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108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docx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要点

船舶防火与灭火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船舶的特点与火灾的关系

1.与其他的交通工具想比,船舶的燃油储量是最大的。

(A)

A对B错

2.现代船舶的船体多为钢制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构成,导热性强。

(A)

A对B错

2.船舶发生任何火灾都会对船舶本身和装载的货物造成损害,一旦火灾蔓延扩大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其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A)

A对B错

4.船舶火灾除了给财产和人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有时还会造成航道堵塞以及严重的海洋污染,给国家和船公司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

(A)

A对B错

5.船舶由于结构复杂,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所以它比陆地上火灾难扑灭。

(A)

A对B错

6.船上由于人力复杂,结构复杂,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难以扑救。

(A)

A对B错

7.船舶配备大量的消防设备和先进的消防设施,因此,防火不是重要的事情。

(B)

A对B错

8.船舶吨位大,载货量多,续航时间长,又不会造成火灾等特点。

—(A)

A对B错

9.船舶四周环海,水源充足,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扑救。

(B)

A对B错

10.船舶消防设备先进,数量多,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容易扑救(B)。

A对B错

11.船上由于水源充足,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容易扑救。

(B)

A对B错

12.船舶在航行中发生火灾,仅能依靠船上现有的人力和设备进行自救。

(A)

A对B错

13.船舶配备的灭火器材足以扑灭船舶发生的任何火灾。

(B)

A对B错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运输船的是(C)。

A渔船船舶B工程船舶C货船

15.下列各项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货船的是(A)。

A油船B工程船舶C特种船舶

16.一艘普通货船上的配员数为(B)人左右,在靠泊期间,船上还会有一定数量的装卸工人等外来人员。

A10B20C30

17.船舶是水上运输的交通工具,具有吨位大,载客多,运输(B),续航时间长。

A成本高B成本低廉C成本适中

18.船舶火灾的特点是(C)

A容易扑救B损失小且危害小C难以扑救、损失大、危害大

19.船舶四周环海,水源充足,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条件比陆地(C)。

A优越B容易扑救C恶劣

20..船舶在航行中发生火灾,仅能依靠船上现有的人力及(C)进行自救。

A总指挥B耐火分隔C消防设备

第二节船舶消防工作方针

1积极预防和成功扑救,是有效地减少火灾危害的两个基本手段。

(A)

A对B错

2.消防工作要把灭火工作放在首位。

(B)

A对B错

3.消防八字方针(A)。

A预防为主,消防结合B以防为主,以消为副C以消为主,以防为副

4.消防工作应把(B)工作放在首位。

A灭火训练B预防火灾C消防演练

第三节船舶安全防火控制与船员群体素质

1.船上有大量可燃物时,防止火灾主要还是控制热源。

(A)

A对B错

2.防火的原理就是保管好可燃物和火种(热源)(A)。

A对B错

3.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A)

A对B错

4.虽然消防工作要贯彻“八字”方针原则,但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

(A)

A对B错

5.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应以人为本。

(A)

A对B错

6.每位船员应熟悉消防知识,但对各种消防器不必都会使用。

(C)

A对B错

7.在船舶上,平时每位船员都是防火安全员,发生火灾时人人都是消防员。

(A)

A对B错

8.根据船舶的设计要求,船舶消防器材的配备应该是基本合理的。

(A)

A对B错

9.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营运,必须认真贯彻“(A)”的消防原则。

A预防为主,消防结合B以防为主,以消为副C以消为主,以防为副

10根据假想的灭火内容进行综合演练,要以实战的要求、临战的态度、统一指挥、科学分工和群体的力量来实现“(C)”的整体优势,确保收到良好的消防效果。

A1+1=2B1+1﹤2C1+1﹥2

11.船舶有效地防火控制是(C)。

A控制可燃物B控制通风和热源CA+B

12.防止火灾的措施可以控制可燃物、控制热源与控制通风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

(C)。

A控制可燃物B控制通风C控制热源

13.防火的原理是(C)。

A保管好可燃物B保管好火源C保管好可燃物和火钟

14.对货船防火控制应做到(A).

A专人负责B船员负责C船长、政委负责

15.按要求船舶的通风设备,必须装有(15)。

A电源开关B速闭装置C自动开启装置

16.虽然消防工作贯彻八字方针的原则,但(C)

A总指挥B先进消防设备C人的因素

17.每位船员既要熟悉基本的消防知识,对船上的各种也应(B).

A不必会使用B都会使用C有选择的使用

18.船舶火灾预防首先是(C)。

A先进消防设备B会使用消防设备C责任意识

第二章燃烧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燃烧的实质

1.一般氧化没有发光现象。

(B)

A对B错

2.氧化与燃烧同事一种化学反应,只是各自的反应速度和发生的现象不同。

(A)

A对B错

3.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光热,这属于燃烧。

(A)

A对B错

4.生石灰与水起反应生成熟石灰,同时放出热,但并不发光,这只是化学反应,并不属于燃烧。

(A)A对B错

5.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缓慢物理放应。

(B)

A对B错

6.燃烧是一种以发光发热为特征的剧烈氧化方应。

(A)

A对B错

7.燃烧是指:

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快速的氧化反应。

(A)

A对B错

8.一般氧化没有发光现象。

(A)

A对B错

9.一切可燃物的燃烧都发光发热。

(A)

A对B错

10.因为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都属于燃烧。

(B)

A对B错

1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现象。

(B)

A对B错

12.物质在燃烧中都能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因此说,物质的氧化就是燃烧。

(B)

A对B错

13.铁板生锈与木材燃烧是同一种氧化反应,所以铁板生锈也是燃烧现象。

(B)

A对B错

14.燃烧反应的特征是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A)

A对B错

15.灯泡既发热有发光,它是一种(A)

A物理反应B化学反应C自然现象

16.燃烧是一种以(A)为特征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A发光、放热B猛烈大火C持续高温

17.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除放热发光外还改变了(C)生成新物质。

A放热过程B发光过程C原来性质

第二节燃烧的条件

1.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A)

A对B错

2.没有助燃物,任何物质杜烧不起来。

(A)

A对B错

3.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燃烧的三要素,但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燃烧却不一定会发生。

(A)A对B错

4.对于有火焰的燃烧,因为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做中间体,所以,燃烧三角形增加了一个空间坐标,从而形成燃烧四面体。

(A)

A对B错

5.四面体的底部代表连锁反应的自由基,三个侧面分别代表燃料、氧、温度,除掉四个面中的一个或多个都将形成一个完全的四面体,既燃烧就会停止,使火熄灭。

(A)

A对B错

6.有火焰燃烧的特点中,其扩散的瞬间着火,释放能量,达到有火焰燃烧的温度。

(B)

A对B错

7.有火焰燃烧的特点中,起可燃物成固体状态。

(B)

A对B错

8.产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个要素。

(A)

A对B错

9.只要同时具备燃烧的三要素,燃烧就一定会发生。

(B)

A对B错

10.只有将三个要素全部控制住吗,才不会发生燃烧。

(B)

A对B错

1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但不是有了这三个要素就一定会发生燃烧。

(A)

A对B错

12.产生燃烧的充分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要素同时具备。

(B)

A对B错

13.可燃物质分为三种形态:

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

(A)

A对B错

14.一般的讲,可燃气体比可燃固体和液体更易燃烧。

(A)

A对B错

15.三种形态的可燃物质中最易燃烧、最危险的是可燃气体。

(A)

A对B错

16.可让液体的燃烧是其蒸发的可燃气体的燃烧。

(A)

A对B错

17.助燃物不但能帮助、支持燃烧,而且本身也能燃烧。

(B)

A对B错

18.燃烧时的助燃物主要是氧气和氧化剂。

(A)

A对B错

19.一氧化碳是助燃物。

(B)

A对B错

20.氧气能帮助燃烧,所以它是可燃物质。

(B)

A对B错

21.氧气不是可燃物质。

(A)

A对B错

22.氧气是一种可燃气体。

(B)

A对B错

23.氧化剂中的高锰酸钾,也是助燃物质。

(A)

A对B错

24.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16%以下,燃烧中的大火会逐渐熄灭。

(B)

A对B错

25.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16%以下,人就会缺氧晕倒,直至死亡。

(B)

A对B错

26.各种可燃物质,燃烧时所需氧含量都是相同的。

(B)

A对B错

27.防火措施就是阻止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A)

A对B错

28.有了三个燃烧要素,火灾就形成了。

(B)

A对B错

29.氧气能帮助燃烧,所以它是可燃物质。

(B)

A对B错

30.可燃物质,按其状态不同可分为(C)。

A固体、刚体与流体B气体、导体与流体C固体、液体与气体

31.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B)时,人就会因缺氧晕倒直至死亡。

A16%B10%C18%

32.要维持人的生命空气中含氧量不少于(B)。

A11%B16%C21%

33.一般可燃物燃烧空气中必须不少于(A)的氧气。

A11%B10%C9%

34.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降低至(A)以下时,一般物质的燃烧会熄灭。

A11%B16%C18%

35空气中含氧量约为(C)。

A18%B29%C21%

36.要维持可燃物继续燃烧要有充足的(B).

A二氧化碳B氧气C石油气

37.氧气是帮助燃烧的物质,另外(B)也是助燃物质.

A氮气B氯气C乙炔气

38.氧气是一种(C).

A可燃物质B可燃、助燃物质C助燃物质

39.最容易燃烧,最危险的可燃物质是(A)。

A可燃气体B汽油C塑料

40.各种可燃物质燃烧时,所需最低含氧量一般是(A)的。

A不同B等量C相同

41.不同的可燃物所需要的讲点火能量的强度不同,(B)这个能量就不能使可燃物发生燃烧。

A高于B低于C等于

42.助燃物质包括(C)。

A一氧化碳B甲烷C氧化剂

第三节燃烧的类型

1.潮湿的棉、麻等植物纤维,在一定条件下,积热不散,温度升高而产生自燃,这种自然叫受热自燃。

(B)A对B错

2.我国石油产品的分级是按然点的高低来划分的。

(B)

A对B错

3.装石油产品无闪点资料时,则应按二级易燃液体处理。

(B)

A对B错

4.装运原油时,如无闪点资料可查,则按一级易燃液体处理*(A)。

A对B错

5.可燃物质产生自燃是在没有明火源作用下产生的。

(A)

A对B错

6.燃油漏在排气管上引起燃烧属于自燃。

(A)

A对B错

7.灯泡及发热又发光,当他近距离照射在沾油的棉纱上,而发生燃烧,这种燃烧叫本身自燃。

(B)A对B错

8.本身自燃是由可燃物本身的物理性质引起的。

(A)

A对B错

9.爆炸有核爆炸、化学爆炸、物理爆炸三种。

(A)

A对B错

10.沾上油的破布及棉纱会自然。

(A)

A对B错

11.石油产品的闪点越低,着火的危险性越大。

(A)

A对B错

12.棉麻一类的物质,因为他不是危险物,所以不会引起火灾。

(B)

A对B错

13.受热自燃主要是由高温物体引起的。

(A)

A对B错

14.装载在货舱内粮食自燃起火属于受热自燃。

(B)

A对B错

15.为防自燃,对货物应采取与热源隔离,妥善包装,防止潮湿,良好通风等措施。

(A)

A对B错

16.可燃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遇明火产生持续5秒以上燃烧称为着火。

(A)

A对B错

17.可燃物的燃点越高,发生火灾危险性越大。

(B)

A对B错

18.可燃物的燃点越低,发生火灾危险性越大。

(A)

A对B错

19.闪点是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接触火源时,首次发生蓝色闪光的温度,它可在标准仪器测量出来。

(A)

A对B错

20.可燃物质发生自然自然的原因,首先在于本身具有促进氧化的因素,其次是散热条件差,使热量发生积累。

(A)A对B错

21.闪燃往往是火警的先兆。

(A)

A对B错

22.自燃点是可燃物质能够发生自燃的最高温度。

(B)

A对B错

23.硫化铁主要是硫铁矿以及金属油罐、油舱受腐蚀而生成的。

(A)

A对B错

24.着火点又称为燃点,是指能产生燃烧现象所需的最低温度。

(A)

A对B错

25.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就属于核爆炸。

(A)

A对B错

26.由于爆炸性质本身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大量气体和高温度而形成的爆炸叫化学爆炸。

(A)A对B错

27.爆炸温度下限时指液体在该温度下所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下限的蒸汽浓度。

(A)

A对B错

28.爆炸温度上限时指液体在该温度下所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上限的蒸汽浓度。

(A)

A对B错

29.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就是液体的燃点。

(B)

A对B错

30.根据规定,闪点低于28度的为一级易燃液体。

(A)

A对B错

31.遇明火源产生5秒以内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A)

A对B错

32.根据规定,闪点低于28度的为一级易燃液体。

(B)

A对B错

33.闪点的定义是可燃液体的挥发出气体遇明火一闪既灭的最高温度。

(B)

A对B错

34.闪点是可燃液体在发生闪燃时所需最低温度。

(A)

A对B错

35.发生闪燃时的最高温度叫闪点。

(B)

A对B错

36.可燃液体的燃点都低于其相应的闪点。

(B)

A对B错

37.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A)

A对B错

38.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闪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A)

A对B错

39可燃液体的闪点越高,相对而言危险性越小。

(A)

A对B错

40.锅炉内蒸汽迅速膨胀,并大大超过锅炉所承受的压力而爆炸,这一现象就叫物理爆炸。

(A)

A对B错

41.燃烧的类型包括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A)

A对B错

42.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上限以上遇明火会爆炸和燃烧。

(B)

A对B错

43.货灯(装卸货时用于工作照明的灯)长时间烘烤货物引起的燃烧为点燃燃烧。

(B)

A对B错

44.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遇到火能燃烧,但不爆炸。

(A)

A对B错

45.可燃气体在爆炸极限的下限以下,遇到或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

(A)

A对B错

46.爆炸极限受温度、压力和含氧量等因素的影响。

(A)

A对B错

47.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大,危险越小。

(B)

A对B错

48.油气与空气混合在达到爆炸极限的下限至上上限范围内,遇到火发生爆炸。

(A)

A对B错

49.油气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下线以下,域名或不会发生爆炸和燃烧。

(A)

A对B错

50.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达到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时遇火即发生爆炸。

(A)

A对B错

51.当可燃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上限以上时遇火(A)

A会燃不会炸B不燃不炸C会燃会炸

52.机舱内有油柜漏油,油滴在高温排气管上着火是属于(C)燃烧。

A点燃B闪燃C自燃

53.离火较近的可燃物,因辐射而着火是属于(B)燃烧。

A着火B自燃C闪燃

54.舱内装散装粮食,又未进行通风而发生火灾属于(C)

A燃烧B受热自燃C自热自燃

55.船舶潜伏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是(B)

A海风太大B存在大量易燃物C机舱温度太高

56.帯油棉纱在锅炉旁烘热燃烧属于(B)

A本身自燃B受热自燃C点燃

57.沾油的棉纱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引起(B)

A燃烧B自燃C闪燃

58棉花在货舱内发生自燃原因是(C)

A闪点低,挥发快B受潮而引起化学反应C舱室内空气不流通,自身呼吸发热到了自燃点的最低温度

59凡发生(B)秒以上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

A4B5C6

60.液体石油产品的一般比闪点(A)

A高B低C相同

61、我国规定,凡闪点在(A)℃以下的可燃液体都属于易燃液体。

A65B45C25

62、爆炸品、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属于(B)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核爆炸

63、闪点的定义是:

可燃物质能产生挥发气体,遇明火(B)

A一闪即灭之最高温度B一闪即灭之最低温度C持续燃烧之最高温度

64.不同成分的可燃气体和蒸汽的爆炸极限范围是(B)的,同一物质的爆炸极限是()的。

A相同、固定不变B不同、变化C不同、不变

65蒸汽锅炉发生爆炸是属于(B)

A化学爆炸B物理爆炸C生化爆炸

66.(A)标志着可燃液体的易燃、易爆程度。

A闪点B凝固点C熔点

67.我国规定,闪点高于(B)℃的三级易燃液体。

A50B60C70

68.易燃液体的燃点比其高出(C)℃,液体闪点越低,这一差数也就越小。

A1~3B1~4C1~5

69.按照爆炸的变化和传播速度,化学爆炸可分为(C)

A爆燃和爆炸B爆燃和爆震C爆燃、爆炸和爆震

70.可燃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蒸发而形成(C)爆炸浓度极限的蒸汽浓度,这时的温度称为爆炸温度极限A大于B小于C等于

71.混合气体中含(C)量增加,爆炸极限就会扩大。

A氢B氮C氧

72.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比其闪点(B)

A低B高C相同

73.闪燃是指发生短暂的闪火现象,通常其闪火时少于(C)

A15秒B10秒C5秒

74.装运石油产品如无闪点资料可查时,应按(A)易燃液体对待。

A一级B二级C三级

75.闪燃虽然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但(C)

A能发生5秒以上燃烧B能发生自燃C是火警的先兆

76.舱室初始温度提高,则爆炸极限范围会(A)

A扩大B缩小C不变

77.闪点是标志(B)可燃易燃易爆的程度

A气体B液体C固体

78.一级危险易燃液体其闪点在(A)

A28℃以下B35℃以下C40℃以下

79.二级危险易燃液体其闪点在(C)

A40~60℃之间B35~60℃之间C28~60℃之间

80.燃烧的类型包括(C)

A金属火、电器火、棉花火B液体火、气体火、固体火C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第四节燃烧产物

1.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物,二氧化碳不是可燃物。

(A)

A对B错

2.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可燃气体,也是有毒气体。

(A)

A对B错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例达到5%时,人工呼吸困难,达到10%时,使人窒息死亡。

(A)

A对B错

4.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有一氧化碳、烟、焦炭等。

(A)

A对B错

5.完全燃烧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含硫气体等。

(A)

A对B错

6.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只要达到(A)就能5分钟内致人死亡。

A0.5%~1B0.05%~0.5%C5%~10%

7.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只要达到(C),人体就有中毒危险。

A0.5%B5%C0.05%

8.产生不完全燃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B)。

A一氧化碳B氧气C二氧化碳

9.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C),称为燃烧产物。

A气体和蒸汽B气体和固体物质C气体、蒸汽和固体物质

第五节火灾蔓延

1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传播。

(A)

A对B错

2.热量传播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

(A)

A对B错

3.火灾的迅速蔓延是由于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造成的。

(A)

A对B错

4.金属物质比金属物质导热强,钢材就比木材强350倍。

(A)

A对B错

5.金属铝的热传导能力比木材强100倍。

(B)

A对B错

6.依靠热射线来传热的方式较热对流。

(B)

A对B错

7.热量传播是引起可燃从不燃烧到燃烧,再而火灾进一步扩大的主要根源。

(A)

A对B错

8.热辐射是以热射线传播热量的现象。

(A)

A对B错

9.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温度差、导热物体的厚度(距离)和截面积、时间长短等。

(A)

A对B错

10.热传播过程中,热量从物体一段传到另一端的现象叫(A)

A热传导B热辐射C热对流

11.根据流动介质的不同,热对流可分为(A)

A气体对流和液体对流B气体对流和固体对流C气体对流、液体对流和固体对流

12.自燃对流是由于流体各部分的(C)不同而引起的。

A速度B风向C密度

13.由起火房间燃烧至其楼梯间、走廊,主要是(B)的作用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14.热辐射的热量和火灾温度的(C)次方成正比

A2B3C4

15.火势蔓延的主要原因是(B)

A风势B热传播C气候

16.热传导,热辐射引起可燃物的燃烧属于(A)

A自燃B爆燃C闪燃

17.在传播中,传导能力最差的是(C)

A固体B液体C空气

18.同是ABC固体物质,但钢材比木材热导性强(C)

A150倍B250倍C350倍

19.一般比金属物质比废金属物质导热性强,如钢材的导热性是木材的(C)倍

A1000B500C350

20.同是固体物质,但铝比木材热导性强(B)倍

A500B1000C1500

21.离火源较近的可燃物,因辐射而着火是属于(C)燃烧

A着火B闪燃C自燃

22.在火灾的发展阶段,温度比较高时,(C)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23.下列关于热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热能B是肉眼可以看见的C收到传播介质的影响

24.在热传播过程中,以热射线传播热量的现象叫(B)

A热传导B热辐射C热对流

25.持续燃烧一般指(B)

A4秒以上的燃烧B5秒以上燃烧C6秒以上燃烧

26.机舱底层着火时,热气流向高层流动使火焰蔓延,属于(C)

A热传导B热辐射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