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48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docx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

  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美术活动教案吧!

  美术活动教案愿望档案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1、重点:

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2、难点:

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资源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评价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相互欣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

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材料

  第二课时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什么是招贴画?

  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

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

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2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难点:

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黏土、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课件、黏土、泥工刀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

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

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展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

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

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

玉雕、木雕等

  3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难点:

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设计:

  1、解释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

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

介绍墙的组成部分:

墙脚、墙顶和墙身。

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

这些不同的材料的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

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

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那个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欣赏并进行个别评价

  12、拓展:

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4、家乡的古塔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

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

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

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

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

  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三、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5、美术档案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档案袋的意义,初步学习装帧设计。

  2.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搜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了解设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感受美术设计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美术档案袋主要是用来搜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良好习惯养成。

设计和制作美术档案袋,能培养学生自己保留优秀作品的习惯,

  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取优除劣,能够自己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从整理一搜集一交流一出成果一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收获后的喜悦及成就感是来自于自己所积累的作品,但实际上,是孩子们在不断积累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的。

小小一个美术档案袋,虽然不是很精美,却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不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2.重点、难点。

  重点:

美术档案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

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档案袋。

  三、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制作美术档案袋的工具与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美术档案袋的示范作业,以及教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人。

  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档案袋,提问:

这个袋子有

  什么用途?

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档案袋(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两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美术档案袋的作用。

  2.探究。

  

(1)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档案袋。

(展示课件)

  

(2)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问:

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档案袋?

  3.制作步骤。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

  

(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文件袋,作为美术档案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搜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档案袋中。

  4.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个体现个性和美观的美术档案袋封面。

  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6.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开展欣赏评述。

  7.课后拓展。

  欣赏各类电脑档案袋作品及各类设计优美的档案袋,并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