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5080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6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docx

高中地理会考经典复习资料看完必过

新课程北京市普通高中地理会考(20XX年)题目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势能B.生物能C.太阳辐射能D.风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A.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产生“磁暴”和“极光”

C.诱发海啸和台风

D.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

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上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图2),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6~8题。

6.小明拍摄照片时,东京正值

A.上午B.正午

C.下午D.晚上

7.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类型划分属于

A.岩浆岩B.侵入岩

C.变质岩D.沉积岩

8.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压B.夏威夷高压C.亚洲高压D.阿留申低压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9-10题。

9.图4中①表示

A.地幔B.地壳

C.地核D.软流层

10.岩石圈位于

A.①顶部

B.②顶部

C.①和②顶部

D.③外部

1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

B.②——外力作用

C.③——冷却凝固

D.④——变质作用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5),回答12-14题。

12.图6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B.B

C.CD.D

1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14.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AB.BC.CD.D

15.图6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图6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7),回答16—17小题。

16.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17.在气压带②的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18.利用人造烟幕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使大气的

A.逆辐射作用增强B.逆辐射作用减弱

C.反射作用加强D.反射作用减弱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8),回答19-21题。

19.图9中字母正确表示水循环环节的是

A.①-降水      B.②-水汽输送

C.③-地表径流  D.④-蒸发

20.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  B.凝结降水

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21.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水循环使水呈三态变化

C.水循环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水循环使海平面上升

22.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是

A.外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沉积作用D.内力作用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图9),回答23~24题。

23.四种地貌景观中,有断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四种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地壳运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褶皱可形成

A.宽大的裂谷B.高大的山脉和谷地

C.断块山地D.火山

2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27.我国西北重镇兰州,因地处黄河谷地中,南北有山地限制,城市形态及铁路分布呈东

西带状分布,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河流的分布B.交通运输的需要

C.政治和经济的发展D.矿产资源的分布

28.各个自然带都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的地表形态   B.完全一致的气候类型

C.各自然带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D.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29.图10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

C.区域性D.单一性

20XX年9月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

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

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草甸的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

气候改变就在身边!

——节选自《世界博览》2007.12

阅读上述资料,回答30-31题。

30.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

31.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

A.差异性B.复杂性C.整体性D.稳定性

读图11,回答32-33题。

32.图12中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33.影响图12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

A.热量为基础   

B.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水分变化为基础

34.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D.臭氧层“空洞”扩大

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000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

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据此完成35~36题。

35.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36.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B.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C.改变冰川生态环境D.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37.随着生产力的发展,20XX年以来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

引黄河水入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华北地区多旱灾   B.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C.华北地区水库干涸      D.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夏季

38.在我国最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①地震②洪涝③干旱④寒潮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39.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40.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举国迁移到新西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

41.人口合理容量

A.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B.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42.北京王府井大街、方庄小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分别属于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43.西安是陕西省的政治中心,体现了该城市是区域的

A.行政管理中心B.商业服务中心

C.经济增长中心D.交通运输中心

44.下列各组城市(卫星城)中,从城市等级上可以看出服务范围不同的一组是

A.顺义昌平B.上海北京C.长春哈尔滨D.北京通州

45.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民的素质还不够高

B.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C.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还不足

D.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

回答46~47题。

46.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A.改良耕作制度B.提高收购价格C.改造自然条件D.科学培育良种

47.从小麦的分布范围扩大可以看出

A.人口迁移的结果

B.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C.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

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48.影响昆明花卉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C.土壤    D.水源

49.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

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市场    C.交通   D.技术

50.有关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优势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51.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江苏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麦收。

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江苏降水量少于山东

B.江苏纬度较低,气温回升早

C.江苏小麦品种好于山东

D.山东农村富余劳力比江苏多

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图12),完成52~54题。

52.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地区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D.辽东半岛

53.图中乙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B.产品运费

C.科技投入D.工资投入

54.20世纪下半叶,丙类产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A.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

B.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

C.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D.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图13),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55~57题。

图13

 

5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因素是

A.廉价的劳动力B.便利的海运条件

C.接近铁矿产地D.丰富的煤炭资源

56.20世纪60~70年代,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机械工业B.电力工业

C.煤炭工业D.化学工业

57.辽中南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②雄厚的高新科技力量③便利的交通运输④丰富的水资源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图14),回答58-59题。

 

图14

58.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59.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主要原因是

A.甲厂主要利用我国的政策优势

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

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

D.三家企业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

60.世界上某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A.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B.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D.提高公交公司的效益

61.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后又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

上述事实说明了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62.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表述属于公平性原则的是

A.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63.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C.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D.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64.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图15),完成65—67题。

65.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B.bC.cD.d

66.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a——洪涝灾害B.b——热量条件

C.c——土壤肥力D.d——灌溉水源

67.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68.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69.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D.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表1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70—72题。

表1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次)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70.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变化是

A.逐渐变慢B.逐渐加快

C.变化不明显D.无法判断

71.表中显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72.为了控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C.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73—74题。

73.形成“红色荒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74.形成“红色荒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开山取石 C.滥伐森林 D.交通建设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热带雨林,据此回答75—76题。

75.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

A.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D.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76.对于亚马孙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禁止人类在林区的任何活动

77.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西欧、北美对日本企业的排斥

B.东亚、东南亚地区改善了投资环境

C.东亚、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D.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量大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

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据此回答78—79题。

78.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9.目前国家已下令禁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主要原因是

A.粮食大量过剩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劳动力缺乏D.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80.下列区域具有明显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⑥D.①⑥

8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开垦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D.干旱和大风现象

82.下列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

83.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导航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回答84—85题。

84.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

①资源调查②人口增长预测③环境监测④自然灾害调查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85.如果将GIS用来检测森林火灾,下列最可能的是

A.用来分析引起火灾的原因B.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

C.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D.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

86.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全球定位技术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技术D.GPS信号接收机

87.GIS与地图的最基本差别是[易]

A.空间模型B.数据模型C.阅读速度D.空间分析能力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图16),完成88—90题。

图16

88.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排序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

89.东部地带今后应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

B.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

C.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D.有步骤地重点开发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能源和水力资源

90.三个地带相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的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下降

 

二、非选择题

1.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17)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图18),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7上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这一天,图17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

是;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向

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

范围是。

(4)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图18)中的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5)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9),完成下列要求。

 

图19

(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

中的段,该时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

(2)在地球公转轨道

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有。

(3)当地球运行到Ⅰ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在Ⅰ、Ⅱ、Ⅲ、Ⅳ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有。

(4)当地球处于Ⅲ位置时,北京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选择填空)。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正午时人的影子最长

D.正午时人的影子最短

 

3.读图20,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气压带B与C之间是带。

(2)23°26′N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多为气候,大陆东岸多为气候。

(3)气压带A与气压带B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其主要原因是。

(4)不同纬度地带的气温变化规律一般是。

(5)若用干、湿、冷、热来表示气候状况,则A气压带控制下为,B气压带控制下为。

4.读我国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图21),回答下列问题。

 

图21(单位:

百帕)

(1)此时,A地受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2)近日,将有锋从B地过境。

C地在锋面过境后,气温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3)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

在C、D两地的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

地。

(4)此时,M地与N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5.读全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中低纬大洋环流为例,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可表述为北(半球)南(半球);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以大洋为中心,东侧多为流,西侧多为流。

(2)图①—④中可以形成渔场的是,其主要原因是。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

具有重要作用;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

作用。

(4)某油轮如在②处发生原油泄漏事故,洋流对该污染能够起到

作用。

6.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图23),完成下列要求。

(适用于人教版)

 

图23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等。

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其理由是(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3)d城市坐落在(地形区)上。

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是

(4)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其原因是(选择填空)。

(5)河流Ⅰ的上游以作用为主,下游以作用为主。

7.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4),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

层有、

、。

(2)写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①为_______;②为_______;③为________。

(3)图中字母所示的内力作用B为_______、C为_________、E为_。

图中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表2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图25),回答下列问题。

表220XX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图26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4)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

(5)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9.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分析我国甲乙两城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XX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图26)

图26

资料二: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甲乙两城市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甲城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出租车和私家车数量猛增;乙城市加强地面公交和地铁的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重大于甲城市,但是存在着地面公交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