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7944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docx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中建五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要点

为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中建集团《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的有关意见》(中建股字〔2018〕997号)要求,为适应建筑业转型升级及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局科技质量部结合局“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了《中建五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要点》(以下简称《管理要点》),从深化设计管理、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用户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遵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以终为始,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指出了深化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的质量管理重点。

1基本规定

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构件生产前,应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

其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

1.2应加强装配式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综合管理。

1.3应该从设计合理性、施工便利性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1.4应确保部品、部件出厂质量。

1.5应确保部品、部件安装质量。

1.6装配式建筑宜采用智能化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深化设计管理

2.1应该设置独立的深化设计部门,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构件深化、优化设计;

2.2深化设计前,应进行建筑、结构以及相关的水、暖、电气施工图纸的审核;深化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构件吊点、塔吊和施工电梯等机械附墙预埋件、脚手架拉结等施工安全因素,确保满足安全、便于生产和装配。

2.3施工图深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

1.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和材料;

2.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的位置、尺寸与形状;

3.注浆孔、出浆孔和排气孔的直径、位置;

4.预制外墙板的接缝构造和防水处理措施;

5.夹心外墙板的拉结件布置图与保温板排板图;

6.外墙饰面材料的类别、规格、尺寸和连接构造;

7.预埋管线的规格及布置;

8.预埋件(板)、预留孔的规格和位置;

9.预制构件吊环的规格和吊点位置;

10.预制构件临时支撑点的位置及固定措施;

11.预制构件与塔吊、施工电梯等附着装置连接的位置与固定措施。

2.4深化、优化设计应建立完整的校核流程,确保每个环节满足规范、规程等要求;深化、优化设计成果完成后,应由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确认。

2.5深化、优化设计应采用BIM技术建立相对应的模型和数据库,为生产、装配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提高质量管理。

3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3.1一般规定

3.1.1装配式建筑施工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项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按要求组织专家论证,经公司审核、审批后报监理和建设单位确认。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预制构件堆放和场内驳运道路施工平面布置图;

2.施工机具选型方案与吊装设备平面布置方案;

3.预制构件总体安装流程;

4.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测量方案;

5.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6.施工用电方案;

7.成品保护措施;

8.保证安全、质量的技术措施;

9.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等。

3.1.2应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专项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宜包括:

构件存放、吊装方案、节点连接施工工艺、成品保护方案、接缝防水处理措施等。

3.1.3现场吊装、灌浆、预埋等作业人员应进行专项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装配式建筑施工。

3.1.4构件安装施工前,装配式结构中的节点连接、防水、抗渗等关键节点和部位应制作样板,并将各节点部位进行分解。

3.1.5起重机械(塔吊、汽车吊、施工电梯)应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综合考虑预制构件的特点,场地和环境条件,起重机安装、运行、拆卸占用的空间等选型,满足工作性能要求。

3.1.6吊塔、施工电梯应根据选用的设备说明书、楼层层高、预制构件的特点设置附墙;附墙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设计无要求时宜设置在现浇部位,并进行验算。

3.1.7吊架、吊索、卡具、支撑杆、注浆设备等小型机具,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并有出场合格证明。

3.1.8现场施工首层安装前应针对主要构件和复杂构件进行现场试拼装,确保安装连接节点的可靠。

构件生产单位应参加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施工段试拼装及装配式结构子分部工程工程质量验收,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现的生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对预制构件生产制作方案进行调整改进。

3.2运输与保管

3.2.1运输构件时,应有防止构件移动、倾倒、变形等的固定措施;还应采取防止构件损坏的措施,对构件的边、角部位、门窗框或链索接触处的混凝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3.2.2预制构件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构件应按品种、规格、所用部位、出厂日期和吊装顺序分别堆放;

2.预埋吊钩应朝上,标识朝向堆垛间的通道;

3.构件支垫应坚实,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

4.重叠堆放时,每层构件的垫块应上下对齐,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垫块的承载力确定,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倾覆的措施。

3.2.3预制墙板堆放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采用靠放架堆放时,靠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与地面的倾斜度宜大于80°;墙板应对称靠放且外饰面朝外,构件上部采用木垫块或柔性材料隔离;

2.当采用插放架堆放时,应采取直立方式;插放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支垫稳固;

3.采用叠层平放的方式堆放时,应采取防止构件产生裂缝的措施;

4.应对构件的外露钢筋、灌浆套筒分别采取包裹、封盖措施。

3.3入场验收

3.3.1检查产品清单、合格证、预埋灌浆套筒工艺检验和抗拉强度检验报告、结构性能检测报告、混凝土强度报告、保温材料性能检测报告、装饰面砖的粘结强度报告和夹心外墙拉结件性能的试验验证报告。

3.3.2核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符合设计要求;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

3.4定位

3.4.1预制墙柱底板预留钢筋定位时,宜采用定位模具套入钢筋预留段,将模具四方焊接于底板主筋上,避免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留钢筋产生位移,而导致预制柱安装偏位。

3.4.2预制墙柱底可采用预埋四颗调平螺杆套筒实现柱底标高调节,消除底板混凝土平整度影响。

3.5吊装就位

3.5.1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清理结合部,并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和复核下列重点内容:

1.套筒、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套筒和预留孔内无杂物。

2.套筒深度应大于连接钢筋的锚固长度,连接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小于8d。

3.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

4.防水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位置和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坐浆料均匀、饱满,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座浆料的强度应≥M15,厚度不大于20mm。

3.5.2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位置,安装就位后方可进行脱钩并及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3.5.3预制墙板安装的临时支撑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个构件的临时支撑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不宜少于2道。

2.墙板上部斜支撑的支撑点距离底部的距离不宜小于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高度的1/2。

3.可以对安装就位构件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微调。

3.5.4预制梯段就位后,应进行位置校正和吊装工序验收。

吊装工序验收合格后先进行固定端施工,再进行滑动铰端施工。

3.5.5预制构件的搁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预制楼梯在支承构件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75mm。

端部与支承构件应座浆或设置支承垫块,座浆或支承垫块的厚度不大于20mm。

3.6支撑体系

3.6.1预制叠合梁、板的竖向支撑宜选用工具式支撑体系和可调托座。

竖向支撑架宜与周边其他支撑架形成一体。

3.6.2预制构件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的模板宜选择定型模板或采用标准定型连接方式及产品;后浇混凝土利用构件做模板时,应有保证构件强度和稳定的构造措施。

3.6.3预制混凝土梁的两端与板的边缘必须设置支撑,且每个构件的支撑不应少于两道;截面尺寸≥0.1㎡(包含现浇层)的叠合梁底应设置独立支撑立杆,间距同支撑架纵向间距,梁下小横杆与立杆连接处设置防滑扣,叠合梁两侧均设置定位扣件,防止叠合梁移位。

3.6.4预制阳台板、空调板等悬挑构件的支撑应设置斜撑等构造措施,并与结构墙体有可靠的刚性拉结。

3.6.5预制墙柱的临时支撑,应在套筒连接器内的灌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或灌浆料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除;叠合梁板的支撑拆除时,除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外,还应保证该结构上部构件通过支撑传递下来的荷载。

3.7灌浆

3.7.1钢筋套筒灌浆前,应在现场模拟构件连接接头的灌浆方式进行灌注质量及接头抗拉强度的检验。

检验数量为同一批号、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灌浆套筒,每1000个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套筒制作灌浆连接接头试件。

3.7.2灌浆应从钢筋套筒的注浆孔注入,并在浆体从出浆孔流出后及时封堵。

灌浆料宜在加水后30min内用完。

3.7.3所有灌浆孔及排气孔溢浆后持压30秒钟,保证灌浆密实;灌浆完成后不可对柱施加外部荷载或扰动,待灌浆料初凝后可回收孔塞循环利用,待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斜撑杆循环利用。

3.7.4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达到35N/mm²后,方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

3.7.5灌浆施工的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施工,低于0℃时不得施工;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应根据灌浆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采取降低灌浆料拌合物温度的措施。

3.8接缝处理

3.8.1预制构件结合面粗糙度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应剔除并清理干净。

3.8.2用于接头和拼缝的混凝土或砂浆,宜采用微膨胀、早强型混凝土或砂浆,在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构件接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采取洒水、覆膜、喷涂养护剂等养护方式,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3.8.3装配式结构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时方可进行上部结构吊装施工或拆除支撑。

3.8.4外墙板接缝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部的灌浆料应饱满,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施工前,应将板缝空腔清理干净。

3.应按设计要求填塞背衬材料。

4.密封材料嵌填应饱满、密实、均匀、顺直、表面平滑,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8.5防水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淋水试验。

3.9设备管线和装饰装修

3.9.1设备管线:

1.检查设备管线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有破损现象;

2.检查设备接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9.2装配式装修:

1.检查装配式装修部品部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对进场装修部品部件进行验收,检查其合格证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3.对安装工人进行交底,通过工厂化管理规范装配动作和程序;

4.检查其干式连接节点质量,确保部品部件连接牢固;

5.对其标高位置、垂直度、平整度进行复核,确保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4用户服务质量管理

4.1应创建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创建的模型中需要包含构件的各种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便于后续工程施工及运维使用。

4.2要求生产厂商按照有关标准规定或合同要求,对供应的产品提供安装说明书或进行技术交底,预制构件产品说明书或技术交底应包括以下内容:

1.构件名称、部位;

2.存放要求;

3.吊装要求;

4.运输要求;

5.安装连接要求。

4.3要求生产厂商应配合项目部完善装配式施工方案,并提供技术支持。

4.4工程竣工移交后,应对装配式建筑定期进行回访,及时对有关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及改进。

4.5工程回访和满意度调查

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按年度组织用户满意度调查;工程竣工后,

应进行工程回访。

4.6维保服务

工程竣工后,应按照保修合同或协议书履行保修义务。

在保修期限内

接到保修通知后,应当到现场核查情况,按保修约定予以保修,并做

好保修记录。

保修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对工程现行使用造成干扰。

5其他

5.1本《管理要点》与中建集团《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的有关意见》相结合执行。

5.2本《管理要点》由局科技质量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5.3本《管理要点》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科技质量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