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1512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审计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学教案.docx

《审计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计学教案.docx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

第1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一、审计与鉴证概论

(一)产生与发展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发展的历程

按审计对象不同可分为:

会计账目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按审计模式不同可分为:

账项导向审计、内控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

2.鉴证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除了证实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这一审计工作之外,审计工作逐步转型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审计的重心由传统的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向鉴证服务转变。

1993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召集举行了一个有关审计前途的研讨会,指出了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认证服务。

1994年,AICPA成立了认证服务特别委员会(ASEC),对认证服务具体的执行准则、有待开拓的认证服务展开了持续性的系统研究。

与此同时,国际各大会计公司纷纷推出认证服务,在其所提供服务的分类清单中,第一项通常是“认证服务”,审计仅仅是认证服务下的一个项目。

国际会计公司已将认证服务作为其最核心的业务领域。

目前,AICPA制定了相关标准的认证服务包括:

电子商务认证、信息系统认证、绩效评价认证、风险评估认证、养老工作认证、其他认证服务。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鉴证业务的发展

二、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一)什么是审计

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

“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个较为狭义的定义:

“独立人员对财务报表加以检查,搜集必要证据。

其目的是对这些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表示意见。

上述各项定义所包括的共同含义是:

(1)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

(2)审核检查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3)审计对象必须明确;

(4)审计工作过程是收集和整理证据,以确定实际情况;

(5)审计工作必须有对照的标准和依据,才能从中引出审计结论;

(6)审计结果向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报告。

(二)审计的种类

(1)财务报表审计:

A.审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B.审计的依据是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

C.审计的客体是会计报表和相关信息;D.审计结束后要出具审计报告,就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表示审计意见;E.审计报告外发布

(2)合规审计

A.以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同等为目的

B.由审计机关或其委托的审计组织或人员实施;C.审计依据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约等;D.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有限

(3)经营审计

A.以评价经营业绩、寻找改善途径并提出建议为目的;B.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都可以成为审计主体;C.没有固定的审计依据,建立评价标准是审计工作内容的一部分;D.审计报告往往仅限于委托人使用

(三)审计人员的分类

三、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

(一)什么是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二)对象

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对象信息应当恰当反映既定标准运用于鉴证对象的情况。

如果没有按照既定标准恰当反映鉴证对象的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存在错报,而且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三)类别

1.按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另一类是直接报告业务。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2.按其保证程度,可分为: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3.审计、审阅与其它业务

(四)、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

四、审计动因与社会角色

(一)动因

概括起来讲,审计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但对于审计的动因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理论界和职业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代理人学说、信息经济学说、保险论、冲突论等。

(二)社会角色

早期的审计人员曾被赋予警犬的功能,认为审计人员的价值在于履行差错防弊的职能。

后来审计人员又被定位为“看门人”,职责是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

之后审计人员又被誉为“经济警察”,不仅要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负责,还要揭露重大的错误和舞弊。

现在通行的观点是,审计人员是信息风险的降低者或分摊者。

五、审计的基本假设

审计基本假设是指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做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或判断。

莫兹和夏拉夫、汤姆·李、尚德尔、大卫·费林特都对审计假设进行过研究。

我国审计假设体系包括:

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信息重要性假设;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审计主体理性假设;内部控制相关性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认同一贯性假设;证据力差别假设;标准适当性假设。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一、注册会计师

业务范围:

我国1993年10月出台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范围。

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

二、会计师事务所

(一)设立与审批

1.国外组织形式:

独资制;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制;股份有限公司制

2.国内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制与合伙制

(二)设立登记

(三)业务的承接

三、注册会计师协会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

审批和管理本会会员,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拟订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监督、检查实施情况;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违反行业自律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组织和推动会员培训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宣传;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支持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国际交往活动;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机关委托或授权的其他有关工作。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

1.会员种类

2.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三)协会权力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

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常设办事机构是由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人并配务必要数量的专职人员组成。

(四)外国会计师职业组织

四、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一)管理体制概述

1.政府干预型:

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仁节理的基础上,由政府进行较大范围和程度干预的一种管理模式。

实行政府干预理管理体制的国家以德国、荷兰、日本最为典型。

2.行业自律型:

指主要由民问职业团体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上,注册会计师由民问协会实行自律管理,政府不如干预,该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国也采用这种模式。

3.政府干预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指在注册会计师管理中,政府管理与行业自我管理并重的管理体制,以我国最为典型。

(二)外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1.美国:

外部管理与行业自我管理相结合

2.日本: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第2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四章 职业责任与法律责任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一、概述

(1)定义

CPA执业准则——是指CPA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职业规范。

是用来规范CPA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2)作用

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提高CPA的审计工作质量;维护CPA的合法权益;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

(3)基本体系

二、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一)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是鉴证业务准则概念框架,旨在规范CPA执行鉴证业务,明确鉴证业务的目标和要素,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

(二)审计业务基本准则:

1.一般原则与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CPA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审计约定书;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等等

2.风险评估与应对

计划审计工作;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重要性;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3.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存货监盘、函证、分析程序、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会计估计的审计、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关联方、持续经营、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期后事项、管理层声明。

4.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

利用其他CPA的工作;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利用专家的工作

5.审计结论与报告

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比较数据;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6.特殊领域审计

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验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银行间函证程序;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财务报表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一)两项准则:

NO.5101业务质量控制准则(事务所层面);NO.1121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层面)

目的是保证审计质量

(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措施;保持独立性

(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和保持

(四)人力资源政策(招聘——业绩评价——人员素质——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发展——晋升——薪酬等)

(五)业务执行:

指导、监督和复核层层落实;咨询文化处处体现;意见分歧需妥善解决;注重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六)业务工作底稿:

出具报告后60天内要归档;保密与安全性控制;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归属于事务所。

(七)监控:

主任CPA、副主任CPA或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

四、CPA职业道德规范

案例:

安然财务舞弊案例

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掌控美国20%的电力和天然气交易;经营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2万多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财富》500强排名第7。

但2001年10月16日宣布第三季度亏损为6.18亿美元。

3000多个SPE(SpecialPurposeEntity)实体:

这一特定目的而临时设立的从事某项交易或一系列交易的实体。

美国会计准则没有对是否需要合并SPE的财务报表作出规定。

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台相关指导政策,但不合并SPE财务报表的条件比较宽松,安然一直不合并,蓄意进行表外融资(Off—balanceFinancing),提高信用等级。

1997—2000年期间高估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数十亿美元的负债,公司以不符合重要性为由拒绝了安达信的审计调整建议,导致1997至2000年期间高估净利润0.92亿美元,其中仅1997数额就高达5100万美元,占当年调整前净利润的48.65%,但这并未影响安达信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安达信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缺乏独立性。

3.安达信在已觉察安然公司的会计问题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认为其会计政策过于激进

4.销毁数以千计的审计工作底稿,妨碍司法调查。

原因:

(1)安达信不仅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鉴证服务,而且提供收入不菲的咨询服务;(5200万美元,其中咨询收入2700万美元)

(2)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中为安达信的前雇员,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至少损害了安达信形式上的独立性;

(3)政治献金(2000年度的国会选举中捐赠99万美元)。

(一)职业道德:

是对CPA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二)行为规则的基本内容:

独立、客观、公正;一般标准和会计原则概念;对客户、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和惯例等

(三)CPA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

第四章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

一、职业责任

(一)关于职业责任的几个概念

1.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2.审计失败

3.企业经营失败

4.审计风险

(二)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

1.错误与舞弊的概念:

2.发现错误与舞弊的责任

(三)揭露违反法规行为的责任

1.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含义

2.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责任

二、法律责任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和种类

1.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变化中的法律环境;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二)外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对委托人的责任

2.习惯法下对第三人的责任

3.成文法下对第三人的责任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

2.《公司法》的规定

3.《证券法》的规定

4.《刑法》的规定

5.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

三、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

1.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原因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对被审计单位情况了解不够;审计程序不当;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证据不充分;没有恰当的审计工作底稿;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欺诈行为的存在

2.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应对措施

严格审计程序;加强行业监管;反击恶意诉讼;弥补社会公众期望差

3.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应对措施

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质量控制制度;谨慎选择合伙人;招收合格人员并予以适当的培训和督导;签订业务约定书;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聘请律师

第3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影响因素:

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审计能力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的制约因素;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职业团体

(二)审计总目标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第一阶段:

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审计目标

第二阶段:

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目标

第三阶段:

查错防弊和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两目标并重

现阶段我国审计总目标: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目标和原则》的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意见:

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即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即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目标的确定依据——管理层认定;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第二节审计范围

(一)审计范围的含义

  审计范围是指针对特定审计对象所开展的审计实践活动在空间上所达到的广度。

在原有审计中,审计范围要依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来确定。

总的来看,审计范围较狭窄,封闭。

(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

审计人员依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范围,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将综合性评价所认定的失去控制和控制薄弱的业务系统或业务环节,包括健全性评价认为审计检查监管成果不全或项目结论不明确的,以及符合性评价认为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系统和环节,列入审计范围。

2、将特定时间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业务系统和业务环节,列入审计范围。

3、固有风险较大的经济业务。

第三节财务报表循环

各循环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

1.计划审计工作

2.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3.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4.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检查纪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

(一)编制目的

提供充分适当的纪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提供证明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证据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

此外,审计工作底稿通常还包括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如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等。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归档期限;归档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归档后的变动;保存期限

(五)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

审计报告日后应纪录的事项:

1.遇到的例外情况

2.实施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

3.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变动及其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第三节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

1.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2.利用专家工作

3.考虑内部审计工作

第4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七章计划审计工作

第四章 职业责任与法律责任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七章计划审计工作

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已经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不一致理解

(二)客户的接受与保持

v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和经济环境的情况

v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v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v商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相关条款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

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编制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审计和内控的局限性和风险;管理层须提供的协助和工作条件;注册会计师接触信息的权力;管理层对其声明的确认;注册会计师须保守商业秘密;审计收费安排;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签约双方法定代表的签字盖章

3.审计业务约定书范例见教材P141

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一)总体审计策略

1.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

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界定审计范围;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便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的工作方向

2.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总体审计策略范例见教材P147

(三)具体审计计划

1.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具体审计计划的范例见教材P150

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

在具体审计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总体审计策略进行调整

(四)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应视具体情况对总体策略和具体计划做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五)监督、指导与复核

影响监督、指导和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因素:

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审计领域;重大错报风险;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素质好转业胜任能力

(六)对计划审计工作的纪录

纪录的内容:

对总体审计策略的纪录;对具体审计计划的纪录;对审计计划重大修改的纪录

(七)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

1.针对建立客户关系和承接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如果被审计单位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的要求,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

(八)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

1.重要性的含义

2.重要性的确定

v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

v重要性的定量和定性考虑

v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其影响

v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v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4.评价错报的影响

v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

v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的影响

v与重要性相关的纪录

第三节审计风险

1.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误报,而注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