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447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南昌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2017·北京)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小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笔的“

(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答案】

(1)楷体

;7

 

(2)C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

《九成宫醴泉铭》作为考查点,相信考生都不陌生。

该作品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

武的笔顺:

横、横、竖、横、竖、提、斜钩、点。

(2)“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是明陈继儒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此碑书法的评论。

“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充分体现了其书法特点。

【点评】

(1)“笔顺”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

先横后竖(如:

“干”),先撇后捺(如:

“八”),从上到下(如:

“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

“田”),先中间后两边(如:

“水”),从外到内(如:

“回”)等。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平时注意积累易错字。

(2)“九成宫醴泉铭”碑文由魏征撰写,欧阳询正书。

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

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

字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

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

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

 

2.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以一个小孩的视角展开故事,以儿童的善良、纯真,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世态炎凉、虚伪冷酷。

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了“我”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答案】D

【解析】【分析】D.“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错误,应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及留恋。

故答案为:

D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3.根据下列四句话的内容进行推断,它们依次对应的作品是(   )。

①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

②所谓的画家却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榨取钱财而已。

③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④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A. 《朝花夕拾》   《儒林外史》    《傅雷家书》   《骆驼祥子》

B.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儒林外史》   《朝花夕拾》

C. 《傅雷家书》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儒林外史》

D.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朝花夕拾》   《儒林外史》

【答案】B

【解析】【分析】①出自老舍的《骆驼祥子》原文第15章:

同虎妞在一起他所感受到的主要不是幸福。

新婚的晚上,他的惶惑而又疑惧的直觉是这样的:

“他不敢正眼看她。

她也是既旧又新的一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姑娘,也是娘们;象女的,又象男的;象人,又象什么凶恶的走兽!

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

谁都能收拾他,这个走兽特别特别的厉害,要一刻不离的守着他,向他瞪眼,向他发笑,而且能紧紧的抱住他,把他所有的力量吸尽。

他没法逃脱。

②傅雷对画商画贩以及钻到钱眼里的画家非常轻视,耻与为伍。

他在1961年给傅聪夫妇的信中说:

“所谓的现代画家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榨取钱财而已。

”(《傅雷家书》第20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版)后来他对儿子也一再劝告,不要成为经纪人的摇钱树,那些人只是要利用艺术家的走红多赚几文钱,根本不考虑什么真正的艺术。

③《儒林外史.第五回》:

“临死前的严监生”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④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根据题干提供的句子内容,揣摩出自的名著,选出合适的选项。

 

4.小文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发现诸多古典小说中都有“闹”这一情节。

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帮助小文进行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古典小说中的“闹”

情节概述

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西游记》

一日美猴王于酒醉后睡梦中,魂魄被鬼差黑白无常带到地府。

他大闹地府,修改①________(填物品名),然后离开了地府。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

鲁智深暗中护送②________(填人名),到野猪林时解救了差点被官差杀死的他,并将他一路护送到沧州。

乡绅发病闹船家——《儒林外史》

严贡生于回乡途中装疯,到岸上后又故意追究船家吃掉他的云片糕的责任,威胁要将船家送官,结果③________。

④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

请选择其中一“闹”,联系整本书,和小文一起进行深入探究。

________

【答案】生死簿;林冲;讹诈银子、骗银子、赖掉船费(选一个即可);示例1:

鲁智深的“闹”是《水浒传》里的侠义精神的代表。

他为了兄弟敢于抗争,他反抗的不仅是押送林冲的公差,更是当时以强凌弱、以势压人的官府。

他还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他代表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反抗斗争的一面,也体现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状。

示例2:

严贡生的“闹”则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性扭曲,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他哄吓诈骗,连小小船家的钱都要讹诈,六亲不认到不仅不关心弟弟的死,还要大闹分产……他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反面形象,是封建科举制度下乡绅地主集团中丑恶、可笑形象的代表。

   

【解析】【分析】①要求学生结合《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的情节。

美猴王在花果山和山上众妖和众猴饮酒醉了。

然后睡梦中,魂魄被地府鬼差黑白无常带到地府。

美猴王一到地府很是差异,之后见到阎罗王,很是无礼,又很是愤怒。

阎罗王料想它小小猴王能有何本事,然后想打压它一下。

没想到美猴王是天地所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美猴王差点砸了地府,然后逼问阎罗王为何如此对它。

阎罗王无奈说明美猴王阳寿已尽(的确如此),美猴王偏偏不干,然后逼迫阎罗王拿来生死簿,将自己以及花果山众猴的阳寿全部修改注意要求填物品名。

孙悟空因改生死簿,被阎王告上天庭。

②要求学生根据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情节。

鲁智深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结为好友.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为霸占林冲的妻子陷害林冲.林冲被刺配沧州.高衙内暗地里给了押送林冲的公人些银子,令他们在途中杀掉林冲.行至野猪林,二人正要动手,鲁智深从一旁跳出,将两位公人打了一顿.林冲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原来鲁智深早料到这二人不怀好心,一路跟踪至此.而后,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到达沧州。

③要求学生根据大致的故事情节,写清前因后果即可。

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

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

严贡生于回乡途中装疯,到岸上后又故意追究船家吃掉他的云片糕的责任,威胁要将船家送官,结果讹诈银子。

④要求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析“闹”的效果。

三个不同的“闹”任选一个即可。

如:

孙悟空的“闹”折射强烈的反叛精神。

他大闹地府,又大闹天宫,后来又为了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不断地与妖怪抗争,例如大闹黑风山等……他的斗争出于本心,不畏艰险,不畏强权,活泼热烈地斗天斗地;在斗争中,他不断地成长。

故答案为:

⑴生死簿;

⑵林冲;

⑶讹诈银子、骗银子、赖掉船费(选一个即可)

⑷示例1:

鲁智深的“闹”是《水浒传》里的侠义精神的代表。

他为了兄弟敢于抗争,他反抗的不仅是押送林冲的公差,更是当时以强凌弱、以势压人的官府。

他还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他代表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反抗斗争的一面,也体现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状。

示例2:

严贡生的“闹”则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性扭曲,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他哄吓诈骗,连小小船家的钱都要讹诈,六亲不认到不仅不关心弟弟的死,还要大闹分产……他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反面形象,是封建科举制度下乡绅地主集团中丑恶、可笑形象的代表。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西游记》情节的积累。

平时阅读时要注意积累这部小说的经典情节,这样答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⑵这道题考查对《水浒传》经典情节的积累。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押开封府。

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

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

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

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

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情节的积累。

在《儒林外史》的许多人物中,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

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

清朝的科举,纯为以文试士,惟有"优贡"这一个名目,是制度上唯一强调要凭所谓优良的品行来决定应举资格的。

⑷本题考查探究小说主旨的能力。

首先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丰富内容;然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最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

   宋江看罢来书,心中大怒,扯书骂道:

“杀我兄长,焉肯干休!

只待洗荡村坊,是我本愿。

”下书人俯伏在地,凛颤不已。

虽用慌忙劝道:

“兄长差矣!

我等相争,皆为气耳。

既是曾家差人下书讲和,岂为一时之忿,以失大义。

”随即便写回书,取银十两赏了来使。

回还本寨,将书呈上。

曾长官与史文恭拆开看时,上面写道:

“梁山泊主将宋江手书回复曾头市主曾弄帐前:

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

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仇,各守边界。

奈缘尔将行一时之恶,惹数载之冤。

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匹,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

忠诚既笃,礼数休轻。

如或更变,别有定夺。

草草具陈,情照不宣。

”曾长官与史文恭看了,俱各惊扰。

【乙】

   宋江道:

“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

”吴用道:

“愿闻其略。

”宋江道:

“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

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

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

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

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

此法如何?

”吴学究道:

“正如此藏兵捉将。

”……只听里面忽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

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

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

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

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

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颠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

(1)两段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甲】文中画线句“杀吾兄长”指的是什么事?

【乙】文中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中分别体现了宋江怎样的特点?

【答案】

(1)水浒传;施耐庵

(2)【甲】晁盖被暗箭所伤中毒而死。

【乙】侧面烘托,突出宋江军事谋略。

(3)【甲】重情重义;【乙】机智有谋略,有军事指挥才能。

【解析】【分析】

(1)由文段的人物宋江可知出自名著《水浒传》,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2)【甲】文段,书接上文攻打曾头市一事,在宋公明夜打曾头市之前,晁盖已经去过一次了,不过半路遭到了埋伏,脸颊中了药箭,毒发身亡。

【乙】文段,宋江大破连环马:

朝廷派名将之后双鞭呼延灼攻打梁山,呼延灼出动奇兵连环马打败宋江。

宋江得知金枪手徐宁的钩镰枪可以破连环马,派时迁偷走徐宁的宝甲,将徐宁骗上梁山。

在徐宁的训练下,梁山好汉操练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呼延灼单骑逃走。

侧面烘托宋江军事谋略。

(3)【甲】晁盖亡故,宋江要为晁盖报仇,显得他的重情重义。

【乙】通过宋江的语言描写,他依旧沉着冷静,集众人之智慧,精心策划,最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故答案为:

⑴水浒传;施耐庵

⑵【甲】晁盖被暗箭所伤中毒而死。

【乙】侧面烘托,突出宋江军事谋略。

⑶【甲】重情重义;【乙】机智有谋略,有军事指挥才能。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句子的注意分析。

注意通读句子所在语段,明确句意。

【乙】文中的画线句主要明确侧面烘托对突出表现人物个性索契的作用。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通读两文,抓住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和人物的描写,领会人物个性。

6.“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画说“初心”】

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图一“解说”中“________”改成“________”

②图二“解说”中“________”改成“________”

(2)【读文赏句】不忘初心女:

什么是初心?

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

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

          

B. 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C. 划线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D. 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

(3)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

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答案】

(1)栽;裁;弛;驰

(2)C

(3)①父亲的病;②示例:

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③示例:

“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裁剪”指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一定的尺寸裁开。

“心驰神往”指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2)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包含了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词性、朗读语气等多个知识点,需要在平时注意及时归纳总结。

C项有误,“简单”“慢慢”是形容词,“起点”是名词,“绵延”是动词,这几个词语的词性并不完全相同。

(3)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

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从“草菅人命”这个词语可以判断出①处所指的文章应该是《父亲的病》。

《五猖会》主要记叙“我”儿时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急切心情及父亲逼“我”背诵《鉴略》时“我”的痛苦感受,批判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据此可以得出②③处的答案。

故答案为:

(1)栽,裁,弛,驰。

(2)C

(3)①父亲的病;②示例:

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③示例:

“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点评】

(1)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特别是注意同音字、形声字、多义字、音形相近字之间的细微区别。

“栽”字组词,栽种、栽树;“裁”字,体裁、裁剪、量体裁衣;“驰”字。

奔驰、驰骋;“弛”字,松弛、弛懈。

(2)A、B、D有关的设问,分号,朗读均为正确。

C项有误,有的词语是多义词,词性也有多种,有的只有一种词性。

划线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说法错误,“起点”一般就是作为名词使用。

(3)《朝花夕拾》是鲁迅关于少年青年时期的回忆性散文集,本题要求是“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就要结合文章分析。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7.希望中学正在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请从下列课本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红岩》《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根据下联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

________

下联:

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3)【活动·筑梦】学校决定于11月25日上午8点,在学校操场举行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新校园”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师生参加。

请你拟写一则通知。

【答案】

(1)人物:

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

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品格:

意志坚强,无私奉献。

(2)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3)通知

学校决定11月25日上午8点,在学校操场举行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新校园”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动员大会。

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不要迟到或缺席。

希望中学

2018年11月20日

【解析】【分析】

(1)此题要根据平时积累答题,考生要注意识记课内推荐的名著的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

(2)下联共十个字,由“劳动”“创造财富”和“实现梦想”三部分组成,“劳动”是动作名词,“创造财富”和“实现梦想”是动宾短语,因此拟写下联时也要注意这个特点。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写通知时①要注意格式正确;②要注意内容符合要求。

本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所拟写的通知在格式上和内容上符合要求即可。

通知

学校决定11月25日上午8点,在学校操场举行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新校园”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动员大会。

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不要迟到或缺席。

希望中学

2018年11月20日

【点评】

(1)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

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

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

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2)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

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3)本题考查拟写应用文的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练习应用文,掌握其格式,拟写时内容和语言方面也要注意。

8.请你参加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

写诗句】请将下面古诗句,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活动二:

猜诗句】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请写出与下图内容相关的两句古诗。

(3)【活动三:

找韵脚】韵脚最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使行文变得赋有节奏和音乐之美,古代韵文是特别重视押韵的,除了险韵外,大部分诗句都押韵,请找出下面两句诗的韵脚。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4)【活动四:

品诗句】学习诗歌,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历史重任,请选择你喜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

【答案】

(1)略

(2)书香沁人心脾,经典浸润人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州,楼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挫折,披荆斩棘,达到预想目的,一览美丽风光。

【解析】【分析】

(1)注意“遮”“缘”的间架结构。

(2)本题注意根据图中景物与人物的动作行为等揣摩写出诗句即可。

(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的韵脚是“州”“楼”。

(4)结合“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历史重任,选择喜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即可。

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表明了诗人的一种生活乃至治学态度,沉滞不可取,活动流动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生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富有活力的状态。

故答案为:

⑴略;

⑵书香沁人心脾,经典浸润人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⑶州;楼;

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