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530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docx

初三作文之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

引用初中文言文的作文

【篇一:

初中中考作文素材课文内没有的文言文】

1.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注释:

玉可以被摔碎,但不能改变它洁白的本质;竹可以被焚烧掉但不能毁掉它的骨节。

表达了关羽慷慨豪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特点。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

注释: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3.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

注释:

就像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语出白居易《长恨歌》: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4.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卷三

注释:

自我反省,正义确实在我手里,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注释:

做事情需要坚持有恒心在艰难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的。

6.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陆机《猛虎行》

注释:

就算口渴也了也不要去饮用被污染的泉水,就算燠热难耐也不要在不好的树木下荫凉。

表达了为人高洁,不能受腐败诱惑的思想情操。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注释:

大海正是因为能容纳山川河流,所以成就了自己的波澜壮阔;悬崖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会向其他地方倾倒。

寓意告诫,做事要学会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注释: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9.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注释:

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

1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注释:

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如吕尚遇周文王,就是如此。

这话也提醒我们,在默默无闻的时候,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到机会来时,就要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11.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注释:

我害怕我的多情会损害我的佛法修行,想入山苦修又怕和你分开,世上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让我既不耽误佛法修行也不辜负你?

12.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注释:

制作这八拍音律是准备排解忧愁,哪知道曲子谱成了心中反而更忧愁。

1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注释:

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通过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14.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洛神赋》

注释:

(甄姬)行止若有若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

15.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武肃王

注释:

1.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地回来。

2.小路上的花儿都开了,而你,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注释: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7.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苏轼《送岑著作》

注释:

懒惰的人常常好象很安静,但真正静心修养的人,绝不是懒惰之徒。

18.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

注释:

(燕赵的侠士)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

19.俱怀逸兴壮志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注释: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20.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谭嗣同绝命词

21.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宋代徐庭筠《咏竹》

注释:

做人要谦虚,即

使有了一定的地位也不能骄傲。

22.繁华逝,热闹散,人到苍凉,易被冷眼看。

23.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辞海》

注释:

不管走了多远,不管分开多久,都要珍惜曾经一起度过的岁月。

24.繁华尽落棋盘中,对弈已非局中人。

过往人烟,人生浮沉有数。

春秋轮回,故事几度桑田。

-1-

【篇二: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

(一)《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广泛地向周围人学习的句子),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迷惑而无所得。

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

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

通“汝”,你。

是,这。

知,...

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刚强,勇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择善而从

三.填空并翻译。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

学习,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

只是空想却不去认真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子曰:

“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

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

“三人行,。

,。

”//孔子说: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又领悟到新知识,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6、子曰:

“岁寒,。

”//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

“其恕乎,,。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

“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知啊。

(二)《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文学常识:

作者:

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有文学价值地理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自西向东分别为)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幽深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名),西起四川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204公里。

湍绿潭:

急流的水。

霜旦:

降霜的早晨飞漱:

飞泻冲荡。

属引凄异:

连续、延长或王........命急宣:

如(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

良多趣味:

良:

的确,实在..

3、特殊用法:

奔:

奔驰的骏马。

湍:

急流的水。

三声:

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

4、注意区别:

属:

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

久绝(消失)。

绝巘:

极。

阻绝:

断。

自三峡?

?

(在)。

自非?

?

(如果)......

5、通假字:

阙;同“缺”,空缺

6、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冷寂静。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结构。

结构:

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

(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

(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是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

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

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

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11)、欣赏:

(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

说出喜欢的原因。

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

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

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

如:

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飞漱其间”的“飞”字。

答:

“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二、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答:

侧面表现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同时也反衬了三峡的凄凉。

4、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到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洪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之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畅游此地。

5、从文中找出在三峡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见水流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见水势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见落差大。

6、三峡的名胜古迹:

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等。

传说:

神女峰。

7、三峡四季水之景:

春冬,清荣峻茂;夏,水流湍急;秋,水枯谷凄。

三、《与朱元思书》吴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填空。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朝代)梁文学家。

(3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风烟俱净(全,都)负势竞上(依靠,凭借)窥谷忘反(同“返”,返回)水皆缥碧(青白色)互相轩邈(比高远)直视无碍(障碍)甚箭(胜过)戾天(至)

3、词类活用现象: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形容词活用作动

4、通假现象: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婉转地叫),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5、一词多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消失)。

6.翻译下面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

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在树上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荡漾,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

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向高处和

远处伸展。

(6)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群山竞争着高耸,笔者地向上,形成无数座山峰。

(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7.原文填空。

(3分)

(1)赞叹富春江景色的句子: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描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

(3)描写两岸高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句子: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5)写听觉感受的: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

绝。

(6)、写山\奇\的句子: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郦道元的《三峡》与《与朱元思书》都写到了江水流速快,请把它写在下面。

(2分)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8、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

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

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侧面写峰高谷幽,又以追名逐利之人也要产生隐居之心来衬托山水的宁静幽美诱人。

10、开放性试题1、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水\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3、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蝉\或\寒\(秋季)。

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句含有该字的句子(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四)《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作者: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

考虑,想到寝:

睡但:

只是相与:

共同,一起闲人: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空明:

清澈透明。

户:

门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交叉错杂。

遂:

于是。

至:

到盖:

原来是。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差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亮?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