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752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docx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研报告管理资料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

 

调查报告

一、引言………………………………………………………………………………3

二、项目简介…………………………………………………………………………4

调查目的与意义…………………………………………………………………4

主要概念界定……………………………………………………………………4

研究方法…………………………………………………………………………4

报告要点…………………………………………………………………………5

三、调查结果…………………………………………………………………………6

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6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总体状况………………………………………………7

基本问题分析……………………………………………………………………8

问卷开放式问题………………………………………………………………13

四、杭州市民遗体捐献调查分析…………………………………………………15

对愿意捐献者的分析…………………………………………………………15

对不愿意捐献者的分析………………………………………………………18

影响捐献意愿因素……………………………………………………………20

五、Logistic回归分析…………………………………………………………28

六、专家访谈………………………………………………………………………32

七、结论……………………………………………………………………………35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情况现状……………………………………………35

原因……………………………………………………………………………35

改善措施………………………………………………………………………38

八、结束语…………………………………………………………………………41

九、致谢……………………………………………………………………………42

十、附录……………………………………………………………………………43

 

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调查报告

一、引言

 遗体捐献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它不仅代表了一个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

目前,我国遗体捐献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无偿用于医学教学、医学科研、临床解剖以及器官移植。

遗体捐献在我国开展较晚,虽然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志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和教学,只是进入90年代后,才在南京、上海、北京及扬州市开始较大规模地接收志愿者的遗体捐献。

根据对北京、武汉、上海、黑龙江、重庆等地医科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遗体捐献落后严重,存在问题较多,现状不容乐观。

据有关资料介绍,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只能十几个人做一次人体解剖,而有的医学院校更是靠看图谱、录像片来让学生学习人体解剖知识的。

这种“纸上谈兵”的做法对医学教学质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充足的可用遗体资源对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科研工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捐献的遗体可用于器官移植。

一些死亡时间短、保存较好的遗体,经过相应的医学处理,其角膜、骨头、软骨、皮肤、肾上腺、睾丸、血管等都可以移植给有需要的病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今年5月,中国内地仅有130位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

,其中还包含大量亲属间活体移植,这对约150万肝肾衰竭及其他大器官疾病患者的器官移植需求而言,实在相距甚远。

遗体捐献涉及到公民的人身权利、医学、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但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法规以进行规范。

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旨在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一定程度上为遗体捐献立法奠定了基础。

目前,北京、上海、山东、重庆、宁波等部分省市已先后出台了地方性的相关法规,而杭州市至今依然没有出台相关法规条例使遗体捐献这一行为法制化、程序化,也没有专门负责遗体接收的卫生机构,充分显示了杭州市遗体捐献落后的严重性。

一方面是遗体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却又是部分民众存在捐献意愿却无法达成或面临阻碍,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杭州市民的遗体捐献意愿?

他们到底有哪些疑问、哪些顾虑,对于政府,他们又有什么建议?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策划了本次调查。

二、项目简介

1.调查目的与意义

此次调查旨在更全面地了解目前杭州市遗体捐献的现状,从中分析出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态度以及捐献意愿在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之间的差别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与国外数据进行比较,以挖掘影响捐献意愿的深层原因,并从这些原因出发寻找出解决之道。

由于杭州市没有专门的机构部门处理遗体捐献事项,我们将把改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政府部门。

 

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或其他监护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捐献的遗体经过相应的医学处理后可用于器官移植。

生前未办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手续的,但本人临终前或死后其直系亲属要求志愿捐献遗体,要取得死者工作单位或公证处证明后,才能到登记接受站办理接受捐献遗体的手续。

志愿捐献者可以变更或撤销登记。

但要先办理变更或撤销登记申请公证。

 

1)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以杭州市民为调查对象,于2009年8月15日—21日对世纪联华庆春路店对经过的所有人(这里的人特指18周岁以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中外地在杭州的流动人口也包含在内)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220份,其中有效问卷203份。

2)专家访谈

2009年9月7日下午,我们浙江大学人体解剖实验室主任任国良教授进行了专家访谈。

任国良教授是浙江省人体解剖及遗体捐献领域的负责人,负责浙江省遗体捐献工作,任教授在教学科研前沿的几十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了大量的专业知识。

3)特别说明

由于本次我们调查的问题,即“杭州市民对遗体捐献意愿的有关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个人隐私,并与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老年人)的传统观念产生冲突,这给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导致最终发放问卷数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数量,而且原定的配额抽样也未完全实施。

由于遗体捐献问题涉及到一些道德评判、个人价值观、生死观等一系列问题,尽管我们尽最大努力保证对每个人的信息保密,并在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时与其保持一段距离,但仍有一部分人出于舆论的压力,所填写的问卷迎合社会舆论的方向,并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可能导致我们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真实情况。

首先,我们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果展示,其中包括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总体状况及相关数据的摘录,为后面分析提供的基础。

其次,从有捐献意愿和无捐献意愿两个方面系统分析影响捐献意愿的因素。

第三,把本次分析的结果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总结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三、调查结果

 

1)性别构成

图1:

从调查对象特征来看,男性比例为55%,女性为45%,基本符合当时的配额比例。

2)年龄构成及学历构成

表1:

专科以下

专科及专科以上

总计

18—30岁

14

69

83

31—60岁

56

34

90

60岁及以上

22

8

30

总计

92

111

203

年龄与教育的交叉情况如表所示,受教育程度分为专科以下和专科及专科以上两栏,均有相应的分配,年龄各阶段都有相应的人数分配,这能反映不同年龄段以及接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对遗体捐献的态度。

2.杭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总体状况

市民的捐献意愿率是我们本次调查要重点获取的信息,通过它可以呈现出目前杭州市民在遗体捐献问题上的总体情况,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在该问题上所作工作收到的成效。

按性别时候分层,以杭州市人口性别比例为权重,计算遗体捐献意愿率:

表2:

性别

愿意人数

总人数

意愿率

权重

12

92

%

%

27

111

%

%

总体意愿率=%×%+%×%=%

图2:

%,%。

这一比例说明相关部门的工作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五个市民中有一个愿意捐献,但这一比例仍然比较低,人们对遗体捐献的意愿还很低,提高的空间还很大的,相关部门的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

这一结果的产生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人们的传统观念、家属感情等,还包括人们对相关信息的匮乏等等。

在下文中,我们将对此重点分析研究。

有调查显示,,%,虽然如同特别说明中所提到的存在夸大的因素(本次调查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在看到我们的调查主题后立即拒绝作答,这部分人可以视作不愿意捐献的人,但由于我们没有针对此部分人群数目统计,虚高的比例也就无法估计),但夸大总是有限的,随着宣传工作的进行,立法等方面的完善,人们的捐献态度在改变,意愿在升高,这一结果必将反映到捐献率的上升。

 

这一部分,我们将对问卷中有关遗体捐献的基本问题(愿意捐献者和不愿意捐献者都回答的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它们揭示了杭州市民对遗体捐献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1)我们先对市民获取相关信息主要渠道进行研究

图3:

从图3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绝大多数市民获取有关遗体捐献的信息的了解是来自社会媒体的宣传;政府、医院、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舆论的作用相对比较小;并且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人没有相关信息来源。

这一结果表明社会媒体由于其在群众中传播的广泛性,在遗体捐献信息的宣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关部门应重视并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同时,政府、医院等部门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职能,在宣传工作中应责无旁贷,他们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再者,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中还存在着不小比例的市民没有获取到相关的信息,这一问题充分说明了宣传工作还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努力。

2)对市民是否了解捐献用途的分析

图4:

从图4中可以了解到有87%(67%+20%)的市民对捐献的用途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其中的67%的人仅是了解一点,没有特别的明确的概念。

此外,有11%的市民并不了解捐献的遗体有什么用处,而没有听说过捐献用途的市民仅占2%。

从这一问题中可以发现杭州市民了解一些有关捐献遗体的用途的知识,但了解程度较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宣传的深度上继续做一些努力。

3)市民对政府相关工作的评价

图5:

图5反映了杭州市民对政府在遗体捐献的宣传等方面所做工作的评价,被调查的市民中几乎没有对政府工作持肯定态度,相反有66%的市民认为政府工作做的不够,尚待加强。

另外得34%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工作做得一般,可以认可。

前面问题中所间接反映出的政府工作不足,在该问题中得到了直接的证明。

4)市民认为的影响人们捐献意愿的因素分析

图6:

图6描述了市民认为的影响人们遗体捐献态度的因素,从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家属感情和传统观念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此外宗教信仰、捐献程序、社会舆论、法制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影响了部分市民作出是否捐献的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人们的捐献意愿,就需要解除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禁锢,加强宣传和倡导。

可以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使人们把捐献遗体上升到社会公德的高度,以捐献为荣。

与此同时,国家的立法和捐献程序也应进一步完善,以保护捐献者的权益和方便捐献者。

5)市民对建立公墓的态度

图7:

在问卷中设置该问题是想了解为捐献者建立公墓这一措施是否有必要。

建立公墓一方面是给捐献者本人的一种荣誉,也是为了方便群众对捐献者的瞻仰,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公墓。

另外的32%的市民认为捐献遗体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没有必要建立公墓。

鉴于认为有必要的市民占了多数,因而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对捐献者建立公墓。

6)市民认为最适宜宣传遗体捐献理念的地点分析

图8:

在进行遗体捐献的宣传与倡导时,选择合适的地点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根据图8所示,医院因其是病患集中地以及遗体资源的主要使用方的特殊性质成为民众的首选,而政府机关、学校因为是社会高学历人群的代表以及主要的社会责任承担者而成为民众的主要选择。

7)市民认为的能够鼓励人们捐献遗体的措施分析

图9

图9反映出在四种鼓励措施中,市民认为最有效是尽快通过立法予以规范保护和给予捐献者亲属一定的补偿,而对给予捐献者本人更多的物质实惠或精神荣誉不是非常重视。

因而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遗体捐献的法律予以规范,并增加更多保护捐献者的权益的法律条例。

同时可以采取一些合适的方法使捐献者的亲属得到一定的补偿——物质上的或是精神上的。

8)市民认为的遗体捐献三种用途在重要性上的看法

表3

捐献遗体的三种用途比较

用途

医学教学用

病理解剖用

器官移植用

平均值

认为最重要的

频数及百分比

25

%

40

%

138

70%

认为次重要的

频数及百分比

96

%

73

36%

34

%

认为最不重要的

频数及百分比

82

%

90

%

31

%

在对该问题的量化过程中,我们对被调查者认为重要性排在第一位的用途得3分,次之的得2分,排在最末的得1分。

,在203个被调查者中有70%(138人)认为它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即市民认为捐献的遗体应主要用于救助那些由于器官病变而丧失功能的病人,使他们恢复健康。

而医学教学用和病理解剖用的重要性比较相近,,从分值来说都接近次重要(分值为2)。

 

问卷的B19题设定为开放式问题,题目为:

您认为杭州市政府在这一方面需要做的有哪些措施和改进____。

这道主观性问题旨在了解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工作哪些做得不足。

203份有效问卷中,B19题完成的有57份问卷,%。

将这些问卷答案经过分类,得出了8条主要词条,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表4

 

编号

您认为杭州市政府需要提供的措施和改进

次数

比例

1

建立完善的捐献体制

3

%

2

加大宣传力度

30

%

3

提供对捐献者家属的优惠政策

12

%

4

加紧立法

17

%

5

尊重意愿,尊重生命

2

%

6

捐献制度走向透明化

3

%

7

完善意愿管理,整顿卫生体系

4

%

8

保证捐献者的合法权益

18

%

总计

89

100%

其中,“加大宣传力度”出现次数做多,共30次,%,“保证捐献者权益”和“加紧立法”两项次之,频数分别为18和17次,%%,“提供对捐献者家属的优惠政策”出现了12次,%,%,%。

从结果来看,杭州市民认为政府目前做应该做的措施就是加紧宣传力度,在问卷中出现过“多宣传遗体捐献的作用”、“应该多宣传一些关于遗体捐献程序方面的知识”、“加大宣传遗体捐献的好处”等一些句子,表现出了杭州市民对遗体捐献的不了解,并希望政府尽其职能,加大宣传。

另外,加紧立法也迫在眉睫,一些已经签订遗体捐献的市民,当得知杭州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其自身权益的时候,撤销了协议,可见,立法不仅能促进愿意遗体捐献的人数,还能使这个人数保持在这个水平。

 

四、杭州市民遗体捐献调查分析报告

由图2可知,%,可见遗体捐献理念仍需进一步的宣传与倡导。

下面我们将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分析,详细地了解愿意捐献的市民和不愿意捐献的市民各自的态度,原因,影响因素等。

 

这一部分是对愿意捐献遗体的被调查者所作的分析,对应于问卷中的B7-B11的部分,我们分析了相应的以下4点:

1)当市民想要捐献遗体的决定遭到家人的反对时,他们的态度分析

图10

前面我们分析的影响捐献者捐献意愿的因素表明了家属感情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家人的态度对已经做出捐献决定的市民的影响。

图10显示了在遭受家人反对后,那些愿意捐献遗体的市民中有74%会尽力说服家人,而26%的被调查者会因此而放弃捐献。

从中我们又一次了解到虽然大多数已经做出捐献决定的被调查者会坚持己见,努力使家人改变态度,但家属的态度对人们的捐献意愿最终能否付诸实施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将使原本就比较低的意愿率进一步下降。

2)捐献遗体的对捐献者的意义分析

图11

图11较为直观的反映出了愿意遗体捐献的市民作出捐献的目的主要是出于想要帮助他人的赤诚之心,希望在自己去世之后还能够让自己的遗体物尽其用,他们认为保全了遗体的却使很多有用的东西白白浪费,不如选择捐出来为人类造福。

还有较多的人则认为捐献遗体是像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一样是一种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当有的品德操守。

另外,还有16%(6/42)的市民是为了救助自己的家人,剩下的小部分人则是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

 

3)签署了死后捐献遗体的协议之后,死后家属却不同意捐献时,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

图12

图12表明,当碰到这一问题时,出于对捐献者本人态度的尊重,54%的被调查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协议执行,接收其遗体。

而另外的46%的被调查者则出于对家属感情无法接受考虑,认为应该按照家属的意愿不再接收遗体。

两者的比例比较接近,说明在此问题上,市民的分歧较大,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全面考虑,采取适宜的解决办法,或事先通过某一手段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如在协议中进行明确规定等。

 

对于不愿意捐献遗体的被调查者,此部分从4个问题展开调查,对应于问卷B12至B15题。

1)影响人们遗体捐献意愿的具体原因

图13

前面我们分析了影响人们捐献意愿的因素。

本问题针对选择不愿意捐献遗体的被调查者,旨在进一步探究人们不愿意捐献遗体的原因。

上图表示,人们对于遗体捐献这一概念和行为的不接受主要是由于自身传统观念和心理感情的不接受。

由于传统思想对大众根深蒂固的影响,要想在短期内从人们内心改变对遗体捐献的厌恶和恐惧情绪几乎不可能。

但是从柱状图上可以看到,不了解遗体捐献的详细情况成了排名第三的原因,因此,对公众进行遗体捐献方面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2)如果用于家人的手术治疗的捐献意愿率

图14

在不愿意捐献遗体的被调查者中,152人(占93%)表示如果死后他(她)的遗体能用于救助其家人的性命,他们会愿意捐献。

这说明大部分在明确自己死后遗体的用途尤其是当知道他们的遗体能挽救其家人的生命时,都会毫不犹豫得选择捐献遗体。

3)捐献遗体后家人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意捐献情况

图15

本题旨在调查如果像无偿献血一样给予遗体捐献者家属一定政策优惠作为刺激,是否能有助于提升市民的遗体捐献意愿。

从图中我们看到,96(占比59%)人选择同意捐献,仍有68(占比41%)人表示不愿意捐献遗体。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尽快出台完善的遗体捐献条例及一系列优惠政策是有必要的,但其并非是能刺激捐献意愿率上升的最根本途径。

4)对家人朋友捐献的态度

图16

本题旨在调查那些不愿意捐献遗体的被调查者是否会反对和阻止其家人或朋友捐献遗体。

如上图示,超过半数被调查者表示不会干涉其朋友或家人的决定,而选择支持与反对的人数基本持平,没有被调查者选择“极力反对”,也就是说对“遗体捐献”这一概念和行为的极端反感者几乎没有,大部分人只是对于类似遗体、死亡这样的词条比较忌讳。

 

我们猜想,捐献意愿在男女性之间是否会有差异,是否学历越高的市民由于受教育程度更高而更有社会责任感而更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为社会做自己最后的贡献,或者是否年龄越小,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越小,思想越开放而有更高的遗体捐献率?

为此,我们做了下面的分析,研究性别、年龄和学历各自对捐献意愿是否有影响。

1)性别与遗体捐献意愿的关系

图17

表5

Willingness*GenderCrosstabulation

Gender

Total

0(女)

1(男)

Willingness

0

(不愿意)

Count

80

84

164

ExpectedCount

%withinWillingness

%

%

%

%withinGender

%

%

%

1

(愿意)

Count

12

27

39

ExpectedCount

%withinWillingness

%

%

%

%withinGender

%

%

%

Total

Count

92

111

203

ExpectedCount

%withinWillingness

%

%

%

%withinGender

%

%

%

表6

Chi-SquareTests

Value

df

Asymp.Sig.(2-sided)

ExactSig.(2-sided)

ExactSig.(1-sided)

PearsonChi-Square

1

.042

ContinuityCorrectionb

1

.064

LikelihoodRatio

1

.040

Fisher'sExactTest

.050

.031

Linear-by-LinearAssociation

1

.043

NofValidCasesb

203

a.0cells(.0%)haveexpectedcountlessthan5.Theminimumexpectedcountis.

b.Computedonlyfora2x2table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卡方检验,如表2所示,,,说明性别与捐献意愿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男性在遗体捐献方面的意愿较女性高。

图1则更形象化得显示了这一分析结果。

2)年龄与遗体捐献意愿的关系

图18

 

表7

Willness*AgeCrosstabulation

Age

Total

1(18-30岁)

2(31-60岁)

3(60岁以上)

Willness

0(不愿意)

Count

64

76

24

164

ExpectedCount

%withinWillness

%

%

%

%

%withinAge

%

%

%

%

1(愿意)

Count

19

14

6

39

ExpectedCount

%withinWillness

%

%

%

%

%withinAge

%

%

%

%

Total

Count

83

90

30

203

ExpectedCount

%withinWillness

%

%

%

%

%withinAge

%

%

%

%

 

表8

Chi-SquareTests

Value

df

Asymp.Sig.(2-sided)

PearsonChi-Square

2

.470

LikelihoodRatio

2

.467

Linear-by-LinearAssociation

.513

1

.474

NofValidC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