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749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docx

关于的生化检验地部分问答

免疫:

1、据资料描述可知病人出现了何种器官的损伤?

为什么?

根据资料可以知道别人首先有肝脏的损害,原因:

1、别人10年前患有乙型肝炎,经治疗后转为了小三阳;2、今年发病时有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不适);3、体格检查有肝稍大伴有肝区触痛。

另外应该还有泌尿系统的损伤,因为病人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的尿路刺激征,可能为泌尿系统感染所致。

2、造成肝功能异常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1。

感染寄生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阿米巴)、钩端螺旋体、细菌、病毒均可造成肝脏损害;其中尤以病毒最常见(如病毒性肝炎)。

  2。

化学药品中毒如四氯化碳、氯仿、磷、锑、砷剂等,往往可破坏肝细胞的酶系统,引起代谢障碍,或使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tp生成减少,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有些药物,如氯丙嗪、对氨柳酸、异菸肼、某些碘胺药物和抗菌素(如四环素),即使治疗剂量就可以引起少数人的肝脏损害,这可能与过敏有关。

  3。

免疫功能异常肝病可以引起免疫反应异常,免疫反应异常又是引起肝脏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损害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等能结合到肝细胞表面,改变肝细胞膜的抗原性,引起自身免疫。

又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血内有多种抗体(抗小胆管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等),也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4。

营养不足缺乏胆碱、甲硫氨酸时,可以引起肝脂肪性变。

这是因为肝内脂肪的运输须先转变为磷脂(主要为卵磷脂),而胆硷是卵磷脂的必需组成部分。

甲硫氨酸供给合成胆硷的甲基。

当这些物质缺乏时,脂肪从肝中移除受阻,造成肝的脂肪性变。

  5。

胆道阻塞胆道阻塞(如结石、肿瘤、蛔虫等)使胆汁淤积,如时间过长,可因滞留的胆汁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和肝内扩张的胆管对血窦压迫造成肝缺血,而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6。

血液循环障碍如慢性心力衰竭时,引起肝淤血和缺氧。

  7。

肿瘤如肝癌对肝组织的破坏。

  8。

遗传缺陷有些肝病是由于遗传缺陷而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例如由于肝脏不能合成铜蓝蛋白,使铜代谢发生障碍,而引起肝豆状核变性;肝细胞内缺少1-磷酸葡萄糖半乳糖尿苷酸转移酶,1-磷酸半乳糖不能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而发生蓄积,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硬化。

3、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不全是指某些病因严重损伤肝细胞时,可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破坏并使其肝脏分泌、合成、代谢、解毒、免疫功能等功能受到严重障碍。

当肝脏的生理功能出现紊乱时,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肝功能不正常的症状有:

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肋下胀痛;或不适或有黄疸、大便或干或稀、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症状。

各症状产生的机制是:

  

(1)肝功能不正常可使消化功能减弱,致食欲不振、食后胀满、恶心、厌油腻、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2)肝功能不全使得体内的胆红素升高引起患者出现“三黄”症状,即脸黄、尿黄、巩膜发黄。

黄疸前期肝功能不正常,可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等。

黄疸期肝功能不正常,可有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尿色加深。

  (3)肝功能不正常可使肝细胞损害,致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而胆碱脂酶降低,可致反应迟钝、易疲乏、倦怠等症状。

  (4)肝功能不正常可使凝血因子合成异常,致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的症状。

  (5)肝功能不正常可使脂肪代谢异常,致使血浆总脂肪酸浓度下降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血浆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增高,过量的甘油三酯则以脂肪小滴形式贮存,从而易形成脂肪肝。

  (6)肝功能不正常可使糖代谢障碍,可致血脂含量改变,胆固醇合成及酯化能力降低。

  (7)肝功能不正常可使白蛋白合成异常,尤其在肝硬化期,白蛋白低,血液的胶体浓度下降,血液中的水分透过血管进入组织中,严重时可导致胸、腹水等症状。

  (8)肝功能不正常可使维生素类代谢异常,可致夜盲、皮肤粗糙、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症状。

9、肝功能不全使得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下降,体内的雌激素堆积引起肝掌和蜘蛛痣。

一般来说,当患了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变后,在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

这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手掌称为肝掌。

而蜘蛛痣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变,也见于妊娠期妇女及健康人。

4、目前临床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有哪些?

检查项目

1、谷-丙转氨酶(ALT、GPT)  

2、谷-草转氨酶(AST、GOT)

3、碱性磷酸酶(ALP、AKP)

4、γ-谷氨酰转肽酶(GGT)

5、总胆汁酸(TBA) 

6、总蛋白(TP)球蛋白(Glb,G)  

7、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

8、甲胎蛋白(AFP)

9、总胆固醇

10、凝血酶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甲胎蛋白被称为肝功能五项检查。

肝功能五项检查是指通过血清中的五项指标,判断肝脏功能是否正常,为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其中两种转氨酶可以判断肝脏组织是否受到损害,两种胆红素用来判断肝脏的代谢功能,排泄功能是否正常,甲胎蛋白用来检查肝细胞是否有癌变发生。

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

 1、甘胆酸(CG):

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

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底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

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

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

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

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

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

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

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5、各有什么意义?

意义:

1、ALT:

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

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

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AST:

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

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

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AST/ALT的比值一般大于1。

当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因肝功能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小于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AST/ALT的比值等于1或大于1;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AST/ALT的比值常大于1.4;肝癌、心肌梗死时的AST/ALT的比值常大于2;酒精性肝病病人,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有些降转氨酶的药物也可以升高AST/ALT的比值,严重者还会出现黄疸等。

3、碱性磷酸酶(ALP):

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

ALP经由胆道排出。

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

正常参考值(30—90)。

如果ALT升高到正常上限值的2倍以上时,而ALT/ALP的比值等于或大于5时,则说明病人的肝损害是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若ALT/ALP的比值等于或小于2时,则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如果ALT/ALP均升高,而且,ALT/ALP的比值在2~5之间,则表明病人存在肝细胞坏互和肝内胆汁淤积两种病变。

  4、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G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5、血清总胆红质(TB)和直接胆红质(Bc):

肝病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如果肝脏出现炎症,使肝脏排泄,代谢功能出现异常,肝功能五项检查中会发现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升高,比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等。

 6、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

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型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Ch和cbE均可下降

8、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由胎儿的肝细胞、卵黄囊细胞和胃肠道上皮细胞产生,但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合成,胎儿一出生,就不再合成这种特殊蛋白,因此,除了孕妇和新生儿外,人体内都不应该有这种胎儿球蛋白存在。

AFP升高可用于肝癌的早期的辅助诊断、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但AFP升高并一定都是肝癌。

9、肝纤维化四项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是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C-IV)和Ⅲ型前胶原(PC-Ⅲ)。

这种指标的升高常表示肝组织内的纤维化形成,但其特异性不强,不能作为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

因此,不能因这些指标的轻度异常或某一两项指标异常就认为得了肝硬化。

而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判断。

10、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

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A、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

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肝炎PT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PT明显延长。

P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正常值为80%~100%.其临床意义同PT 

 C、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 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能敏感而可靠地反映肝损害所造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Ⅹ合成障碍。

临床检测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其HPT降低。

病情越重,HPT越低。

当肝病发展到肝细胞功能衰竭时,其HPT均显著下降,一般多低于0.5.若HPT逐渐依次恢复,则预后良好。

6、如何证实肝功能异常?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及范围

  谷丙转氨酶(ALT)0~40  谷草转氨酶(AST)0~37  谷草/谷丙(AST/ALT)0.80~1.5  谷氨酰转移酶(GGP)7~32  碱性磷酸酶(ALP)53~128  总胆红素(TBILI)5.1~19.0  直接胆红素(DBILI)0.0~5.1  间接胆红素(IBILI)5.0~12.0  总蛋白(TP)60~80  白蛋白(ALB)35~55  球蛋白(GLB)15.0~35.0  白球比(ALB/GLB)1.20~2.00  葡萄糖(GLU)3.89~6.11  尿素氮(BUN)1.7~8.3  肌酐(CRE)53~108  乳酸脱氢酶(LDH-L)109~245  肌酸激酶(CK)24.0~195.0  总胆固醇(CHOL)3.35~6.45  甘油三酯(TRIG)0.48~1.17  尿酸(UA)202~416

因为肝功能不全从狭义上说是指肝病终末期表现出的极为严重的代谢紊乱,病人可出现黄疸、腹水等一系列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

对于怀疑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肝功能、B超、肝纤四项甚至肝刺穿检查等。

肝功能的指标包括肝脏的合成、排泄、代谢、免疫等功能。

肝功能是否异常可以通过检测肝功能指标了解。

对测得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肝脏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伤。

肝脏的生理功能极为复杂,因此肝功能检查种类繁多,常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肝功能项目来了解肝功能,但是肝功能检查也不是万能的,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其它检查和临床表现来判断肝损害程度。

肝功能检查多项内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如饮酒易使某些血清酶值升高,进食油腻食物后可以使血脂增高等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肝脏的排泄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17。

1μmol/l),其中70%是间接胆红素,不能从肾滤过。

只有直接胆红素才能从尿排出。

1。

肝功能正常时,溶血性黄疸时TBIL<正常的5倍(85μmol/l)。

2。

肾功能正常时,任何原因黄疸,TBIL<500μmol/l。

3。

有黄疸,但是尿胆红素是阴性,说明是间接胆红素升高。

4。

许多单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是Gilbertsyndrome,这种综合征肝脏组织没有病理组织改变,对机体没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1)白蛋白(Alb)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肝损伤的很好的指标之一。

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见于:

营养摄入不足,合成障碍,消耗过多,丢失增多。

慢性肝病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及白蛋白的容积分布变化,如果血清白蛋白的水平降低且不易恢复者,往往预后不良。

  

(2)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损害时,相关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以导致PT延长,这是肝功能异常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PT延长,维生素K又无法纠正,预示肝功极差。

在爆发性肝功能衰竭,PT是一项重要的早期诊断指标。

  (3)脂质和脂蛋白

  脂质和脂蛋白不是肝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但是在肝细胞损害时,血清胆固醇酯水平降低,而且于肝脏的损害程度呈正比。

慢性肝脏疾病时,脂蛋白降低,而且其水平与转氨酶、胆红素呈负相关。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

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

现消化道出血。

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检查方法:

 肝功能检查的种类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已达700余种,新的试验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怀疑肝功能损伤时,主要要去做下列四大类乙肝检查:

  1、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

包括血清酶类及血请铁等,以血腥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太酶(γ-GT)等等。

临床表明,各种酶试验中,以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极其损伤程度,反映急性肝细高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

在急性肝炎恢复期,虽然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

慢性肝炎γ-GT持续不降常提示病变活动。

  2、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

计算肝脏得某些内源性(蛋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红素定量的常用,总当红素大于17。

1μmd/L为黄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叫做酶胆分离,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

  3、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实验:

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储备能力的常规试验。

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减弱,PT延长提示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4、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

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映,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克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此外,透明质酸、板层素、Ⅲ型前胶原肽和Ⅳ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7、如何区别是肝还是胆道的损伤?

皮肤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检查,B超,彩超,实验室鉴别黄疸类型进行判断(肝细胞黄疸:

血清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升高,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胆管病变,血清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未结合胆红素略微增高、尿胆原水平下降、尿中胆红素阳性)。

8、肝酶谱包括哪些常用指标,如何正确分析利用?

肝酶谱:

  谷丙转氨酶(ALT)0~40  谷草转氨酶(AST)0~37  谷草/谷丙(AST/ALT)0.80~1.5 碱性磷酸酶(ALP)53~128乳酸脱氢酶(LDH-L)  

肝酶指标是判断肝脏功能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

对肝酶指标的检查分析,可帮助我们了解病情如何,也可帮助我们对症治疗。

对待肝酶检查的结果分析,要客观正确地看待。

实际上,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应包括肝脏的合成、排泄、对药物等的代谢、免疫等功能,而不仅仅是转氨酶的水平。

英国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

6%的无症状正常人群的ALT、AST升高,5%正常人群的所有检测结果在“正常值”范围之外。

因此:

1、一些异常的肝酶指标检测结果并不是真正的异常。

当仅有“转氨酶水平"升高,不能简单的认为肝功能异常。

2、单项转氨酶水平升高的处理是:

在查一次,如果升高超过正常的2倍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3、血清酶的活性是一项很重要的评判标准,但它不反映肝脏功能,酶的指标只是对肝细胞完整性的估计。

肝酶指标变化的原因:

1、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分析:

(1)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

(2)胆囊炎或胆道疾病(如炎症、结石、息肉、癌症等)

(3)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

(4)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5)其他引起ALT异常因素(脂肪肝、肝癌等)

2、谷草转氨酶结果的分析:

谷草转氨酶(AST)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肝癌、心肌炎、肾炎、肌炎。

3、ALT/AST比值结果分析:

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由于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所以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

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测指标来看。

AST/ALT的比值一般大于1。

当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因肝功能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小于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AST/ALT的比值等于1或大于1;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AST/ALT的比值常大于1.4;肝癌、心肌梗死时的AST/ALT的比值常大于2;酒精性肝病病人,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有些降转氨酶的药物也可以升高AST/ALT的比值,严重者还会出现黄疸等。

4、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结果分析:

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肝脏炎症:

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肝胆其他疾病:

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3)长期或大量的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4)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口服避孕药等也会使GGT升高。

5、碱性磷酸酶:

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

ALP经由胆道排出。

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

如果ALT升高到正常上限值的2倍以上时,而ALT/ALP的比值等于或大于5时,则说明病人的肝损害是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若ALT/ALP的比值等于或小于2时,则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如果ALT/ALP均升高,而且,ALT/ALP的比值在2~5之间,则表明病人存在肝细胞坏互和肝内胆汁淤积两种病变。

5、乳酸脱氢酶LDH

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同功酶有五种形式,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及LDH-5(M4)。

肝炎、急性肝细胞损伤及骨骼肌损伤时LDH5都会升高。

肝细胞损伤或坏死后,向血流释入大量的LDH4和LDH5,致使血中LDH5/LDH4比值升高,故LDH5/LDH4>1可做为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急性肝炎以LDH5明显升高,LDH4不增,LDH5/LDH4>1为特征;若血清LDH5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再度升高,则可认为是慢性肝炎;肝昏迷病人的血清LDH5、LDH4活性极高时,常示预后不良;原发性肝癌以血清LDH4>LDH5较为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