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上报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95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肝上报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乙肝上报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乙肝上报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乙肝上报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乙肝上报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乙肝上报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乙肝上报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肝上报制度.docx

《乙肝上报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肝上报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乙肝上报制度.docx

乙肝上报制度

郑州友谊医院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简称“乙肝”)防控工作,提高乙肝报告质量,现将《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乙肝病例诊断原则和分类

(一)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原则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依据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其中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不进行传染病报告。

(三)诊断标准

具体参见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二、乙肝病例报告具体要求:

(一)医疗机构在接诊时要仔细询问乙肝流行病学史和既往诊疗史,特别是近六个月的情况.

(二)医疗机构对乙肝病例进行诊断和网络直报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分类报告。

(三)在填写和报告乙肝病例报告卡时必须在病例分类中明确“急性”或“慢性”病例,以便于区分新发和既往病例。

新发病例是指以前从未换过乙肝、首次发病的现症病例;“急性肝炎”是指半年内有过感染史的新发病例,其它所有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包括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均作为“慢性肝炎”报告。

(四)乙肝病例网络直报中,只能选择“疑似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不允许出现“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的病例分类。

(五)医疗机构诊断为“乙肝病原携带”的病例不得进行网络直报,但需在门诊日志上注明。

(六)在进行健康体检、采血检测等非诊疗活动中发现的乙肝检测结果阳性者,不用进行病例报告,但需在登记本上注明。

(七)医院门诊或住院手术前等常规检测发现的HBsAg阳性者,如果没有进一步临床检查或肝功等实验室检测结果支持,不需进行报告,但需在登记本上注明为“术前检查”.

(八)以上所有检测结果阳性者,如为新发病例应指引其进一步诊断。

(九)在我院复诊且既往已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的病人,由门诊医生确认后,在门诊日志上注明“复诊”后,不再重复报告。

(十)医生诊断和网络直报过程中,发现某乙肝病例曾被明确诊断且已经进行网络直报时,不再进行报告,但需在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本中分别注明“复诊"及“既往诊断时间”.

(十一)检验科要建立检验室和门诊、住院部交流反馈机制,及时传递乙肝血清学、肝功生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使诊治医生能及时获得乙肝诊断实验室依据,进行综合判断分析。

实验室应保存好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备开展病例诊断准确性核查。

 

附件: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报告。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

属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其核酸由不完全双链DNA组织,约3200个核苷酸,能引起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

2.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

HBV外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之一.

2。

3乙肝病毒抗原hepatitisBeantigen,HBeAg

是HBV前C区和C区基因编码的分泌型蛋白,分子量约15kD,是HBVDNA复制的标志之一。

2。

4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bodytohepatitisBcoreantigen(HbcAg),HBc

是HBV感染后核心抗原(HBc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提示HBV的现症感染或既感染,其中抗HBCIgM阳性表明患者为急性HBV感染,抗HbcIgG阳性,但抗HbcIgG阴性或低水平表示慢性或既往感染.

2。

5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Bvirusdeoxyribonucleicacid,HBVDNA

是HBV的基因组,含有HBV的全部遗传信息,是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

2.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

主要存在于各种组织的细胞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高,当肝细胞炎症、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ALT可释放入血,使血中该酶的活性显著升高,故此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血清生化指标。

3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DNA检测结果。

4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5诊断

5.1急性乙肝

5.1.1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5.1。

2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5.1.3HBsAg阳性。

5。

1.4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性。

5。

1。

5抗HBCIgM阳性1:

1000以上.

5。

1.6胆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5。

1。

7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

5。

1.8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

1.8.1同时符合5。

1。

1和5。

1。

3

5.1。

8。

2同时符合5.1.2和5。

1.3

5.1。

9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

1。

9.1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

1。

4

5。

1.9。

2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

5

5.1。

9.3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

6

5。

1.9。

4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

1。

7

5.2慢性乙肝

5.2.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参见附录A)

5。

2.2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

5.2。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参见附录B)

5.2。

4血甭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参见附录B)

5.2。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参见附录B)

5.2.6血清HbsAg阳性或可检出HBV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见附录C)

5.2。

7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2.7.1符合5.2。

1和5.2。

3

5.2。

7。

2符合5。

2。

2和5。

2.3

5。

2。

7.3符合5.2.2和5.2.4

5.2。

8确诊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

2.8。

1同时符合5。

2。

1、5.2.4和5。

2.6

5。

2。

8.2同时符合5。

2。

1、5。

2。

5和5。

2。

6

5.2。

8.3同时符合5.2.1、5。

2.4和5.2.6

5.2.8.4同时符合5.2。

2、5.2。

5和5。

2。

6

5.3乙肝肝硬化

5.3。

1血清HbsAg阳性,或有明确的慢性乙肝病史

5。

3。

2血清白蛋白降低或血清ALT或AST升高,或血清胆红素升高,伴有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和或白细胞减少),或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肝性脑病或腹水(参见附录B)。

5.3。

3腹部B型超声、CT或MRT等影像学检查有肝硬化的典型表现(参见附录B).

5。

3.4肝组织学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

5。

3.5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3.5.1符合5.3.1和5。

3.2

5。

3。

5.2符合5.3。

1和5。

3。

3

5。

3.5.3符合5。

3。

1和5。

3。

4

5.4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5。

4.1血清HbsAg阳性,或有慢性乙肝病史(见附录A)

5。

4。

2一种影像学技术(B超、CT、MRI或血管造影)发现>2cm的动脉性多血管性结节病灶,同时AFP≥400Ug/l,并能排除妊娠、生死系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见附录B)

5.4.3两种影像学技术(B超、CT、MRI或血管造影)均发现>2cm的动脉性多血管性结节病灶。

5.4.4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5。

4.5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

4。

5.1符合5。

4.1和5.4.2

5。

4。

5。

2符合5。

4。

1和5.4.3

5。

4。

5。

3符合5。

4.1和5.4。

4

6鉴别诊断

6.1慢性HBV携带者

6。

1。

1血清HbsAg阳性史6个月以上。

6.1。

21年内连续随访3次或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慢性肝炎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脾大等。

6。

1。

3HbsAg阳性,血清HBVDNA可检出。

6.1.4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6.1.5疑似病例:

符合6.1.1、6.1.2和6。

1.3

6.1.6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1。

4

6。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6.2。

1血清HbsAg阳性6个月以上。

6.2。

2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

6.2。

3血清Hbs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HBVDNA检测不到。

6。

2。

4肝脏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和炎症轻微。

6。

2.5疑似病例:

符合6。

2。

1、6。

2。

2和6。

2。

3

6。

2。

6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2。

4

6。

3其他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非嗜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其他病因所致肝炎。

6.4乙肝和上述其他肝炎也可合并发生。

 

郑州友谊医院2016.6.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