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687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docx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用户单位

项目名称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处理水量

每天处量150吨污水

设计单位

设计日期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单位

二、编制依据

三、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依据

四、编制范围

五、工程规模

六、进水水质

七、出水水质

八、设计原则

第二章工程设计

第一节工艺流程设计

第二节总图布置及高程布置

第三节污水处理构筑物单元设计

第四节主要设备选型及设计参数

第三章人员编制

第四章运行费核算

第五章总投资估算

附: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

污水处理高程图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某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

项目地点:

建设单位:

二、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垃圾场污水水质原始资料及水量资料;

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当地环保部门有关要求;

三、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

2、《砼结构设计规范》

3、《给水与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6、《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

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0、《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1、《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四、编制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站内全部工程,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灌、绿化,污泥成形为止。

不包括污水收集至调节池的管线。

五、工程规模

本工程实际设计规模Q=6.25m3/h×24=150m3/d.

六、进水水质

设计进水水质如下:

序号

项目

指标

1

CODcr

30000mg/L

2

BOD5

15000mg/L

3

SS

1500mg/L

4

PH

6-9

5

NH3-N

3000mg/L

七、出水水质

出水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中的二级排放标准执行。

即:

序号

项目

指标

1

PH

6-9

2

CODcr

100mg/L

3

BOD5

20mg/L

4

SS

30mg/L

5

色度

80倍

6

NH3-N

25mg/L

7

氯化物

10mg/L

八、设计原则

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污水处理后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污泥浓缩脱水后进行填埋处置。

2、采用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3、设备选型兼顾通用性和先进性,确保运行高效、稳定、可靠。

4、系统运行灵活、管理方便、维修简单,充分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操作劳动强度。

5、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6、处理站内设置现代化的监控仪表,提高管理水平。

7、工程建设完成后,力争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佳统一。

第二章工程设计

第一节工艺流程设计

一、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公司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经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

调节池回灌垃圾填埋区

   提升泵

氨氮吹脱塔加碱

 

混凝沉淀池投加PAC

    

PH调节池加酸

加压泵

                   

UASB厌氧反应器  

 

ICEAS池(二组)

 

气浮装置投加PAC

 

污泥收集池 中间水池

   加压泵

   

污泥浓缩池石英砂过滤器

定期抽吸填埋活性炭过滤器

ClO2消毒池

清水回用池

回用或排放

二、工艺流程简介

从工艺流程图中可以看出,本工程中共包含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两大部分。

其中污水处理又包括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化学物理物处理四大组合工段。

废水在调节池内,起到调节水量、均匀水质的作用;接着用高效潜污泵把水提升至氨氮吹脱池内,在吹脱水池上部安置一套吹脱塔,在吹脱池首先针对污水进行调节PH值,采用投加碱液的方式,将水中的PH值调至9.5左右;然后用污水提升泵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吹脱塔的顶部喷淋装置,污水从上部喷淋而下,通过内置的多面空心球,同时,鼓风机从底部向上方鼓风,形成一个气液对流状态,从而达到吹脱NH3-N的作用;并可对H2S、SO2、CO2、CO等气体具有去除效果。

吹脱塔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在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铝混凝剂,产生混凝沉淀效果,沉淀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在池中投加酸液,调节水中的PH值至7左右,将污水引入加热器,采取电加热的方法,把水温调节至36~38℃,经管道泵把水输送至厌氧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处理过程阐述如下:

首先污水从反应器底部布水管均匀布水进入反应器内,然后通过反应器内部装填厌氧菌种层和填料层;其装置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反应器内能维持较多的生物量,厌氧菌种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很长,其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率,在反应器内去除大部分COD、BOD;从而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本工程中设计2台φ8m,总高为8.5m,反应区有效高度为7.0m,水力停留时间110小时,设计COD去除率70%~80%,BOD去除率在65%~75%。

在其顶部设置了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使沼气首先被分离出去,泥水混合液则进入沉淀区,通过沉淀作用,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不断从池顶流出,而污泥被截留下来,再返回反应区内;当然,要使UASB反应器具有较高的生物量,较高的容积负荷率,其关键是厌氧污泥形成颗粒化,颗粒污泥粒径一般在0.1~2mm之间,比重约为1.03~1.05。

处理后的水质将能极大的提高后续工序的处理率,减少其负荷,同时提供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厌氧出水自流进入ICEAS反应池,即为SBR的改良工艺,是一种较为简便、高效的好氧处理系统,适用性强,它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功能,除BOD5、CODcr去除率高,脱氮率可达90%以上,除磷率可达50%以上,产泥量少,适用于本方案出水要求、和成分复杂的特点,而且相对其它工艺,该工艺构造简单,机械设备少,投资省。

ICEAS工作过程:

此工艺和典型的SBR反应池一样,其运行操作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5个阶段组成;不同之处在于在进水端增设一个预反应区。

(i)进水阶段:

与典型的SBR工艺不同的是,ICEAS系统的处理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然后进入主反应区,连续进水使对进水的控制大大简化,这样的双池系统也避免了水力短路。

(ii)反应阶段:

反应阶段分为两部分,在预反应区连续曝气,池中水呈完全混合流态,绝大部分有机物在这个池中降解。

经预反应区处理后的混合液通过两池间的导流系统连续不断的进入主反应区,主反应区间歇曝气进一步去除有机物,使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iii)沉淀阶段:

沉淀阶段只发生在主反应区,当主反应区停止曝气后,活性污泥絮体静态沉淀与上清液分离,流入主反应区的混合液流速很低,对主反应区不产生扰动,因而其沉淀效率显著高于一般的二沉池的动态沉淀。

(iv)排水阶段:

排水阶段只发生在主反应区,当池水位上升到最高水位时,沉淀阶段结束,设置在主反应区末端的滗水器开动,将上清液缓慢地排出池外,当池水位降到最低水位停止排水。

(v)待机阶段:

在主反应区池滗水完成了一个运行周期,两周期间的间歇时间就是待机阶段。

该阶段可视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决定其长短或取消。

ICEAS工艺的工作原理:

ICEAS系统的主体构筑物是由一个连续曝气池和一个间歇曝气池串联而成。

预反应区连续进水、曝气,其出水连续流入主反应区池,在主反应区池完成反应、沉淀、滗水等工序。

ICEAS系统是SBR工艺的完善与发展的新型式,预反应区也称需氧池,污水连续流入,同经由从主反应区回流的混合液投入,进行连续曝气,充分发挥了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作用,大部分可溶性有机污染物被去除。

主反应区相当于于一个传统的SBR池,但其进水为连续的,曝气是周期性的,处理后的上清液和剩余污泥的排除均在主反应区内完成。

由于预反应区对进水水质的调节、均衡作用,使得主反应区水质稳定,有机物负荷低,提高了对水质变化的适用性。

另外主反应区的C/N较低,有利于硝化菌繁育,能够发生硝化反应。

又由于间歇曝气能够在时续上形成好氧-缺氧-厌氧交替出现的环境,在去除BOD5的同时,取得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

经ICEAS处理后的污水流入气浮池,气浮工艺是在水中通入大量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杂质颗粒上造成整体密度<1.0的状态,靠浮力使其上升至水面而使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

同时作为处理水中重金属的一种手段。

气浮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回流比、溶气压力等。

气浮的停留时间大致为15~45min,表面负荷为3~6m3/(m2/h),溶气压力范围在:

0.3~0.5MPa,回流比为15~30%。

在气浮池内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COD、BOD、NH3-N、SS等。

气浮池出水进入中间水池;然后采用加压泵将污水输送至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通过优质石英砂和活性炭过滤介质过滤后,使出水的COD、BOD、NH3-N、SS、色度等满足排放要求,过滤出水流至消毒池,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效果明显,运行稳定,从而使出水的COD、BOD、NH3-N、SS、色度等满足排放要求后,进入清水池,清水可进行绿化或排入附近水系。

气浮池浮渣、厌氧池、ICEAS池的剩余污泥及沉淀池的污泥排入污泥池,然后用污泥泵打入污泥浓缩池,进行自然浓缩处理,浓缩后的污泥用环卫粪车定期吸走外运,或进行综合利用,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好氧系统重新处理。

在处理工艺过程中,厌氧工段将产生沼气,该气体从反应器的顶部分离出来,进行直接燃烧或高空排放处理。

三、设计各处理工段去除率

设计各处理工段去除率见下表:

技术参数

处理阶段

进水水质(mg/L)

出水水质(mg/L)

COD

BOD

SS

NH3-N

COD

BOD

SS

NH3-N

吹脱塔

30000

15000

1500

3000

25500

13500

1800

800

混凝沉淀池

25500

13500

1800

800

20400

10800

600

500

UASB厌氧

20400

10800

600

500

4600

2500

800

400

ICEAS池

4600

2500

800

400

720

380

250

50

气浮装置

720

380

250

50

430

190

100

30

二级过滤

430

190

100

30

320

160

50

25

消毒接触池

320

160

50

25

285

136

50

22

出水标准

≤300

≤150

≤200

≤25

备注:

COD、BOD、SS单位为mg/L,

为安全计,调节池的去除率未列入;

第二节总图布置

一、平面布置图

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见附图。

二、工艺流程图

处理工艺流程见附图。

第三节污水处理构筑物单元设计

1、集水吹脱池

功能:

调节PH值、吹脱掉水中大量的NH3-N和其它不溶性气体。

外形尺寸:

3500×3800×3500mm;水力停留时间为6.3小时,钢混结构,进行防水处理。

2、混凝沉淀池

功能:

降低浊度、去除CODCr和BOD5等。

内净尺寸为:

3500×5250×3500mm,有效容积为27m3,水力停留时间:

4.4小时,混凝反应采用搅拌机搅拌;钢混结构,进行防水处理。

3、PH调正池

功能:

调节PH,满足UASB反应器进水条件。

外形尺寸:

3500×2500×3500mm;水力停留时间为4.2小时,钢混结构,进行防水处理。

4、UASB反应器

功能:

大量去掉水中的CODCr和BOD5。

数量:

2套,钢制,内外进行防腐处理,外部采用保温措施,其外形尺寸为Φ8000mm,总高为8500mm,有效容积为700m3,水力停留时间:

110小时。

5、ICEAS反应池(二组)

功能:

大量去掉水中的CODCr和BOD5、NH3-N。

数量:

2套,砼制,内外进行防水处理,单池内净尺寸为20000×6000×4500mm:

曝气时间26小时,沉淀时间5小时,滗水时间2小时,待机时间3小时;滗水深度1.9米,二池按18小时间交替方式运行。

池内安装微孔曝气器、排水采用滗水器。

6、中间水池

功能:

为ICEAS反应池排放水储蓄池;内净尺寸:

12600×5000×2500mm,有效容积为126m3,水力停留时间:

20小时,钢混结构,进行防水处理。

7、气浮装置

功能:

根据物理浮力现象利用气浮装置的功能结合混凝剂的絮凝作用,对污水作进一步的深度处理。

外形尺寸:

3750×1500×2300mm;水力停留时间为1小时,钢制防腐。

8、砂过滤器及活性碳过滤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