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90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离子积常数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

水的离子积常数

一、单选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下列数值不一定增大的是()

①水解平衡常数②化学平衡常数③电离平衡常数④物质的溶解度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3.对于重水(D2O)可以采用同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pD=-lg[c(D+)],则pOD=-lg[c(OD-)]。

已知某温度下重水的电离D2O

D++OD-达到平衡时,c(D+)·c(OD-)=1×l0-15,据此,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DCl溶于D2O配成1L溶液,其pD=1

B.0.001molNaOD和重水配成1L溶液,pD=11

C.纯重水的pD=7

D.用重水配制FeCl3溶液,溶液中pD>pOD

4.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5.如图表示水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线上任意点溶液均显中性

B.b点时,溶液的pH=6,显酸性

C.图中温度T1>T2

D.在水中通入适量HCl气体可从a点变到c点

6.下列液体不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6的水B.硝酸钾的水溶液

C.c(H+)=c(OH-)的某溶液D.c(H+)=1×10-7mol/L的溶液

7.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v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化学平衡常数K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i

8.t℃时,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mol/L一元酸HA与b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混合液中,[H+]=

B.混合液的pH=7

C.a=bD.混合液中,c(B+)=c(A-)+c(OH-)

二、多选题

9.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

a>b>c

B.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a点变到c点

C.水的电离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

b>c>d

D.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知,a点Kw的数值比b点Kw的数值大

B.乙表示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该反应的ΔH<0

C.丙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D.根据图丁,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CuO调节pH至3~5

三、综合题

11.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

温度

25

水的离子积

a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

,则a______1×10-14填“<”“>”或“=”)。

(2)250C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

______。

(3)在

温度下测得某溶液

,该溶液显______

填“酸”、“碱”或“中”

将此温度下

的NaOH溶液aL与

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

,则a:

b______。

(4)某同学用0.1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mol·L-1的HCl溶液和0.1mol·L-1的CH3COOH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0.1mol·L-1的CH3COOH溶液的曲线是______(填“图1”或“图2”)曲线。

②a=________。

(5)某同学用0.1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选用_______作指示剂,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12.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

不仅如此,水在化学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I.常温下,浓度均为0.lmol·L-1的下列五种水溶液的pH如下表:

(1)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浓度均为0.01mol·L-1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将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HCNB.HClOC.H2CO3D.CH3COOH

(3)要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向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II.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__(选填“A”或“B”);

(2)25℃时,将pH=10的NaOH溶液与pH=6的盐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3)95℃时,若1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0x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水解平衡常数增大,①不符合题意;

②若某一可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②符合题意;

③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③不符合题意;

④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a(OH)2,因此升高温度,溶解度不一定增大,④符合题意;

综上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B

【解析】

【详解】

A.氨水能抑制水的电离,但碱性是增强的,A不正确;

B.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溶于水显酸性,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所以B是正确的;

C.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水解是促进水的电离的,所以C不正确;

D.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加热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pH降低,D不正确。

答案选B。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液中c(D+)=0.1mol/L,根据pD=-lg[c(D+)]=-lg0.1=1,A正确;

B.该溶液中c(OD-)=0.001mol/L,c(D+)=

,pD=-lg[c(D+)]=-lg10-12=12,B错误;

C.纯重水中c(OD-)=c(D+),c(D+)=

,即pD=-lg[c(D+)]=7.5>7,C错误;

D.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为酸性,pD

答案为A。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水的离子积增大,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所以水仍是中性,综上所述,给纯水加热时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呈中性,故答案为:

B。

5.A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可知ab线上任意点c(H+)=c(OH-),因此溶液均显中性,A正确;

B、b点时,溶液的pH=6,但溶液中c(H+)=c(OH-),因此溶液显中性,B不正确;

C、水的电离吸热,加热促进电离,而溶液中b水的离子积常数大于a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因此图中温度T1<T2,C不正确;

D、在水中通入适量HCl气体抑制水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因此不可能从a点变到c点,D不正确;

答案选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可以看出水电离出的C(H+)=C(OH-),所以pH=6的水呈中性,A错误;

B.硝酸钾是强酸强碱盐,它的水溶液呈中性,B错误;

C.c(H+)=c(OH-)的溶液,呈中性,C错误;

D.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25℃时纯水中c(H+)=c(OH-)=1

10-7mol/L,所以在25℃时,中性溶液c(H+)=1×10-7mol/L,D项没有指明温度,所以该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易错点:

(1)pH不管是几的水,都呈中性

(2)根据溶液中c(H+)来判断酸碱性时,一定要指明温度。

(3)c(H+)=c(OH-)的溶液呈中性,这一结论不受温度影响。

7.C

【解析】

【详解】

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有效碰撞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选项A不符合;

B.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增大,选项B不符合;

C.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选项C符合;

D.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Kw=c(H+)·c(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c(H+)=

,故A正确;

B.温度不确定,则中性时溶液pH不一定为7,故B错误;

C.由于酸碱的强弱未知,则不能确定a、b的关系,故C错误;

D.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应有:

(B+)+c(H+)=c(A-)+c(OH-),故D错误;

故选A。

9.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根据图象知,b点Kw=10-12,c点Kw=10-13,a点Kw=10-14,所以温度关系为:

b>c>a,故A错误;

B.c点Kw=10-13,则c曲线的纯水中6<pH<7,c点的pH=6,则该溶液呈酸性,所以纯水仅升高温度,不能从a点变到c点,故B错误;

C.a、d曲线温度相同,则离子积常数相同,即d点Kw=10-14,b点Kw=10-12,c点Kw=10-13,所以水的电离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

b>c>d,故C正确;

D.b点Kw=10-12,中性溶液pH=6;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D。

【点睛】

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曲线上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

(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得改变温度。

10.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Kw只与温度有关,由于温度不变,所以a点Kw的数值与b点Kw的数值相同,故A错误;

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越短。

由图可知,T1<T2,温度越高,C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该反应的△H<0,故B正确;

C.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所以滴定前醋酸溶液的pH大于1,当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00mL时,恰好完全中和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D.由图可知,pH大于3时铁离子沉淀完全,pH为5时铜离子开始沉淀,则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CuO调节pH至3~5,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醋酸为弱酸,0.1mol/L的醋酸pH>1,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11.

1000:

1碱性9:

11图220.00mL酚酞或甲基橙偏高

【解析】

【分析】

(1)由于水的电离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的离子积越大;

(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则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是1×10-3mol/L,如果稀释10倍,则钠离子浓度是1×10-4mol/L,但硫酸钠溶液是显中性,溶液中c(OH-)是1×10-7mol/L;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t2温度下,溶液pH=6时,溶液显中性,若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所得混合液pH=2,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0.01mol/L;

(4)①滴定开始时0.1000mol/L盐酸pH=1,0.1000mol/L醋酸pH>1;

②当酸碱恰好反应时,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溶液pH=7;

(5)0.1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标准溶液浓度会减小,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大。

【详解】

(1)由于水的电离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的离子积越大,所以若25℃<t1<t2,故答案为:

>;

(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则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是1×10-3mol/L,如果稀释10倍,则钠离子浓度是1×10-4mol/L,硫酸钠溶液是显中性的,则c(Na+):

c(OH-)=10-4:

10-7=1000:

1,故答案为:

1000:

1;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t2温度下,溶液pH=6时,溶液显中性,在t2温度下测得某溶液pH=7,该溶液显碱性;若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所得混合液pH=2,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0.01mol/L,则

=0.01,,解得a∶b=9∶11,故答案为:

碱性;9:

11;

(4)①滴定开始时0.1000mol/L盐酸pH=1,0.1000mol/L醋酸pH>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2,故答案为:

图2;

②当酸碱恰好反应时,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溶液pH=7,由图可知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mol·L-1的HCl溶液时,a点溶液pH=7,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即a=20.00mL,故答案为:

20.00mL;

(5)0.1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选用酚酞或甲基橙都可以;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标准溶液浓度会减小,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答案为:

酚酞或甲基橙;偏高。

【点睛】

滴定开始时0.1000mol/L盐酸pH=1,0.1000mol/L醋酸pH>1是分析判断的关键。

12.CO32-AD2Cl2+CO32-+H2O=CO2↑+2Cl-+2HClOB1:

100a+b+x=12

【解析】

【分析】

【详解】

I.

(1)越容易水解的盐,酸根离子越容易结合氢离子,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大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所以最易水解的盐是碳酸钠,所以最容易结合氢离子的阴离子是CO32-;

(2)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钠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碳酸的酸性由碳酸第一步电离决定,所以根据NaHCO3溶液的pH判断碳酸的酸性,浓度均为0.01mol·L-1的HCN、HClO、H2CO3、CH3COOH四种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HCN,选A;浓度相同的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后,酸性越强的酸其pH变化越大,浓度均为0.01mol·L-1的HCN、HClO、H2CO3、CH3COOH四种物质的溶液中,CH3COOH酸性最强,所以CH3COOH的pH变化最大,选D;

(3)酸性:

HCl>H2CO3>HClO,所以向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CO32-+H2O=CO2↑+2Cl-+2HClO;

II.

(1)水电离吸热,温度越高KW越大,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B;

(2)25℃时,pH=10的NaOH溶液c(OH-)=10-4、pH=6的盐酸溶液c(H+)=10-6,所得混合溶液的pH=7,

(3)95℃时,KW=10-12,pH=b的强碱溶液c(OH-)=10-12+b、pH=a的强酸溶液c(H+)=10-a,1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0x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解得a+b=12-x。

【点睛】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与盐水解程度的关系,酸碱混合的计算等,会根据盐的水解判断弱酸的酸性强弱,注意若强酸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n(H+)=n(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