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977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docx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齐一陈芳

小学“仪式教育”的实践与研

水丰路小学分校陈芳

研究背景:

一、纵观社会的需求

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人是为了求得社会更好的发展。

用一个简单的词汇去表达社会对人的需求的话,或许就是“德才兼备”。

“德”即是一种道德的规范。

如今有许许多多有才识,有抱负的青年走向了自己所期望的求职岗位,付出着自己的努力。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在我们的周围,人们意志逐渐涣散的现象则悄无声息地走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则是当今的人缺少一种约束,一种规范。

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最起码的仪式活动,那整个群体也不再称之为群体,已成为散沙一滩。

人才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一种责任,规范人的行为是教育活动中的某一个支点。

全社会企盼一支接受过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教育活动的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努力奋进的群体。

为此“仪式”教育活动则可以帮助整个社会得以实现其的需求。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完善

1、挖掘学校德育工作新载体的需要

随着我国体制的深刻变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开创新的局面,做好新的课题。

对于学校来说不再是单纯地传道、解惑、授业,它必须面对家长、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人的素质的孩子。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的快递,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在加快,可见陈旧的德育载体已经不堪重负,学校德育工作呼唤着一种新的载体,能够扬长避短,更趋于社会的需要,孩子的需要及认可。

2、促进学校德育资源整合的需要

学校的德育工作涉及学校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它的广度和深读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从而寻求到一个整合的点。

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重新审视时,它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递进的成螺旋上升的德育框架。

其中,在学校众多的德育工作中少先队工作可以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它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

学校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的分散性、无规律性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困惑。

,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当务之急就是需要进行一番有系统的调整,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开展。

在调整的过程中也就需要将多元化的德育资源整合,从而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社会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就是关注社会的发展。

学生无论在哪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好动、好玩、好奇,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位的说教则成为了他们最为厌烦的事。

用一种适合于他们发展的形式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完善他们,是我们所不断思考的问题。

“活动”则成为了学生们最好的体验过程。

因为只有体验才能够使学生们感受到一种规范对于自身的重要性。

为此,仪式教育活动则成为了我们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方式和辅助手段。

相信通过仪式教育活动能够充分地挖掘学生们的且能,让学生们能够明晰自己如何作为一个社会人,来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仪式教育”的界定:

“仪式教育”是我校所规划的一门德育类课程。

所谓“仪式”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学校推出“仪式教育”是横跨一至五年级学生之间的阶段性拓展型课程的科目。

鲁洁教授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指出,“德育过程涉及体验。

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

应该是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

”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张警鹏也认为:

人的思想道德认知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因而过多地预设过于纯洁又脱离现实的、或过分理论拔高的、或不加选择的真实的、或功利和物欲造就的现实情境,恐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内容:

一、仪式教育科目目标

我校“仪式教育”目标的拟定工作也将从这三大方面着手,即学生、学生的生活和该科目的发展需求。

学生是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

他们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个体。

对每个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是一种经历。

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他们已有的德行,和后继可能发展到的一种状况。

从学生生活中获得“仪式教育”的目标,这将促使教育目标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

近些年来,“让回归生活”的呼声愈来愈高,或许这就是一对鱼水关系的一种反映。

“仪式教育”科目本身的产生就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特色标志,它具有独立性,但又具有相对融合性。

为此根据科目所设定的意义来看,科目本身对于目标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根据上述的三大依据,我们课题组结合着眼点,开展了相关的探讨。

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达成一致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为根本,使其具有人生活的完整性和人的完整性。

我们希望通过目标的制定,在加以实施过程中能够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且使所制定的课程目标更有时代性、前瞻性,也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为了让每一个年级的孩子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我们还制定了分年级目标,从而细化目标内容,便于各年级的操作,利于学生的发展。

同时目标的制定,也为此科目的评价带来了相关的检测标准。

二、仪式教育科目内容

1、拟定各年级着眼点

每个年级的孩子都有每个年级的特点,又有各自的需要。

在小学中存在五年的跨度,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必须确定每个年级的着眼点。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中带着好奇,从行为习惯来说更需要适时地养成。

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强,也最能够通过“仪式教育”展现出德育的实效性。

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习惯已成为一种自然行为,但在他们身上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了,而是进一步强化人格的教育。

为此学校课题组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调查。

✧座谈

首先是教师座谈会。

我们主要是为了发现每个年级学生中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如:

一年级的孩子入学后的行为习惯问题;二年级的孩子对红领巾的向往;三年级的孩子是孩子的一个转折阶段,孩子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问题;四年级的孩子仍旧存在独立性差的问题;五年级可以说是小学中的小大人,他们即将走出校园,对于他们而言责任意识就会显得尤为需要加强。

等等这些每个年级孩子身上的问题成为了我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但也需要我们对德育教育的一种反思。

其次,分年级召开学生座谈会。

在这个座谈会中,我们以“回首往事”为目的,从五年级孩子身上寻求四年级时的影子,从四年级孩子身上寻找三年级时的趣事,依此类推。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无论是班级中的优等生,还是潜能生,无论是示范生,还是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习发自他们内心的话。

有位二年级的王同学就说道:

“如果我一年级的时候就能够好好地听讲,现在也不会成为老师一直盯着的对象。

”毕业的刘同学说:

“我进入预备班后,就时常受到老师的好评,老师经常说我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虽然有时也会范错,但是每次都能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

这需要感谢我小学时的汪老师和陈老师。

”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了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优势,将通过“仪式教育”加以完善。

最后,是家长委员会的召开。

这里都是一些乐于为学校出谋画策,能够充分发挥家长自治的一群愿意奉献的家长。

他们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工作,看孩子的成长,许多家长都反映到许多孩子的行为习惯很难改变,由于独生子女,孩子们的自私行为成为了一种势头等等。

通过三个层面的座谈,我们从中再一次思考了每个年级“仪式教育”的方向、目标和内容。

✧问卷

我们设计了一张问卷,针对不同的年级进行选择填写。

水丰分校“仪式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之问卷调查(略)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学校德育工作小组正在拟定学校“仪式教育”活动内容,为了丰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丰富学生校园活动,希望能够得到您和您的孩子的支持和帮助。

为此请您和孩子能够根据自己所在年级完成以下问卷内容。

1、您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中,下面哪些方面需要养成?

(请选择您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诚实守信的品质

()坚强勇敢的精神()为人处事的责任()独立自主的能力

()自我调节的心态()传统文化的意识()美好理想的追求

2、您会为您的孩子在不同年级选择哪些“仪式教育”内容?

(单选)

一年级:

()入学准备教育()儿童团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二年级:

()少先队教育()家庭意识教育()节日礼仪教育

三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

四年级:

()自主能力教育()劳动教育()民族教育

五年级:

()责任教育()环保教育()性教育

3、学校如果开设这些内容,您会利用自己的一些业余时间投入到相关的活动中吗?

()会()不会()视情况而定

……

这份问卷我们共计发放了340份,共收回298份,回收率87.64%,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校来说这样的回收率是非常可喜的,这也说明了通过学校多方的宣传和引导,“仪式教育”也受到了家长的关注。

这也为今后该科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针对这些所回收的大量数据,课题组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文明成长受到了家长们的注意。

许多家长在问卷上反映由于家庭教育方法的不正确、方法的过激都是导致孩子们形成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

他们渴望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充满良好氛围的学校中,通过各种有效性的活动,打破以往的那种传统说教,让孩子能够在认可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修德。

通过家长的问卷和多层面的座谈,我们看到许多家长和老师将着眼点放在了孩子能力和德行的培养上,因为大家都深深的知道孩子的德行是他们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也正因为这些,使得我们的“仪式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地寻找到着眼点。

2、确定各年级活动内容

根据科目目标的形成,针对各年级的目标确定相应的活动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进入小学开始算起,学生们经历了一次转折期,从对学习和朋友的茫然,到走近他们,融入他们,最后离开熟悉的母校,都无不告诉我们,学生们会在自己所走过的每一天,所留下的点滴心灵上的启迪和震撼。

当我们把这一系列串联起来之后,“仪式教育”的内容则会油然而生。

我们本着“与学生携手走过小学生活中有意义的每一天”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一为学生都能够有所获、有所得,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仪式教育活动彰显其小学阶段中最为亮丽的一面。

我们根据着眼点,依据目标内容,根据不同年级设计相关的教育内容。

我们先在二年级中进行实施。

二年级是以队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入队前的心理活动,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首先由大队辅导员与二年级的中队辅导员先进行队前的仪式教育课。

他们分别从各种渠道搜集信息,挖掘少先队知识,整理成一条主线:

队史——队标志——队仪式。

根据这条主线,再一次分别进行资料的搜集,寻找到适合孩子的内容,能够接受的内容。

其中,有的是文字资料,有的是音像资料,有的是图片资料。

根据获得的材料融合成以“飘扬吧!

领巾”为主题的系列内容。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仪式教育课的延伸,即入队仪式活动能够进一步地强化孩子们对少先队的向往和热情。

可见,开展主题式的仪式性活动显得非常必要。

为此在二年级“仪式教育”活动中,将仪式教育课与仪式活动融合在一起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以促进德育实效性的体现。

在二年级实践的基础上,我们针对每个年级的着眼点和目标逐一形成各年级资源开发梯队,听取二年级资源开发的经验分别从各自年级出发,确定了相关的“仪式教育”科目内容。

3、编制喜闻乐见的教材——《童心乐园——“仪式教育”学习包》

有了内容之后,课题组最大的工作就是关于教材的编制。

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确定的是教材的框架,希望通过每一个框架引导授课教师和孩子都能够获得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卡通人物的设计

为了亲近孩子们,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寻求他们身边的影子,在教材中我们设计了三个卡通人物的形象——调皮的张小刚、伶俐的李小小和聪明的周思量。

以吸引孩子们投入到“仪式教育”的学习过程之中。

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或伙伴,充分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

✧醒目栏目的设计

栏目1:

大眼睛——寻找或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栏目2:

故事园——通过故事感悟“仪式教育”内涵。

栏目3:

小机灵——通过思考设计或制定活动方案,或是反思自己的言行。

栏目4:

巧嘴巴——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栏目5:

心语站——为师生搭建沟通平台,以便于走进学生群体中,促进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心中的相法。

这些不同的栏目涵盖在《童心乐园》之中,我们在编写每一个内容或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关的栏目。

以为整个教材服务,同时也使我们的教材更进一步体现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

其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将这本教材命名为《童心乐园》。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名称,是因为我们所有课题组的成员都想还学生一个学习的乐园,是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

三、仪式教育开展形式

“仪式教育”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仪式教育课,二则是仪式活动,主要是将第一层面的内容加以深化,进一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体验的氛围。

两个层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融合,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言行一致,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和谐。

1、仪式教育课

我们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式、教师指导式和生生互助式三种形式。

✧师生合作式

在师生合作式中,我们充分发挥每一位小辅导员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把学习中的信息传递到自己的伙伴中间,以拉近“仪式教育”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式主要在低年级中进行实施。

✧教师指导式就是我们以往所采用的一种较为老套的教育方式。

✧生生互助式

生生沟通式是通过每个中队的中队委员会,通过十分钟队会的平台,促进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和互相帮助。

更重要的是针对“仪式教育”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探讨。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我们中高年级的孩子。

2、仪式活动

主要根据各年级仪式教育课的开展情况,以学校大队部为中心,开展主题性的活动。

它的开展我们主要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联动式。

✧集中式

所谓集中式,就是以学校全体成员为主所开展的某一项仪式活动,这是充分体现仪式活动具有螺旋性的特点。

✧分散式

之所以称之为分散式,是因为各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学校大队部的引领下,独自开展的仪式活动。

这种活动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各中队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甚至是假日小队活动。

✧联动式

这种方式注重的是学校与学校的联动、学校与家庭的联动,以及学校与社区的联动。

通过联动式的仪式活动,可以拓宽学校“仪式教育”平台,可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三位一体的实现,更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仪式活动。

四、仪式教育评价方式

1、对学生的评价

✧巧用《成长记录册》

它关注的是学生过程中的体验和发展,强调用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经历过程。

我们主要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仪式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每一滴进步,每一滴成长都是那样的关注,从而促进学生们不断提高和发展。

✧巧用争章资源

将仪式教育充分地运用在我们德育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为此将争章活动与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年级

主题名称

奖章

一年级

入学教育

微笑章

团课教育

苗苗章

二年级

队课教育

星星火炬章

三年级

感恩教育

自理章

四年级

主人翁教育

自动章

五年级

责任教育

责任章

其中微笑章和责任章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制而成的,作为选修章运用在活动之中。

奖章的目的是在于鼓励孩子们能够遵守一定的规范,从而达到仪式教育的目的。

当学生通过争章活动获得所相应的奖章时,可以将这枚奖章黏贴在《成长记录册》中的雏鹰争章栏中。

2、对教师的评价

✧利用《成长记录册》的平台

教师在整个仪式教育过程中首先改变的是教师的角色,教师在仪式教育中更多的是充当伙伴的角色,与学生们共同分享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经历。

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对于教师的评价就如同对学生的评价一般,让学生们能够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同样的用描述性的语言与老师进行沟通,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

✧利用仪式教育课评价量表

名称

年级

执教者

序号

参照标准

A

B

C

D

1

目的明确性

2

课堂内容多元性

3

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性

4

学生参与积极性

5

教师活动组织合理性

6

资源利用充分性

7

实施效果体现程度

8

学生接受程度

总体描述:

等第:

3、对本科目的评价

✧在教师中搜集信息

针对每一年级所开展的仪式教育活动的情况,要求教师结合开展过程中具有典型的或普遍发生的情况,撰写教学反思或案例。

通过搜集反思和案例,有针对性地罗列出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便于此科目的科研活动小组进行探讨,从而改进。

✧在学生中汇集信息

根据每一次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科研活动小组有效地组织部分学生召开座谈会。

以了解整个教材中学生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哪些,以便于增添。

或者有哪些不适合的需要删减或修改。

✧在家长中采集信息

有些仪式教育活动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进来,以便了解家长对此科目的想法。

尤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帮助家校双方形成合力,让家长也能构参与到此项科目的建设过程中。

研究成效:

一、学生的发展

1、从体验中形成规范

规范一词含有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某种规格、标准、准则的意思,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应该遵守的各种规则。

教育理念中一再强调的的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学生。

帮助学生形成规范,这对于他们的现在,还是将来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仪式教育中,形成规范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或许也是其他课程中所没有的,也正因为有此,才显得仪式教育课程更加可贵。

在仪式教育过程中涵盖了许多规范,如:

队、团仪式的规范、为人处世的规范等等。

案例1:

少先队组织是广大少年儿童的摇篮,二年级的儿童团员们向往胸前佩戴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在此阶段对他们适时地进行队前教育,对少先队基础建设的加强,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为此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高年级和二年级孩子结成手拉手班级,选派优秀的队员到班级进行辅导帮助。

做好对新队员的调查跟踪,入队前入队后有无进步,有无变化,针对不同情况及时进行教育,使他们受到少先队组织对自身的帮助和提高。

把成为少先队员的一系列要求和规范准确地告知,如知道队的名称,理解“先锋”的含义、认识队旗,知道图案含义、知道队员的标志是红领巾,爱护红领巾、知道敬队礼及其表示的意义、知道队的呼号、学会写入队申请书、知道入队时做一件好事、会唱队歌、知道入队誓词的内容、知道合格队员要做到“五要”等。

通过这一环接一环的入队要求,孩子在体验规范的过程中坚定了自己入队的信念,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体验规范会让我们的孩子进一步认识到在履行自己的言行时,有许多地方并非时自己想当然就可以完成的,重要的是只有规范了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才能够珍惜自己的每一份收获和自己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

2、从活动中学会合作

“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必须合作相处,才能在地球上同舟共济,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我国家庭独生子女多的情况下,更需要对学生加强合作精神的教育,为此我们通过仪式教育课程,使孩子们真正意识到合作的价值所在。

案例2: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一个转折期,“逆反心理”和“自我中心”已经在他们的心中蠢蠢欲动。

为此在仪式教育课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第一个整十岁的生日,规范他们的言行,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

为了端正每一个孩子对他人的态度,我们充分利用课程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来学会称赞他人。

小果同学是一个非常霸道的孩子,一有事就会把他那位不讲理的爸爸抬出来。

大家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说到合作那就更不用提了。

为此在课程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表的活动帮助每一个人都来关注她的另一面。

就此许多同学发现他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

在一次军事训练活动中,许多人都愿意和他成为合作伙伴。

在合作中孩子们彼此间又走近了一步,彼此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渐渐地,小果同学也发生了变化。

的确,合作是一种精神,它无处不在。

孩子们的成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都需要公平合作的精神,唯有相互之间伸出真诚的手,以诚信的理念建立起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让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二、教师的发展

教师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每一位教师必须有详细的前教育内容的计划和备课,并能够设计一堂主题班(队)会,以锻炼教师的仪式教育基本功。

既然如此对于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师而言,在参与了“仪式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中,在理念上得到了更新,在德育工作手段发生了转变。

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请一些专家、有经验的老师来我校开设专题讲座和指导讲座,启发教师明确“仪式教育”的重要意义;让一些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能够进行展示,并将一些实践过程中的好方法、好做法、好想法与大家一同分享。

我们在加强对学校教师实施过程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区拓展型课程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与评估,并向学校领导公示考核成绩,以此增强推进的力度。

定期对学校仪式教育活动情况进行师生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学校教师的发展动态、学生的状态、创新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内心需求等,以便调整自己的工作,为基层学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指导。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首先,“仪式教育”推进了少先队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充分挖掘并整合了学校的各项资源。

把许多原本所忽视的一系列德育内容加以深化和落实,使得少先队工作渗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尤其是增强了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们的队意识和团意识。

其次,“仪式教育”使价值观的传播具有了有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相应的主题活动,使那些抽象的、口号式的标语变成了生动的活动、具体的行为,进行了形象化的表达,变得可视可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并会积极去体现。

这就进一步使得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向学生个人的价值观转化,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而逐渐感受到集体的存在,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再次,“仪式教育”融合了各方的德育平台,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合一的德育工作主线,形成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

从中打破了德育工作中学校的孤立性,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研究反思:

学校的“仪式教育”校本课程还处于一个雏形,它的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

我校课题小组还在不断地思考:

1、“仪式教育”的随机性强,如何将它的开设时间加以固定。

2、对于参加实施过程的小辅导员们该如何去进一步评价他们,以促进他们进一步地发展?

3、“仪式活动”该如何进一步地拓宽,完善学校德育平台,形成学校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