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216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docx

泰山医学院大四下儿科学个人整理版超全

名词解释【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股髓外造血极少。

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

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映,称为“股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免疫缺陷病ID】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免疫分子(可溶性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集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正常足月儿】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大于等于2500g并小于等于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肺门舞蹈症】房间隔缺损时,肺动脉段突出,肺叶充血明显,主动脉影缩小。

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总干及分支随心脏冲动而一明一暗的“肺门舞蹈”征,心影略呈梨形。

【脱水】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使出水分丧失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理性贫血】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0乘以1012/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适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

【小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Roger病】小型室缺,缺损直径小于5mm或缺损面积小于0.5cm2/m2体表面积。

缺损小,心室水平向右分流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可无症状。

【肾病综合症NS】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Chvosteksign】面神经征,以手指尖或叩诊锤骤击患儿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第七脑神经孔处),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为面神经征阳性,新生儿期可呈假阳性。

【迁延性肺炎】肺炎病程在1-3个月称为迁延性肺炎。

【贫血饮食】每日增加含铁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各种肉类等。

【艾森曼格综合症】当右心室收缩压超过左心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你转为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出现发绀,即艾森曼格综合症。

【生理性腹泻】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出现的单纯的大便次数增多,不影响发育。

【胎龄GA】从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到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计算

【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的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

【败血症】微生物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并发SIRS.

【菌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但临床没有中毒症状

【毒血症】细菌产生的毒素和毒性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临床上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休克,血培养找不到细菌.

【脓血症】除有败血症表现外,化脓菌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常在肺肾皮肤等处形成多发性小脓肿,脓肿中央及小血管内常见细菌菌落.

【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到胎儿娩出为胎儿期.正常约280天(40)周

【新生儿期】从出生结扎脐带到满28天.

【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又称乳儿期.

【正常足月儿】出生时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体重大于2500克,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

正常出生体重儿:

2500---4000克.

【低出生体重儿】不管胎龄如何,凡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者

【巨大儿】体重超过4000克者.

【高危儿】出生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秒钟以上,伴心率减慢小于100次/分,并出现青紫。

中性温度(neutraltemperature)是指使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

小儿单纯性肥胖:

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1.足月儿:

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

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

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贫血】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4个月时<9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①分度,鲜红蛋白从正常下限到90g/L为轻度;—60g/L为中度;—30g/L为重度;小于30g/L为极重度。

新生儿Hb为144-120g/L为轻度,—90为中度,—60重度,小于60极重度。

【营养性贫血IDA】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贫血症。

【骨髓造血】婴幼儿期所有都为红骨髓,5-7岁开始黄骨髓开始在长骨中形成。

雅克什贫血。

主要表现为贫血、肝脾肿大、末梢血白细胞增多,并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故亦称假性白血病性贫血。

营养缺乏,特别是造血物质缺乏以及慢性或反复感染为本病主要致病因素。

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差异性发绀:

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情况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患儿临床上出现:

下半身紫,左上肢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阵发性缺氧发作:

多见于婴儿,发生的诱因为吃奶、哭闹、情绪激动、贫血、感染等。

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死亡。

其原因是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年长儿常诉头痛、头昏。

新生儿窒息:

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小儿腹泻:

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重者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

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节易发病。

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

临床表现,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感症状,一般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即可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或淡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病程约3-8天,大便镜检有少量白细胞。

填空

1、正常足月婴儿出生后3~4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

2、小儿1岁时身长约为75厘米。

3、2岁小儿的头围应为48厘米。

4、小儿肺炎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

5、小儿急性腹泻病程是2周以内,而慢性腹泻病程则是2个月以上。

6、我国围产期(围生期)的概念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不满1周。

1、生长发育的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

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

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

3、身高(长):

1岁时75cm,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头围:

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

1早产儿特点:

胎龄不足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耳壳软、缺乏软骨,可折叠、耳舟不清楚;指甲未达指尖;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足纹少;外生殖器未发育完全。

2法四症的四种畸形:

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3小儿年龄分7个时期:

胎儿期(280天)新生儿期(28天)婴儿期(1年)幼儿期(2年)学龄前期(3~4年)学龄期(6~8年)青春期(5~7年)。

6年龄越小心率越快,新生儿平均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2~3岁100~130,4~7岁80~100,8~14岁70~90

71岁以上小儿收缩压mmHg为年龄×2+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高于或低于此标准20以上为高血压或低血压。

8乳牙共20颗,出生后4~8个月开始萌出,2~2.5岁乳牙出齐。

9诊断肾病综合征必备条件: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1正常小儿不同年龄阶段呼吸平均值(次/分)新生儿40~50,<1岁30~40,1~3岁25~30,4~7岁20~25,8~14岁18~20。

21000ml口服补液盐含氯化钠3.5克,NaHCO32.5克,KCl1.5克,葡萄糖20克,此溶液为2/3张。

3

(1)岁时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

43个月左右抬头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时会坐出现胸椎后凸,

(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

518个月小儿乳牙数为12---14颗

65岁儿童体重约为(18)kg

7肾病综合征(单纯型)四大特征1(大量蛋白尿)2(低蛋白血症)3(高脂血症)4(水肿).

肾病综合征(依赖型)临床表现分两型(单纯型)(肾炎型)1尿检红细胞>10个/HP2反复高血压3持续性氮脂血症4总补体C3反复降低

尿细胞和管型正常尿液离心后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偶见透明管型.正常小儿12小时尿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神经系统:

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

缺铁通常经过以下三阶段才发生贫血:

①铁减少期(ID)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③缺铁性贫血期(IDA)。

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4月时<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6月~6岁<110g/L,6~14岁<120g/L为贫血;海拔每增高1000米,血红蛋白升高约4%。

贫血病因:

储铁不足(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储存);贴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铁的吸收障碍,铁的丢失过多。

治疗:

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

若新生儿尿量每小时<1.0mg/kg,每小时<0.5ml/kg为无尿。

学龄儿童每日排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时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马牙或螳螂嘴;乳腺肿大及假月经

肺炎分类:

病理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

病因分类,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原虫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以及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

病程分类,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病情分类,轻症肺炎,重症肺炎。

肺炎临床表现:

症状:

发热、咳嗽、气促。

体征:

呼吸增快,可见鼻翼煽动,三凹征。

发绀,肺部啰音,固定的中细湿罗音。

重症肺炎的表现:

心衰:

突然呼吸困难加重,呼吸加快>60次/分;心率加快>180次/分;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短期内迅速增大;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肺炎并发症:

脓胸;脓气胸;肺大泡;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败血症。

肺炎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

小儿年龄分7期: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胎儿期】受精卵到小儿出生,40周;【新生儿期】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婴儿期】从出生到一周岁;【幼儿期】1岁至3周岁之前;【学龄前期】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学龄期】从入小学开始至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为10-20岁

大题

4等渗脱水的临床表现及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占体重百分比

<5%

5~10%

>10%

精神状态

弱差

萎靡

昏迷或昏睡

皮肤黏膜

干弹性差

干弹不能立即收回

不能收回

前囟与眼窝

浅凹

明显凹

深凹至眼不能闭上

酸中毒

严重

周围循环衰竭

不明显

明显

尿量

明显少

少尿无尿

15、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方式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主要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静脉补液的适应症为:

口服补液适用于能口服且脱水不严重的急性腹泻病人;

静脉补液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者。

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累积损失量的补充:

液体量:

根据脱水程度而定。

轻度脱水补给30~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50ml/kg。

液体种类:

决定于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补2/3张至等张含钠液,等渗脱水补1/2张至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至1/5张合钠液。

补液速度;累积损失于开始8~12小时补足。

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用2:

l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以迅速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

.继续损失量的补充:

按实际损失量估计,一般为10~40ml/kg/日,用1/3~l/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供给生理需要量:

液量按60~80ml/kg/日,一般用生理维持液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或者口服。

液体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17、小儿腹泻病的补液。

总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总步骤:

定量、定性、定时

补液要求:

一般累积损失在第一日即可完全纠正,第二天以后的补液可根据该日的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补充。

三补:

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三观察:

尿量(3~4小时增多);酸中毒(6~12小时纠正);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

第一天补液

①液体总量:

包括累计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

②溶液种类: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全日容量比例,大约相当于等渗脱水用3:

2:

1液(1/2张);低渗脱水用4:

3:

2液(2/3张);高渗脱水用1:

2液(1/3张)。

③补液方法与速度:

口服补液:

轻和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

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可用ORS补给,生理需要量可通过进饮进食补充。

静脉补液: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2:

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

2)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

应用总量的一半,于8~12小时内补入,速度8~10m1/kg/小时。

高渗性脱水按5~8m1/kg/小时。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12~16小时内补入,速度稍慢,5ml/kg/小时。

④纠正酸中度:

轻、中度酸中毒不必另行纠正。

重度酸中毒可按5%碳酸氢钠6m1/kg可提高CO2cp5mmo1/L(约10VOL%)

⑤低钾血症处理:

低钾时补钾需注意有尿或6小时内排过尿可补钾。

补钾量:

一般按3~4mmol/kg/日(相当10%氯化钾2~3ml/kg/日)。

方法:

补钾尽量口服,严重缺钾或呕吐频繁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慢,应在8小时以上。

⑥钙和镁的补充;低钙时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10ml),用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或慢推。

低镁时可用25%硫酸镁每次0.1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第二天补液:

一般补给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生理维持液。

若继续损失,酌情补充部分1/2~l/3张含钠液。

44、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不同时期的腹泻病治疗的重点各有侧重,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性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

急性腹泻的治疗

饮食疗法:

强调继续饮食,补充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口服补液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药物治疗:

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者无需使用,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衰竭患儿应选用抗菌素治疗;

微生态疗法;

肠黏膜保护剂;

避免用止泻剂;

补锌治疗;

中医中药。

迁延性慢性腹泻的治疗

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菌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

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营养治疗:

调整饮食;

双糖不耐受患儿采用去双糖饮食;

过敏性腹泻患儿应改用其它饮食;

要素饮食;

静脉营养。

⑷药物治疗:

①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②微生态疗法;

③肠黏膜保护剂;

④避免用止泻剂;

⑤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⑥中医中药。

47、如何诊断儿童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A、儿童哮喘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1项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

以0.1%肾上腺素0.01ml/kg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ml/次)。

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15~30min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性。

5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速(PEF)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上升≥15%者为阳性。

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FEV1>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B、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variantasthma)

持续咳嗽>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支气管哮喘:

(气流受阻时哮喘病理生理的核心)

①临床表现:

1)咳嗽和喘息呈阵发性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重。

发作前可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呼吸困难、呼吸相延长伴喘鸣音。

严重病例呈端坐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2)体格检查时可见桶状胸、三凹征,肺部满布孝鸣音,严重者气道广泛阻塞,孝鸣音可反复消失,称为闭锁肺,是哮喘最危险的体征**。

3)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称为哮喘危重状态。

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哪、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端坐呼吸等。

②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过敏原检查。

③治疗:

A,哮喘急性发作期:

1)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2)全身性糖皮质激素3)抗胆碱能药物4)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5)短效茶碱。

B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2)白三烯调节剂3)缓释茶碱4)长效β2受体激动剂5)肥大细胞稳定剂6)全身糖皮质激素。

二十,肺炎:

①病理分类: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②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③病因分类:

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原虫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

1,支气管肺炎:

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的儿童多发。

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主。

1)临床表现:

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起病多数较急,主要症状为

发热、咳嗽、气促,全身症状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体征:

呼吸增快、发绀、肺部啰音;**重症肺炎的表现:

除呼吸系统外,还有循环系统:

可发生心肌炎、心力衰竭。

肺炎合并心衰的表现:

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②心率突然>180次/分;③突然极度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③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

  

2)并发症:

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3)辅助检查:

①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检查、C反应蛋白(CRP);②

病原学检查:

③X线检查。

4)鉴别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肺结核。

5)治疗原则:

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①糖皮质激素:

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

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

使用指证:

A严重憋喘或呼吸衰竭;B全身中毒症状明显;C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D出现脑水肿。

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吸氧、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活性药物。

A利尿剂:

呋塞米、依他尼酸;B强心药:

静脉注射地高辛或毛花苷丙;C血管活性药物:

酚妥拉明。

2呼吸道合孢病毒肺炎:

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

临床上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中、重症者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憋喘、口唇发绀、鼻扇及三凹征。

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病理改变为肺组织广泛出血性坏死和多发性小脓肿形成为特点。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严重、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泌尿生殖系统

1、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

前期感染:

90%病例有链还需菌的前期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

在前期感染后经过1~3无症状的间歇期而急性起病;咽炎起病者多表现现有发热、颈淋巴结大及咽部渗出。

典型表现:

起病前l~4周常有扁桃体炎、脓疱疮等链球菌前驱感染,后主要症状有:

①少尿、水肿;②血尿:

几乎都有血尿,往往伴有蛋白尿;③高血压:

约70%在一周内有高血压表现。

严重病例:

①严重循环充血,多发生于起病第一周内;②高血压脑病;③急性肾功能不全。

⑷非典型病例:

①无症状性急性肾炎:

仅有血尿与蛋白尿,血C3降低,而无水肿与高血压。

②尿轻微改变或尿无改变性急性肾炎;③具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的治疗:

休息:

起病后卧床休息2~3周。

饮食;应控制钠盐的摄入,并适当限制水量,明显少尿或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

抗生素:

为彻底清除病灶内残存感染,应用青霉素10~14天。

对症治疗:

①利尿:

常用的有双氢克尿塞或速尿。

②降压:

高血压者,可用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