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12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科书2、3页及练习一1、2题。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

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能正确运用词语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复习,引出问题

1.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他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2.问:

太阳在哪个方向升起?

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方位词(“前”、“后”、“左”、“右”或“东”等)来表述。

引出认识东西南

北的问题。

二、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操场上,找一找太阳在哪个方向升起,在哪个方向落下,辨认

东、南、西、北方向。

2.学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

的主要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

3.到教室,请各小组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

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第二课时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教科书第4页例2。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1.能正确绘制校园示意图。

2.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

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

1.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

前左下东南

北西上右后

2.指名说出我们校园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要联系本校实

际):

教学楼

操场雕塑鱼池

大门

3.引出问题:

我们对学校里的建筑物的位置很清楚,但别人从板书上看不出来谁在什么方

向上,怎样做才能让别人看出谁在什么方向上?

二、探究、解决问题

1.鼓励学生想办法。

交流自己的想法。

2.讨论:

把黑板看作地图,北在什么位置?

(我们可以把上定为北)

在“教学楼”上边板书“北”。

3.提问:

我们确定了北,你能不能确定出其他的三个方向?

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其他的三个位置方向。

4

.小结:

我们在黑板上确定的东、西、南、北的方向是什么样

的?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教师擦去除北外的其他三个方位词,让学生再说一说方向。

改变表示方向的方法,引出:

三、练习巩固

1.出示中国地图,指一指四个方向。

2.绘制教室的平面图。

同伴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交流、总结学习收获与体会。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科书第5页例3,练习一第3、4题。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2.体会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

3.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1.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准确简洁描述行走路线。

一、学前准备

1.在课桌上结合地图的方向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描述桌面上学习用品位于所在桌面的什么位置。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教材例3图,理解图意,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内容。

2.图上有哪些地方,它们的位置都在哪里?

图中是否给出了一个方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你能不能确定出其他的三个方向?

4.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多提问,再多让学生说说解决的方法。

三、练习,作业

1.第5页“做一做”:

①完整看清图意。

②通过观察,你看清图中确定了哪一个方向?

你能辨认出其他的

三个方向吗?

③出示问题

(1),让学生读一读,观察,思考,回答。

④让学生说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⑤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并解决一下。

2.练习一第3题:

①看图,确定方向。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材第8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2题。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

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

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1.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培养正确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谈话: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

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

是什么?

(指南针)

1.出示指南针放大图,由学生汇报交流有关指南针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

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

多功能厅、食

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

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

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Array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三、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些同学。

3.“做一做”:

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还用到方位知识?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老师补充。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

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5.练习二第1题:

①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学校的简笔图,问:

小军的家在学校的北面,该把他的家画在哪

个位置?

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找说法有代表性的同学画一下,集体评价。

6.练习二第2题:

①老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②按要求独立完成。

③投影订正。

这堂课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材第9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3、4、5、6题。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2.体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

一、情境引入

老师想带同学们参观动物园,可对其布局不了解,你们愿意不愿意当个小导游?

出示课本例5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

动物园有哪些场馆,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简要回答。

你最想参观哪个场馆,从大门出发该怎么走?

1.让一个学生说最想去的场馆,另一个学生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引导集体参与。

同桌选角色进行。

此活动多进行几次。

老师指导、帮助学困生,指导他们说清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拓展:

对于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练习与作业

1.“做一做”:

①出示简图,说一说从图中你能看懂什么。

②说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以及从动物园到火车站的

行车路线。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加强学生自主活动。

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提高学

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编排结构如下表

: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

识和思维基础。

【教学课时】12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7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

1.口算除法Array第一课时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教材第13、14、1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第

1、2题。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口算方法,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

算。

2.引导学生将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其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能正确地进行除法口算。

2.掌握除法口算的方法,理解算理。

一、复习铺垫,情境引入

1.卡片出示,学生快速口算。

26÷

38÷

49÷

3

742÷

618÷

932÷

8

2.快速口答。

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

240里面有()个十。

3.情境引入。

①出示第13页运水果情境图(若能运用遮盖的方法或运用课件可将图的内容逐步呈现)。

②你看懂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

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④选择相关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尝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解决

(1):

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①引出:

60÷

②全体再尝试解决60÷

3。

③充分让学生表达、交流、展露计算方法。

④学生操作:

用小棒代替箱子,分一分。

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说想法。

⑤比较谁的想法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2.解决

(2):

600÷

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解决(3):

240÷

①引出算式,比较本式与上两式中被除数的不同。

②学生独立口算。

③充分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展现出多种算法。

4.比较口算三个算式的相同点。

三、巩固与提高

1.“做一做”第1题。

出示图;

数一数共有多少只蜜蜂;

求平均每间房住多少只蜜蜂用什么

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在书上边写算式边说计算过程;

集体订正,如有错误可借助小棒加

深理解。

2.“做一做”第2题。

比较上下两题的不同;

找运算规律;

独立完成;

验证规律。

3.练习二第1、2题。

在“做一做”第2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要让学生提高口算速度、第2题要注意规

律的运用。

四、课堂小结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

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多少个百、

多少个千。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本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

12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①124÷

3如何估算?

为什么用“≈而”不用“=”?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

124≈120120÷

=340124÷

3≈40

想法二:

124=120+4120÷

=340

3≈1+401=41

分析与比较:

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

决。

②学生独立估算:

143÷

4≈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

(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

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①让学生思考:

怎样理解“大约”?

②怎样才能求出平均每筐装多少个?

学生独立解决。

③集体交流。

④质疑:

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

为什么把260看成240或280,而不看成250?

⑤还有别的估算方法吗?

也可以把260分成240和20进行估算。

①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②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练习三第3题。

①独立完成。

②指名说估算过程。

4.练习三第4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四、思维训练

1.口答。

①把24瓶饮料分给7名同学,平均每人分几瓶?

②三年级共有161人去春游,订了三辆车,平均每辆车大约坐多

少人?

2.举例子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估算的知识。

五、课堂总结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百几十的数来估

算,也可以通过想口诀、折数的方法来估算。

第三课时Array【教学内容】

口算练习:

教科书练习三第5~8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

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

2.锻炼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1.掌握算理。

2.提高口算正确率。

一、知识再现

估算。

387÷

5426÷

8218÷

142÷

5135÷

7320÷

6

说一说426÷

8、142÷

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①出示内容,指名读题。

②生说数量关系,集体列式计算。

③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④你是怎样计算160÷

4的?

2.练习三第6题。

①学生自由读题,说说我们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②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街道什么?

③独立解答。

④集体订正。

⑤说说怎样计算360÷

4、360÷

9

2.笔算除法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科书第19页例l、例2及练习四。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

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根

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

252÷

2

3.42÷

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

40÷

2=202÷

=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

=221

①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

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说:

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

个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l。

②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展示算法。

重点展示教材中的两种。

③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

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

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边演示边讲解: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让用第二

种方法做的同学讲解,师配合补充。

④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2.把例1换数变为例2:

52÷

2=

①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52能不能平均分成两份呢?

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结果。

这道题在分小棒时与例l有什么不同?

②让学生独立试算52÷

2,有困难的,可以提问。

学生可能问:

十位除后余l该怎么办?

先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

师再进一步明确用竖式算的过程、写法。

③小组内讨论:

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明确: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小练习:

竖式计算。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天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组内

互相说)

师生共同总结笔算除的方法。

4.练习反馈,第20页做一做。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习四的第1题,独立快速完成,同位互评。

Array2.第2题,说说不对在什么地方。

3.独立练习3、4题,同位互相评价。

四、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今天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习,将练习四作为单独练习课进行)

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估算:

教科书例3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验估算、笔算各自不同的特点。

1.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笔算。

全体在本上完成,指名板演。

说说计算36÷

3、78÷

3应注意什么。

1.学习例3。

①出示主题图。

②完整读题,理解题意。

③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列式。

④引导学生尝试估算。

⑤尝试笔算。

遇到了什么问题?

(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

⑥交流解决办法:

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十个

十来计算。

⑦再进行尝试完成下面的计算。

⑧叙述计算过程。

⑨对比估算与计算的结果。

⑩观察例3被除数、除数、商,说说发现的规律。

2.想一想。

Array

①出示:

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

吗?

2本呢?

②读题,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答。

③集体交流、展示解题方法。

方法一:

从例3结果看,需要40页,而一本相册24页,插不下;

而24×

2>

40,所以2本

能插下。

方法二:

24×

6=144,24页只能插下144张,144×

236,所以1本不够,2本可以。

⋯⋯

④比较哪种思路简单。

三、练习、作业

1.“做一做”。

先判断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独立计算。

验证判断商的位数是不是接近计算结果。

2.练习五第1题。

先看明题意。

判断商的位数,涂色,说明理由。

集体订正。

3.练习五第2题。

独立连线。

让学生说说方法。

表扬用估算方法判断连线的做法。

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如何

不用计算就能判断出商的位数?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

练习五第3~8题。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笔算。

2.练习五第4题。

讲清题目要求,同位一人口算一行,另一人对结果。

3.练习五第5题。

读题,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说说判断理由。

逐题计算。

验证判

断商的倍数是否正确。

1.第3题。

①出示内容。

怎样理解每集大约播放多少时间?

③分析数量关系。

为什么用除法?

④先估算,列竖式计算。

2.第6题。

①看图,理解题意。

②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3.第7题。

①看图,完整叙述题意。

②说说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③运用哪些信息可以解答

(1)?

学生解答。

④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做法。

比较不同的做法。

3.第8题。

①出示四幅文具图。

②看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③板书问题

(1)。

你怎么知道李老师用144元、125元分别买

了哪种文具?

④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⑤独立解答。

三、课堂小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怎样验证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

用乘法验算除法:

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

1.使学生能够利用乘、除法的关系验算除法。

2.使学生体验验算的作用。

3.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2.导入新课。

①创设例4实际情境,师生分角色合作。

(也可以直接观察例4主

题图,但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图中每个学生手里拿的钱数)

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行尝试解决。

③重点探讨:

100÷

=714⋯⋯2100=÷

25算法对吗?

你可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