制宜宣传了当地红色文化。

综上,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图书馆+旅游”这一方向有一定的理论渊源,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图书馆丰富馆藏建设、提供旅游文化资料到图书馆本身作为优质社会旅游资源再到如今文旅融合背景下“民宿+图书馆”或“民宿+书吧”的话题,其既有理论上的继承,也有迎合社会现实的发展。

目前学界对于这一话题的研究还比较少,在理论层面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而对实际案例分析也主要由当地图书馆进行研究,研究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次研究按照先理论、后实践,先综述、后个例的原则,在梳理主题为“民宿+书吧”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具体实例为切入点,广泛收集浙江桐庐县“民宿+书吧”的案例,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该地运营管理的创新做法,了解该模式下产生的社会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归纳出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启示。

在这样的研究思路下,本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本次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历史研究经验和现有研究成果,并概括本次研究的思路及所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分析“民宿+书吧”模式实施的可行性,从政策理论、旅游市场、当地文化等社会环境方面论述这一模式实施的背景,并论述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该模式有独特的优势;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桐庐县“民宿+书吧”的若干实际案例,从中概括出当地行之有效的创新性做法以对该模式的运营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第四部分概括“民宿+书吧”模式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发展潜力着重论述该模式的优点及取得的社会成效,发展方向则在发现该模式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的前提下,指出其缺点和漏洞,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其更健康、更高质量的发展;第五部分则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该模式实践经验和启示,以便为其它地区提供借鉴,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1.3.2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索与“文旅融合”、“民宿+图书馆”、“民宿+公共图书”等主题词相关的文献并进行研读和梳理,了解该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打下一定理论基础。

2)归纳分析法:

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桐庐县“民宿+书吧”的案例,从实际例子中归纳总结出其主要创新做法,并分析其效益及成功原因。

1.4研究的创新之处

1)系统地梳理了“民宿+书吧”模式的理论根源——文旅融合这一方向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图书馆+旅游”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当前该领域两大研究方向。

2)系统地对浙江省桐庐县“民宿+书吧”实践案例进行细致深入的总结分析,从多角度切入,对多个典型例子进行横向比较归纳,在了解事实层面的基础上向理论纵深方向推进。

3)针对“民宿+书吧”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促进该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深化“文旅融合”这一命题。

4)研究在文旅融合的全新背景下,公共图书与乡村旅游如何进行有效结合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对这一模式有深入的认识,为推广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对公共图书馆思考如何完善基层体系建设、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社会有所助益。

2.“民宿+书吧”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2.1国家政策的出台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崭新动力,两者相结合让“诗与远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由表象到内涵、由具体到抽象、由感官到精神的跨越,在观光旅行上增加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重新整合组建,该部门的职能更加明确、工作规划更加统筹,“文旅融合”这一课题在实践上有了更深层次地推进,这无疑创造了良好而和谐的管理环境,有利于为文旅融合的实践提供更系统、更科学、更统一的指导,有利于颁布合理的政策为相关产业提供扶持。

可以说,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文件,从根本上推动了文旅融合的进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扩大了旅游消费市场。

此外,我国对农村问题历来就格外重视,实现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一步。

除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外,国家多次提出要建立农村新体制、发展农村新功能、加快现代化进程。

这一战略的提出,促使农村加大创新治理力度,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尤以乡村旅游表现最为突出。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特色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步骤。

基于此,在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两大政策的指导下,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市场繁荣下的产物,而书籍则是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以民宿作为载体,将书吧与民宿融合建设,当地文化传播和交流有了更为快捷、更为通俗、更为亲民的途径。

2.2旅游市场的繁荣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桐庐县位于浙江杭州富春江畔,地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富春江—新安江”旅游线核心地段,紧邻黄山、千岛湖、西湖等著名旅游景点,拥有瑶琳仙境、桐君山等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乡村风光,成为人们旅游的一大热门选择目的地。

桐庐县也紧紧抓住市场机会,将“中国画城、潇洒桐庐”的口号宣传出去,以乡村生活为亮点,打造了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使得乡村度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除此之外,桐庐采取了引进“言几又”胶囊书店、举办体验节、建设特色民宿等措施,加强旅游文化创新力度,发展文化创意旅游项目。

由于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文化体验项目的不断增加,桐庐乡村旅游的品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根据政府公布的《桐庐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06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34.92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1384万人次,收入11.78亿元),两者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桐庐县通过推进景区村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文旅体类旅游项目等手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数据显示,仅2019年就新增民宿经营户42户、床位661张,全县民宿总量达到603家、床位11350张,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增长。

其中共有精品民宿90个,位居全市第一。

综上所述,桐庐县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并依靠政策指导和政府工作地有序推进,建设乡村旅游特色体验项目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提高衣食住行品质,尤其是加强精品民宿的建设,为旅游业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人数的增多、精品民宿的创建,有利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桐庐、感受桐庐文化,也使得公共阅读空间成为游客精神诉求,让公共图书走入民宿有了一定群众基础。

2.3“民宿+书吧”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需求有了重要保障,进而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

要想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实质性突破,其关键在于基层,基层文化资源投入不足、建设力量薄弱、发展不够平衡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保存知识、传播文化、教育社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仅仅依靠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是存在较大局限性的,为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能,使得读者更快捷、更方便、更容易地享受到阅读服务,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势必要寻求新途径。

而弥补政府力量有限这一不足的方法之一,就是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政府提供指导和资金,而将管理运营交给社会力量,两者相互配合以达到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目的。

“民宿+书吧”的这种模式可以对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产生一定启发。

在民宿中建立公共阅读空间,一方面有利于打造精品特色民宿,提高民宿对游客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因此,图书馆可以和民宿展开合作,即除了民宿开展私人图书阅读及相关周边产品的售卖以外,与图书馆携手打造公共阅读区域,民宿提供阅读空间,图书馆提供书籍资料并给予基本的图书管理指导,使得书籍提供更加多样、图书排列更加规范。

这样,民众可以在入住民宿时随时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以独特的优势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进行补充,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

2.4“民宿+书吧”模式因其自身特点而拥有巨大优势

公共图书馆除了保存人类知识经验以外,还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在民宿中设立公共阅读空间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满足人们对公共阅读空间的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就是人们的重要精神追求之一,尤其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下,阅读依旧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传统娱乐方式之代表。

同时,人们也能通过阅读来汲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和能力,以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市民对公共阅读空间有很强的需求。

在民宿中开办书吧、图书室等,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阅读空间的渴望,也使人们在出行中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选择。

第二,具有更强的休闲娱乐性。

民宿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吸引游客,往往在装修风格、基础设施、周边环境上力求精良,作为民宿建筑主体一部分的书吧,也会继承这种风格,凭借精致的装修陈设和完备的服务设施,营造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和氛围,甚至还可以提供如咖啡机、交流角、沙发等,都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其休闲、舒适程度较传统图书馆要高出许多。

第三,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民宿中设立书吧,不仅可以提供阅读服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书籍及周边产品的售卖服务,如书签、明信片、笔记本等,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阅读需求,还能增加额外的营业收入,获得良好的效益。

第四,有利于传播当地特色文化。

游客选择某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必然是对当地的风光和人文有一定的兴趣,民宿书吧则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资料,成为当地文化输出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

2.5当地特色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

自古以来,烟雨江南的美景就频繁地成为诗赋文章中赞叹的对象,而地处富春江畔的桐庐,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就提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甚至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也曾写下《萧洒桐庐郡十绝》来表达对桐庐山灵水秀的喜爱之情,可以看出,桐庐本身就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人文资源都可以成为打造民宿图书馆或民宿书吧的可用资源。

如云夕图书馆就是依靠桐庐莪山畲族的民俗文化,其排列的书籍大多与当地畲族的历史沿革、工艺、历史、地理等有关,近于畲族风情文化百科全书式图书馆,十分具有地区特色。

因此,可以利用桐庐县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书吧。

3.桐庐“民宿+书吧”的创新做法

在倡导全民阅读、大力推进书香社会建设的今天,如何让图书发挥更大的价值,让阅读发挥更高的效率,成为图书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下,不论是物质和技术,还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图书馆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主动寻求创新,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广阔的延伸,“图书进民宿”就是这样一次突破行业壁垒,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全新实践。

浙江桐庐县为了更好的整合文化资源,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就通过加强图书馆与民宿的合作、将书店引进民宿中来的两种方式,实现了民宿与公共图书的完美结合。

本文将以桐庐县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实践为例,着重分析其“民宿+书吧”模式的创新做法。

这三个案例分别是:

乡村生活书吧(以洒秀咖啡馆为代表)、先锋云夕图书馆、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例子,是因为其具有典型意义:

乡村生活书吧体现了公共图书馆与民宿的有机结合,可以看作是公共机构与社会力量的一次跨界合作;云夕图书馆是先锋书店的众多分店之一,其特点在于结合了畲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则更像是创意生活体验空间,它不仅是书店,也有画展、咖啡、食宿等,是实体书店的一次创新。

还应该注意到的是,目前存在的书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洒秀咖啡馆、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为代表的“民宿+书店”模式,一种是以云夕图书馆为代表的“民宿+图书馆”模式,两者有显著的不同,前者是经营性的,后者是公益性的,其功能和外部效应都有不同。

“民宿+书店”虽然也提供了公共图书,但其本质上是为民宿服务的,仅仅对在民宿居住的旅客开放,服务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民宿+图书馆”则更强调公益性,要求图书馆向整个社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图书馆阅读,显然其服务范围更大、服务效益更好。

3.1桐庐县乡村生活书吧

近年来,桐庐县大力支持民宿产业的发展,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陆续建成了多家精品民宿。

在此基础上,桐庐县图书馆也在思考如何突破政府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有限的瓶颈,扩大公共图书的社会效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6年,桐庐图书馆与位于富春江石舍村的洒秀咖啡馆合作建立了第一家乡村生活书吧。

“洒秀”是当地方言“石舍”的发音,也蕴含“开放的秀场”之意,这是当地青山绿水的秀美风光的真实写照。

洒秀咖啡馆集食宿、咖啡、书店、展览为一体,融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不仅是一间坐落于山野的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