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4357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9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docx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北京四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理科)

试卷满分为150分,I卷100分,II卷50分,考试时间100min

I卷:

选修模块水平测试(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1.下列有关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B.微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C.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D.微生物有需氧、厌氧、兼性厌氧等不同类型

2.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有复杂的膜结构的细胞器

B.常作为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受体菌

C.除了拟核外,在细胞质中还有许多小的环状DNA分子

D.在显微镜下可利用血球计数板研究其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

3.关于高压蒸汽灭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于培养基和培养器械的灭菌

B.只能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而不能杀死芽孢等休眠体

C.高压导致高温使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变性,达到灭菌目的

D.高压蒸汽灭菌后,加入了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为液态,可用于制备平板

4.下列无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

B.尿素溶液通过细菌过滤器除菌

C.用紫外灯照射进行超净工作台的灭菌

D.微生物和培养基使用前均需灭菌处理

5.下列不能达到微生物纯种分离目的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法分离某一种细菌

B.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某一种细菌

C.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法培养土壤稀释液

D.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

6.在恒温箱培养微生物时,平板要倒置的原因是

A.利于通气B.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C.防止杂菌污染D.防止培养皿内的冷却水流入培养基

7.“分离土壤中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配制LB全营养培养基的目的是

A.作为实验组,分离尿素分解菌

B.作为对照组,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C.作为对照组,观察尿素分解菌在含有酚红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D.作为对照组,观察全营养条件下能生长的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

8.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A.接种后的平板需倒置放置于恒温箱中

B.已灭菌的培养基冷却到大约60℃时可倒平板

C.倒平板后,可用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接种获得单菌落

D.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后,使培养皿倾斜放置,以使培养基凝固后形成斜面

9.若要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的微生物,其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g土壤加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10-2土壤稀释液

③吸取0.1mL土壤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将土壤稀释液稀释至浓度为10-3、10-4、10-5、10-6、10-7的溶液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10.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①加尿素②不加尿素③加琼脂糖④不加琼脂糖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加硝酸盐⑧不加硝酸盐

A.①③⑤⑦B.②④⑤⑧C.①④⑤⑦D.①③⑤⑧

1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获取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性识别和切割RNA

D.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12.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3.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切割产物(bp)

b酶再次切割产物(bp)

2100;1400;1000;500

1900;200;800;600;1000;500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B.a酶与b酶切断的均是两条链上的磷酸二酯键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14.下列关于各种与基因工程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将2个具有末端互补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

B.PCR反应体系中的引物可作为DNA聚合酶作用的起点

C.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一段特殊的核昔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

D.逆转录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R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

15.下列哪一项不是运载体必备的条件

A.是环状的DNA分子

B.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保存

C.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D.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16.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菌细胞前,通常处理细菌要用的试剂是

A.CaCl2B.PEGC.FeCl3D.NaCl

17.下列关于PCR技术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④4种核糖核苷三磷酸⑤DNA连接酶

⑥耐高温DNA聚合酶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⑤⑦C.①②③⑥D.①②④⑤⑦

18.下列一般不作为基因工程中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是

A.抗性基因B.发光基因

C.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D.贮藏蛋白的基因

19.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质粒和真核细胞DNA的基本结构单位不同

B.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C.质粒是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D.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20.下列关于“基因探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探针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探针是一小段具有随机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

C.基因探针既可以检测核酸分子,又可以检测特定的蛋白质

D.基因探针以其双链形式发挥作用,其放射性或荧光标记便于检测

21.用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制成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①人脑垂体细胞的DNA②人下丘脑细胞的mRNA

③人脑垂体细胞的mRNA④人下丘脑细胞的DNA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2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植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C.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D.以动、植物组织为材料进行培养,需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

23.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是指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培育形成幼苗的过程

C.取植物体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D.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

2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通常为液体培养基

B.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克隆出动物个体

C.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通常加入动物血清

D.由原代培养继续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得细胞悬液

25.培养的动物细胞常具有的特点是

①细胞贴壁②有丝分裂③分散生长④接触抑制⑤减数分裂

⑥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保持正常核型

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

26.利用某项技术将-干扰素的17位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D.细胞工程

2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都需要加入琼脂

B.所用的培养温度都相同

C.都需要无菌培养条件

D.都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28.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B.融合前需用多种蛋白酶处理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C.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就能融合为杂交瘤细胞

D.融合后经过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单一抗体

29.某同学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4项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比较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A

可能需要的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浮液

B

可选择的促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C

典型应用

无病毒植物的培育、人工种子、种间植物杂交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D

培养基的主要区别

蔗糖等糖类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葡萄糖和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30.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

B.DNA探针可用于检测21三体综合征

C.实施农业生态工程可充分利用动植物等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D.融合得到的植物杂种细胞,需经组织培养才能获得杂种植株

三、非选择题(40分)

41.(12分)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_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____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将变成_________色。

(2)取1g土壤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在3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溶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60、65和64,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个;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目为________(填“活菌数”或“活菌和死菌的总数”)。

42.(16分)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单克隆抗体制各过程和克隆羊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________。

(2)图甲中②过程所用的方法有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3)过程④表示在________中培养杂交瘤细胞从而获得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和传统的血清抗体相比,具有________等优点。

用单克隆抗体与治疗癌症的药物结合的“生物导弹”能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是利用其能与癌细胞________的特点。

(4)关于图乙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克隆羊的性别由白面绵羊决定

B.“多莉”的性状与黑面和白面绵羊都有关系

C.重组细胞实现了全能性说明乳腺细胞分化程度低

D.构建重组细胞的操作是在体外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图乙过程的用途________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繁殖家畜中的优良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6)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D.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43.(12分)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

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C过程的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进行筛选。

由离体的棉花叶片培养成再生植株说明___________。

(3)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_作为探针。

(4)获得抗虫棉的过程利用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

Ⅱ卷:

选修模块区分度测试(50分)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31.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了某种微生物的单菌落就获得了其纯种

B.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C.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并经培养后获得单菌落

D.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取产品效率高的原因是“细胞体积/表面积”的比值大

32.下图为DNA结构示意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接a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B.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D.作用b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33.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

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34.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

B.蛋白质工程是对蛋白质分子的直接改造

C.蛋白质工程获取的是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D.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前提条件是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5.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各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

36.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以诱导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或动物细胞的融合

B.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C.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不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

D.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37.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完整的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若表现出抗虫性状则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38.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39.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克隆鼠,流程如图(说明:

囊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其内细胞团的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克隆鼠X的性状表现与黑鼠相同

B.本研究中灰鼠胚胎细胞实现了其全能性

C.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D.图中的黑鼠、灰鼠和白鼠中,黑鼠的性别不限,其他应为雌鼠

40.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B.转基因植物可能通过花粉传播污染非转基因植物xkb1

C.应严格选择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D.因为向受体转入自然界不存在的基因,所以转基因生物产品都是有害的

四、非选择题(20分)

44.请根据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用一种体外复制DNA的方法获得了大量的目的基因,该方法称为_________。

待扩增的DNA分子在该反应中做为_________;引物与待扩增的DNA分子结合的过程称为_________;该反应需要的酶是_________,该酶起作用的阶段称为_________。

若引物的碱基序列为5’-AAGCT-3’和5’-CCCGG-3’,待扩增DNA分子的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如下所示,请用下划线在此序列上标明扩增出的DNA片段:

5’-TACGACCCGGTGTC……AAAGTTAGCTTAGTCA-3’

(2)用EcoRI单独、或用EcoRI与HindIII联合切割扩增出的DNA分子,获得的DNA片段经_________技术检测,结果如下图,最左边为DNAMarker,bp代表碱基对。

根据此结果,该DNA分子的长度约为_________个碱基对。

请在绘图区绘制一条直线代表扩增出的DNA分子,并在其上标出EcoRI、HindIII的识别序列位置及其之间的距离。

(3)PCR技术和凝胶电泳等技术结合,可以用于鉴定特定的DNA分子,从而可用于凶杀破案。

某凶杀事件中相关人员血液中提取的DNA电泳等操作结果如下图。

上图结果显示被告人是否是杀人犯?

_________(填“是”/或“否”)

五、附加题(10分)

45.(5分,加入试卷总分)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对此谈谈你的观点。

46.(5分,加入试卷总分)

核移植技术使“克隆人”成为可能,该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对此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I卷:

选修模块水平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B

D

C

D

D

D

C

D

C

B

A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D

D

A

C

A

D

B

A

B

C

D

B

B

三、非选择题(40分)

41.(12分)

(1)尿素酚红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6.3×107活菌数

42.(16分)

(1)动物细胞培养

(2)用聚乙二醇处理、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电刺激等(答出两点给分)(3)小鼠体内(腹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特异性结合(4)C(5)D(6)D

43.(12分)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2)卡那霉素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4)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答全给分)

II卷:

选修模块区分度测试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C

B

B

C

D

C

B

D

四、非选择题(20分)

44.(20分)

(1)PCR模板退火Taq酶(TaqDNA聚合酶)延伸

5’-TACGACCCGGTGTC......AAAGTTAGCTTAGTCA-3’

(2)电泳(凝胶电泳)1000

(3)是

45.(5分)略46.(5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