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743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docx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教学文案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死神居住地:

探秘百慕大的超自然之谜)  

地理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

夸父追日

据说“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从世系上看,夸父族人原本是大神后土传下的子孙,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

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巨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条黄蛇。

看样子很可怕,其实他们性情温顺善良,都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勤奋努力。

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溶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

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

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

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转眼就是几千几万里。

他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兴奋,他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

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

两条河的水顷刻间就喝干了,还是没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虽然夸父失败了,但他的这种精神、这种毅力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并且激励着许多有志之士不断进取。

夸父追日的目的真的能够达到吗?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他违背了客观规律。

大家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本身是不能发光的,必须借助于太阳的光和热来哺育其上的生命。

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是白天,背离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加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这就使白天和黑夜不断更替,因此也就会看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

夸父看到的太阳西行,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另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和公转轨道之间存在着66.5°的夹角。

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不变,这样就使太阳直射点只能在南、北纬23.5°之间移动,结果使地球表面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出现差别。

所以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也就是说北方要比江南寒冷。

因此,即使夸父跑得再快,再力大无比,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牛郎和织女

在很早以前,有一个青年叫牛郎,其父母死后和哥嫂一起生活。

哥嫂嫌他憨厚老实,就想方设法刻薄他,后来又提出与他分家,田产房屋一律归哥嫂,一头没有用的老牛分给了牛郎。

牛郎白天喂牛开荒,夜晚和老牛同睡在牛棚里,朝夕相处、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虽不甚好,但却和老牛产生了感情。

一天夜里,牛郎忽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

“牛郎、牛郎!

”他惊奇地望了望四周,不见一人,觉得很奇怪,这时他发现老牛的嘴一张一合地正在叫他,于是他和老牛攀谈起来。

老牛告诉他:

“明天午后,天上有九个仙女要到清水河来洗澡,其中一个穿绿袍的仙女叫织女,她就是你的妻子。

”老牛叫牛郎第二天躲在河边,等到仙女脱去衣服到河里洗澡时,将那件绿袍藏起来,时辰一到仙女就会穿衣回宫,等其他仙女走了,再把衣服拿出来和织女相见。

到了第二天,牛郎便按照老牛的话去做,果然有九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洗澡了。

牛郎喜出望外,敏捷地藏好绿袍,不一会儿,天空出现一道霞光,仙女们一个个急忙穿衣回天宫去了。

只有织女焦急地还在河边找衣服,这时牛郎托着绿袍跑出来喊道:

“姑娘!

你的衣服在这儿。

”织女见牛郎言语稳重,一表人才,便起了爱慕之心,又见姐妹们早已走了,天门也关上了,她就只好和牛郎一起回家。

从此他们男耕女织,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财富,日子过得很幸福。

一天,老牛两眼泪汪汪地又说话了,牛郎赶快靠近老牛。

老牛吩咐道:

“我老了,快不行了。

我死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晒干,以后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就披上它,它会给你解难排忧。

”说完,老牛倒下死了。

牛郎夫妇俩一边痛哭一边剥下牛皮,然后把老牛郑重地埋掉了。

过了不久,织女生下一男一女,小日子过得更加甜蜜。

一天,牛郎正在地里干活,忽然间狂风四起,雷电交加,他担心妻子儿女会害怕,就赶快往回跑。

脚一跨进门,只见两个孩子哭喊着:

“妈妈被抓走了。

”牛郎猜想定是天兵天将干的,怎么办?

在这紧急关头,他想起老牛临死的嘱咐,于是他用筐子担着两个孩子,披上牛皮赶紧去追,眼看牛郎很快就要追上了,天上的王母娘娘抽下头上的银簪就地一画,立刻,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把牛郎织女分隔在河的两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河。

从此他们相望不能相见,鹊鸟也为之感动,便相约每年的七月初七,都飞到这里来搭浮桥,使牛郎织女能够一年一度地相会。

据说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你若安静地躺在葡萄架下还能听到牛郎织女窃窃私语呢!

所谓的“天河”也叫银河,它是宇宙间无数恒星密集而成。

由于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看上去就象一条云雾状的带子。

牛郎织女也不过是银河系中两颗普通的恒星,他们的距离也很遥远,牛郎星距地球16光年,织女星距地球27光年,二者相差11光年,由物象的近大远小可推测其大小相差悬殊。

这则传说只不过是人们根据观察的天相——天球上恒星投影的位置,编造的奇特故事,它反映了人们对神秘宇宙的无限遐想。

天上之“河”

在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仰望天空,就会看见一条南北方向的乳白色星河。

它横跨天际,气魄雄伟、浩浩荡荡,犹如天上之“河”,将天空分为两部分。

美丽的银河,唤起了人们无限遐想,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脍灸人口的神话传说。

银河在英语中的意思是“牛奶铺成的道路”,是由古希腊神话演变而来的。

传说中的赫剌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他是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和阿尔克墨涅的私生子。

由于宙斯害怕他的妻子赫拉嫉妒而准备将孩子匿藏起来,于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宙斯之女)献了一计,让他把孩子假装成偶尔从路边发现的弃儿,并将他带回家让赫拉照料,赫拉见孩子可怜而为他哺乳,这时飞溅到口外的奶滴逐渐汇集变成星星成为银河。

根据《博物志》记载:

“溅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诸,年年月月有桴槎,去来不失期。

”相传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天河与海相通,住在海岛上的一个人忽然产生乘木船到大海尽头探个究竟的念头。

于是他备足干粮,踏上木筏,乘风破浪航行在海洋里,前一两天太阳从他的头顶过去,星星在遥远处向他招手。

三四天后,太阳只在他的身边升落,再也看不到月光了,而在他的四面八方可见到星斗的光影,这情景使海岛人迷惑不解。

十多天后,木筏漂到一处地方,周围豁然光亮起来,看到城廓建筑颇具州府规模,还远远传来机梭的声音,抬头望去,原来阁楼上有淑女织布,转身又见一英俊男子牵牛在河边饮水,牵牛人见了他便吃惊地问:

“由何来此?

”海岛人便把他的经历说了一遍,说完就问牵牛人这是什么地方,牵牛人回答:

“这是天堂,这条河是天河”。

真是“乘槎游天河,邂逅遇牛女”。

传说固然动人,想象也十分丰富,但银河既不是牛奶铺成的路,也不是仙女洗澡的地方,更与大海没有牵连。

银河是宇宙空间的一个星系,由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我们所在的地球和太阳系就在其中。

银河系约有24亿颗恒星,我们晚上看到的天体几乎全部是银河系成员,银河系的质量有1400亿个太阳质量,其中恒星占90%。

银河系的重要部分呈扁平状,象一个铁饼,边缘薄、中间厚,直径约7万光年,它的主体称为银盘,太阳距盘心约2.3万光年。

由于太阳系靠近银道面,所以,晚上从地球上沿着银道面看天体最密集,我们置身于灿烂的恒星群中,肉眼分辨不清位置,只能看到一条银白色的连续光带,这就是通常说的银河。

庞大的银河系是一个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它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岛而已。

 

再说“杞人忧天”

在河南境内古代曾有一个杞国。

杞国有一个人听说天是无限高远的空间,日月星辰都在天空中飘浮着,他就害怕日月星辰会掉下来,打坏庄稼砸死人,甚至地也会陷下去,因而他整天忧心忡忡,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位好心人,担心他愁坏了身体,拉着他一道去问懂得天地道理的聪明人。

杞国人问:

天会坏吗?

聪明人解释道:

天是气体结合而成的,到处都充满了气体,你整天呼吸、运动都在气体当中,每时每刻都在同气体打交道,为什么要担心天会坏呢?

杞国人接着又问:

天果真是气体构成的,那么日月星辰不是要掉下来吗?

聪明人又回答说:

日月星辰也是气体构成的,只是它们会发光而已,即使掉下来,还是落到气中,也不会有什么损伤的。

杞国人又问:

那么地会坏吗?

聪明人答:

地是固体的大块,到处都塞满了,你每天在地上行走,跑跳都随你的便,为啥还要担心它会坏呢?

杞国人听了转忧为喜,高兴地回去了。

其实,从现在来看,这些回答不一定都对,特别是日月星辰是否会掉下来的问题,根本没有正面答复。

幸亏这个杞国人不求甚解,三言两语就被打发走了。

这个故事本是讽刺那些产生不必要顾虑的人,现在看来,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还有道理哩。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按照一定的系统和规律,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比如,由于地球质量比月球大得多,吸引的结果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个很小的天体系统——地月系。

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它们和太阳构成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仅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太阳系又是更高一级天体系统——银河系中极微小的一部分,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和各式各样的星云组成的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太阳仅是银河系中的普通一员。

银河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庞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总星系,它是现在所认识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我们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

至于总星系以外是什么样子,随着科学的发展,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大和深入。

从以上可知,宇宙中的各种天体都是按一定的系统和规律运动的,这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而古代人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就“杞人忧天”了。

今天,面对地球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以及1994年7月发生的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与木星相碰事件,我们也不能排除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这已引起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

但我们也不至于像杞国人那样整天忧心忡忡,这次对彗木相撞事件的观测,就是在全世界天文学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

它表明,人类已掌握了小天体飞来撞击行星的规律,如果将来某一天真的有天体撞击地球,人类将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改变小天体的运行轨道,以确保地球安然无恙。

 

谁证明了地球自转

提起地球的自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它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如果让人们对此作出证明,或许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对于人类初次作出的对地球自转的证明来讲,曾发生过下面一个故事。

16世纪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曾依据相对运动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

可从他提出这一理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只能停留在让人们从主观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用他自己设计的一项实验所证实。

傅科是用一种特殊的摆来进行实验的。

这个摆由一根长60余米的纤细金属丝悬挂一个27千克重、直径约30厘米的铁球所组成。

当时人们把这种从未见过的“超级摆”称之为“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他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让摆在广场上悠然自得地摆动着。

这时,成千上万人前来观看这一奇妙的实验。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们发现了奇迹,那就是摆在悄悄地发生着“移动”,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

有的人在摆动开始时,明明看到摆球运动到自己眼前,又荡了回去,可经过一段时间后,摆球竟离自己越来越远。

这对于围观的人们来讲,他们通过对现象的观测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眼看着自己没有移动,那一定是摆平面发生了“移动”。

其实摆动的平面是不会发生移动的。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摆是无法摆脱地球自转的。

傅科选用较长的金属丝,是为了让摆动的时间达到足够的长度,这样便于观察摆动的变化,同时选用较重的摆球,是为了增加摆本身的惯性和动量,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一旦它摆动起来,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有滞后于地球自转的惯性,即能够减少地球自转的影响。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一个观测者都被地球带着运动,尽管观测者站在原地没有动,可脚下的地面是动了,也就等于把观测者悄悄地带离了原地。

因此,真正没有移动的是摆动平面。

傅科摆的摆动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

我国北京天文馆的大厅里就有一个傅科摆,一个金属球在一根系在圆穹顶上的长长细线下来回摆动着。

下面是一个刻着度数的像铁锅似的大圆盘,人们可以由此读取摆动平面旋转的度数。

前去参观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亲眼看一看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两小儿辩日

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鲁国。

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

孔子上前问他们说:

“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

“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

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

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

“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可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断定两个孩子谁说的真有道理了。

两个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样子,急得直跺脚,一个拉着孔子一只手说:

“孔大人,您可得给我们评个准理,看到底谁说得对呀!

两个小孩子给满腹经纶的孔子出了个难题,大学问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取笑说:

“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

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2000多年前的儿童,从他们的生活体验中能悟出物体近则大远则小;同一热源近则热远则凉的道理,并且以此来判断太阳的远近,这是难能可贵的。

但受当时科学认识水平的制约,不能准确认识地球之外的许多天文现象是不足为怪的。

孔圣人也非先知先觉,他的学问也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同样不能苛求他。

现在我们知道日地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

早晨太阳离我们稍远一点,中午稍近一些,两者相差约等于地球半径,仅相当于日地距离的1/2300,这对观察太阳的大小和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能都不起多大影响。

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误差。

因为,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有山峰、树木等地面物体作对比,太阳就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高悬在空旷的天空,相形之下就显得小一些。

实际上用仪器测太阳的视直径,若不考虑地平线上大气折射的影响,早晚都是一样的。

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

早晨,太阳斜射,同束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因为斜射阳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辐射散热,日出前后地面热量亏损到极大值,因此,早晨气温低,显得凉爽。

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热量集中,另一方面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小,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热量盈余,气温已经升高,因此,中午就热得多。

实际上对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来说,早晨和中午日地距离的微小差别根本不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阿凡提打赌

从前,有个地主财迷心窍,为了钱财,他无恶不作。

春末夏初的一天,阿凡提又看到这个财主跟穷人打赌诈骗钱财,阿凡提就在心里想着怎么样来制裁财主。

阿凡提对财主说:

“你知道一昼夜有多长时间?

财主不加思索地说:

“一昼夜就是一天。

这还用问?

阿凡提说:

“你说的不完全正确。

有些地方,一昼夜不是一天,而是一年。

王财主气势汹汹地说:

“一昼夜在那都是一天,那里会有一昼夜是一年的地方!

你敢跟我打赌吗?

阿凡提问:

“赌多少?

围观的人们也都议论着,一昼夜是一天,怎么会是一年呢?

说起阿凡提,财主知道他聪明过人,但心想这小子老坏我的大事,今天一定要出出往日的窝囊气。

想到这里,财主冷笑一声:

“赌黄金百两”!

阿凡提笑着说:

“百两就百两。

我愿立下字据为证,决不反悔。

财主十分高兴,当众双方立下打赌字据。

观众都为阿凡提捏一把冷汗,一旦输了,这百两黄金到哪里去找?

阿凡提领着财主往北走啊走,一路上风餐露宿,寒冷、险情时刻威胁着他们。

财主从未受过这等艰苦,但一想到百两黄金,还是无奈地跟着阿凡提去冒险。

走啊走,越走白天的时间越长。

终于有一天,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北极。

一天、两天过去了,太阳就是不落,财主很着急;五天、十天过去了,太阳仍然不落,财主疑惑起来;一月、两月过去了,太阳还是不落,财主已经心灰意冷。

最后,财主把带来的干粮快要吃光了,太阳依旧不落,为了能活着回去,财主只好认输。

人人都知道一昼夜等于一天,即24小时。

为什么北极一昼夜就是一年呢?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运转叫做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即一昼夜,有24小时。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一周即一年。

地球公转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由于这个重要的特征,使得地球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

一年之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5°和南纬23.5°之间来回移动。

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北极太阳全天不落。

一天24小时都在白昼中度过。

这就是极昼。

以后,随着太阳的直射点北移,北极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北半球夏至日,极昼扩大到北极圈。

此后,太阳直射点不再北移,开始南移,北极极昼范围开始逐渐缩小,到9月23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经过赤道后,北极的白昼时间才算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愈靠近北极,极昼持续的天数愈多,北极的极昼持续天数达191天。

在这期间,北极没有黑夜,全是白天,也就是半年白天。

北半球秋分日以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极开始太阳终日不出。

一天24小时都在黑夜中度过,这就是极夜。

直到第二年北半球春分日以前,北极全在漫漫长夜中度过。

愈靠近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愈多。

北极持续的极夜天数为174天。

在这期间,北极半年黑夜。

南极的情况与北极相反,只是白昼和黑夜天数与北极不同。

所以,我们说南北两极,一年就是一个大昼夜,半年白天,半年黑夜。

 

冰海沉船

泰坦尼克号,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骄傲地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该船船身相当于三幢半住宅大厦的长度,被欧美新闻界誉为“海上城市”。

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载着2207名旅客和船员作处女航时,同一座漂浮的冰山发生了仅仅为时10秒钟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难的悲剧。

这辉煌的首航竟给它带来了葬身海底的厄运。

泰坦尼克号游轮于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敦启航开往纽约,登上这条船的富商大贾和英美两国的社会名流,都想在这条崭新的奇迹般的巨轮上逍遥自在地度过美妙的一周。

甲板下面,低等客舱里乘坐的是数百名移民,他们要越过大西洋,到彼岸去开创新的生活。

最初几天平安地过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报务员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只发出的紧急电讯,电讯提醒他们冰山异乎寻常地向南漂浮,已经到了附近海域。

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号又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紧急电讯,然而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员的重视,第一次收到的警报被丢到一边,几个小时没有向船长报告,后来的两次干脆没有送交到指挥室。

黄昏刚过,气温便开始骤然下降,尽管冰山临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泰坦尼克号却既没有改变航线也没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临之后,爱德华?

史密斯船长布置了警戒冰山的了望哨。

23点40分了望台上的人最先发现了冰山,值班军官下令向右弦急转弯。

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冰山已经将船弦外壁撞开了一条100米长的裂口。

大多数旅客只是感觉到了轻微的震动,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随船的工程师们经过察看后认定:

该船已经无法挽救了。

他们认为,如果船上的16个防水舱只有4个进水的话,船还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个底舱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

三等舱里的旅客大都起了床,因为海水已将他们房间里的地板淹没。

报务员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最新规定的SOS呼救信号,在海难中使用这种信号还是第一次。

午夜12点零5分,按照船长的命令救生艇开始下水。

旅客们并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总共只有1178个座位,只能接纳旅客总数的一半,但是按当时的法律规定,这种救生条件已经算相当充分了。

起初,旅客当中并没有发生恐慌,他们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危险,因为泰坦尼克号是“永远不会沉没的!

”直到船体出现了危险的倾斜,他们才失去了先前的镇定。

妇女和儿童首先离船。

头等舱里的乘客优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们当中只有4名妇女在这次海难中丧生。

在二等舱和三等舱里的272名妇女当中幸存下来的只有96人。

有一段时间,三等舱通向甲板的门甚至都被锁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来。

在越来越倾斜的甲板上,乐队不停地演奏着拉格泰乐曲。

凌晨2点40分,泰坦尼克号几乎在水中直立起来,然后便头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

那些留在黑暗舱房里的移民们和泰坦尼克号一起葬身于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抛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这条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随葬品。

造成这条豪华巨轮沉没的冰山,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漂浮在极地海域的巨大冰块。

每年春夏时节,因气温升高极地海洋冰块破裂而生成,在向温带、热带漂移时,逐渐消失。

它们体积相差极大,大的冰山可达几公里长,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胁。

泰坦尼克号被撞沉,说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对各种自然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丢失”的一天

1519年9月12日,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礼炮声和欢呼声中,离开了圣路卡尔港,向西开航,人类历史上的环球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船队绕过美洲南部进入太平洋,船员们与风浪搏斗,机警地避开暗礁险滩,向西挺进。

在这次远航中,有一只船中途溜走,三只船葬身海底,麦哲伦本人在1521年4月27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剩下唯一的小船——维多利亚号,在埃里?

卡诺的指挥下,依然顽强地向西挺进,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绕过非洲,胜利到达佛德角群岛,这时船员们异常兴奋,因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回到西班牙了,埃里?

卡诺拿出航海日记,在上面写道:

“1522年7月9日抵达佛德角群岛”。

正在这时,岸上意外地发生了一场争吵,船员们和岛上居民交谈时说出了今天是星期四,结果岛上的居民们纠正说:

“不,今天是星期五。

”船员们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对岛上的居民们说“要知道,今天是9日。

”“不,今天是10日!

”居民们更是斩钉截铁的一口咬定。

这件事被神甫们知道了,他们大发脾气,责备水手们在宗教上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因为记错了日子,他们在海上一定把宗教的节日都过错了,应该吃斋的日子都吃了肉,这点对于虔诚的教徒来说,简直是不可饶恕的。

然而,船员们并不认错,他们赌咒发誓说:

“日子没有记错。

埃里?

卡诺把航海日记摊开来看,的确每天都记了日记,没有错过一天,那么,这一天之差是怎样造成的呢?

原来这一天之差包含着他们并不知晓的科学原理。

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它的这种有规律的自转,造成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每天24小时的时间循环,这种循环只适用于相对于地球不动或小范围运动的对象,而对那些在地球纬线方向作长距离运动的人来说,一天不再是24小时,即稍长于或稍短于24小时,航海家们自西向东航行,地球亦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他们好象一直在追逐着下沉的太阳。

因此,夜晚总是比白天迟一点来临,这就等于延长了船上的白昼时间。

如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航行,航船上的白昼时间就相应的短些,据计算,在维多利亚号船上每天要比24小时长两分钟左右,这两分钟与24小时相比微不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