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0420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最新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25

第二章、场地工程地质特征510

第三章、施工部署1112

第四章、主要分项施工方法1217

第五章、土方开挖、运输1724

第六章、支撑拆除2425

第七章、基坑排水25

第八章、基坑监测2526

第九章、应急措施、管道保护措施及其它注意事项2627

第十章、保证工程质量措施2728

第十一章、保证工程安全生产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2829

 

温州市鹿城区南郊街道农房改造德政集聚点安置房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温州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农贸城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

温州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浙江文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承建单位:

温州市瓯海建筑工程公司

勘察单位:

温州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1、编制依据:

1)、温州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图纸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10)

6)、〈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本工程名为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农贸城一期工程,酒店地下室1层,地上由酒店18层和市场4层组成;位于上汇北路东侧,温州市三溪片区瓯海中心西单元(0577-WZ-SX02)D-09地块;总建筑面积89449.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2176.5平方米);酒店建筑总高为70m,市场建筑高度为24m;桩基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

建设总用地面积32229.3㎡,地下建筑一单独的地下室,建筑面积2176㎡,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相对标高±0.000相对于黄海高程绝对标高6.20m,场地自然地面标高4.85m(相对标高-1.35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

-4.70m;底板承台、地梁底为100厚C15素砼找平,其下厚150片石灌砂砼夯实垫层,底板、承台垫层底相对标高及挖土深度见图02、图05,主体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坑支护总延长米约230m。

地下室基坑挖土深度见下表。

编号

(长×宽×厚)(m)

承台(底板)底标高(含垫层)(m)

挖土深度(m)

承台形状

ZCT1

1.40×1.40×1.20

-6.15

-4.80

单桩正方形

CTL

6.40×1.60×1.60

-6.55

-5.20

三桩长方形

ZCT3

3.20×4.60×1.90

-6.85

-5.50

三桩三角形

ZCT4

4.00×4.00×1.90

-6.85

-5.50

四桩正方形

ZCT5

4.994×4.994×1.90

-6.85

-5.50

五桩正方形

ZCT7

6.40×8.60×1.90

-6.85

-5.50

七桩L方形

ZCT10

11.20×4.00×1.90

-6.85

-5.50

十桩长方形

地下室基坑挖土深度表

第二章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一、场地地质条件

(一)场地地基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和现场调查,本工程基坑开挖所涉地基土特征简述如下:

1-0层:

杂填土

杂色,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碎块石及建筑生活垃圾等组成,土质不均,性质较差。

该层分布于场地表部,厚度0.40~1.30m。

1-1层:

粘土

灰黄色,软~可塑,厚层状,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含铁锰质氧化斑点,摇震反应无,中偏高压缩性,力学性质一般。

该层全场分布,顶板埋深0.40~1.30m,顶板标高3.26~3.85m,厚度0.50~1.80m。

2-1层:

淤泥

灰色,流塑,厚层状为主,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偶含少量贝壳碎屑,摇震反应无,高压缩性,力学性质差。

该层全场分布,顶板埋深1.70~2.60m,顶板标高1.81~2.80m,厚度7.70~8.70m。

2-2层:

淤泥

灰色,流塑,鳞片状为主,片径为2~3mm,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含少量贝壳碎屑,摇震反应无,高压缩性,力学性质差。

该层全场分布,顶板埋深9.80~10.60m,顶板标高-5.36~-6.48m,厚度9.80~13.20m。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见表一。

表一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一览表

编号

土名

厚度(m)

重度(m)

含水量(%)

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o)

渗透系数(cm/s)

1-0

素填土

2.90

18.0

/

3.0

15.0

/

1-1

粘土

1.0

18.4

38.3

34.0

14.4

1.3E-08

2-1

淤泥

8.0

15.9

66.7

15.0

7.7

2.3E-06

2-2

淤泥

12.0

16.1

61.1

15.0

8.1

2.6E-06

(二)、地下水

场地分布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浅部1-1层粘土及2层淤泥中的孔隙潜水、深部碎石土层中的承压水。

潜水对本工程设计施工影响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径流补给,以蒸发或向低洼处径流为主要排泄途径,土层渗透性能差,径流缓慢,地下水位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水量总体贫乏。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埋深约70m含粘性土圆砾层中,含水层赋水性、渗透性、连通性相对较好,水位相对稳定,水量中等,主要接受侧向渗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或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途径。

地下潜水位埋深为0.45~1.20m,年变幅为1.0m左右,承压水头埋深8.0m左右。

三、支护方案选型分析

本工程地下室均为一层,其中1#楼基坑开挖深度:

5.77~6.02m,;4#楼基坑开挖深度:

4.47~6.02m(坑中坑为7.27m)。

基坑东侧为蛟风路;南侧为德政路,西、北侧为一些简易的房子(二期规划用地);两地下室之间为规划的炬光路(具体详见图01)。

参照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温州建设局有关文件,确定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r0=1.1。

综合支护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可行、周边环境以及有关建筑管理规定等多方面考虑,本基坑支护采用排桩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方案,被动区采用水泥搅拌桩墩式加固土体。

四、支护桩及支撑部分设计技术要求

1、支护桩

支护结构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φ600@800、φ700@1000并选用C25水下凝土,孔底沉渣厚度≤200mm,桩位水平偏差要求<50mm,塌落度160-220mm,充盈系数>1.1,主筋保护层厚度35mm,凿除浮浆后顶部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采用跳打方式,保证施工质量,不得出现缩径、夹泥、露筋、断桩等施工质量问题。

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混凝土应超灌1.2m,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

围护桩伸入冠梁内50mm。

2、冠梁、支撑

冠梁断面尺寸为800×700mm,支撑断面700×700mm、600×700mm,冠梁及水平支撑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坍落度为12~16cm,并添加适量膨胀剂,以上结构的纵筋均通长配置,保护层厚度为30mm,支撑所有纵筋锚固长度不小于35d(钢筋主筋)。

搭接长度为35d,箍筋间距在节点处1200mm范围内加密至100mm。

各节点施工参照节点详图。

冠梁、支撑施工困难时如要留置施工缝,应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3.支撑立柱桩

(1)基坑内共新打21根φ700钻孔灌注桩和利用20根原工程桩作立柱桩,新增设立柱桩垂直度要求偏差小于1/200,混凝土强度为C25,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机械设备对井子架的碰撞,孔底沉渣厚度≤100mm,其余质量要求同围护桩。

(2)竖向立柱桩在基坑底的上部为钢格构柱,钢材为Q235钢,焊条为E43xx型,缀板与角钢焊,除注明外,焊脚尺寸≥8mm。

钢格构柱上端嵌入支撑500mm,下端插入钻孔桩中2000mm。

(3)竖向立柱桩施工时,先将钢格构柱与下部钻孔桩钢筋笼焊接牢固,再整体吊入孔内,下笼时应对格构柱进行校正并注意方向性。

(4)格构柱的钢止水片应在挖土至基底标高后、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注前焊上,钢止水片置于底板中部。

五、水泥搅拌桩设计技术要求

1、主动区:

Ф600@500,L=7m;被动区:

Ф600@550,L=4m;出土口:

Ф600@550,L=9m。

2、水泥搅拌桩采用42.5的普通型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合量为15%,即每立方水泥土中水泥重为270kg,水泥浆水灰比0.45,按水泥重量掺加0.05%的三乙醇胺、0.2%的木质素及2%的石膏粉。

3、水泥搅拌桩机械就位时应对中桩位,最大偏差不得大于2cm,并且调平桩机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桩长。

当搅拌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应再次检查并调整机械的垂直度。

4、水泥搅拌桩泵送压力为0.3MPa,泵送流量应恒定。

5、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按施工图进行放样→自然地面挖低1.0m→用毛竹桩进行定位→上机开钻,二下二上(即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再喷浆搅拌提升至孔口,钻速0.8~1米/分)。

水泥搅拌桩强度应达到28天的龄期才可挖基坑的土方。

六、内支撑支护施工步骤

1、平整场地,放样;

2、施工支护桩,砌排水沟;

3、卸土方至支撑、冠梁底标高,浇注冠梁,内支撑;

4、待支撑和冠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分层开挖土方至地下室底板,同时砌承台砖模及垫层,浇注地下室底板,并在底板和支护桩之间浇注厚度、强度同底板的素混凝土进行换撑;

5、待换撑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内支撑。

七、基坑排水与阻水

1、沿基坑外围一周设宽300mm,深300mm排水沟,每隔30m设800×800×1000集水井,做好有组织的排水。

2、为防止基坑底部积水,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可在坑底设置临时性的排水土沟,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坑底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排水,坑底排水沟应离开基坑底边线4m以上。

3、在西侧采用Ф600@500,L=7m水泥搅拌桩做止水帷幕,其余侧若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流土、流沙及渗流等现象时,应及时挂Φ6.5@200×200钢筋网片并喷

八、基坑监测与检测

1、监测内容

(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与沉降及周边地表沉降的监测,详见监测图(图09)。

(2)布设11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管(仪),详见监测图(图09)。

(3)对水平支撑进行轴力监测(详见监测图),共布设8组。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周边需要保护的管线及建(构)筑物进行监测。

(5)变形监测及精度要求应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具体的监测方案应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提供。

2、监测频率与监测报警值

(1)基坑监测频率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表7.0.3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执行。

(2)出现GB50497-2009第7.0.4条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3)监测报警值见监测点平面图(图08)。

(4)出现GB50497-2009第8.0.7条情况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二)检测

排桩按总桩数的30%做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及有效桩长检测;有异常情况时,应进行钻孔取芯检测。

九、拆撑

1、必须在地下室外侧剪力墙与支护桩内侧之间浇筑强度同底板砼完毕(详见换撑详图),达到设计强度后,经各方验收后,方可拆除。

2、拆撑前必须备好φ530×10L=30m的钢管,作为换撑应急措施。

十、应急物质及措施

1、在施工现场准备6000只麻袋(平时装3000只砂袋)、钢管φ630×8共200m、IB80-65-160型离心水泵3台等应急抢险物资。

2、应成立专门的应急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个人。

3、根据现场监测的变形数据支护结构位移过大时,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坑底用砂袋堆叠反压或用挖土机将原土回填进行反压,对支撑支护体系利用Ф530×8钢管在冠梁和底板之间增加一道斜支撑以抵抗变形。

4、当支护结构或地面出现裂缝时,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堵。

5、突降大雨时,应立即起动备用水泵抽水,并安排专人不间断观察基坑的稳定情况。

6、如在打桩过程中邻近建筑物或道路管线发生沉降或隆起量过大、开裂等现象,应立即停止相应范围的成桩施工,待处理方案确定后,方可继续施工。

7、若开挖过程中出现明显渗漏现象,应及时采取内堵、坑外注浆或高压旋喷等有效措施,

十一、土方开挖及回填土要求

1、支护施工前,先挖运自然地面高出设计标高部分的土方,施工挖土时必须坚持“大基坑,小开挖,开槽设撑、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粘土层每段开挖不得超过12m,挖到淤泥层时,分段长度不得超过6m,分层深度不应超过1m,并采用跳槽开挖,挖至坑底标高后,应抓紧浇注垫层,尽量减少基坑底土体暴露时间。

垫层浇注后方可进行相邻区块的开挖;坑内相邻分区间临时放坡的坡度应小于1:

2.5、高差小于1m。

2、挖土标高:

岛式土方机挖标高定在底板底,底板垫层底以下土方采用隔一承台人工开挖。

3、退最后一层土方原则上先挖基坑中央部分,后挖四周部分,边挖边做垫层至支护结构边。

4、基坑挖土方法:

采用“五边”法,即边挖土、边凿去工程桩上松散多余部分、边铺片石灌砂基层、边浇素砼垫层、边砌地梁承台低于底板底的砖胎模;

5、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空隙回填土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及建筑垃圾,采用中细粒素填土、搅拌流动性水泥土或素混凝土回填,分层夯实,对称进行。

填土压实系数应≥0.94(若采用人工打夯时,要求分层厚度<200mm,每层压密遍数>3~4)。

十二、其他

1、1#楼出土口位置调整同4#楼出土口,均设在蛟风路侧,在实际出土口处做相应加强。

2、基坑施工前应进行坑外15m范围内场地标高、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等的调查复核工作,若发现与本设计不符时,应暂停施工并及时通知设计方。

3、基坑坑外荷载按20kPa考虑。

应防止坑外20m范围内和道路上重车长期停驻,严禁超载。

施工时若发现与设计荷载不符或必须有附加施工荷载时,应暂停施工(有超载应进行卸荷处理)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复核。

4、严禁直接将挖机停在支撑梁上,必须跨越支撑梁时,须在支撑梁两侧填土压实并高出支撑断面0.50m以上,铺设路基箱后才可通行机械、车辆。

5、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进行验收,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执行。

第三章、施工部署

1、组织管理

基坑支护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现有施工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调入作风过硬、技术过关的管理人员承担施工管理工作,认真抓好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2、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是指导施工的关键路线,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根据本工程基坑特点、规模和要求工期,作出基坑支护施工流程:

围护桩(排桩)→工程桩→水泥搅拌桩→支撑梁结构施工→承台土方开挖→承台基础砖胎膜→凿桩头→垫层施工

3、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施工设备配置: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挖土机(200)

2

2

插入振动棒

4

3

切割机

2

4

电焊机

3

5

路基板

15

序号

名称

型号

功率(KW)

数量

用途

1

钻机

GPS-15

37

4

围护桩钻孔

2

电焊机

7.5

3

制作钢筋笼

3

切割机

QJ-40-1

5.5KW

2

切割钢筋

4

经纬仪

电子

1

测量放样

5

水准仪

S3

1

水准测量

6

导管

250mm

100m

灌注砼

4、施工人员组织: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现场设立技术工程组,由2-3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其中一名为工程负责人,主管全面工作,工程技术组下设4个作业班,每个班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技术人员和班长共同负责。

第四章、主要分项施工方法

一、灌注桩(立柱)

1、排桩、新增立柱桩砼强度等级均为C25,冠梁、内支撑砼强度等级为C30,砼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为18~22cm,桩砼的充盈系数为1.10,混凝土应超灌0.5m。

桩底沉渣厚度要求:

排桩≤200mm,新增立柱桩≤100mm。

桩的有效桩长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桩位垂直偏差≤0.5%桩长。

2、排桩、新增立柱桩钢筋保护层厚度取40mm;冠梁、内支撑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取35mm。

排桩顶部伸入冠梁50mm。

3、采用打一隔二施工方法,即按1,4,7、2,5,8、3,6,9、……、施工顺序,并在排桩砼灌注24小时后方可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4、无法利用原有工程桩时,须新增打立柱桩。

为便于拆除,立柱桩上部需设置格构架。

格构架顶部须嵌入内支撑梁≥H-100mm(H为内支撑梁高度)。

格构架下部要求伸入桩内2.0m。

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机械设备对格构架的碰撞,格构架穿越底板时须设钢板止水片。

格构架各连接件(四根125mm×10mm的等边角钢和100mm×8mm的缀条)采用电焊,角钢型号为Q235B,焊条采用E43系列。

要求缀条和角钢之间为满焊,焊缝高度≥8mm。

5、当地梁纵向钢筋数量较多且难以穿越格构架时,可在格构架上开孔,但角钢开孔面积不得大于角钢全面积的30%,具体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人员协商确定。

6、内支撑梁和排桩主筋伸入冠梁内35d且≥600mm;内支撑主梁上皮主筋置于冠梁上皮主筋下部、下皮主筋置于冠梁下皮主筋上部;次梁上皮主筋置于主梁上皮主筋下部、下皮主筋置于下皮主筋上部。

主筋搭接错开必须达到50%,焊牢,单面电焊搭接长度为10d,双面电焊搭接长度为5d(d为大钢筋直径)。

内支撑和冠梁主筋均为通长。

主筋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连接区段长度为35d(d为主筋较大直径)。

7、

施工准备桩位测量定位护筒埋设桩机就位对中,水平校正,桩位复核钻孔孔深控制下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砼。

8、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准备包括:

①技术资料的熟悉;②现场地形的熟悉;③成孔施工机械及配套设施的保养试运转;④施工用电、用水的合理布置;⑤各种自检仪器的准备、校正;⑥劳动力的合理组织安排;⑦灌注水下砼。

2)、根据已拟定的钻孔桩的计划,合理利用现场施工机械,对由测量人员测定的桩位进行护筒埋置,要求护筒埋置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四周分层回填夯实,埋设深度控制在0.8~1.0m,稳固后在筒四周画上标记作为桩的控制十字线的基点。

3)、桩机就位时,桩机中心同桩位中心用线锤吊准直垂线检查,要求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检查桩机架的稳定牢固情况,钻杆尺寸、规格质量,钻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班组与施工员自检合格后,通知总包及监理方复核,并提供各项资料数据,由监理核实签证后方可进行钻孔作业。

4)、成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桩基施工顺利进行和桩基质量,所以在钻孔过程中绝不能马虎、蛮干,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调整钻进速度,防止缩紧或坍孔,钻孔过程中,现场施工员和机组人员随时注意机架的稳固性,要求机长如实、准确地填写钻孔原始记录。

终孔深度以有效桩长结合自然地坪为准,并经监理单位认可签证。

5)、终孔深度:

有效桩长为13~18m,终孔深度的确定采用钻杆累计和余尺计算深度,统一以测量标高为依据,来计算孔内相应深度。

用尺绳测量孔深标高,如发现孔内缩紧和坍孔,重新清孔、将坍入孔底淤泥清出,重新测量孔深、确保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6)、下钢筋笼采用自吊式将钢筋笼垂直对准孔位中心缓慢下放,严禁人站在笼上往下冲压,焊接接头位置应错开0.6m,接头焊缝长度为10d单面搭接焊,焊接饱满,无夹渣,焊渣必须清除。

吊筋采用与箍筋同一规格的钢筋。

7)、钢筋笼下到位后,将吊筋固定在枕木或机架上,应立即着手下导管、下导管前应仔细检查导管是否有变形、漏水,导管的底管必须≥4m,每节接头应牢固、密封(加密封垫圈),到位后应离开孔底30~50cm,机台上准确记录导管下放的时间及各节长度和累计长度。

8)、本工程成孔验收项及标准

孔径允许偏差≤5cm;

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

孔底沉渣≤5cm;

9)、砼灌注:

灌注水下砼前是把握桩基质量的最后一关,水下砼标号为C25。

钻孔灌注桩工程的关键工序是砼的灌注,桩质量完成的好坏工作成果是至关重要的。

10)、初灌方量为1.2M3,砼初灌必须在2分钟内完成,并及时通知取样员做好各桩试块,接下去连续浇灌,坍落度要求在180~220mm范围内,运输时不得产生离析现象,根据测绳所测砼深度控制拔管长度。

11)、灌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a灌注时导管埋深宜控制在2~6M,严禁将导管拔出砼面:

b、拆管前设专人测量孔内砼面,并核实砼量搅拌记录,确定砼时才能拔管、拆管并记录;c、当砼面上升到将要接近钢筋笼时,应放慢灌注速度,减少导管埋深以降低砼上升的冲击力,把钢筋笼埋入底端,防止钢筋笼上浮;d、水下砼灌注应确保其连续性,中途不得停顿,严格控制各桩的充盈系数大于1.2,准备发电机,停电时备用。

对灌注过程中故障均应做好记录;e、水下砼灌注时如发生堵管时,立即用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导管;f、可以拔砼浇灌面控制标高为设计桩顶超灌1米,认真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g、试块制作及养护:

做好的试块24小时后拆模,置于水中常温养护;h、成桩后对孔洞必须及时回填。

12)、水下砼灌注初灌量计算

a、公式

v=πD2/4(h1+h2)k+πd2/4(H-(h1+h2))r/R

其中V——初灌量(m3)

D——钻孔直径(m)

d——导管直径(m)

h1——导管底端距孔底距离取0.3~0.5m

h2——导管埋入砼深度取2.2m

k——钻孔充盈系数取1.15

R——砼比重取2.4Τ/m3

H——钻孔深度(m)

b、计算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水下砼初灌量为:

1.2M3。

9、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无断层或夹层。

3)、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

4)、锚固钢筋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二、砼支撑梁施工

1、本工程采用一道砼内支撑围护压顶梁、斜梁及内支撑梁:

压顶梁断面尺寸为700×800(b×h)mm,支撑断面为600×700~700×700(b×h)mm,支撑梁的混凝土等级均为C30,并添加适量膨胀剂,支撑梁结构纵筋均通长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30mm,支撑梁所有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35d。

挖第一层土至-2.63米,砼支撑梁与冠梁同步施工。

先破支护桩松散层、铺100mm片石灌砂,浇100mm厚C15砼垫层,再铺设油毡隔离层,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绑扎支撑梁与冠梁钢筋完毕后,经监理和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四周模板加固,内支撑梁施工要按结构砼要求进行施工。

钢筋采用搭接,为加强锁口梁与支撑的连接,将灌注桩中纵筋穹入支撑内锚固。

砼采用商品砼泵送施工,每道支撑尽量一次性浇筑。

施工缝留设受力较小的截面上,并注意设计部位留设施工监测的测点,预埋设钢筋测力计,供轴力、沉降观测之用。

挖土的标高一定要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