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2304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docx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1、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

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22、机翼迎角——翼弦与机翼迎面流来的气流之间的夹角。

23、翼载荷——单位升力面积所承受的飞行重量。

24、总升力面积——是模型飞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时,机翼的总升力面积以及水平和倾斜安放的尾翼面积,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

25、模型飞机用的翼型有:

薄板型、对称型、平凸型、双凸型、凹凸型、弓型、S型。

26、机翼产生升力是气流通过翼面时,上表面部分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下表面部分流速减慢,压强加大,机翼上下压力差形成升力。

27、造成翼面上下面速度变化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机翼或平尾有迎角;二是翼型的不对称。

28、失速是迎角增加到了一定程度,机翼上表面气流形成了悬涡,涡流不再紧贴机翼表面,而是滚转离去,这种情况叫气流分离。

气流分离后上表面速度降低,压强增大,导致升力迅速降低,压强增大,导致升力迅速下降,模型失速下降,所以临界迎角也叫“失速迎角”。

29、模型飞机的阻力有:

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

30、升阻比是升力和阻力的比值,也就是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比值,是评价机翼或模型飞机空气动力性能的参数。

31、空气动力的作用点叫压力中心。

32、重心运动指以重心为代表的模型整体运动。

33、绕重心运动指是绕重心的转动。

34、迎角和滑翔状态的关系:

零升力迎角——垂直俯冲;

                  小迎角——俯冲;

                  有利迎角——滑翔最远(滑翔角最小);

                  经济迎角——留空时间最长;

                  接近临界迎角——滑翔速度最小;

                  超过临界迎角——波状飞行;

                  90度附近迎角——垂直迫降。

35、平飞是水平、直线、匀速的飞行状态。

36、平飞的条件是:

力矩平衡;升力等于重力(保证高度不变);拉力等于阻力(保证速度不变)。

37、我国制作模型常用的木材有:

桐木、松木、椴木、桦木、水松、轻木及层板。

38、桐木成材的特点:

是比重轻、相对强度大、变形小、容易加工。

39、松木成材的特点:

纹理均匀、木质细密、不易变形、易于加工并富有一定的弹性。

40、桦木成材的特点:

木质坚硬、纹理均匀紧密、比重较大。

41、椴木成材的特点:

它的坚硬度比桦木差,纹理非常均匀细腻平直、具有较大的韧性、容易加工。

42、水松成材的特点:

材质松软、纹理较乱、容易变形、比重很轻、易于加工。

43、轻木成材的特点:

材质很松软、纹理均匀、不易变形,比重很轻、易于加工。

44、层板的特点:

比重较小、强度适当、易于加工。

45、模型飞机在正常飞行时所受的力有:

升力、阻力、重力和拉力。

46、轻航空器是指它的重量比同体积空气轻的航空器。

它是依靠空气的浮力而升空的。

47、重航空器是指它的重量比同体积空气重的航空器。

48、相对性原理:

假如你乘火车离开北京,由于你坐在火车上,你可以这样说,北京站离开你了;而站在站台上的人也可以这样说,你离开北京站了。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说法都对,因为你和北京站发生了相对运动,在运动学中,把运动的相对性叫做相对性原理或者叫做可逆性原理。

相对性原理对于研究飞机的飞行是很有意义的。

飞机和空气做相对运动,无论是飞机在静止的空气中运动,还是飞机静止而空气向飞机运动,只要相对运动的速度一样,那么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就是一样的。

49、伯努利定理:

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

当气体水平运动的时候,它包括两种能量:

一种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静压强的能量,另一种是由于气体运动而具有的动压强的能量,这两种能量的和是一个常数。

50、模型飞机的安定性:

俯仰安定性就是模型飞机在飞行中,因外界干扰而改变了原来的迎角和速度后,自动恢复到原来迎角和速度的能力。

主要靠水平尾翼的空气动力来获得。

              横侧安定性就是模型飞机在飞行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倾斜时,能够自动恢复过来的能力,主要靠机翼的上反角来获得。

              方向安定性就是模型飞机在飞行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方向时,使其恢复原来飞行方向的能力。

主要靠垂直尾翼来保证。

51、航天模型,顾名思义是仿航天器外形制作的一种可回收模型,隶属于航空模型,是供运动用的一种不载人的飞行器。

52、模型火箭是指不利用气动升力去克服重力,而是靠模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升空的一种航空模型;它装有使之安全返回地面的以便再次飞行的回收装置;为确保安全,它的结构部件必须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53、太空又称宇宙空间或外层空间。

54、人类已探明的太阳系有9大行星,依据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55、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

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限于离地面30公里的大气层内。

56、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也叫做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包括:

环绕地球运行、飞往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航行、行星际空间的航行及飞出太阳系的航行。

57、火箭是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火箭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它既是能源,又是工质源)。

58、火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可分为民用和军用两个方面。

民用方面,从节日用的小火箭、防雹火箭、探空火箭,乃至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巨型运载火箭;军用方面,包括野战火箭弹和各类战略、战术导弹。

59、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其用途是把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或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60、导弹是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火箭或无人驾驶飞机式武器。

导弹由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和控制系统,以及弹体结构组成。

61、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62、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号宇宙飞船。

63、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和飞机特征的航天器是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64、航天器分为三类: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器和空间探测器。

65、人造地球卫星简称卫星,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不载人航天器。

66、空间探测器对月球和月球以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不载人航天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

67、载人航天器供人类驾驶和乘坐的太空作各种探测、实验和研究的航天器。

68、我国1960年2月19日,第1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同年11月5日第1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69、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

70、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气体。

它是由氧气和氮气等混合而成。

71、气动阻力是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引起的阻碍物体向前运动的力。

72、模型火箭的阻力:

头锥阻力、箭体筒段的阻力、尾段底部阻力、尾翼阻力。

73、模型火箭的组成:

头锥、箭体筒段和尾段、尾翼、回收装置。

74、模型火箭的常用材料:

纸和纸板、轻木、塑料和复合材料。

75、模型火箭发动机是推动模型火箭升空的动力装置。

76、推力是推动飞行器运动的力,是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作用在发动机内、外表面上的各力的合力。

77、总冲是对发动机的推力在整个工作时间内的积分,或者说,是发动机的平均推力与工作时间的乘积。

(单位:

牛顿·秒)

78、工作时间是指发动机的推进剂从点火引燃到燃烧完毕的全部时间。

(单位:

秒)

79、比冲是单位质量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

(单位:

牛顿·秒/千克,米/秒)

80、模型火箭发动机由纸质壳体、陶土喷管、推进剂、延时剂、弹射剂、堵盖和点火装置组成。

81、发动机工作过程及其对应的火箭飞行阶段

  

(一)点火和推进剂燃烧过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火箭主动飞行阶段

  

(二)延时剂燃烧过程/火箭惯性飞行阶段

  (三)弹射剂燃烧过程/火箭自由飞行阶段

82、发动机壳体上表明“A6-3”,表示该发动机属于A类,总冲为2.5牛·秒;平均推力为6牛;延时(开伞)时间为3秒。

83、普及级航空航天模型的分类

  

(一)自由飞模型模型飞机类(P1类)

  

(二)线操纵模型飞机类(P2类)

  (三)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P3类)

  (四)像真模型飞机类(P4类)

  (五)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飞机类(P5类)

  (六)外观像真航空航天模型类(P6类)

  (七)指定模型飞机类(P7类)

  (八)非常规模型飞机类(P8类)

  (九)航天模型类(S类)

84、橡筋模型飞机(P1B)指以橡筋材料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1B-0:

最小飞行重量16克;动力橡筋最大重量2克。

P1B-1:

最小飞行重量40克;动力橡筋最大重量4克。

P1B-2:

最大飞行重量80克;动力橡筋最大重量8克。

85、电动模型飞机(P1E)指以电动机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1E-1:

动力电源最大标称电压3伏充电电池。

充电时间90秒。

P1E-2:

动力电源最大标称电压4.5伏充电电池。

充电时间120秒。

86、橡筋模型直升机(P1F)指以橡筋材料提供动力,驱动旋翼获得升力,在无动力状态下及手掷不能滑翔的航空模型。

P1F-1:

机身长不大于150毫米。

P1F-2:

机身长不大于300毫米。

87、手掷模型滑翔机(P1S)指以手掷使模型升空,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1S-0:

最大飞行重量20克,最大翼展300毫米。

P1S-1:

最大飞行重量40克,最大翼展500毫米。

P1S-2:

最大飞行重量80克,最大翼展700毫米。

88、弹射模型滑翔机(P1T)指以拉伸的橡筋材料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IT-1:

最大翼展200毫米。

PIT-2:

最大翼展300毫米。

89、橡筋伞翼模型飞机(P1Y)指以橡筋材料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柔性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1Y:

机身长不大于310毫米,只允许采用柔性机翼,不允许使用刚性翼肋和后缘。

90、牵引模型滑翔机(P1A)指运动员通过牵引线牵引使模型升空,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P1A-1:

最大翼展650毫米;最小飞行重量80克。

P1A-2:

最大升力面积14平方分米;最小飞行重量80克。

91、航天模型的分类:

S1  高度模型火箭

S2  载荷模型火箭

S3  伞降模型火箭

S4  火箭推进模型滑翔机

S5  像真高度模型火箭

S6  带降模型火箭

S7  像真模型火箭

S8  遥控火箭模型滑翔机

S9  自旋翼模型火箭

S10  柔性翼模型火箭

91、高度比赛:

在任何高度比赛项目中,由跟踪和换算得最高高度的模型应被宣布为冠军。

92、载荷比赛是指携带1个或多个标准FAI模型火箭载荷,能被跟踪并达到最高高度的模型。

93、伞降模型火箭留空比赛是指模型是单级的,由单个模型火箭发动机推动,含有1顶或多顶供回收的降落伞。

94、带降模型火箭留空比赛是指模型是单级的,由单个模型火箭发动机推动,含有1条用于回收的飘带,飘带必须是单一的,均质的、无穿孔的。

矩形柔软材料制成。

95、火箭推进模型滑翔机是指模型火箭发动机推力来支持并加速的;模型回收时,其滑翔机部分由升力克服重力,而平稳着陆。

96、像真比赛是一单项比赛,并且限于飞行的模型是现有的或历史上有过的导弹、运载火箭或宇宙飞船等航天器的真实缩比模型。

97、像真高度比赛以像真模型火箭进行的高度比赛,它是高度比赛与像真比赛的结合。

比赛目的是以像真模型火箭获得最高的高度。

98、遥控火箭推进模型滑翔机:

任一单级模型火箭升空后,靠气动升力面克服重力,通过无线电遥控进行稳定滑翔飞行,然后返回地面。

99、自旋翼模型火箭:

任何采取自旋作为唯一回收的单级模型火箭均可参加自旋翼模型火箭留空时间比赛。

利用自旋翼回收系统,使模型火箭取得最大留空时间。

100、空气动力原理是航空科学技术的基础,古代中国人民制作的一些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使用的器具,如风帆、风车、风扇、相风鸟和箭羽等,都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工作的。

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认真准备!

办理了会员证的队员,请活动时候务必带会员证和身份证号!

UID

5149 

帖子

155 

精华

声望

160 

阅读权限

30 

在线时间

6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9 

最后登录

2009-3-1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什刹海

列兵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大中小发表于2008-2-416:

11 只看该作者

101、中国古代的玩具竹蜻蜓是现在直升机飞行器的原型。

102、直升机模型具有垂直起落优点是其它模型飞机比拟不了的。

103、模型滑翔机能滑翔很长时间,它可以利用上升热流(热气团)延长滑翔时间。

104、大部分模型飞机的机翼要向上翘,可以提高模型飞机的稳定性。

105、模型飞机留空时间的世界纪录是,33小时29分15秒。

106、模型飞机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是,8208米。

107、模型飞机直线速度的世界纪录是,343.92公里/小时。

108、翼载荷是单位机翼面负担的重量。

109、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进行动力飞行,这架飞机叫“飞行者”号。

110、中国历史上第一架飞机1909年9月21日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并命名为“冯如一号”。

111、中国古代的登天勇士—万户。

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的力量飞行的人,世界公认的“真正的航天始祖”。

万户山——为纪念万户,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的一个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112、火箭是中国人发明的,火箭的故乡在中国。

古代“火箭”=带火的箭

神火飞鸦:

飞行距离300米。

火龙出水:

水上作战武器,最早的两级火箭第一级火箭射程1—1.5千米,随后龙口飞出多枚火箭,杀伤敌人。

113、模型火箭活动起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1957年国际航空联合会把箭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

114、先进的中国航天技术

1)低温推进剂技术,液氢的沸点为-253℃,低温操作极端困难,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国家;2)测控技术,采用有限弧段,快速而准确地预报轨道;3)同步卫星发射技术;4)卫星回收技术;5)一箭多星技术,是世界上第四个以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的国家;6)载人航天技术。

115、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

116、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摆脱地球引力的速度,即物体环绕地球自由旋转而不会落回地面的速度。

7.91km/s

117、第二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物体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11.19km/s

118、第三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物体飞出太阳系的最小速度。

16.63km/s    

119、导弹与火箭的区别

(1)部分导弹就是有效载荷为战斗部的火箭,它们都是依靠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前进的。

(2)无人驾驶飞机式的导弹,不一定全部采用火箭发动机推进,这类导弹常采用固体火箭助推,而以涡轮喷气或涡轮风扇发动机续航,也有采用冲压发动机的。

(3)火箭的动力装置只能是火箭发动机。

因此,火箭可以用作导弹,但导弹不都是火箭。

120、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次载人飞行成功,成为世界上继美、俄后第3个具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21、20世纪初,俄-齐奥尔可夫斯基、德-奥伯特(Oberth)、美-戈达德(Goddard)创立利用火箭航天的基本理论。

122、1926年戈达德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

12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研制出V-2导弹。

124、1957年8月12日,前苏联和美国分别发射了洲际导弹

125、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飞船登上月球,创造了人类涉足地球以外天体的记录。

126、1994年我国代表队首次参加第10届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取得高度项目亚军的好成绩。

1998年7月11日至18日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12届世界锦标赛上,我国选手获得降落伞留空项目的团体冠军(首枚金牌)

127、1995年国家体委正式将航天模型运动列入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比赛项目;1997年又将其作为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比赛项目。

128、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

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限于离地面30公里的大气层内。

在大气层中航行的飞行器(航空器),只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就能升空。

航空离不开地球的大气圈,也摆脱不了地球的引力作用。

129、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也叫做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活动的范围要比航空活动的范围大得多,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航行、行星际空间的航行及飞出太阳系的航行。

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首先必须有不依赖空气,且具有巨大推力的运载工具--火箭

130、航天与科学技术现代化

航天工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航天活动大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其它技术互动发展,航天技术与其它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技术途径,也为其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航天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