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7875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1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凸透镜成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docx

《凸透镜成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凸透镜成像.docx

凸透镜成像

60.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一、填空题

(10·北京)17.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选用透镜。

(选填“凸”或“凹”)

(10·安顺)11、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

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镜,蜡烛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凸透实

(10·扬州)18.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

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前/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     透镜来矫正。

前凹

(10·重庆)8.2009年7月22日,重庆市民领略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奇观,如图4所示,每一个观察者都被这大自然的奇观速所吸引和震撼,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光沿传播形成的。

我们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镜,能会聚光线。

直线,凸透镜

(10·上海)12、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透镜(选填“凸”或“凹”),不同的是投影仪成的是像,放大镜成的是像(均选填“虚”或“实”)。

凸;实;虚

(2010·莆田)

25.(4分)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

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

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25.(4分,每小格1分)虚实远离幻灯机(或投影仪)

(10·鸡西)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这个像的性质是。

如果要想使像变小,蜡烛应向侧移动。

倒立、缩小的实像;左

(10·黄冈)26.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填“透镜”或“电路板”).

凸虚小于1倍焦距电路板

(10·菏泽)6.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CA

(10·长沙)32.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清晰的像。

下放大

(10·广东梅州)15.如图4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如图4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5.凸照相机远离

(10·南允)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物体通过照相机成的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9.凸缩小

(10·淮安)13.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选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其作用是将光,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会聚凹透镜发散

(10·遵义)30.根据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如图所示,①(选填“A”或“B”)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

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②(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30.B凹

二、选择题

(10·益阳)7.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光屏,眼睛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

B.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D.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

(10·十堰)6.下列有关光学知识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前端发出的是紫外线

B.汽车的雾灯一般采用红光灯,是因为红光不容易被散射

C.患近视眼的人为了看清远处物体,应该在眼睛前面戴一个凹透镜

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10东营)

7.下图为世博纪念邮票,为了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清上面的图案文字,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B.小于10cm

C.大于20cmD.大于10cm小于20cm

(10·枣庄)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芜湖)13.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B.15cmC.10cmD.5cm

(10·成都)3.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10·德州)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10·广安)12.“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10·河池)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广州)5.图5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10·扬州)9.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B

(10·天津)(多选题)1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图7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10·泉州)15.为了读报方便,患远视眼的人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选择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凸镜

8.(10·茂名)(多选题)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

B.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D.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0·湛江)(多选题)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10·河北)17.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河南)

13.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0·赤峰)4、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10cm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板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A、缩小、倒立的实像B、缩小、倒立的虚像

C、放大、倒立的实像D、放大、正立的虚像

(10·宁夏)28.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

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5厘米B、大于30厘米

C、小于15厘米D、小于30厘米

说明理由:

C、(3分)选择理由:

(2分)答出“物距小于15cm时凸透镜可用作放大镜,故选C”的要意,可得2分;若只答出“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没说出物距小于15cm”的,可得1分。

(10·泸州)8、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10·乌鲁木齐)6.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

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A

 

.(10·泰州)如图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0·潍坊)(多选题)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v

B.f

C.u>2f

D.f

(10·海南)2、制作近视眼镜时需选用的镜片是:

B

(10大理)4、小松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的光具座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清晰的像,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B.放大镜C.潜望镜D.幻灯机

(10·乐山)12、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0·绵阳)13.如图所示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种邮票。

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观察这套邮票上较小的图案,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小于5cm

B.等于5cm

C.大于5cm而小于10㎝

D.大于l0cm

(10昭通)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悬()

A.要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佩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

B.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

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0·攀枝花)20.下列光学仪器正常工作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汽车的后视镜D.投影仪

(10·崇左)19.黄健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10·百色)8.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

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

D.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

(10·厦门)7.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则()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C、所成的像可能是正立的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

(10三明)13.小明在家中做凸透镜成虚像实验时,将凸透镜在墙壁与发光的灯泡之间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墙上会出现放大的、缩小的或等大的灯丝像。

观察如图所示的灯泡、凸透镜、墙的位置情况,可判断此时墙上灯丝的像是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三、作图与简答

(10·铜仁)1.

(1)如图l请把蜡烛火焰经过透镜折射后成的火焰像在适当位置画出。

1.

(1)(3分)评分说明:

放大、倒立、像画在异侧2F外各1分,如果画在与烛焰同侧不给分,其它酌情给分

(10·宜昌)31.请按要求作图: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

 

(10·潍坊)

21.(4分)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屏幕上

(2)充当光源,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更清晰

(3)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

四、实验与探究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10·江西)25.【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3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3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24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提出问题】放大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

(1)大长

(2)远离缩短

评分意见:

每空1分,共7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10·北京)3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甲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18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1)大于

(2)照相机

(10·常州)27.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上的微雕作品“

”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

”,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A.小于5cm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D.大于10cm

(1)A

(2)A

(10·福州)28.(2分)小泉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如图22所示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实

(10·广东)16、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

(填“左”或“右”)

(2)①凸透镜②左左

(10·桂林)2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18

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

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像。

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

原理制成的。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1)倒立缩小照相机

(2)左倒立放大

(10·连云港)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1)8

(2)大小不变的光斑

(3)靠近

(4)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10·南京)20.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的实像。

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2)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______(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1)放大投影仪

(2)向上

(10·苏州)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缩小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10·宿迁)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⑴下⑵10⑶右放大(每空1分)

(10·无锡)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正立

(3)C(4)D

(10·徐州)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