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538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压管接头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瞬态改变或周期性

●标准回答:

液压胶管就是液压系统以及设备中重要的连接件,能承受高压,能方便拆卸,在液压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液压胶管由内外的橡胶层与里面的钢丝编织层构成,根据液压胶管的承受压力不同,里面的钢丝层数不同,一般钢丝层从1层到6层,承受的压力最高能达到60MPA。

液压胶管的内层橡胶为耐矿油,生物油,膨胀性好的合成橡胶,外层为耐磨抗老化橡胶。

中间为高抗拉钢丝缠绕层。

液压胶管适合介质为:

矿物油,油水混合物,聚乙二醇基油,合成脂基油,菜籽油等。

常用的胶管的适合工作温度为:

-40℃--100℃,最高温度为125℃。

正确的选择胶管,可以保证整个液压系统的安全,合理的安排空间,更好地控制成本。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系统的压力,选择胶管的钢丝层数,压力高,钢丝的层数多。

每种胶管都有一个最大的工作压力,胶管的爆破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4倍。

胶管耐压越高,价格就会变高,所以根据实际的系统压力,选择的胶管的最大工作压力比实际工作压力大点可以了。

如果系统冲击压力频繁的话,选用特别耐脉冲的胶管。

第二,根据流量选择胶管的内径,管径过小会加大管内介质的流速,使系统发热,降低效率,而且会产生过大的压降,影响整个系统的系能,管径过大会增加成本,所以胶管内径要适当。

当胶管用管夹固定或胶管穿过钢板等间隔物时,也要注意胶管的外径尺寸。

第三,在选择高压胶管时应该注意高压胶管的弯曲半径,计算弯曲半径时应该减去前面接头的扣压长度。

若安装的胶管弯曲半径过小,将降低胶管的承压能力并影响其寿命。

第四,要根据液压布置合理选用接头的形式如:

SAE法兰接头,内螺纹接头或外螺纹接头,90、45等接头角度与整体的胶管装配角度。

胶管在安装使用中,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胶管过长,影响外观,而且增加成本;

胶管太短,当其受压而伸展或收缩时,没有足够的伸缩余地,会导致胶管被破坏;

胶管安装时,切勿让其扭歪,否则当受压力时会破坏胶管或令联接处松脱;

安装于移动物体间的胶管,应预留足够的长度,并避免与其她物体摩擦。

胶管在使用中经常与硬物相摩擦,建议在管外使用弹簧保护套。

胶管工作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胶管的寿命与承受压力的能力,所以要在其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胶管,工作温度长期不在其允许的范围内的系统,应采用软管护套。

胶管使用中,如果就是特殊介质,要确保胶管的内,外层,接头,以及密封圈与介质相容。

●根据压力、流量。

压力决定胶管纲丝层数,流量决定胶管内径,再就就是两端的连接型式,焊接式、扩口式、卡套式、法兰式等等,另外就是直通还就是90度,还就是45度等。

●高压胶管都有型号的,层数,压力,接头型式及规格,胶管长度。

确定这些参数就可以了。

都可以咨询厂家。

●楼上都已说了,只就是我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已的理解来评论,不要照抄标准等。

胶管选择主要考虑承载压力,流量与连接形式。

承载压力一般就是根据工作载荷反过来推导出来的,再乘以安全系数即可。

流量就是根据工件的移动速度反过来推导出来的,因为系统压强处处相等,所以很容易计算的。

连接形式根据实际需要与安装空间,扳手空间合理选择即可。

油泵排量65ml/Rap最高压力14Mpa请问配1450转/min电机功率应该多大?

在配975转/min电机功率应该多大?

K=Q*P/600

Q=q*V

所以当转速为1450时:

Q=1450*65/1000=94.3L/min

功率:

K=94、3*140/600=22Kw

当转速为960:

Q=960*65/1000=62.4L/min

功率K=62、4*140/600=14、6Kw

以上计算没有除效率。

只要选定泵以后,除以相应容积效率就可以了

●问:

我要设计一个多执行机构的液压系统、

整个系统的动力由一到两个泵与一个油缸的系统提供

请问工作顺序就是泵提供高压油到一个液压缸。

然后液压缸输出端的油提供压力油给执行元件工作不?

这个大的液压缸的参数怎么设定?

液压系统的元件有:

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组成。

动力元件就是液压油泵

控制元件就是液压阀 

控制液压油压力、流量、方向

执行元件就是液压油缸液压马达

辅助元件就是管件压力表储能器滤油器等等。

它们的连接方法就是通过辅助元件将各个主要元件连接的,液压油泵提供液体动力 

经过液压阀控制液压油进入液压油缸实现液压油缸的往复运动。

第一个问题液压泵就是提供了高压油到油缸,但就是就是通过液压阀来控制的,而液压油缸就就是执行元件。

第二个问题 

首先瞧就是有什么油缸(比如活塞式双作用油缸)确定后在瞧油缸其她参数。

a、油缸内孔直径

先计算负载大小,然后根据液压系统的压力(压力就是油泵;

来确定的),确定液压油缸的直径,因为F*A=P 

F指的就是负载的大小A指的就是液压油缸活塞的直径。

(我说的简单就是让您好理解如果专业人士瞧的,我这就是有一点问题)

b、油缸的速度(流量)

通过液压阀来控制液体的速度(流量),但就是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元件搭配。

c、液压油缸的安装距离

这个就就是瞧液压油缸的连接方式后,再定。

d、因为油缸种类也比较多,所以主要参数就就是这么多。

补充问题 

泵的参数根据1、F*A=P确定压力2、液压缸的速度来确定 

1、因为您的负载就就是F,A就是油缸来确定的,P就是油泵来确定的,所以先确定您的油泵压力,再来算液压缸的直径。

2、然后瞧您的油缸速度要求,在来定液压油泵的流量,这样参数就出来了,

但就是油泵参数出来,不一定就就是那种油泵,因为油泵有三种,所以还要瞧就是什么系统。

但就是一般的设备用的就是柱塞油泵。

液压管接头

  管接头的分类

  液压软管、高压球阀、意图奇的快速接头、卡套式管接头、焊接式管接头、高压软管。

  过渡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三通式管接头、非标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直角式管接头、旋转式管接头、快速接头、不锈钢管接头、铜接头。

  液压管接头与普通管接头的差别

  最大的最显著的区别的就就是液压的压力就是大的惊人的,液压油管突然爆裂油的冲击力就是很大的。

  我这样说,肯定不能用普通的替换专用的接头,因为液压的都就是可以承受很大压力的,普通的最多0、5个气压就已经快不行了,现在我们的液压管接头技术比起国外来差距太大,液压英才网提醒各位液压届的朋友要多多交流发展中国自己的液压管接头技术。

  管接头的类型

  

类型

结构图

特点

表及标准号

焊接式管接头

利用接管与管子焊接。

接头体与接管之间用O形密封圈端面密封。

结构简单,易制造,密封性好,对管子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要求焊接质量高,装拆不便。

工作压力可达31、5MPa,工作温度-25~80℃,适用于以油为介质的管路系统

表6~14

  JB966~1003-1977

卡套式管接头

利用卡套变形卡住管子并进行密封,结构先进,性能良好,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中。

工作压力可达31、5MPa,要求管子尺寸精度高,需用冷拔钢管。

卡套精度亦高。

适用于油、气及一般腐蚀性介质的管路系统

表15~26

  GB3733、1~3765-1983

扩口式管接头

利用管子端部扩口进行密封,不需其她密封件。

结构简单,适用于薄壁管件联接

  适用于油、气为介质的压力较低的管路系统,允许使用压力见表41

表27~41

  GB5625、1~5653-1985

插入焊接式管接头

将需要长度的管子插入管接头直至管子端面与管接头内端接触,将管子与管接头焊接成一体,可省去接管,但要求管子尺寸严格适用于油、气为介质的管路系统

表43~49

  JB3878-1985

锥密封焊接式管接头

接管一端为外锥表面加O形密封圈与接头体的内锥表面相配,用螺纹拧紧。

工作压力可达16~31、5MPa,工作温度-25~80℃

  适用于油为介质的管路系统

表50~62

  JB/T6381~6385-1992

扣压式胶管接头

安装方便,但增加了一道收紧工序。

胶管损坏后,接头外套不能重复使用,与钢丝编织胶管配套组成总成。

可与带O形圈密封的焊接管接头联接使用。

适用于油、水、气为介质的管路系统。

介质温度:

油:

-30~80℃;

空气,-30~50℃;

水、80℃以下

JB/ZQ4427~4428-1986

三瓣式胶管接头

装配时不需剥去胶管的外胶层。

对胶管外径稍有不同的胶管,靠接头外套对胶管的预压缩量来补偿。

胶管的预压缩量在31%~50%范围内能保证在工作压力下无渗漏,不会拔胶、外胶层不断裂。

可与焊接式管接头,快换接头,卡套式管接头联接使用,适用于油、水、气为介质的管路系统,其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按联接的胶管限定

JB/ZQ4429~4431-1986

快换接头(两端开闭式)

管子拆开后,可自行密封,管道内液体不会流失,因此适用于经常拆卸场合。

结构比较复杂,局部阻力损失较大。

适用于油、气为介质的管路系统,工作压力低于31、5MPa,介质温度-20~80℃

JB/ZQ4434-1986

快换接头(两端开放式)

适用于油、气为介质的管路系统,其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按联接的胶管限定

JB/ZQ4435-1986

  液压管接头标准

  一、卡套式管接头的装配

(一)预装①卡套式管接头的预装的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密封的可靠性。

一般需要专用的预器。

管径小的接头可以在台钳上进行预装。

具体做法就是,用一个接头作为母体,将螺母、卡套压紧到管子上可。

主要有卡套式直通管接头、卡套式端直通接通头、卡套式三通管接头等型式。

笔者发现,即使就是同一厂家一批货,这几种接头体上锥形孔的深度往往不相同,结果就造成了泄漏,而此问题往往被忽视。

正确的做法就是,管子一端用什么样的接头体连接,对应的连接端则用相同类型的接头预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泄漏问题。

②管子端面应平齐。

管子锯断后应在砂轮等工具上打磨平齐,并且去除毛刺,清洗并用高压空气吹净后再使用。

③预装时,应尽量保持管子与接头体的同轴度,若管子偏斜过大也会造成密封失效。

④预装力不宜太大使卡套的内刃刚好嵌入管子外壁,卡套不应有明显变形。

在进行管路连接时,再按规定的拧紧力装配。

ф6-1卡套的拧紧力为64-115n、16фmmr 259n、ф18mm的为450n。

如果在预装时卡套变形严重,会失去密封作用。

(二)、禁止加入密封胶等填料。

有人为了取得更好密封效果,在卡套上涂上密封胶,结果密封胶被冲入液压系统中,造成液压元件阴尼孔堵塞等故障。

(三)、连接管路时,应使管子有足够的变形余量,避免使管子受到拉伸力。

(四)、连接管路时,应避免使其受到侧向力,侧向力过大会造成密封不严。

(五)、连接管路时,应一次性好,避免多次拆卸,否则也会使密封性能变差。

卡套式管接头安装(1)按第9章要求对需要酸洗的管子应先酸洗处理;

(2)按需要长度用锯床或专用切管机等机具切断管子,绝对不允许用溶断(如火焰切割)或砂轮切割;

除去管端内外圆毛刺、金属切屑及污垢;

除去管接头的防锈剂及污垢;

同时还要保证管子圆度;

(3)将螺母、卡套先后套入管子,卡套前端刃口(小径端)距管子口至少3mm,然后将管子插入接头体内锥孔,顶到为止;

(4)慢慢拧紧螺母,同时转动管子直至不动时,再拧紧螺母2/3~4/3圈;

(5)拆开检查卡套就是否已切入管子,位置就是否正确。

卡套不允许有轴向移动,可稍有转动;

(6)检查合格后重新旋紧螺母。

二、管接头处泄漏的预防在液压系统中,无论就是金属管接头,还就是软管接头,都存在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

对于卡套式管接头,大多因管道受到较大的外力或冲击力,使卡套松动或管端面变形而造成泄漏,此时应检查卡套就是否失圆、刃口有无缺损、管端就是否完好以及卡套螺母的压紧程度等,同时还要消除管道外力。

对于扩口式管接头,大多因扩口过度,质量不合要求或多次拆卸,致使扩口变形或裂纹等造成泄漏,此时可将前端截去重新进行扩口。

如果使用公母锥顶压进行密封,其泄漏大多就是由于两锥面有损伤,可用研磨砂对锥面进行研磨。

在一些用“о”形圈靠端面或外径密封的场合,其泄漏原因有以下几种:

“о”形圈老化或变形而造成泄漏;

“о”形圈装配不到位,使两平面连接时压不平或“о”形圈被切割造成泄漏;

“о”形圈未压实,弹性变形量不足而造成泄漏;

“о”形圈止口槽过深而造成泄漏。

对此,需重新选择外径相同与截面较粗的“о”形圈,也可将带有止口槽的密封平面进行切削或磨削加工,以减小止口槽深度,使“о”形圈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压缩量一般应在0、35-0.65mm之间)。

对于采用耐油胶板、羊毛毡、软钢纸板、组合密封垫圈或密封胶的管接头处泄漏,无论就是何材质,首先应检查其密封件有无破损,变形、老化与粗糙度过大等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高压胶管接头的安装注意事项(1)胶管在移动或静止中,均不能过度弯曲,也不能在根部弯曲,至少要在其直径的1、5倍处开始弯曲;

(2)胶管移动到极端位置时不得拉得太紧,应比较松弛;

(3)尽量避免胶管的扭转变形;

(4)胶管尽可能远离热辐射构件,必要时装隔热板;

(5)应避免胶管外部损伤,如使用中同构件表面的长期摩擦等;

(6)若胶管自重引起过分变形时,应有支托件。

四、管路预安装8.1管路简介(1)双线主管及支管:

从润滑泵出来一直到所有分配器的进油口,承受压力相对较高。

通常采用冷拔无缝钢管,材料为10或15号钢。

绝不能用锈蚀严重的管子;

(2)给油管:

从分配器出来到所有润滑点进油口(轴承座油孔),承受压力相对较低。

通常采用拉制紫铜管,走向弯曲时便于配管。

也有采用冷拔无缝钢管或不锈钢管的;

(3)遇到活动部位连接时采用胶管接头。

8.2管路布置要求(1)管路要尽量避开高温辐射及冷却水喷淋等温度太高或太低之处,特别就是胶管接头;

(2)布管应不影响主机等设备运转,要安全可靠,方便工作、观察、维修;

(3)布管要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尽量少拐弯或小角度弯管,采用大圆弧,从而减少油流阻力;

4)安装发生抵触时,应小管让大管、低压管让高压管;

(5)管道在相互交叉时不能接触,应隔开一定距离;

(6)平行管道的接头要错开安装,以免影响安装与拆卸;

(7)管道为便于拆卸清洗,应适当安装活接头,但要少用,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8.3确定管子长度(1)根据8、2条确定的定配管路径,在现场测定管子的长度,要注意弯管半径的大小的影响;

(2)要把各类不同的管接头接入管路后的影响考虑在内;

(3)管子长度应逐段确定、切断、预装,以方便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一下子全部切断,出现积累误差时,配管就困难了;

(4)切下的短管要尽量利用在各个需要短管的地方,必要时可用直通管接头接长,但管段上接头宜少不宜多。

8.4管子切断(1)用锯床或专用切管机等机具切断管子,绝对不允许用溶断(如火焰切割)或砂轮切割;

(2)切口要平整,断面平面度不大于1毫米,与管子轴线垂直度不大于1度;

(3)用锉刀、刮刀等除去切屑与毛刺;

(4)用干净的压缩空气或其她方法清除管内附着的杂物及浮锈;

8.5管子弯曲(1)用弯管机冷弯,不能热弯(大口径管子可用直角接头替代弯管),弯曲半径要在管径的4倍以上;

(2)弯曲处的椭圆度(长短径变化)少于管径的10%,且不能出现折皱;

(3)若弯曲处管端有接头,管端应有一段直管与接头相连,以避影响安装;

8.6管子与接头焊接(1)采用钨极氩弧焊或氩弧焊封底后电弧焊充填焊。

当压力超过21mpa时,应同时在管内部通5l/min氩气;

(2)管子壁厚>

2mm时,外圆应切35°

坡口,并在对口处留3mm间隙;

管壁厚≤2mm时,不切坡口,对口处留2mm间隙;

(1)对口时管子轴线必须重合,错边量小于壁厚的15%,偏斜率小于1:

200;

8.7管夹的安装(1)管夹的垫板一般直接或通过角钢等支架焊在结构件,在混凝土楼板面或墙侧则支架用膨胀螺栓固定;

(2)管夹安装时要注意找平,即安装面在同一个高度上;

(3)管夹的间距:

管径≤φ10时,约0、5~1米;

管径φ10~25时约1~1.5米;

管径φ25~50时约1、5~2米,但在直角拐弯处,两边应各用一个管夹。

8.8预安装(1)将管接头与设备、管子与管接头逐段连接,直至完成全部预安装;

(2)管接头的安装方法详见第4章;

(3)同时将管夹垫板焊在结构件或支架上,不得将管子焊在管夹或支架上;

(4)预安装完毕并检查合格后,对管路打印配合记号,一件一个编号,列成表格备用。

待管路拆下清洗后,按编号复原。

8.9注意事项(1)安装前所有钢管可先按第9章要求酸洗处理,特别就是与卡套式管接头连接的钢管应先酸洗,然后将卡套预先紧固在管端;

(2)所有管接头应先用煤油清洗干净待装,里面的o型密封圈应暂时取出保管,待正式安装时再放上;

(3)施工中要保持泵、分配器等设备的油口,管接头、管端等开口处清洁,不能让水、灰尘等异物进入;

(4)管路应在自由状态下敷设,焊装后的管路不得施加过大的径向力强行固定与连接;

(5)轴承座的油孔要事先检查,内部油路就是否畅通,油口螺纹就是否同接头相配。

9、管路清洗 为确保润滑系统的清净,并供给机械设备轴承以洁净的润滑脂,必须将预安装后的管路拆下清洗。

清洗有煤油清洗与酸洗两种。

9.1煤油清洗对象及方法(1)铜管、不锈钢管;

(2)预安装前已经过酸洗处理,且现在内壁无锈蚀、氧化铁皮的钢管;

(3)在预装时弄脏的管接头;

(4)将需要清洗的管子及接头拆下,管子用布(要不掉毛纱)沾煤油把管内擦净,两端及接头浸泡在煤油中清洗,然后管内涂机油或充填满润滑脂,两端密闭好待装;

(5)清洗后不得有目测可见的污染物(如铁屑、纤维状杂质、焊渣等),要特别注意焊接处的内壁焊渣必须彻底清洗干净。

9.2酸洗对象(1)预安装前未经酸洗的钢管;

(2)虽已经过酸洗,但现在锈蚀严重的钢管。

9.3酸洗施工顺序及处理目的(1)脱脂 采用脱脂剂,除去配管上粘附的油脂;

(2)水洗 用清水清除管材上的污物;

(3)除锈 在酸洗液中除去管壁上的锈斑、轧制铁屑等;

(4)水洗与高压水冲洗 用清水冲洗上述作业中产生的附着物,管内部用高压水冲洗;

(5)中与 用碱液中与管材上残存的酸液;

(6)干燥 为了有效地进行干燥应将管材浸在热水里或进行蒸汽干燥,应使管材干透;

(7)防锈;

(8)检查 对酸洗后的管材进行检查,就是否清洗干净;

(9)包装与保管 酸洗后立即用塑料或塑料带封住管的开口部,以免异物、水份等侵入。

9.4酸洗注意事项(1)酸洗前管子的焊接作业已全部完成;

(2)拆卸、运输、酸洗时注意不要碰伤管路、螺纹及密封面,用胶带或塑料管堵封口;

(3)酸洗前应清除干净焊接时的焊渣、溅出物与管子上的清漆等物;

(4)各螺纹部位应用塑料带、橡胶带等耐酸材料加以保护,或在脱脂、水洗后螺纹处涂上干油后再在酸液中除锈,以防酸液侵蚀;

(5)酸洗时注意不要使管子的配合记号消失或模糊。

10、管路正式安装 清洗后的管路应尽快正式安装并充脂(1)将所有管路按打印的配合记号逐段连接;

(2)按第4章方法紧固全部管接头,注意要放入原先拆下的o型圈;

(3)所有配管的固定应牢固,不能松动;

(4)所有给油管可留待充脂后再同分配器出油口及润滑点连接。

  液压管接头—螺纹标准二

  一、螺纹的分类

  1、螺纹分内螺纹与外螺纹两种;

  2、按牙形分可分为:

1)三角形螺纹2)梯形螺纹3)矩形螺纹4)锯齿形螺纹;

  3、按线数分单头螺纹与多头螺纹;

  4、按旋入方向分左旋螺纹与右旋螺纹两种,右旋不标注,左旋加LH,如M24×

1、5LH;

  5、按用途不同分有:

米制普通螺纹、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60°

圆锥管螺纹、米制锥螺纹等

  二、米制普通螺纹

  1、米制普通螺纹用大写M表示,牙型角2α=60°

(α表示牙型半角);

  2、米制普通螺纹按螺距分粗牙普通螺纹与细牙普通螺纹两种;

  2、1、粗牙普通螺纹标记一般不标明螺距,如M20表示粗牙螺纹;

细牙螺纹标记必须标明螺距,如M30×

1、5表示细牙螺纹、其中螺距为1、5。

  2、2、普通螺纹用于机械零件之间的连接与紧固,一般螺纹连接多用粗牙螺纹,细牙螺纹比同一公称直径的粗牙螺纹强度略高,自锁性能较好。

  3、米制普通螺纹的标记:

M20-6H、M20×

1、5LH-6g-40,其中M表示米制普通螺纹,20表示螺纹的公称直径为20mm,1、5表示螺距,LH表示左旋,6H、6g表示螺纹精度等级,大写精度等级代号表示内螺纹,小写精度等级代号表示外螺纹,40表示旋合长度;

  3、1、常用米制普通粗牙螺纹的螺距如下表(螺纹底孔直径:

碳钢φ=公称直径-P;

铸铁φ=公称直径-1、05~1、1P;

加工外螺纹光杆直径取φ=公称直径-0、13P):

  表1常用米制普通粗牙螺纹的直径/螺距

  公称直径螺距P铸铁底孔碳钢底孔外螺纹光杆直径公称直径螺距P铸铁底孔碳钢底孔外螺纹光杆直径

  M50、84、14、24.9M24320、82123、7

  M614、955.9M27323、82426、7

  M81、256、66、77.9M303、526、326、529、6

  M101、58、38、59.8M333、529、329、532、6

  M121、7510、310、411.8M36431、73235、5

  M14211、71213.7M424、537、237、541、5

  M16213、81415.7M48542、54347、5

  M182、515、315、517.7M565、55050、555、5

  M202、517、317、519.7M64657、55863、5

  3、2、米制普通内螺纹的加工底孔直径可用下式作近似计算:

d=D-1、0825P,其中D为公称直径,P为螺距。

  三、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7306与ISO7/1相同)

  1、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不加填料或密封质就能防止渗漏。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有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两种连接形式。

压力在5×

105Pa以下时,用前一种连接已足够紧密,后一种连接通常只在高温及高压下采用。

  2、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内螺纹有圆锥、圆柱两种形式。

外螺纹只有圆锥一种形式。

牙型如下:

锥度1:

16,牙形角55°

旧螺纹标准示例:

ZG3/8;

  3、标记示例:

  圆锥内螺纹Rc3/8

  圆柱内螺纹Rp3/8

  圆锥外螺纹R3/8

  当螺纹为左旋螺纹时Rc3/8-LH(LH表示左旋螺纹)

  常用螺纹(标记:

R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