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892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5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docx

股票透支技术分析报告

股票投资技术分析

投资报告

 

 

姓名:

唐亚敏

专业:

物流111

课程老师:

张勤

递交时间:

2012.11.20

电话:

第一章国际股票市场经济形势简述……………………………………3

1.1美洲………………………………………………………………………………3

1.2欧洲……………………………………………………………………………….4

1.3亚洲………………………………………………………………………………6

第二章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简述…………………………………7

2.1重要宏观经济指标…………………………………………………….7

2.2近期国家经济政策有什么新变动?

..................................9

第三章中国股票市场大盘简述…………………………………………10

3.1上海股票市场指数………………………………………………………10

3.2深圳股票市场指数……………………………………………………10

第四章中国股票市场板块分析………………………………………12

4.1近期领涨板块………………………………………………………….12

4.2近期领涨股票…………………………………………………………13

第五章比较两只股票(x与y)的简单分析………………………13

5.1股票的基本情况………………………………………………………13

5.2股票的重要数据分析………………………………………………15

5.3股票的其他数据比较………………………………………………21

第六章对两只股票有影响的相关信息………………………………23

第七章对两只股票(x与y)比较结论…………………………………23

第一章国际股票市场经济形势简述

1.1美洲

“周三的关键技术变化是跌破1373点支撑,亦即上周低点和6至9月上涨行情50%斐波纳契线。

这是看跌的,意味着市场短期或进一步走弱。

”不出我们所料,周四美国股市在对“财政悬崖”的担忧中振荡收低。

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8.57点,收于12542.38点,跌幅0.23%。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9.87点,收于2836.94点,跌幅0.35%。

以下两图来自于我们的“

”,分别显示了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的近期技术形态和交易区间。

纳斯达克

2012.11.15纳斯达克指数

11.16日,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以2837.6略高于昨日收盘价开盘,却一路低走,于上午11:

30达到最低的2811.4。

随后一路上涨,期间虽有跌宕起伏,但在11:

55后,价位始终保持高于开盘价,并于15:

41达到全天最高的2858.8,随后略跌,最终以2853.4收盘。

整体上涨了0.56%

道琼斯

11.16道琼斯指数以略高于昨日收盘价的12544.1开盘,如纳斯达克一样,开盘便一路狂跌,直至11:

29才开始趁上涨趋势,此时达到全天最低点12474.1.,上涨时间大约持续一个小时,于12:

36达到最高点12601.3,随后便下跌,上涨最终以12597.2收盘,上涨0.42%.

1.2欧洲

英国金融时报指数

11.16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以5677.75开盘,随即趁上涨趋势,于8:

55左右达到最高值5682.68,随后以时间里一直下跌,几乎一直处于昨日收盘价之下,期间最低达5605.56,最终以5605.59收盘,跌1.27%。

德国dax指数

11.16德国dax指数以7045.63开盘,趁低开高走,于16:

20达最高的7059.83,但上涨趋势并不久,随即一路下跌,此后始终以低于开盘价上下起伏,并于北京时间17日0:

44达到最低的6950.53,并以此价收盘,跌1.32%

法国巴黎指数

16日的法国巴黎指数与英国大同小异,略低于昨日的收盘价,开盘价为3379.49,于18:

50左右达到最低,的3341.52,于17:

50左右达到最高的3392.53,收盘价为3341.52,跌1.21%。

由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大涨,10日,欧洲英国、德国和法国股市收盘跌幅均超2%,西班牙和意大利股市跌幅分别约为3%和5%。

衡量欧洲股市整体表现的斯托克斯欧洲600指数当天下跌2.5%至252.57点,是自1月30日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并较3月16日创下的阶段高点272.86点累计下跌约7.4%。

而全球股市也随之集体走低。

欧洲股市周四开盘上涨,然而,随后默克尔批评发行欧元债券提议以及萨科齐称尊重欧洲央行独立性的言论严重打击投资人信心,悲观情绪再次在市场蔓延,导致欧洲股市周四收盘普遍下跌。

截至收盘,衡量欧洲股市整体表现的斯托克斯600指数跌0.15%,收报219.98点。

本周斯托克斯600指数已累计下跌5.3%。

美国MFS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詹姆斯·斯万森认为,经历了几天的下跌后,“现在还不急于进入股市,尽管欧洲只是一个暂时的担忧因素,但是市场的表现表明欧洲并未找到根治方法,投资者需要更多的安抚因素”。

1.3亚洲香港股市指数

11月16日香港恒生指数周五(11月16日)收涨0.24%,脱离一个月低位,受益于防御类股走强,但本周累计下跌1.1%,周线连续第二周收低,市场自本月稍早所及年内高位进一步回落。

  分析师指出,恒生指数今日小幅高开后维持震荡,市场持续忧虑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美国就业数据疲软,加上欧元区步入技术性衰退,拖累整体市场情绪不佳。

恒生指数料继续回吐,外围走势利淡,指数下试21,000点机会较高,短线反弹阻力在21,600点水平。

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报21,159.01点,上涨50.08点,涨幅为0.24%。

日本股市指数

第二章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简述

2.1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经济增长率

从92年开始下跌,至99年开始回升增长到07年,随后又开始下跌到09年,然后再次开始回升至现在并保持平稳的趋势。

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

今年以来,中国CPI同比涨幅总体走低,从1月份的4.5%回落至10月份的1.7%,1.7%的同比涨幅创下年内新低。

1至10月份平均,全国CPI同比上涨2.7%。

进出口情况

2012年1至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61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

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191.5亿美元,增长7.3%。

其中,出口1755.7亿美元,增长11.6%;进口1435.8亿美元,增长2.4%。

就业率(或失业率)

对任何一位中国领导人来说,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经济以足够快的速度增长,从而能够支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从这方面看,即将离任的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在过去10年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就业率维持在高位、中共的统治得到了保障。

但在表象之下,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社会存在种种疲态:

出口和房地产行业面临巨大压力;民营企业家被挤出市场;不平等和腐败现象激增;人们担心胡锦涛及其团队推行的改革不足以支撑下一个10年的经济增长。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快速增长,胡锦涛在位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

由于有效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中国经济增速和就业率在危机发生后仍然维持在正常的轨道上,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贡献。

从数据统计来看,今年来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0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

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比2010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

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

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2011届比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失业率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下降较为明显。

但是大学里学的东西,到底是“学以致用”还是“学非所用”?

针对这一问题,此次蓝皮书提出“低就业率”的概念:

从事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最低的1/4群体被定义为“低就业人群”。

调查显示,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有3.6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

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13.3%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比例为14.6%。

按比例推算,全国就业的499万学生中,有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

在本科专业门类中,教育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22.1%;医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6.2%。

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法律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37.5%;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3.1%。

2.2近期国家经济政策有什么新变动?

财政政策

作为宏观调控中与货币政策并列的两大手段之一,我国财政政策将在明年继续锁定“积极”这一关键词。

专家表示,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财政政策虽然同样为“积极”,但其中含义已有微妙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此时我国宏观政策仍需保持稳定,财政政策更是要延续已有的‘积极’基调,这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与过去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着力点上已进行调整。

  “金融危机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现在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注重保增长,另一方面要向调结构发力,这将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中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

令人关注的是,对我国明年财政政策,会议提出了“结构性减税”内容。

对此刘尚希指出,结构性减税实际上是与调结构、转方式一脉相承的,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结构性减税的时机已经到来,通过税制的调整与完善,可以为服务业、小微型企业等减负,以此促进经济的转型。

货币政策

对于备受关注的明年货币政策走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仍然需要保持稳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虽然目前不断走高的物价已经有所回落,但其在历史上仍属于较高位置,目前货币政策还不具备转向的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也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之所以强调预调微调,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正变得更为复杂,此时宏观政策需要提前应对,需要根据实际状况作出细微调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

  种种迹象表明,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已有所显现,与以往每到年底银根就有所收紧不同,今年10月份起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已有所反弹;曾于今年连续六次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也于不久前首次下调。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如何微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货币和信贷政策都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做到有扶有控。

“央行日前召开会议提出要‘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这实际上是央行对货币政策如何微调的一个诠释,那就是信贷投放虽保持一定程度增量,但一定是定向宽松,是对有利于结构调整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支持,而绝不是全面宽松。

”郭田勇说。

第三章中国股票市场大盘简述

3.1上海股票市场指数(11.19)

3.2深圳股票市场指数(11.19)

今日沪深指数均出现宽幅震荡走势,分别为

上证

深证

沪指早盘低开弱势震荡,盘中无明显力量带动指数回升。

主要权重板块均形成了抵抗型走势,而前期智多盈维持上升趋势的铁路板块和大部分林业股、环保股成为了今日主要亮点,在林业股、环保股等一批美丽中国概念股表现活跃情况下,券商股也加入了拉升行列。

不过依然欠缺整体攻击性和两市成交量能维持低位。

午后,沪指开始跌破前期低点,市场恐慌情绪一度升温,不过沪指最低探至1995点后,开始出现短线抄底盘,收盘后沪指收出带下影线小阳线。

成交量依然维持低位。

从板块结构来看,今日A股板块出现了冰与火的对决。

一方面酿酒板块早盘低开放量大跌,老白干酒更是封住跌停,一时间过去的热门板块成为了当下的下跌热门股。

主要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但是能够封住跌停则是更加强有力的事件所导致,一方面酿酒背后的一些供需关系正在出现微妙变化,同时市场的预期也开始分歧。

新一届政府对反腐工作越来越重视,而酿酒无疑就是优先的冲击对象。

同时酿酒本身就是后周期行业,当前居民收入没有大的上升前和反腐工作、社会库存维持高位等供需关系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市场分歧。

而短线最具杀伤力的就是酒鬼酒被爆塑化剂大幅超标,有导致癌症的可能。

一旦属实,对酿酒股短线将有重大打击,对行业短期也有打击。

而火的是美丽中国概念和券商、水利、铁路等板块。

所以过去多盈财经也反复强调看好这几类板块也正因为是考虑到了估值和成长因素。

未来这些板块依然继续延续趋势波动。

在资金面上,智多盈资金监测工具显示,今日主力资金流出7亿元,散户资金流出4.79亿元。

资金继续呈现净流出状态,主要是上午资金流出较大,午后出现了回流现象。

不过侧面来看,也表示了当下属于短线抄底盘,对市场贡献有限,未来如果到了10日均线附近,可能会招来新的资金和短线抄底资金卖出。

而从技术面大局来看,近期的震荡平台是本次下跌以来第一个平台,短线还会继续形成大的下跌冲击,但从周线来看,目前已经进入了中期下行趋势的延伸阶段,如果本周创下新低,那么很可能在12月初的时间形成一个技术反弹底,在周K线上,BOLL下轨也在1900点左右,所以中期趋势来卡1900点左右是目前重要一个技术反弹支撑点。

第四章中国股市市场板块分析

4.1近期领涨板块

4.2近期领涨股票

第五章比较两只股票(x与y)的简单分析

5.1两股票的基本情况

5.1.1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

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7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7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

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指数近一年的的走势

中国石化指数近几个月的的走势

中国石化指数近一周的的走势

中国石化指数今日(11.19)的走势

中国石化11.19日,具体数据图

5.1.2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我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在由全球能源领域权威机构普氏能源公布的"2006年全球能源企业250强"中,本公司名列第六位,连续五年居亚太区第一位;在由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的"200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综合排名第七位;在由《商业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商业周刊》亚洲50强"企业中排名第一位;并当选《亚洲金融》杂志公布的"2006年亚洲最盈利公司(第一名)"。

本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能源公司,成为全球石油石化产品重要的生产和销售商之一。

本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中国石油集团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

本公司于2000年4月完成了境外H股发行,并在香港联交所和纽约证交所上市。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本公司总股本为179,020,977,818股,其中发起人中国石油集团持有157,922,077,818股,占总股本的88.21%,为控股股东;境外上市的H股共有21,098,900,000股,占总股本的11.79%。

  1、本公司设立时的股本情况

根据财政部于1999年10月24日出具的《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财管字[1999]335号),中国石油集团将经评估确认后的21,308,642.20万元净资产按75.09%的比例折为本公司的股本,计1,600亿股(每股面值1元),由中国石油集团持有,股权性质界定为国家股。

2、本公司H股首次发行情况

根据本公司1999年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0]1号文)批准,本公司于2000年4月完成股票全球公开发售,以每股1.28港币(每份ADS16.44美元)的价格共发行17,582,418,000股H股(其中包括41,345,210份ADS)。

该次发行的17,582,418,000股H股包括由本公司发行的15,824,176,200股股份,以及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开出售其持有的本公司1,758,241,800股股份。

通过该次发行本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203.37亿元。

该次H股发行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175,824,176,000股,H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0%,中国石油集团持有本公司90%股份。

本公司发行的ADS和H股分别于2000年4月6日和2000年4月7日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

3、本公司H股增发情况

根据本公司2004年度股东年会和2005年8月召开的董事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增发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国合字[2005]23号)批准,本公司于2005年9月以每股港币6.00元的价格增发了3,196,801,818股H股。

国资委于2005年8月18日作出决定,同意中国石油集团在本公司增发新股时同步减持319,680,182股国家股。

通过该次增发本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为196.92亿元。

该次H股增发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179,020,977,818股,H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1.79%,中国石油集团持有本公司88.21%的股份,仍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

中国石油指数近一年的走势

中国石油指数近几个月的走势

中国石油指数近一周的走势

中国石油指数今日(11.19)的走势

中国石油,具体数据图

5.2两股的重要数据分析

5.2.1股票的重要财务数据比较A

5.2.1.1中国石化

股本机构

5.2.1.2中国石油

5.2.2股票的重要财务数据比较B

5.2.2.1中国石化(2012上半年)

5.2.2.2中国石油(2012年上半年)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1、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

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期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

期末增减(%)

总资产2,051,4941,917,5867.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040,8331,002,7453.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人民币元)5.695.483.8

项目报告期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02666,007(6.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006129,019(62.8)

基本及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元)0.340.36(6.0)

净资产收益率(%)6.06.8(0.8个百分点)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元)0.260.70(62.8)

5.2.3股票的重要财务数据比较C

5.2.3.1中国石化

5.2.3.2中国石油

5.2.4股票的其他数据比较D

5.2.4.1分红转股本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5.2.4.2股东研究比较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5.2.4.3机构研究比较(业绩增长最大)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第六章对两只股票有影响的相关信息

一.最为突然也最引人关注的恐怕是国际油价的暴涨,按照历史规律,每逢油价出现如此重大震荡,中国石化(600028)和中国石油(601857)两大权重股往往会有特别的拉高表演。

二.中央一号文全文发布,未来10年将用4万亿投资水利。

政策力度空前,前期热炒的水利股是继续发威还是借利好出货,值得关注。

三.央行发布"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字里行间更加强调"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其深意值得揣摩。

第七章对两只股票比较结论

不少新入市的股民,可能更倾向于关注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这两位A股市场新老大,对中石化在A股市场历史上所起到的影响力,并不是很熟悉。

事实上,中石化自2001年8月8日在上证所上市到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市这段时间内,长期稳居A股市场的龙头地位。

另外,中石化庞大的总市值和较高的杠杆也使得它在A股市场扮演着挟持上证指数的角色,这段时间中上证指数是涨是跌,全看中石化的脸色。

也正是因为中石化的这个特性,在2006的股改中,其作为上证指数的“定海神针”,对于稳定上市公司密集股改期间指数的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直到中行IPO之后,才启动了其自身的股改停牌程序。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启动回归A股的实质程序,有望于不久后登陆上证所上市,潘大也于前期发表过关于中石油回归A股的专题研究文章,市场对中石油回归后是否会冲击到中石化的投资价值存在担心。

潘大认为,这种情绪主要集中在中小散户群体中,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杞人忧天,理由如下:

1、如中石油上市后受追捧,必然推高中石化的沽值。

同行业的一家公司股价上涨,推动行业内其它公司股价走高,这是一个很浅显的规律,不再细述。

2、中石化的业务构成与中石油存在一定的区分性,中石油上市后,投资者仍能找到持有其的合理理由。

这个区分性主要体现在中石化的渠道优势方面,而中石油的投资价值,则主要体现于其上游资产和未来的国际并购整合。

3、中石化的业务构成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中石化历史报表我们可以发现,其炼油业务时常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