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925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同志们:

根据区委中心组学习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万盛旅游产业发展问题。

我们干工作,必须要注重实践、务求实效,也要进行总结和理性思考,进而更好的指导实践。

我今天谈万盛旅游产业发展,不是站在游客或企业的角度,也不谈万盛旅游是什么或旅游为什么,而是站在党委和政府的角度谈怎么做好旅游这个产业。

因此,今天主要谈个人的一些思考和体会,通报一些情况,与同志们做一些交流。

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8.25%,超过石油出口收入的6.5%、汽车出口收入的5.6%和机电出口收入的4.6%。

自此,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惠及传统服务行业,诸如交通、宾馆饭店、餐饮等。

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诸如公路、建筑等行业,既改善人居环境,又提升城市形象。

我国真正把旅游作为产业来抓是1980年代开始的,甚至直至1990年代,我国还有一半多省份的旅游局与外事办、接待处是一套人马。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产业化速度十分惊人,在国内旅游市场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迅速成为世界重要客源输出国并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接待国的地位,并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

2009年,国内旅游接待1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全国旅游从业人员达1100多万人,加上间接就业650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7%。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这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旅游市场也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发展到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

到2015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家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明确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

就我区来讲,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历史积淀,与国内知名景区,甚至与周边不少区县相比并无优势可言,但我们起步早,并经过长期坚持发展,做出了品牌和效益,使万盛旅游在全市占有重要一席,甚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确实堪称奇迹。

回顾我区旅游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是1992—1995年的创业起步阶段。

1992年,南天乡(现石林镇)从信用社贷款50万元开发石林景区,随后,政府组建公司,采取政企合一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万盛旅游产业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1993年,区委、区政府首次从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构想,并成立了区旅游局。

1994年,万盛区被市政府授予旅游经济试验区。

1995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实施“旅游带动”战略。

这3年累计接待游客35.4万人次。

但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由于政府自身财力薄弱、市场化经营管理理念不够等因素,旅游发展一直处于原始开发阶段。

二是1996—2000年的加速发展阶段。

为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思路,确定了“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业主开发、集团经营”的开发管理模式。

1996年,引入万盛煤炭(集团)公司投资开发铜鼓滩漂流,标志着万盛区旅游实现由政府投入开发旅游向业主投入开发旅游的转变。

1999年,万盛煤炭(集团)公司接手了万盛石林景区,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万盛石林景区改造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景区吸引力。

这5年累计接待游客105.8万人次。

三是2001—2003年的品牌树立阶段。

2001年,区委、区政府进一步确立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优势工业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城市建设为依托,科技创新为动力”的“旅游带动”战略,并完成了石林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引进重庆电厂全面展开黑山谷景区一期开发。

2002年,夜郎公司、石林公司、铜鼓滩漂流公司合并成立万盛旅业(集团)公司,黑山谷开园,万盛旅游产业进入最高潮。

同年,石林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03年,黑山谷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这3年累计接待游客144.2万人次。

四是2004—2008年的徘徊停止阶段。

2005年引进福建省莆田市双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开发推出了奥陶纪景区。

但这期间,周边景区纷纷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战略,以武隆为例,1999年到2006年间,引进重庆长松集团和华邦集团先后投入资金近4亿元进行旅游开发,芙蓉洞、天生三桥、仙女山先后创建为三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芙蓉江也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5─2007年,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投资每年均超过1亿元。

2007年6月27日,以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箐口天坑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被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目前中国第六处、重庆唯一世界自然遗产。

2007年底,根据旅游发展的形势需求,由政府出资组建了武隆喀斯特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入6亿元全面完成了对仙女山等6个景区的经营权回购,实现了景区所有权、保护权、经营权和开发权“四权合一”,全面完成了旅游资源深度整合。

与我区毗邻的南川金佛山景区也于2007年9月,由重庆交旅集团接手,投资20亿元对其进行全新打造,包括建设超五星酒店等,新开发的神龙峡景区也于今年“5.1”开园。

万盛旅游则由于景区开发业主主辅分离,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政府追求产业转型的目标不一致,导致景区深度开发停滞不前,旅游产品竞争力逐渐下降,旅游市场逐渐萎缩。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区旅游人次占全市旅游人次的比重从02年的1.68%降到08年的0.96%,并在重庆主城市民首选出游地调查中排名第11位。

五是以区委、区政府于2009年8月下发的《关于强力推进万盛旅游“二次创业”的决定》为标志的“二次创业”阶段。

二、万盛旅游“二次创业”实践探索

2009年,为有效改变万盛单一观光旅游和“门票经济”低水平发展现状,把万盛建成“重庆市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把旅游业作为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替代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旅游“二次创业”。

(一)确立目标定位

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上档提质、五年整体跨越”的时序要求,坚持“高起点、大投入、大宣传”,争取到2013年,将黑山—石林风景区成功打造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把万盛建成重庆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投入累计达到100亿元(其中:

旅游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投入30亿元,旅游地产综合投入70亿元),旅游人次700万(去年购票人次30.5万,今年预计能达到50万人次,从明年开始,要每年力争达到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去年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今年预计能达到5.2亿元,从明年开始,旅游综合收入要每年力争达到7亿元),旅游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

到2015年,将万盛打造为世界知名休闲度假地、重庆第二生活区。

(二)明确发展模式

在总结上世纪90年代初政府自主开发模式和21世纪初企业自主开发模式的基础上,2009年,我们提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

即由政府掌控黑山谷、万盛石林等核心景区,推动景区提档升级,并组织、发动和协调各种力量,调配各方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环境,提升地区旅游整体价值。

企业主体:

即以万盛国有旅游投资公司为核心景区资源开发主体,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为主体投资开发旅游地产、酒店、康体游乐等旅游休闲度假项目,提高旅游景区和相关配套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能力。

市场运作:

即在政府掌控核心景区和土地一级开发权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优化相关资源要素配置,使景区开发经营和旅游地产开发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社会参与:

即在统一规划审批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特色饮食、特色旅游商品,丰富旅游配套接待功能,带动当地群众转产致富,促进社会就业。

同时,采取“景区+地产”一体化开发方式,即:

按照“景区做品牌、聚人气、扩影响,地产做配套、平投入、出效益”的思路,政府主导先行投入景区开发,把景区做精,用景区品牌聚集人气,提升旅游地产价值,带动旅游地产开发;并通过旅游地产开发土地级差和税费收益反哺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景区与旅游地产联动共赢、良性循环。

国内在景区和旅游地产互动开发方面,武隆和华侨城的经验值得借鉴。

以武隆为例,10年前的武隆还名不见经传,当时仙女山的土地每亩还不到1万元,当地农民处于贫困状态,而随着武隆旅游景区的开发提升,现在仙女山景区附近楼盘林立,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房价销售得非常红火,土地价格也飙升到了20多万元一亩。

人们常说的地产可以带动40多个行业,而在武隆确实是旅游拉动地产。

再如华侨城集团投资建设的东部华侨城项目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即:

首先投入35亿元巨资精心打造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东部华侨城主题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形成旅游品牌(自2007年7月开始试运营半年时间,旅游收入8亿元、利润1.3亿元、税金1亿元,初步测算景区投资回收期为8年),然后在主题公园内修建了第一批别墅(20幢)向全世界成功发售,房价高达13.6万元/平方米(1幢别墅近1亿元),房地产丰厚的利润迅速弥补了景区的长线投入和回报,形成景区与地产开发的良性互动。

(三)理顺管理体制

2009年7月,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组织、统筹、协调。

8月,组建了黑山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区旅游局合署办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的原则,对旅游资源的核心区域实行园区化管理。

旅游园区所在镇主要负责人兼任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负责景区开发建设中矛盾纠纷的协调处理,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形成了有力、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

对旅游产业实行园区化管理,在国内有不少成功范例。

如湖北武当山景区,在2003年,省委、省政府就在武当山设立旅游经济特区,并赋予县一级政府职能,实施封闭管理。

6年多来,由于体制创新,机制到位,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9年,武当山接待旅游者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亿元,创造了被称为“武当之道”的发展新模式。

张家界景区的管理体制又是另外一个特点,张家界景区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其中有张家界景区管理委员会和武陵源区区政府,并且两个单位平级,造成景区多头管理的局面,张家界景区管理委员会没有建设管理权力,武陵源区区政府虽然有行政权力,但无法对景区实施监督管理,致使森林公园出现了规划建设脱节,直接制约了景区发展。

(四)组建旅投公司

围绕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2008年11月,区政府出资组建了国有独资的万盛旅游投资公司,主要负责旅游投融资、景区开发和经营管理。

去年以来,区旅投公司通过资产抵押,已获准银行融资3.92亿元。

根据投资计划,黑山谷景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9亿元(包括景区回购,黑山谷、南北门服务区、旅游公路、响水村、计生宾馆提升改造和新建八角游客服务中心),资金全部来源于中国农业银行贷款。

根据贷款协议,银行贷款期限为10年(贷款偿还宽限期2年,还款期8年),贷款期间利息为1.3亿元。

按照8年贷款偿还完毕,平均每年需还本付息6600万元,其中本金4900万元,利息1700万元(平均每月需支付利息142万元)。

根据测算,贷款能够通过景区及酒店收益偿还。

从景区经营收益来看,未来10年,预计旅游购票人次700万人,平均每年70万人,年均购票收入1.3亿元,扣除景区年经营成本670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1400万元,景区经营利润能达到年均5200万元;从酒店经营收益来看,未来10年,响水村和黑山谷度假酒店预计经营收入1.5亿元,年均1500万元,扣除酒店年均经营成本75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600万元,酒店经营利润能达到年均150万元。

由此分析,贷款偿还来源年均有7500万元(景区经营利润5200万元,酒店经营利润15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2150万元),预计工程投资回收期为8年。

(五)回购核心景区并实施提升改造

核心景区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只有政府掌控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旅游产业中的带动作用。

纵观全国知名景区如九寨沟、张家界、武夷山等均由政府公司在进行经营。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组建交旅集团收购长江三峡等景区,武隆县举全县之力回购仙女山等景区,都是为了掌控核心资源,实现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

为此,2009年3月,区旅投公司筹资7350万元,成功回购了黑山谷、万盛石林、铜鼓滩三大景区。

围绕“生态、休闲”和打造“中国最美养生峡谷”这一主题定位,去年10月,全面启动了黑山谷景区提升改造。

一是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对索道、栈道、浮桥、游步道、吊桥、电瓶车道和服务区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二是在原有景区基础上,对景观景点实施深度开发,形成了以五峡、七区、十二峰、三十六桥、九十九瀑、一百零八潭为主的6大精致生态景观。

三是在景区安装了智能化弱电系统,实现了景区全程监控、语音播放和电子票自动管理。

黑山谷的提升改造得到了市政府及区内外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4月20日,谭栖伟副市长专程到万盛视察黑山谷开发情况;6月27日,全市旅游大项目工作会在我区召开,6月28日,黑山谷成功开园。

截止昨天,到黑山谷旅游人次达13.2万,最高日游量8600人,比2002年黑山谷“5.1”开园最高日游量多1600余人;购票收入实现1350万元,比历史最高年份,2008年的1236万还多114万元,是近8年年均门票收入1088万的1.24倍。

三、深入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思考

当前,万盛旅游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

市政府60号文件明确提出“把万盛建成重庆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市旅游局与区政府于6月27日签订了《共同推进万盛旅游经济试验区发展合作备忘录》,并从8个方面明确了非常具体的合作内容。

黑山谷成功提升改造是一个新的起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向纵深推动我区旅游“二次创业”。

(一)高起点再策划再规划

一是着眼于构建“兴区促转”的重要支柱产业,围绕“建设重庆市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定位和打造“世界知名休闲地、重庆第二生活区”的要求,紧扣“生态、自然、健康、养生”主题,以“一谷、两园(国家地质公园、九锅箐森林公园)、三湖(白龙湖、青山湖、板辽水库)、四特色(自然生态、石林探秘、夜郎后裔、羽毛球)、五片区”的大旅游布局,聘请高端人才,高标准对万盛旅游进行再策划、再规划。

二是对大黑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策划、规划,风景名胜区内要涵盖黑山谷、石林两个AAAAA级景区和狮子槽、九锅箐等核心景点。

三是对景区和周边地产进行整体规划,将景区周边的椅子台、眼镜塘甚至白杨坪等区域纳入整体长远规划,使景区与地产有效结合,以景区提升地产价值,以地产完善景区接待服务配套。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地区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体制。

在旅游“二次创业”初期,我们把黑山管委会、区旅游局、区投资公司三套班子融为一体,通过高度集中,很好地解决了效率问题,这在黑山谷提升改造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是可行的,但整个工作展开后,感觉力不从心、难以应对。

特别是我们还把区级相关部门的审批权、管理权和执法权全部委托给黑山管委会,导致黑山管委会核心职能不突出,部分受托事项难以落实。

为了建立起更加高效、规范、廉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原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更加符合管理规范和市场规律。

一是实行政企分离。

黑山管委会、区旅游局、区投资公司三块牌子三套班子。

二是调整职能职责。

三是理顺运行机制。

(以武隆的管理体制为例)。

(三)全面加强景区经营管理

一是借鉴酒店管理模式,委托国内首家专业景区托管公司—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实施黑山谷、石林景区的经营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档次和服务水平。

目前,公司已签订协议,并全面接管景区经营管理。

二是区旅游局要加强行业管理。

一方面,牵头搞好景区安全监管,督促区旅投公司重点围绕提高景区内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隐患整治,不断增添安全设施;另一方面,强化对宾馆、星级乡村酒店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四)全面启动旅游地产

为尽快获取投资收益,缓解景区开发资金压力,切实推进“景区+地产”一体化开发,当务之急需全面启动旅游地产。

要按照“统一规划,掌控一级开发权,分期实施,分块出让,多业主开发”的思路,以黑山八角小城、天籁谷、江流坝、百花美丽山乡、椅子台等五大休闲度假项目为核心,以黑山镇河沟、林口、苦草塘、大坪土,石林镇朝阳沟、小石林、二凳岩、四方坪等特色民俗文化区和农民聚居点打造为依托,全力推进旅游地产开发。

核心区域内的旅游地产由区旅投公司负责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

核心区域外的地块分别由黑山镇和石林镇负责按照总体规划打造农民聚居点或特色民俗文化区。

年内要完成江流坝部分地块挂牌出让,实质性启动2—3个旅游地产项目。

只有尽快启动旅游地产项目,才能迅速收回投资,并提前还贷。

单从八角和江流坝两个地块来看,八角规划用地面积4500亩(约3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3000亩(约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容积率0.4。

按土地成本每亩约20万元,售价每亩60万元计算,政府可获得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约15个亿,税费收入5个亿,合计收入约20个亿,并将拉动旅游地产投入50亿元。

江流坝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可建设用地面积300亩,剩余面积约270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已开发4万平方米),容积率0.35。

按土地成本每亩约20万元,售价每亩60万元计算,政府可获得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约1.3个亿,税费收入7000万元,合计收入约2个亿,并将拉动旅游地产投入10亿元。

(五)实施石林景区提升改造

石林景区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1.6平方公里。

万盛旅游的核心是黑山谷、万盛石林两个景区,如果黑山谷定位为生态、休闲景区,做的是养生文化,并以观光游为主,万盛石林则应定位为地质型景区,可做科普、民俗文化,并以体验游为主。

两个景区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实施石林景区提升改造,我认为应遵循九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定位要高。

围绕最古老的石林,将石林景区(包含奥陶纪公园)打造成为的以地质科普和特色民俗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整体长远规划。

一方面对现石林景区和奥陶纪景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置游线和布局项目。

另一方面,对景区和周边地产进行整体规划。

三是建设投入要少。

景区设施改造不宜太高档,游步道以通达便利为主,关键是突出重点、做出亮点。

四是管理要上档次。

景区管理公司要提前介入,用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提升景区水平。

五是宣传营销要猛。

加大宣传投入,可提前半年围绕景区提升改造进行宣传造势,扩大景区影响,提升景区知名度。

六是配套要同步。

为确保石林景区提升改造完成后顺利运营,必须同步进行景区道路改造和酒店、路牌、巴渝新居等配套设施建设。

七是分期实施。

按照统一规划,实行先景区后地产,景区先石林后奥陶纪。

同时,石林景区内部提升与群众安置等也采取分步实施。

对于奥陶纪景区,如果能够回购就尽快回购,如果不能回购就要加强保护,务必按规划进行统一打造。

八是多业主开发。

部分参与体验性项目,可考虑引入业主开发,对奥陶纪景区,若能成功回购,则既可由区旅投公司开发,也可引入新业主参与体验性项目开发,同时也可与原奥陶纪业主协商进行合作开发、整合经营。

九是见效要快。

尽快完成石林景区提升改造整体策划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相关建设手续,力争羽毛球文化节后启动景区建设、并于明年“5.1”重新开园。

(六)大力完善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也是景区提档升级的关键。

就黑山谷景区而言,虽然完成了景区深度开发,但景区范围内水、电、路、通讯、接待等相关配套设施极不完善。

从水的情况看,黑山八角片区在北门建有一个日供水能力1000方的水站,但现在水源严重缺水;百花片区由原设计规模为480方的百花水站提供,但现供水规模只有200方;江流坝片区主要靠日供水量为300方的木鱼洞供水站供水。

目前,各片区在多数居民及农家乐经营用水主要靠分散就近取水情况下,也只能基本满足接待场所需求。

一旦启动旅游地产和酒店营业,用水矛盾在近期将十分突出,八角、江流坝片区日缺水量达1000方以上,百花片区也在500方以上,并且椅子台、天籁谷等旅游地产项目的用水问题也亟待解决。

由于已建水站水源缺水,当务之急是尽快寻找新的水源,初步想法是在鲤鱼河和野狼谷堰塞湖提水,以缓解用水矛盾问题。

电的问题也相当突出,目前黑山景区线路容量为7845千伏安,现已是满负荷运转,一旦启动旅游地产和酒店营业,线路将无法承载。

为了解决电的问题,在近期,区供电分局将从百花架设1回10千伏(容量为4500千伏安)的电力线路到八角片区,目前正在勘线,预计年底建成。

远期在八角规划区南部规划有黑山110千伏变电站,以彻底解决电力不足问题。

在旅游通道建设方面,目前旅游环线公路等级较低,大巴车难以通行,为了配合石林景区深度开发,近期要启动黑山镇南门至石林景区停车场路段道路整治,确保景区公路更加精致和安全。

远期要积极规划论证建设丛林—八角旅游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以万盛为中心,沟通渝南、辐射黔北的区域旅游交通大网络,增强万盛旅游集散能力。

在旅游接待方面,我们的接待档次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黑山谷开园以来,酒店少、住宿贵、服务差成了游客投诉的重点,在近期,要加快响水村宾馆、戴斯圣杰酒店和城区国际酒店建设,确保年内竣工投用。

并加大乡村星级酒店建设和管理力度,尽快形成高、中、低端相结合的旅游接待体系。

同时,把扫除旅游景区和主要公路的手机信号盲区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引导相关单位加大通信站点和网络建设力度,以解决景区通讯不畅问题。

(七)全力开展“三创”工作

名牌精品是旅游业新一轮竞争决战的制胜法宝。

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广西的桂林山水、四川的九寨沟等都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我们要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工程,精心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壮大提升品牌,当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启动创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工作。

要把全面创建“三块牌子”作为政府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重中之重,作为全面提升景区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宣传,广泛发动,上下一心、齐抓共创,努力把旅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做细。

四、政府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旅游“二次创业”我们提了两三年,但实质性启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其间也是跌宕起伏、几番折腾,既有经验值得借鉴,也有教训需要反思,总结起来,我有五个方面的深刻感受。

(一)思想要统一,方向需坚持

万盛旅游“二次创业”首先要统一思想,只有从政府到业界,从领导到群众,对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统一认识,理念一致、思路一致、行动一致,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

特别是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确定后,就要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工作抓好抓实,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只能裹足不前、贻误时机。

(二)定位要高远,实施需分期

要站在全国、全球的高度定位景区。

如:

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又如武隆的“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千岛湖的“水上娱乐天堂休闲度假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