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364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docx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

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

 

 

摘要:

北京市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北京的城市,它是我国的首都,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搜集了近三十年来的有关数据,并采用图表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对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做统计分析。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近三十年

 

目录:

(一)引言··········································4

(二)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分析········5

(三)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结构分析········20

(四)结论··········································43

 

(一)引言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北京也作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存在着。

北京市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不仅在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大都会,在世界上仍然备受着瞩目。

毫无疑问,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国人们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从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有关方面对北京市的经济做一个说明,重点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进行统计分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统计可划分为: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本文将搜集近三十年来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上的数据做具体分析,同时选取几个代表区域做区域结构分析。

(二)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相关概念

1.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本文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三大产业全面变革。

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为:

第一,知识与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

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

第三,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

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由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试产营销等环节构成的。

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第四,自然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

第五,需求结构。

第六,人口规模与结构。

第七,国际贸易。

第八,其他因素。

二、数据分析1

1.从图1.1,图1.2,图1.3,中可以看出北京市1981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虽然有所波动。

其中,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上升比较快,第二产业有所放缓,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第一产业虽然总量上比较小,但是还是上升的。

在1981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0.6亿元,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6亿元,是第一产业的将近20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7.2亿元是第一产业的将近30倍,比第二产业多将近4个亿。

1992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4.2亿元,超过100亿元,同年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2.9亿元,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9亿元,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30多倍,第二产业比第二产业多出30个亿左右,明显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差距在拉大。

从2000年到2001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着明显的上升,2000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10.3亿元,2001年为1367.9亿元,突破1000亿元,翻了两倍多。

2013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经达到了6101.7亿元,同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75.5亿元,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55亿元是第一产业的将近7倍,由此看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绝对优势,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北京市1981年-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年份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1981年

17.2

13.6

0.6

366000

1982年

17.9

15.4

1.2

386000

1983年

20.9

16.4

1.2

513000

1984年

30.6

20.3

1.3

663000

1985年

43.8

32.4

1.6

945200

1986年

51.6

41.4

1.5

1062300

1987年

72.9

46.9

1.6

1362400

1988年

87.9

48.8

2

1630000

1989年

81.9

38.4

1.9

1395000

1990年

89.9

43.3

2.4

1792000

1991年

90.4

51.3

2.7

1920000

1992年

114.2

82.9

3.9

2660000

1993年

165.7

150.4

2.1

4104000

1994年

318.4

185.8

3.7

6488000

1995年

284.8

153.7

3.1

8415000

1996年

319.7

174.9

2.8

8769000

1997年

380.1

201.1

0.9

9612000

1998年

479.7

201.7

1.5

11246000

1999年

470.4

179.4

1.7

11706000

2000年

510.3

157.2

3

12974000

2001年

1367.9

154.2

8.4

15305000

2002年

1621.8

188.26

7.5

18143000

2003年

1875.4

260.7

21

21571000

2004年

2112.7

401

14.6

25283000

2005年

2405.6

409.8

11.9

28272000

2006年

2993.8

364.2

14.5

32964000

2007年

3465.8

484.5

16.7

39666000

2008年

3437.6

386

28.1

38485000

2009年

4389.5

411.4

57.4

48584000

2010年

4922.3

528.1

43.2

54935000

2011年

5101.3

762.2

47.2

55789271

2012年

5597.5

719.8

145.4

61124000

2013年

6101.7

755

175.5

69826696

2014年

 

 

 

75623000

图1.1

数据来源: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年度数据分析,选择地区参数进行分析(北京),选择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二产业投资额,第三产业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全部年份。

网址:

2.从图1.2可以看出在1990年以前第一产业投资额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在1990年以后才有所增长,但是,从1995年到2000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到2010年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2010年以后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并不稳定,呈现一个周期性波动的过程。

2012年,2013年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有显著上升,比起以前年份,总量上有一个飞跃,从柱形图上来看,柱形图的长度比较长。

结合我国这两年的经济形势不难看出,我们将投资力度向农业倾斜了一些。

从1981年到1988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不断上升的,1981年仅为0.6亿元,1988年上升为2亿元。

从1988年到1989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小幅度的下降,从2亿元下降到1.9亿元。

从1989年到1992年处于小幅上升当中,1992年为3.9亿元,是从1981年到2000年将近20年间最高的。

从1992年到1993年有所下降。

1993年到1994年上升,1994年到1997年降至0.9亿元。

21世纪以后,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大致处于上升状态,并且总量也是比较高的,相较历年来说。

2012年145.4亿元,突破100亿元,这对第一产业农业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图1.2北京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数据来源:

同图1.1

3.从图1.3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来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有很大的波动周期,1985年到1995年先下降后上升,1996年到2005年先下降后上升,2006年到2012年期间,由于08年的金融危机,在2007年到2008年期间有显著下降,忽略这个异常情况,在2006年到2012年期间,第二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现U型,先下降后上升。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上说到要大力发展生产建设事业,将我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的第二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第二产业早些年的占比比较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二产业的份额渐渐减少。

英国是一个较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的发迹大体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的,工业在那个年代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

战争结束后的那几年里,我们造不出一架像样的飞机,一艘像样的轮船,一台像样的坦克,我们的工业极其落后,所以,在那个年代,我们极其看中工业的发展。

现在虽然说工业同样重要,但是第三产业这个新兴力量越来越发挥其重要角色,在现代这个大舞台上发挥其特色。

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图1.3北京市第二产业固定资投资额

数据来源:

同图1.1

4.从图1.4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上来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2007年到2008年间不增反降。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上升,说明我们的经济在进步,除了靠传统的第二产业制作业拉动经济增长外,第三产业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截至2013年已经达到了6101.7亿元,是同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75.5亿元的30倍。

而在早期的1981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17.2亿元,短短几十年间,翻了几百倍。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图1.4北京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数据来源:

同图1.1

5.从图1.5可以明显的看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小,位于最下方,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居于第二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居于第一位,并且与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差甚远。

在1993年以前,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差距很小,但在以后的年份中差距越来越大,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的很好。

而且我们知道,以前第二产业工业创造的GDP价值很高,占GDP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第二产业农业占比是最低的,第三产业占比也很小,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创造了许多价值,近年来,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占比已经上升为40%以上,第二产业则下降为40%多,但是依然居于首位,第一产业占比仍然居于末位。

第三产业的到较好发展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有种理论,是说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后,就会寻求精神上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我们就会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旅游,享受别人带来的服务等等,第三产业就会的到很好的发展,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与时代的潮流是分不开的。

从图1.6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在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的时候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会下降,在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上升的时候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会上升,也就是说,二者的周期性几乎是相同的。

从图1.7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没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依旧可以看出当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上升时,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下降的,当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时,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时候是上升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第二产业“挤掉”一部分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较

图1.5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较

数据来源:

同图1.1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图1.6北京市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数据来源:

同图1.1

 

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图1.7北京市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数据来源:

同图1.1

三、数据分析2

1.结合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在三次产业的投资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第三产业是投资得最多的,从图2.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是最多的,2001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72.5%,2001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67.9亿元。

2001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6.7%,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54.2亿元。

200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76.1%,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21.8亿元,可以看出,当增大对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是增加的。

2002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3.4%,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8.26亿元。

2013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101.7亿元,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55亿元,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78.3%,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1.7%。

总的来说,对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上升,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是上升的,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却是有所下降的。

从图2.1还可以看出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是最多,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少,这也是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对应的。

北京市三次产业与GDP的情况

年份

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GDP中第二产业增加值((GDP=100))

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GDP=100))

GDP中第一产业增加值((GDP=100))

2001年

72.5

26.7

 

 

 

2002年

76.1

23.4

 

 

 

2003年

66.8

33.4

36

61.4

2.6

2004年

62.2

37.9

37.6

60

2.4

2005年

73.4

26.9

30.8

69.1

1.4

2006年

76.4

23.5

28.7

70

1.3

2007年

74.9

24.9

26.8

71.3

1.1

2008年

97.5

0.1

25.6783

73.2461

1.0756

2009年

73.1

26.5

23.1

75.9

0.996551

2010年

65.7

34.4

24.1

75.1

0.902602

2011年

80.2

19.7

23.4

75.8

0.9

2012年

76.8

22.9

22.8

76.4

0.8

2013年

74.8

24.9

22.3188

76.8513

0.829874

2014年

78.3

21.7

21.3

78

0.75

图2.1北京市三次产业与GDP的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年度数据分析,选择地区参数进行分析(北京市),选择指标参数进行分析(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GDP中第二产业增加值,GDP中第一产业增加值,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全部年份。

网址:

 

2.从图2.2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少,并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

具体来说,1949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3.1%,从1949年到1960年一直处于下降的过程中,1960年降至7%,从1960年到1964年有一个小幅上升的过程,从1964年到1966年有一个小幅下降的过程,1966年到1968年上升,1968年到1969年大幅度下降,1969年到1971年上升,1971年到1981年下降,1981年到1983年有短暂的上升,1988年上升至9%,随后一路下滑至0.7%,1988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明显的上升,进入21世纪,固定资产在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强,虽然减缓了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下滑速度,但仍然组织不了它的下滑趋势。

相反的1980年以来,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量在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增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持续上升,而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在持续下降。

基于此,从长期经济产业结构性的变化角度出发,资本市场更多的战略性投资机会应该在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中。

从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看,金融、住宿餐饮和房地产是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行业,尤其是金融行业。

这也是不可回避的时代潮流。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在2005年,2010年都为负值,其他年份为正值,从图1.1可以看出,2004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4.6亿元,2005年为11.9亿元,有明显的下降,这似乎说明了固定资产投额与产业增加值之间的某种联系。

2009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7.4亿元,2010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3.2亿元,下降了十多个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北京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占GDP的比重

年份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1949年

23.1

40.1

36.8

 

 

 

1950年

23.1

40

36.9

 

 

 

1951年

23

40.1

36.9

 

 

 

1952年

22.2

39.1

38.7

 

 

 

1953年

17.5

41.8

40.7

 

 

 

1954年

14.2

41.7

44.1

 

 

 

1955年

14.4

43.4

42.2

 

 

 

1956年

12.4

45.2

42.4

 

 

 

1957年

10.6

41.6

47.8

 

 

 

1958年

11.4

29.7

58.9

 

 

 

1959年

8.6

29.4

62

 

 

 

1960年

7

28.6

64.4

 

 

 

1961年

10.2

33.9

55.9

 

 

 

1962年

12.6

32.3

55.1

 

 

 

1963年

13

29.5

57.5

 

 

 

1964年

13.4

28.4

58.2

 

 

 

1965年

12.5

28.5

59

 

 

 

1966年

11.8

24.2

64

 

 

 

1967年

14

26.9

59.1

 

 

 

1968年

14.5

27

58.5

 

 

 

1969年

9.3

24.3

66.4

 

 

 

1970年

10.2

18.7

71.1

 

 

 

1971年

10.3

21.2

68.5

 

 

 

1972年

8

22

70

 

 

 

1973年

8.2

22.7

69.1

 

 

 

1974年

7

22.7

70.3

 

 

 

1975年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