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680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docx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

媒体常见误用词语辑录

编者按:

本辑所编内容,由于来源于不同文章,有少部分词语或成语重复。

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编者没有做调整。

特此说明。

媒体最易误用的词语辨析

1.“望其项背”追得上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与成语有关的题目难倒了不少学生。

题目是这样的: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一头雾水,考完之后查了词典才明白自己判断错了。

“望其项背”出自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

“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意思是说,其言论很精彩,后代文人不能超越。

但是,单是“望其项背”就能表示出别人无法超越吗?

从“望其项背”这个词本身来看,“项”是“颈项”,而“背”,就是“脊背”的意思。

既然能够看得到对方的颈项和脊背,那么就肯定离得不是很远。

比如摩托车拉力赛上,后边的运动员如果能看到对方,那么距离就很近;相反,如果连前边的人都看不到,那就相距很远了。

所以,“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说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上述高考语文卷子上那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成都五牛队实力很强,别的甲B球队无法相比”,但用上了“望其项背”后,表达的意思却成了“别的甲B球队可以赶得上”了,这当然跟句子原来的意思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望其项背”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

如果使用者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把这个词用反的。

例如:

“尤文图斯夺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

像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望其项背。

2.“叹为观止”是赞叹

新浪网在2005年10月份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国民党一百年来因为坚持独裁导致衰落的历史事实。

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也出现了错用词语的失误。

比如在介绍到国民党因为独裁导致贪污成风时,作者写道:

“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贪污腐败,使国民党民心尽失。

”这句话中,“叹为观止”显然用错了。

“叹为观止”一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吴国公子季札之口。

季札出使鲁国时,观赏鲁国音乐舞蹈,对各种舞乐作出了不同评价。

当他看到跳《韶箭》舞时,断定这是最后一个节目,并由衷地赞叹道:

“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意思是舞乐好到了极点,我们就看到这里吧。

后来人们就用“观止”一词来赞叹所看到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没有更好的地步,是褒义词。

如今,“叹为观止”这个词语用错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把这个成语理解为“到了极点”,当贬义词用,显然不妥当。

上文中那个句子,就是因为这样而产生错误的。

再举一个类似的错句:

“为了骗取扶贫资金,这些村干部居然使出了各种办法,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一种错误用法是,没有区分主语是人还是物。

如果主语是人,就要用“叹为观止”;如果主语是物,就要用“令人叹为观止”或者是“让人叹为观止”。

错误的例句如:

“她的舞蹈动作优雅,表现力强,叹为观止。

3.“明日”黄花非“昨日”

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总会发现“昨日黄花”一词。

比如:

“同仁堂的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昨日黄花?

”又如:

“美网球迷爱红颜昨日黄花遭冷落”。

还有:

“多彩台历走俏挂历已是昨日黄花”。

不由得纳闷,明明是“明日黄花”,怎么变成了“昨日黄花”了?

所谓“明日黄花”,出自北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意思是说,重阳节过后,金黄的菊花便将枯谢凋败,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

除此之外,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又用了一次: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同样一句话,苏大学士用了两次,可见他对这句话比较满意。

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

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就称:

“过时之物,曰:

明日黄花。

那么,既然这句话很多人知道,为什么还会有人犯错呢?

莫非仅仅是按照日常生活知识来判定,觉得“昨日”比“今日”更能表示“过时”的意思?

我们不如再把问题的本质转回苏轼所作的诗词本身。

从逻辑上讲,菊花今天开得很好,但是明天和后天会不会没有变化?

花期再长,花儿终究是要凋败的;而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

其实,苏轼在诗词中反复用“明日黄花蝶也愁”,他的意思是:

看到菊花那样,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菊花一样已经过时了,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迟暮不遇的心态。

了解了这点,也许就很容易记住“明日黄花”了。

5.“不刊之论”不能改

因为每个汉字都含有多个不同的意义,所以使用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切忌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则征稿启事是这样写的:

“为提高本刊的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

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

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

”这则启事中,“不刊之论”显然是用错了。

实际上,这“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

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

正确的解释是,“刊”当“删削”或“修改”讲。

何以“刊”字为“删削”或“修改”?

这还得从竹简木牍的使用说起。

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

“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

《说文解字》说:

“刊,多也。

”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因为竹简木牍都要反复使用,可以把旧文削去,重写新文,这个过程就称“刊削”。

所以,这个“刊”字就兼有“写”与“删”两种意思。

而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

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

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写道:

“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

后来,“不刊之论”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所以,仅依“刊”字的今义,就将“不刊”指为“不刊载”,将“不刊之论”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那就完全错了。

6.“不足为训”非准则

在没有对“不足为训”作解释前,我们先看以下两个句子:

第一句,“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过就这一点小失误,影响不了大局,不足为训。

”第二句,“明明知道现在是火灾危险期,可他们却不足为训,居然在林区偷偷抽烟。

上述两句话中的“不足为训”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这个词的准确意思。

“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一,其中有一句话:

“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最关键的是“训”字,“训”在这里不作“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

如此,很容易断定“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可是,上面的句子都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跟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许慎的《说文解字》给“训”字作了完整的解释。

训,从言、从川。

本意作“说教”解,意思是用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

又以“川”本作“水流贯穿”解,有疏导水流使其通畅之意,认为“训”是能教人通于义礼的“说教”。

“训”字的义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典法曰训。

如《诗经.大雅》:

“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

”第二种,教诫曰训。

如《齐书.颜之推传》:

“之推撰家训二十篇,行于世。

”第三种,道物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

如《史记集解.序》:

“具列异同,兼述训解。

”第四种,解说、训诂曰训。

如《曾国藩家书》:

“吾观汉魏文人,有两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

”第五种,告诫曰训。

如《扑满赋》:

“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

”第六种,训练,是指养成其善良习性,锻炼其体魄、智能,使之品性端方、技艺精专。

另外,“训”字还作“顺”、“驯”的通假字。

如果了解了“训”的各种含义,“不足为训”这个词就好理解了。

7.“不负众望”再度夺魁?

有位记者,写了一篇新闻,题目为《青工代表队不负众望再度夺魁》。

可是,报社总编大笔一挥,将“不负众望”改为“不孚众望”。

结果报纸一发行,挑错电话就响个不停,原来“孚”与“负”字意思正相反。

这本是笑谈,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这两个成语经常被人们混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负”、“孚”这两个字的意思。

先说“负”。

“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

“不负”就是“不辜负”之意。

曹操曾有句名言: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意思是说,曹操宁愿辜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辜负他。

而“孚”字的原意为“信用”。

《诗经.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一句,即是此意。

后来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如《曹刿论战》中就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很明显,两个字的意思根本不相同。

要表达“不辜负人们的期望”这样的意思时,“不负众望”和“深孚众望”就成了同义词。

不过,虽然意义比较接近,但是两者相比起来,还是“深孚众望”的程度更深一点。

至于“不孚众望”这个词,则是人们根据“不负众望”与“深孚众望”这两个词,重新组合的一个新成语,意思当然与前两者不一样。

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明白“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语:

“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

这两个成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相反。

突然想起,在《书法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贺作品中,有“一以贯之,不孚众望”之句。

想来也是不加区分,错用了。

11.“犯而不校”是宽容

“非典”肆虐时期,有部分大学生不顾禁令,私自回家,后来被学校开除了。

针对这件事,有位专栏作家歪解过“犯而不校”这个词:

犯了错误,擅自行动,就不能再回到学校了,是为犯而不“校”(“校”念去声)。

同时他还举了个例句:

我上学的时候,有两个男女同学因非法同居被开除,犯而不“校”了。

作者文章写得很好,当然对这个词他也是很了解的,不然不会“歪批”,更不会用这个词造句子。

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还在文章后面列出了成语的意思:

“犯:

触犯;校:

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作者还列举了出处:

“《论语.泰伯》: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可见作者是很负责任的。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不去计较很多,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

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则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

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一点也不生气:

“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

”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

后来武则天就告诉狄仁杰:

“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

”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正因为娄师德宽容待人,所以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

12.“长袖善舞”不跳舞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

一般戏曲服装上的水袖,长度仅为五十多厘米。

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时所运用的,是特制的长袖,一般长约一米,宽六十余厘米。

在欣赏戏剧时,往往看到演员们常运用以大幅度的形体动作,配合着冲袖、甩袖、翻袖、转袖等功法,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达愤怒、忙乱和激动等不同的感情。

在戏曲中的许多剧种里,不管是京剧、豫剧、越剧等等,演员水袖功夫如何,往往代表着其表演水平。

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之为“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记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

因为两人都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

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但像这两人一样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的也不多见。

所以,司马迁评论道,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确是有理!

意思是说,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

对这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所讽刺。

而在一些报刊上,很多文章运用“长袖善舞”,都忽略了其中包含的贬义。

比如:

“问题是,纵使石油外交长袖善舞,在诸多地区取得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突破,在国际石油政治的挤压之下总量也依然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0月13日)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如何长袖善舞”等标题,都是误用。

13.“捉刀”“捉笔”意不同

现实生活中,时常有人为了考试能顺利通过,就找人替考。

这种现象是严重的作弊行为,当然会引起大众批评。

有人评论:

“自己考不过,就找别人捉笔,实在可耻!

”批评得很对,但是,这里的“捉笔”却用错了,这是不清楚“捉刀”和“捉笔”的意思,把两者弄混了。

“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说的是曹操有个名叫崔琰的武官,字季,长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更显威武不凡,连曹操都常认为自己相貌远不如他。

有一次,匈奴派来的使者要见曹操。

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而敬畏,就叫崔琰冒充他代为接见。

接见时,崔琰穿戴魏王的衣帽,比平时更有精神。

曹操自己却持着刀,毕恭毕敬地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扮作侍卫,一旁观察匈奴使者。

接见过后,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应,便派人去暗暗打听。

使者说:

“魏王固然仪表出众,可是那个床头捉刀人,看来倒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这个故事后经演变,人们便称代人作文为“捉刀”。

如请人代写文章,就叫“请人捉刀”;而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

而“捉笔”一词就很常见了。

“捉”即“握住”、“拿住”之意;“捉笔”的意思就是提笔、执笔了,并没有“替别人写作”的意思。

(如果要想表达找人替写文章的话,可以改为“找人捉笔”。

)例如:

“崔永元:

匆匆走上长征路,捉笔题词频出错。

”再如:

“美国国会法律顾问办公室是众议院起草议案的重要工作机构,担负着众议院绝大部分议案的起草工作,因而被称为‘议案的捉笔人’。

这两个词其实很好区分,只要记住“捉刀”有“替”的意思,而“捉笔”则没有此意,就可以了。

14.“七月流火”非天热

2005年7月,在一次欢迎仪式上,某大学校长致辞道:

“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此言一出,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网友们纷纷议论。

的确,公历7月正是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的日子。

这句“七月流火”猛一看上去确实像是在形容盛夏炽热的气温,再比作迎客的热情,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然而,致辞的校长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让很多人的脸热得发烫。

因为,此“七月”并非盛夏的七月,“流火”也不是在说似火的骄阳。

那么,“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

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

“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恒星。

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

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

“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

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17.夜色如何算“阑珊”

如今,媒体常常误解误用成语,造成了不良影响,其直接后果是混淆大众的判断。

“阑珊”一词的错用,是一个典型。

前年春节,为了烘托气氛,某省一家地市级电视台就拿城市夜景来做节目,并且把文字报道贴到网上。

网页上,展示了该市灯光璀璨、雍容华美的除夕夜景,的确很美。

报道的标题为《灯火阑珊不夜城》。

作者怀着美好的意愿,原本想更深地感染读者,却把“灯火阑珊”这个经典词语用错在了标题中。

除此之外,还曾经在报纸上见过诸如“五一长假期间,游客们意兴阑珊”之类的句子,在电视上听那些主持人说“现在整个城市夜色阑珊,市民们在广场上尽兴地游玩”等话语。

实际上,这些句子都误用了“阑珊”一词。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

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

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指春天渐去渐远。

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表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

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

从这些解释来看:

“阑珊”没有一种义项可以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尤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阑珊”二字为零落之意,辛弃疾词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可有些人聚会时偏偏要拿“灯火阑珊”来形容聚会气氛很好,实在是错得离谱。

20.不耻下问向谁问

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

“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勤思好学、不耻下问。

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理解。

”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就出来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其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

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要“多问老师”。

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

这段话有个背景: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

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

“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

”孔子是这样回答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

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

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21.曾几何时为几时

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

诗中说: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补官扬州,公得谢归。

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王安石《祭盛侍郎文》)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

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赵彦端《新荷叶》)

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

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①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②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

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

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

“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2.因何故炙手可热

曾经见到过一篇题为《“汉钞”收藏炙手可热》的新闻,里面有句话是这样的:

“湖北省钱币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湖北地方的货币,尤以‘汉钞’最具代表性,如今它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

”这句话中,“炙手可热”是明显用错了。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

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源。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

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

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

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公元753年,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

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诗中说: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

意思是,杨家权重位高,没有人能与之相比;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

宋代李清照《逸句》诗:

“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现代作家沙汀在《淘金记》中说:

“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

”所用“炙手可热”含义都与杜甫诗中表达的意思相同。

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

23.“登堂入室”臻佳境

“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其原文为:

“子曰: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

‘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

’”

还是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几句话。

子路姓仲名由,又称季路,是孔门弟子之一。

子路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轻率粗莽,性情真挚,事亲至孝,长于政治。

先后在鲁、卫二国为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

孔子对子路十分喜爱,常责之以正其行。

一日,子路弹瑟,孔子闻其琴音,满含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责怪他:

“子由弹瑟,不合雅颂,怎么会出自我的门下?

”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误认为孔子不喜欢子路,就对子路很不恭敬。

孔子得知这情况后说:

“子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未臻佳境。

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

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

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用了这个词:

“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也。

现在,“登堂入室”经常见诸报刊和网络,不过误用错用的情况也很多。

首先,“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

例如,“‘挂靠’经营:

让大批假药‘登堂入室’”一句中,“药品”是不能够登堂入室的。

其次,人们往往会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

例如,“他接到导师的电话,驱车赶往导师家里,登堂入室。

”这种用法,也是欠妥的。

24.“罄竹难书”记罪行

据报道,某日,陈水扁到台湾海滩捡拾垃圾。

在煞有介事地捡满一袋垃圾后,陈水扁发表感言,他说:

“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

”陈水扁贬词褒用已令人汗不敢出,孰料,后面还有更可笑的事情。

为了替主子挽回点面子,充任台湾“教育部长”的杜正胜在接受质询时,对于罄竹难书作了如下“精彩”的解释:

“罄是用尽,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如果说陈水扁错用成语已是失误,而杜正胜的曲意回护则简直是指鹿为马。

一般认为,罄竹难书是个贬义词。

意为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

根据约定俗成,在汉语语境之中,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灾乱异象极多,无法一一记载。

罄竹难书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

“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汉书·公孙贺传》也有相近的说法:

“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

”《旧唐书·李密传》也用过相同的意思: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后世因此以“罄竹难书”形容人的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因此,单纯从字面意思来说,杜正胜对于“罄竹难书”的解释当然不算太错,但结合千年的汉语传统,这样的解释却是失之千里。

25.万人空巷“坑”万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