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24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4教案全集Word下载.docx

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

’”

(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

(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

三大家族共同把持着鲁国的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

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

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

“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 ̄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

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

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

①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

②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

③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

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

鲁周公世家》说: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

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懼祸而止。

《史记·

孔子世家》载:

“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

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

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

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

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四、熟读课文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

(一遍)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

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

投影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颛臾 

(zhuān 

) 

虎兕(sì

)出于柙(xiá

社稷(jì

)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à

ng)矣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

4.分组朗读

5.全班齐读。

6.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

(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自己结合注释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向本组同学提问,学生自行解决)

7.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并进行朗读提示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1.课文第一段注疏:

①“季氏将伐颛臾”:

本章属议事体,开篇便说事。

一句带过。

“伐”,有旗鼓之谓。

旗鼓声罪,而颛臾无罪,由此引出孔子的评论。

②“见”(xià

n):

引见。

③“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暗寓“伐”字。

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

④“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

《论语·

先进》: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尔是过”,即“过尔”。

全句应译为“这恐怕要责怪你吧”。

⑤“以为东蒙主”:

言颛臾乃先王封国,故不可伐。

“以为”,“以之为”的省文。

主,死人或神的牌位,引申为主祭人。

蒙山在鲁之东,故曰东蒙。

⑥“在邦域之中”:

言不必伐。

鲁封地七百里,颛臾在其中。

⑦“社稷之臣”:

言非季氏所当伐。

“社稷”,指公室即鲁君。

当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只有颛臾这个附庸之国尚为公臣。

⑧“何以伐为”:

照应本段起句。

“为”,语末助词,无义。

“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理由)。

分析: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

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

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

他责怪冉有:

“求!

无乃尔是过与?

”理由是: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本段述冉有、季路向孔子报告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孔子责备了冉有,并举出不当伐的三条理由。

这是就事情本身说的,为下文进一步阐述政治主张作铺垫。

2.课文第二段注疏: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因孔子责备他,所以归咎于季氏,显系遁辞。

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因冉有逃避责任,所以孔子引周任的话来教导他。

意思是能制止季氏的僭越行为就要制止,不能制止就应当离开他。

这说的是一般原则。

③“危而不持”三句:

再结合冉有的失职谈辅助者的责任。

这是以瞽者之相为喻。

当时季孙氏没有看到内部的严重危机而想伐颛臾,也正处在“危”和“颠”的边缘上,跟瞽者差不多。

这是对冉有的严厉批评。

④“虎兕”三句:

虎兕在槛,何以能出?

龟玉在匮,何以能毁?

岂非典守者之过?

虎兕出槛必伤人,龟玉皆宝物,毁之可惜,以此喻季氏之将伐颛臾,颇有深意。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

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

要求学生画出来。

引用: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比喻: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

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

”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放本段录音。

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

3.课文第三段:

注疏

①“冉有曰”:

冉有说,伐颛臾的目的不过是为季氏子孙着想。

这是托辞,是站在季氏的立场,借此来掩盖季氏夺取颛臾土地的野心。

“固”,有的注本注为“城郭完坚兵甲利”。

即此一句可以看出冉有已经参与策划伐颛臾一事。

孔子独责冉有,不是没有道理的。

②“君子疾夫”一句:

这句话如果改写成“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就比较好懂了。

“舍曰欲之”,就是“不说(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指季氏夺取土地的野心);

“而必为之辞”,就是“却一定要找一个借口”(指为了孙排忧),这种行为是君子所憎恨的。

这是孔子对冉有这种不诚实行为所作的严厉批评。

③“丘也闻”:

因为要说正理,故用此语开头,以示亲切而庄重之意。

④“有国有家者”:

指统治阶层。

有国者指诸侯(即国君),有家者指卿大夫。

⑤“不患寡(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

”:

“寡”,指人民少。

“贫”,指经济状况不好。

“均”,各得其分。

“安”,上下相安。

参照下句“均无贫,和无寡”,这句中“寡”“贫”二字应颠倒位置才讲得通。

这两句是孔子所“闻”。

下面再作解释。

⑥“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各得其分则不患贫,和平团结则不患民少,上下相安则社稷不倾危。

这说的是治国的一般原则,又是针对鲁国当时的特定背景说的,因为季氏四分公室有其二,已是不均,君弱而臣强,互生嫌隙,已是不安。

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下文“季孙之忧”张本。

⑦“夫如是”:

承上作进一步推论。

“夫”,发议论的口气。

“如是”,承上,亦即由治国的一般原则进而说到对“远人”的政策。

⑧“故远人”二句:

“远人”,远方之人,边鄙之人,古时常用来指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或附庸国的人,颛臾为鲁之附庸,也包括在“远人”范围内,尽管地理位置还不算远。

“文德”,指仁义礼乐的教化。

全句的意思是,要使远人慕大国的“德化”而来,既来则应结之以恩惠,使其安存而不生异心。

〔附〕附庸,是周初定名的。

《礼记·

王制》: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合于天子(不朝会),附于诸侯,曰附庸。

”附庸要以国事附于大国,但不是大国之臣。

颛臾是鲁的附庸,但季孙氏当权时已为鲁臣,所以孔子说它是“社稷之臣”。

正因为颛臾已为鲁臣,听命于鲁侯,所以季孙想消灭它,据为己有。

⑨“今由与求也”:

以上论述的都是一般性原则。

由这句开始,再回到原来的议题上来。

“也”作一顿,表示将有所责备。

⑩“远人不服而能来也”:

指不能“修文德”而言。

“邦分崩离析”:

指鲁国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包括国君与三桓之间的斗争、三桓与其他大夫之间的斗争,还有三桓及其家臣之间的斗争等。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是孔子的预见。

有人说孔子见季氏家臣擅命,知其将为季氏之祸,且证之以阳虎囚季桓子一事.按:

季氏家巨阳虎囚季桓子一事发生在定公五年(前505年)。

据此,则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必在此之前,但此前并无仲由、冉有为季氏家臣的记载。

其实,从“邦分崩离”一句即可看出孔子作出的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这是孔子对季孙氏的警告。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具体解释一下。

(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

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

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

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孔子曰: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

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

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

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做阅读训练,总结文言知识,对全文进行小结。

一、检查复习背诵。

抽查2~3名同学背诵。

二、阅读训练

提供下列材料给学生,教师适当解释其中难懂的词句,让学生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

投影:

材料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2: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同上)

注释 

北辰:

北极星。

共:

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道:

引导。

格:

亲近 

归附之义。

[译文]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要求结合课文比较,进一步明确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学生讨论、发言。

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

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三、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的情况。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答案:

来、安,使动用法

2.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①恐怕该责备你吧!

②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2.疾

例句 

出处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3.止

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4.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à

n,出现

谡大笑曰:

“汝真女子之见!

” 

《失街亭》 

见解、见识

5.过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且尔言过矣 

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论语》,不仅学习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还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

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在内部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

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

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

因此,我们应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为创造一个长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

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

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

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

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直”—“只”;

“无”—“毋”,“颁”—“斑”;

“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

如:

“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

“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 

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