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93962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字(共6页)3400字.docx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

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

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

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

  《曾国藩家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

修身、齐家、为学、治军、政事、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养生等各个领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的反应。

本书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

透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得知其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等大小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

在很多的书信中都有记载,曾国藩更是总结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诸兄弟,特别是曾国藩对于子女的品格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为现代父母教导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绝佳典范。

  读《曾国藩的家书》,不难联想到现在的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和粉饰。

如邓小平晚年提出的教育问题。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现在的社会、家庭也为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成为普遍社会现象。

但教育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信仰缺失、极度自我、道德沦丧、浮躁空虚等,教育问题不荣乐观。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是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

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他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

他说:

&;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这也折射出我们教育的问题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教育。

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

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导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敬爱自己的父母。

这样又怎么去爱他人、爱祖国。

?

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

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

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深思。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二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

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道德&;&;孝悌。

一代名人重臣通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

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助家人和亲朋。

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

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曾经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

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曾经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

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文明的社会上更加凸显。

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

《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

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现在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但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

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最大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

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可以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

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

今天,现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质的超前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物质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当下的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是发展文化和教育。

经济可以改变人的生活状况,而文化和教育可以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

民强方可国富,民强首先强的应该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

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三

  本学期,有幸读了《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很深的地方有许多。

如:

在家书中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对子女的学习教育非常严格的父亲。

他很多家书中都要求其子,把日常练习的字,诗词等作品寄给他看,然后,他再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加以指导,他指出&;读书宜专,习字宜恒&;。

同时他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

一次其子久病不愈,他信中仔细询问有没有在吃药,吃了什么药等等。

还建议要想身体健康关键是平时要加强锻炼,不能一味的靠吃药,&;饭后千步走&;是个不错的健身方法。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其后世子孙中大师级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

曾国藩的家教或许给出了答案。

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

他说:

&;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与曾氏家教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我们过分的重视了&;才&;的教育,忽视了&;德&;的教育。

什么是曾国藩所说的&;君子&;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已有定论: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

愚人不足为社会患,小人却是社会的大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

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省呀。

  我们的小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的&;重负&;主要来源于学数学、学写作、学英语、学各式各样的特长&;&;。

与曾氏家教比,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

小学教育应当是生活教育,教育孩子们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兄与弟的关系,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把人做好。

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应该尽什么义务,应该行什么礼节,这就是教育。

旧时代的《弟子规》就在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培养孩子们有修养、明事理方面做的很好。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也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

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把这些忽略掉了。

有人戏称我们和孩子是&;非常6+1&;的关系,6个大人围绕着1个孩子转。

再穷也要富孩子,致使许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追求享乐,攀比虚荣。

许多孩子也习惯了自己的中心地位,人人为我,我还为我,极度自私。

这样的孩子都不懂也不会去敬爱自己的父母,&;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敬爱自己的父母,又怎么会爱他人、爱祖国。

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

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

  《曾国藩家书》,这些书信中富含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