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赵普》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3915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4《赵普》同步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赵普》同步练习.docx

《4《赵普》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赵普》同步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赵普》同步练习.docx

4《赵普》同步练习

4《赵普》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阖户______________启箧______________

龌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决如流______________

既薨______________奏牍______________补缀旧纸______________

卒用其人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粗字的含义。

a普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__

b每归私第:

_______________

c家人发箧视之:

________________

d碎裂奏牍掷地:

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

吏事____________阖户____________箧____________

既薨____________循默____________龌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奏牍____________掷地____________补缀____________

4.根据原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a晚年________,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b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________。

c宋初,在相位者多________,普________,未有其比。

5.辨字组词。

吏____________竟____________牍____________缀____________

史_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犊____________辍____________

6.解释加粗的字(或词)。

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学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阖户启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性深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a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寡学术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b处决如流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c普性深沉有岸谷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d多龌龊循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a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照要求填空。

a《赵普》节选自《__________》。

赵普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了历史著名事件__________,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而成为北宋开国皇帝。

b本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可分别用四个字进行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的一个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竟日B.次日C.明日D.他日

12.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普/明日/复奏其人

13.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找出不是刻苦读书的成语()

A.凿壁偷光B.昼耕夜诵C.鞠躬尽瘁D.牛角挂书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

B.未有其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卒数万人

D.久之不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5.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A.习:

(1)少习吏事

(2)学而时习之

B.以:

(1)跪而拾之以归

(2)先帝不以臣卑鄙

C.发:

(1)家人发箧视之

(2)发闾左谪戍渔阳

D.明日:

(1)普明日复奏其人

(2)明日,徐公来,熟视之

16.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太祖乃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普又以其人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苛政猛于虎也

18.下列名言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项是()

A.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9.学习完《赵普》后,班里举行了“选举心中最伟大的具有‘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圣贤人物”活动。

有人列出了以下选项,你选择的是哪位?

理由是什么?

()

A.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B.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屈原——汩罗江自沉,以身报国

D.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选择:

()

理由: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

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细节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

C.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

写赵普为国推荐人才的决心和耐心,又描写了“补缀旧纸”这一生动感人的细节。

D.赵普死后,发现箱子有一部《论语》。

这一细节表明他平时手不释卷所读之书就是《论语》。

后人称誉他“半襄阳《论语》治天下”是有根据的。

E.在“奏荐人才”的描写中,主要通过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三、阅读理解

2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字。

普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为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祖乃悟,卒用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普明日复奏某人。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碎裂奏牍掷地。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文中找出赵普能“临政,处决如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怎样表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的两段文字,主要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普》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阖户______________启箧______________

龌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决如流______________

既薨______________奏牍______________补缀旧纸______________

卒用其人______________

答案:

hé|qiè|wòchuò|chǔ|hōng|dú|zhuì|zú

解析:

分析:

“龌龊”是形旁相同的词语,“处”是多音字,处决读chǔ,处所读chù。

“卒”是平舌音。

点评:

本题考查给生字注音,理解词语含义,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平时应多读、多记。

2.解释加粗字的含义。

a普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__

b每归私第:

_______________

c家人发箧视之:

________________

d碎裂奏牍掷地:

______________

答案:

熟悉|府第,大的住宅|打开|把……撕碎

解析:

分析:

(1)习:

古今异义,古义:

熟悉;今义:

学习。

(2)第:

古今异义,古时指府第,大的住宅;今义:

表序数,第几。

(3)发:

古今异义,古义:

打开;今义:

发现。

(4)碎裂,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把……撕碎。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实词的含义。

特别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现象。

3.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

吏事____________阖户____________箧____________

既薨____________循默____________龌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奏牍____________掷地____________补缀____________

答案:

lì|hé|qiè|hōng|xún|wòchuò|dú|zhì|zhuì

解析:

分析:

“吏”读lì,注意区分“史”,读shǐ。

“阖”读hé,现代汉语组词“阖家欢乐”。

“箧”读qiè,指书箱。

薨:

就是死的意思,是过去皇帝和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

点评:

本题考查给文言实词注音。

理解字义,多读多记。

4.根据原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a晚年________,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b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________。

c宋初,在相位者多________,普________,未有其比。

答案:

手不释卷|以天下事为己任|龌龊循默|刚毅果断

解析:

分析:

学习文言文,要达到理解背诵默写课文的要求。

多记忆,多积累。

点评:

本题考查补写原文中句子。

一要理解句意,二要熟读背诵,三要准确书写。

5.辨字组词。

吏____________竟____________牍____________缀____________

史_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犊____________辍____________

答案:

官吏;历史|竟然;竞争|案牍;牛犊|点缀;辍学

解析:

分析:

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正确组词。

点评:

本题考查辨别形近字并组词。

对比记忆偏旁的不同,形旁不同,表意不同,字音也会不同。

6.解释加粗的字(或词)。

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学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阖户启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性深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年轻|少|关上书箱|已经|性格,性情|又

解析:

分析:

少:

读shào,年轻。

寡:

形容词,少。

阖:

动词,关上。

箧:

名词,书箱。

既:

副词,已经。

性:

名词,这里指性情。

复:

副词,又。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实词或常用虚词的含义。

特别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7.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a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任何一天的第二天|今天开始的第二天|脸色|色彩

解析:

分析:

(1)明日:

古义:

任何一天的第二天;今义:

今天开始的第二天。

(2)颜色:

古义:

脸色;今义:

色彩。

点评: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字的含义,注意区分词语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和用法的不同。

8.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义。

a寡学术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b处决如流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c普性深沉有岸谷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d多龌龊循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答案:

学问|某一方面专门的学问|处理决断|枪毙|性格沉着|不慌不忙,稳重|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肮脏

解析:

点评: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字的含义,注意区分词语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和用法的不同。

9.翻译下列句子。

a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赵普性情沉着而严肃刚正,即使常对人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当做自己的责任。

|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太祖这才明白过来,最终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解析:

分析:

(1)性:

性情。

岸谷:

严肃刚正。

虽:

古今异义,即使。

忌克:

嫉妒刻薄。

而:

表转折的连词,却。

(2)颜色:

古今异义,脸色。

而:

表修饰的连词,着。

(3)乃:

副词,才。

悟:

动词,明白。

卒:

副词,终于。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首先明确句子中关键字的含义,再按现代汉语的顺序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应达到信、达、雅的要求,即准确、通顺、优美。

10.按照要求填空。

a《赵普》节选自《__________》。

赵普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了历史著名事件__________,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而成为北宋开国皇帝。

b本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可分别用四个字进行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的一个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宋史•赵普传|陈桥兵变|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解析:

分析:

赵普策划了著名的“陈桥兵变”。

课文重点写了有关他的两件事:

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表现他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了解赵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二、选择题

11.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竟日B.次日C.明日D.他日

答案:

B、C

解析:

分析:

这两项的意思都为“第二天”。

A项的意思为“整天”;D项的意思为“改天(其他时间)”。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12.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普/明日/复奏其人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正确停顿是:

太祖/常劝以读书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理解句意,反复朗读,凭借语感,抓住句子的主干。

也可以借助对称句式、借助句子结构、借助修辞、借助虚词断句。

13.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找出不是刻苦读书的成语()

A.凿壁偷光B.昼耕夜诵C.鞠躬尽瘁D.牛角挂书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凿壁偷光:

凿穿墙壁引过光线。

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B.昼耕夜诵:

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C.鞠躬尽瘁: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D.牛角挂书:

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

比喻勤奋好学。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理解,多积累,多记忆,平时可分类整理,便于记忆。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

B.未有其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卒数万人

D.久之不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答案:

D

解析:

分析:

A克:

刻薄/攻克、战胜;B比:

相比、比得上/等到;C卒:

终于/士兵;D去:

离开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即不同的语境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15.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A.习:

(1)少习吏事

(2)学而时习之

B.以:

(1)跪而拾之以归

(2)先帝不以臣卑鄙

C.发:

(1)家人发箧视之

(2)发闾左谪戍渔阳

D.明日:

(1)普明日复奏其人

(2)明日,徐公来,熟视之

答案:

D

解析:

分析A习:

熟悉/复习;B以:

连词,来/介词,因为;C发:

打开/征发;D明日:

第二天。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即不同的语境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16.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闭门读书:

形容专心埋头苦读,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B赵普平时手不释卷所读之书就是《论语》。

C凿壁偷光的是匡衡。

D闻鸡起舞的是祖逖。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了解人物及相关故事。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太祖乃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普又以其人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苛政猛于虎也

答案:

A

解析:

分析:

A.表转折,相当于“却”B.才/却、竟然C.把/因为D.在/比

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即不同的语境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18.下列名言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项是()

A.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B

解析:

分析:

B是谈论学习方法的。

其他都是忧国忧民的。

点评:

本题考查对名言的理解。

分类整理,多积累,多记忆。

19.学习完《赵普》后,班里举行了“选举心中最伟大的具有‘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圣贤人物”活动。

有人列出了以下选项,你选择的是哪位?

理由是什么?

()

A.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B.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屈原——汩罗江自沉,以身报国

D.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选择:

()

理由:

答案:

选A,理由:

赵普忧国忧民,在政事上一直勤勤恳恳,到了晚年仍不忘学习来提高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是活生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例子。

解析:

分析:

任选一项,用简洁通顺的语句叙述人物故事,说明理由。

再如:

选B,理由:

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警示着后人,他也用卓越的政绩表明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点评:

本题考查具有爱国情怀的名人及相关故事。

多读书,多积累,了解历史名人,爱国志士的名言或故事,能用简洁的语言通顺地表达。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

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细节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

C.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

写赵普为国推荐人才的决心和耐心,又描写了“补缀旧纸”这一生动感人的细节。

D.赵普死后,发现箱子有一部《论语》。

这一细节表明他平时手不释卷所读之书就是《论语》。

后人称誉他“半襄阳《论语》治天下”是有根据的。

E.在“奏荐人才”的描写中,主要通过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答案:

E

解析:

分析:

E“奏荐人才”是通过概括叙述塑造人物,并没有运用对话描写。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具体写法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应熟悉课文,深入透彻理解课文。

三、阅读理解

2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字。

普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为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祖乃悟,卒用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熟悉|等到|曾经|担任|才|终于

解析:

分析:

习:

动词,这里是熟悉的意思,不要理解为学习或练习。

及:

动词,等到。

尝:

副词,曾经。

为:

动词,做、担任的意思。

乃:

副词,才。

卒:

副词,终于。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实词或常用虚词的含义。

特别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普明日复奏某人。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碎裂奏牍掷地。

译:

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