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0239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docx

中通大学意释致用

《大学》意释致用

篇名意释:

“大学”二字是和“小学”相对而言。

“小学”古代意思有二:

第一,是指一种专门的学问。

即训诂、字书、音韵之类。

如《四库全书总目》中专有“小学类”。

其中有:

“经部卷四十,小学类一,训诂”;“经部卷四十一,小学类二,字书”;“经部卷四十二,小学类三,韵书”;“经部卷四十三,小学类存目一,训诂、字书”;“经部卷四十四,小学类存目二,韵书”。

学界有许多笃学之士皓首精进此类学问,成为了不起的大家。

第二,“小学”意思按朱熹的说法是指古代社会的初级教育。

他说: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照此说法“小学”系指人际之间的社交礼仪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小学”虽然重要,但只得“小学”未必能够成为真君子。

若只是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而不求上进,就会导致墨子批评儒家所说的“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即故意弄出繁琐的礼仪抬高自己,混吃混喝。

若只是满足于学习“书数之文”,就会成为朱熹所鄙视的只会“记诵词章”的俗儒。

与“小学”不同,“大学”为成圣之学。

其所教如朱熹所说,乃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也就是说“大学”既要求学,又要立德,既要成就自己,又要成就天下。

致用:

在实际生活中,“大学”“小学”不可分离。

从时间上看,他们是学习的不同阶段。

“小学”是进入“大学”的阶梯,“大学”是“小学”的升华。

从逻辑结构上看,“大学”是头脑,“小学”是腿脚。

“大学”指导小学,“小学”落实“大学”。

无“大学”则“小学”没有方向;无“小学”则“大学”虚玄不实。

 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释:

“大学”之道乃修己成物之道,此道由一系列步骤和目标组成。

第一,“明明德”即领悟最光明的道德;第二,“亲民”即与民众紧密结合,将光明的道德融入民众生活,移易其风俗而改造之;第三,“止于至善”即达到最高层次的善的目标。

最高层次的善是什么?

不是指虚无缥缈的百分之百纯度的黄金一样的善,而是指把光明的道德落实在民众中,使之光显于天下。

致用:

什么是“至善”?

“至善”的具体含义是“知行合一”,即不但能够知道什么是善,还能够将善运用到民众生活中,改造全社会,也就是既内圣,又外王。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释:

知道了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能够确定方向和路线;确定了方向和路线就能够集中思绪无心旁骛;集中思绪无心旁骛就能够安适;能够安适就能够细心考虑;能够细心考虑才能够有所得。

致用:

进行崇高远大目标的教育能够让人们冷静细心地思考眼前问题。

没有崇高远大目标的人,也是对前途没有信心的人。

在他们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有所失。

遇事不待冷静思考,急于拼抢。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释:

想让天下人都领悟光明的道德,必先安定好自己的邦国;想安定好自己的邦国,必先整肃好自己的家族;想整肃好自己的家族,必先修好身;修身之前先诚意;诚意之前先致知;致知之前先格物。

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

以上“大学”八纲目就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致用:

“内圣”“外王”本应同时进行。

儒家把他们分开,由“内圣”而“外王”笔者以为实属无奈。

因为当时社会黑暗,君子时运不济,只能立足自身。

颜回针对孔子之道难以推行说: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君子的态度是行道而已,不管他人如何对待我。

君子对前途充满信心,深信从自己做起,总会有志同道合者与己相“友”。

孟子谓万章曰: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君子不断扩大“友”的范围,一步步向家族、邦国扩大,最终定能够改造天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意释:

每一个人无论贵贱高低,都要先修身。

不修身就不能做成事。

应该摆在首位的却放在次要,应该暂居次要的却放在首位,这是不可以的。

致用:

印度人民的伟大领袖、令世人敬仰的思想家政治家圣雄甘地认为,手段比目标更加重要。

他说:

“有人说:

‘手段毕竟是手段’,而我则说‘手段决定一切’,从手段可以看出目的,在手段和目的之间并无间隔的墙壁……目的的实现与我们所运用的手段是严格地成正比的,这是毫无例外的一致关系。

”甘地打了个比喻,手段好比是种子,目的好比是树木,手段和目的之间有着“姻亲”的关系。

由此甘地深信“注意手段,目的自明”的哲学。

修身就是随时警示自己勿脱离道德的手段;做成事业是目标。

手段不正确,最终会偏离目标,即便实现了目标也是大打折扣的目标。

传十章

第一章

康诰曰:

“克明德。

”大甲曰:

“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朱熹提示:

)右传之首章。

释明明德。

意释:

文中引文皆出自《尚书》的《康诰》、《太甲》(即《太甲》上)、《帝典》(即《尧典》)。

《太甲》出自《伪古文尚书》。

《尚书》的三个引文分别是:

能够领悟德;永远关注上天的光明的命令;能够领悟巨大的德。

三句引文是递进的关系:

第一,人要领悟德;第二,人要领悟的德就来自上天的光明的命令,不是人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所以人要时刻注目上天的光明的命令;第三,因为来自上天的命令,所以这个德是大德。

人要领悟的是大德。

另外,这个领悟是出自自我内心的真正的领悟,故曰“自明”。

致用:

古人所说的上天的光明的命令,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客观必然性。

这里透露出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

真正的道德必须建立在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而不能只建立在个人的感受和情感的基础上。

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道德就是古代所说的是来自上天的命令,其中一些虽然与我们的情感相左,我们仍必须接受。

相反,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旧道德虽然为我们的感情所青睐,仍然必须抛弃。

比如在今日社会,一些表达个人之间私情的家族道德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公民社会,理应被抛弃。

第二章

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朱熹提示:

)右传之二章。

释新民。

意释:

汤之“盘铭”是商汤王时镂刻在用于沐浴的青铜器皿中的鉴戒之言。

所引三组话的意思也是递进的。

第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够每天更新,就日复一日地更新,每日都有新的涌现。

第二,“作新民”:

继前面每日更新之后,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能够打造出新型民众。

第三,《诗经·大雅·文王》曰: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即周虽是秩序陈旧的古老邦国,但他秉承天的命令,在“作新民”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更新,开创新的时代。

第四,“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即所以统治者治理天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

致用:

第一,不怕慢,就怕停。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人们只要日复一日坚持不懈,一点一滴地自我更新,就一定能够打造出新型民众。

急风暴雨的激进方式,未必能够真正达到“作新民”的目的。

笔者也认为,商纣王是个革命家,只是在策略上过于激进,超越了当时社会相当多的人的承受能力,于是旧贵族利用了内部人们的不满情绪和外部的周族发动了推翻商纣王的战争。

周公在灭商之后采取的“启以殷政,疆以周索”策略(即仍用殷人原有的制度打开局面,但土地制度用周朝的),就是适当考虑到了殷族人对改革的承受力和殷旧贵族的利益。

《诗经·大雅·荡之什》载:

“文王曰:

咨!

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枝叶未有害。

本实先拨。

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

”周文王为了教训本族人,总结了殷灭教训:

要牢记殷人改革过激的教训,不要忽略多数人的承受能力。

第二,汤之“盘铭”是商汤王时镂刻在用于沐浴的青铜器皿中的鉴戒之言。

商汤王把鉴戒之言镂刻在青铜器皿中,说明他注意把思想、精神渗透到各个方面,乃至渗透到日用的器皿器物中。

《大学》的作者曾子注意到了这一点。

孔子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

孔子感叹:

“觚不觚,觚哉!

觚哉!

”“觚”,酒杯也。

孔子感叹的是,这不像个酒杯了。

这还是酒杯吗!

这还是酒杯吗!

为什么?

原来的酒杯累积着很厚的文化含金量。

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浮躁,缺乏文化品位,所制作的酒杯没有文化含金量了。

衣服是物质,“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

”衣服穿在身上而不知道他的名称及背后的含义,这是迷惘。

《荀子·宥坐》记载: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为何器?

’守庙者曰:

‘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

‘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顾谓弟子曰:

‘注水焉。

’弟子挹水而注之。

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吁!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欹器本源于古人汲水的器皿,后经形变,成为比喻人生哲理的精神器物。

此器物空则歪倒,水满则倾覆,唯盛一半水方可正立。

儒家认为,此物放在座右可以警示君王:

腹中空无知识会走邪路;自以为腹中知识盈满骄傲自大,会导致失败;腹中有许多知识但总觉得不够,才能不偏离正道。

可见,荀子记载的那个欹器,是一种文化含金量很高的物体。

第三章

诗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意释:

第一,《诗经·商颂·玄鸟》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即天子辖地广袤千里,任凭老百姓居住。

第二,《诗经·小雅·绵蛮》云: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即鸣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平静的山窝。

子曰: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孔子读了这两句诗之后发出“于(乌)”的感叹之辞。

小鸟停留的真是地方。

小鸟尚且知晓该停留在什么地方,人难道还不如小鸟吗?

第三,《诗经·大雅·文王》云: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即端庄恭敬的周文王,光彩四射,美德永存。

这是由小鸟想到了周文王。

周文王之所以光被后人就是因为知道每个人应该停留在什么位置。

什么位置呢?

《大学》的作者认为,应该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止”:

也可衍释为符合)。

”君臣父子朋友做事都各有所符合。

致用:

所谓“知其所止”就是知道适合自己停留的位置。

在我们这个宇宙中,每一个人、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轨道、角色、角度、方式。

有的适合天上飞,有的适合水里游,有的适合路上走;。

有的适合高空,有的适合低空,有的适合深水,有的适合浅水,有的适合高山,有的适合山谷,有的适合沼泽,有的适合沙漠,有的适合森林;有的适合走椭圆轨道,有的适合走正圆轨道,有的适合走抛物线轨道,有的适合走S形轨道,有的适合走直线轨道;同样在树上生活,有的在树顶生活,有的在树叶阳面生活,有的在树叶阴面生活,有的在树干生活,有的在树根生活,有的在树皮里面生活,有的在树皮外面生活,有的适合在树的中间打洞生活。

这一原理体现在人伦身上,每一个人做事都要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符合一定的准则。

即君仁、臣敬、子孝、父慈、朋友信。

诗云: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

“于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朱熹提示:

)右传之三章。

释止于至善。

意释: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眺望那清澈淇水的转弯处,河岸的翠竹郁郁葱葱,沁人心脾。

一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年轻后生令人难忘(“终不可諠兮”)。

如此风度不是天生的,而是象加工齿骨一样地反复切磋(“如切如磋”),象加工玉石一样地反复琢磨(“如琢如磨”)。

这个年轻后生的风度是什么样呢?

表情庄重(“瑟兮”),心境展阔(“僩兮”);光彩照人(“赫兮”),气宇轩昂(“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忘记)兮!

“如切如磋”比喻严谨治学。

“如琢如磨”比喻刻苦修身。

“瑟兮僩兮”形容矜持谨慎。

“赫兮喧兮者”形容仪表威严。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言风度翩翩的君子道德境界达到顶端,民众永不忘怀。

《诗经·周颂·烈文》:

“于戏!

前王不忘。

”啊!

先王之圣德永不忘怀。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后世君王崇尚先王的美德,亲爱自己的先祖。

民众感受到先王带来的快乐,获得先王遗留下来的利益,所以对先王永不忘怀。

致用:

“有斐君子”之所以能够引起作诗者的无限的遐想和赞美,就是因为这个“君子”的眼神、表情、说话的语气、用词、动作的节奏文化含金量非常非常高。

儒家特别强调行为中的文化含金量。

《三国志补注》记载一事:

“匈奴遣使人来朝,太祖令崔琰在座而已捉刀侍立。

既而使人问匈奴使者曰:

‘曹公何如’对曰:

‘曹公美则美矣,而侍立者非人臣之相。

’太祖乃追杀使者”曹操耽心自己貌丑个矮被匈奴使者蔑视,便让属下崔琰冒充自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接见匈奴使者,自己在崔琰身后带刀侍立。

没想到匈奴使者从举止形态中看出崔琰徒有形表之美,无人主之气质。

在后的侍者倒是“非人臣之相”。

关于行为层次,人的眼神、表情、说话的语气节奏、行为举止的做派都能够透露出文化品味。

“子云:

‘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

先财而后礼,则民利。

无辞而行情,则民争。

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

’”孔子说:

相见之礼是,先行相见之礼再奉上礼物,这是希望百姓先做事情再得到俸禄。

反之,先奉上礼物再行礼,百姓就会贪图财货。

没有相交往的辞令而只用礼物表达情谊,百姓就会争夺财货。

“子云:

‘君子不尽利以遗民。

诗云:

彼有遗秉。

此有不敛穧。

伊寡妇之利。

故君子仕则不稼。

田则不渔。

’”君子取利不求穷竭。

例如粮食收割,孔子说:

君子不可收净,而要留一部分给百姓。

就像《诗经》所说,那里遗留点禾把,这里落下点没收割的稻穗,给寡妇留点利。

在社会谋生,做官的就不要种田,种田的就不要打鱼。

君子乘车行路,“故君子式黄发。

下卿位。

入国不驰。

入里必式。

”君子乘车,遇老人要凭轼致敬;经过卿的朝位要下车;在城市里不驰骋;进入里门必须凭轼致敬。

平居时,“毋侧听。

毋噭应。

毋淫视。

毋怠荒。

游毋倨。

立毋跛。

坐毋箕。

”听人说话不要侧耳听,不要粗声大气地答应,不要斜眼看人,不要显出一付懒散的样子,走路不要露出傲慢的样子,站着要两腿直立,不要一条腿偏斜,坐着时不要象畚箕一样两腿分开。

第四章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朱熹提示:

)右传之四章。

释本末。

意释:

主持诉讼就表面程序上看我与他人并无不同。

但是在本质上我与他人有根本区别。

我主持诉讼不光讲求对法律的维护,更要让世人明于是非,懂得廉耻,弘扬正气。

使人们打一次官司就明白了是非善恶的标准,不会再为同类事情打官司。

不讲道理的人没处胡搅蛮缠,因为他们害怕社会舆论所表达的民意。

这才叫做懂得解决诉讼问题的根本。

致用:

孔子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认为,一味用朝廷的禁令为导向,一味用刑罚来约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犯罪问题。

因为老百姓没有廉耻之心,只是一时畏于君令刑威才不敢放肆。

一俟君令刑威有所不至,必然犯罪成风。

反之,注重道德引导,礼乐教化,老百姓明辨是非,有廉耻之心,自觉约束自己,杜绝犯罪。

但这些话并不表明孔子反对法律和刑罚。

孔子说: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

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其中的“谨权量”、“审法度”就是法律。

史载:

孔子“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就是在执行法律。

儒家强调以德治国并非不重视法律,而是注重以法来彰显道德正义。

通过法让人懂得是非廉耻。

今天的法治社会也应该继承孔子的“听讼”精神。

比如,当代人民的好法官宋鱼水办案就体现了这种精神。

她说: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法律的适用当中,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更好地贯彻法律。

”为了更好地贯彻法律,体现法律的精神,宋鱼水不是简单依条例办事,而是在维护法律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双赢。

“宋鱼水认为,调节是使双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实现,社会财产损失最小。

法官要研究当事人心理,多一点关爱,多一点理解。

告诉当事人法律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基础是感情,法官需用要一颗公正的心,避免问题激化和火上浇油。

第五章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认为)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

(于是朱熹)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意释:

朱熹认为《大学》传解第五章内容应是解读“格物”、“致知”,但因古书传递久远,今已亡佚。

朱熹根据他所崇拜的程颐的思想,试图补阙。

所谓“格物致知”是说想要挖掘和发挥我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必须深入“物”并穷究其理。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即人心本来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曰种子,但需要激活,靠谁激活?

“格物”即深入“物”并穷究其理。

所以朱熹《大学》补传说: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同样,深入“物”并穷究其理也要靠挖掘和发挥我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朱熹《大学》补传说: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总之,愈格物穷理愈致知,愈致知愈格物穷理,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推动。

所以朱熹《大学》补传说: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致用:

“格物”、“致知”是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开端。

开端至关重要。

第一,“格物”

儒家强调通过“格物”达到博学的程度。

不“格物”人就愚昧无知。

“格物”的物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a)自然物。

朱熹说:

“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

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

如所谓‘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自家知得这个道理,处之而各得其当便是。

”朱熹主张对自然界之物都要格。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

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许多儒家学者频繁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儒家认为八卦就是圣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自然界所得。

子曰: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反映孔子仔细观察过植物开花结果。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这反映孔子仔细比较过松柏与周围其他种类树木的不同。

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这反映孔子数次登山观望。

大自然可以陶冶性情,成为修身的极佳途径。

朱熹甚至通过格物,推测出山海地质之变:

“鸿荒之世,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

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

”通过接触天地江海四时,人们可以领悟人类的道理。

昊天之宽广无所不覆,大地之厚重无所不载,春夏秋冬,气化流行,海纳百川,人们由此懂得了无私、宽厚、顺势、灵活、柔顺。

从动物身上,朱熹观察到了“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

以君臣父子形容虎狼蜂蚁不算过分。

我们看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节目。

猛兽虽然凶残,但其血缘群体内的亲情非常令人感动。

如:

非洲胡狼,它能够残忍地咬碎斑马的头,可一家内成员对小狼崽关怀备至。

狼爸狼妈捕食回来,吐出食物,反哺狼崽。

狼崽吃后有剩的,父母吃,没剩的,父母就饿着。

哥哥姐姐们从来不与崽弟妹争食,而是主动洞外四周警戒,等崽弟妹吃完后再出去找食。

小昆虫蚂蚁蜜蜂中的工蚁蚁后、工蜂蜂后,都各尽职责。

他们为了群体的生存,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体。

动物的无私表现,经常令我们汗颜。

所以,接触大自然是人类陶冶性情提高道德水平的绝佳途径。

(b)事物。

儒家所讲的物也包括事。

王阳明说:

“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

如意用于事亲,既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则听讼为一物。

”王阳明的说法朱熹也有。

“盖衣食作息,视听举履,皆物也”。

“衣食动作只是物”“饥而食,渴而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所以饮食作息者”也是物。

再往前追溯,孟子也称事为物。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所以,儒家所说格物也包括关心各种事物。

人的道德就体现在各种具体事物中,这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中庸》说: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这是说,儒家之道就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以得到儒家之道。

所以,格物之物包括事物。

(c)书本。

读书更是儒家所强调的。

王阳明说:

“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

朱熹说:

“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

”“读书者譬如观此屋,若在外面见有此屋,便谓见了,即无缘识得。

须是入去里面,逐一看过,是几多间架,几多窗棂。

看了一遍,又重重看过,一齐记得,方是。

”读书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前人漫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智慧,迅速领悟深刻的道理,这是不言自明的。

总之,儒家格物之物是多方面的,实际生活和书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不囊括其中。

格物之格的意思是即、至,也就是到达。

如何才算是到达?

朱熹说:

“格,谓至也,所谓实行到那地头。

如南剑人往建宁,须到得郡厅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阳境上,即不谓之至也。

”好比到北京,不进入北京市政府市长办公室,就不算是到了北京。

格物,不进入到物内之要害,就不能算是格。

物之要害就是伦理道德。

朱熹说:

“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

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

”“理”是伦理道德之“理”,格物之格就是领悟到伦理道德。

如果只停留在认识每一物的自然属性,就永远达不到格的境界。

朱熹说:

“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不能深入到伦理道德的层次就不是格。

学习而不格,欲有所收获,就如同想煮沙粒成饭,永无成功之日。

就像我观察非洲胡狼,如只看到狼很凶残,或者狼肉可制成美味菜肴,狼皮可制成高级皮衣,看不到狼家族内的亲情,就不能算是格。

“格”不仅要深入到伦理层次,还要悟出人与万物的相得益彰。

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的境界。

比如我刚刚买了一条小狗,狗与我相生疏,且未经训练,乱窜乱叫,随地拉屎拉尿。

经过一段喂养训练,我了解了小狗的习性,小狗也养成好的习惯,变得听话可爱。

这时的小狗已“备于我矣”。

我对小狗随心所欲,无需再忧虑什么;小狗也活活泼泼、快快乐乐。

这就是孟子说的“反身而诚”的“诚”。

“反身”就是回味,“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第二,致知。

“致知”是发挥主动性的意思。

其中包括两点:

(a)“致知”是挖掘认识潜力的意思。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是说人的内心潜存着认识能力。

这个能力中渗透了由以往长时期积累的知识构成的“已知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