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678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docx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001】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 )——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 ),你把母爱比作( )。

(2分)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分)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

(2分) 

7、短文已用"‖"分成了四段,请归纳第三段段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穿针线; 2、自豪; 3、* 4、表示重复的次数; 5、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6、事情发展; 7、儿子和母亲心灵的沟通。

《巡道工的故事》【002】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

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

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

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

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

”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3分)

⒉ 在文中用“-----”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2分)

⒊ 写出这篇短文中各段的小标题:

(3分)①      ②       ③      

 4.本文哪些方面的容是主要的,哪些方面的容是次要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

(2分)

 5.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

(2分)

  参考答案:

 ⒈①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

 (把汗水比作小溪) ②那光着的上身在下显得格外油光滑亮,好人旬用紫铜铸成的。

(把上身比作紫铜) ⒉“身上的汗水仍然像……好像紫铜铸成的。

”说明了巡道工工作的艰辛。

 ⒊①坚守岗位 ②认真负责 ③美好印象 ⒋回忆详写,乘火车和联想略写。

这样不仅突出了巡道工的高贵品质,而且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⒌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地工作,忠于职守的精神。

《钱被刮跑以后》【003】

 1月20日,的北风刮得很猛。

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

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

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

“钱跑了,快抢啊!

”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

“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

”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

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

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

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 不对 老人的话还没说完 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 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

“不是少了,是多了。

”“怎么会多呢?

是您记错了吧?

”有人诧异地问。

老人肯定地说:

“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都是五元一的。

”人们不解地对视着。

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

“谁又多送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

“是我的,我拿着一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

”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

 趔趄(lié liè) 散落 (sǎn sàn) 微颤 (chàn zhàn)

2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4分)

1突如其来:

2喜出望外:

3不约而同:

4自言自语:

4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分)

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2分) 

⒍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

(1分)给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2分)

1 ② ③ ④  

⒎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liè sàn chàn 

2 :

“……”,:

“?

” 

3基本符合词意即可)

1如其来:

突如,突然。

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2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3约而同:

约,相约。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4言自语: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4抢钱”二字加引号,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抢钱,而是人们急于帮老大爷把钱从地上捡起来。

5于“我”不小心撞到了老大爷,钱掉在了地上,“我”担心钱被风刮走或被过路人抢走,后来从人们还钱中,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所以“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6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掉钱——抢钱——交钱——数钱 

7略)

《我爱家乡的秋夜》【004】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

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3分) 

( )的月光 ( )的翡翠 ( )的交响曲 

( )的山野 ( )的柿子 ( )的水墨画 

2 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4分)

1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 ) 

2 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

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 )

3 指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 )

4 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十分辽阔。

( )

3 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

(各一句)(3分)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4 缩写下面的句子。

(1分)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5.作者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2分) 

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分) 

参考答案:

 ⒈(柔和)的月光 (碧绿)的翡翠 (绝无伦比)的交响曲 (空旷)的山野 (沉甸甸)的柿子 (美丽)的水墨画 ⒉⑴不甘示弱 ⑵垂涎欲滴 ⑶载歌载舞 ⑷一望无际 ⒊(略) ⒋田野是翡翠。

 ⒌详见第5自然段。

 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花瓣飘香》【005】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  

小女孩说:

“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 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 

“你爸爸呢?

”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给4、5、6、7自然段加上标点。

(4分)

2.按“摘花瓣”、“对话”、“送花”三个意思分段,用“||”标明。

(6分)

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6分)

 第一段:

_写小姑娘摘花。

 第二段:

写我和小姑娘对话中知道了摘花的原因。

 第三段:

写我给小姑娘送花。

 

3.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简要写在下面。

(4分)

答: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写小姑娘为了不伤害花,只摘花瓣。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为了让妈妈高兴,摘花瓣送给妈妈。

 

 

《龙虾》【006】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从集市上买回了两只龙虾。

我见了,高兴得不得了,便找来了一个盆,接了点水,把它们放了进去。

因为我知道龙虾是在海洋里生活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让龙虾适应这儿的生活环境,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里搅和了一下。

龙虾背上的外部是紫红色的,腹部的硬壳是鲜红的。

它那细长的身躯和能藏起来的一条尾巴,真像一个拐棍。

它的尾巴可以卷到腹部下面,因为在水里,所以就不容易看见。

 我给它们喂食的时候,它们还在盆底游泳。

我把食物扔到水中,只见两只龙虾一齐游向食物,游到盆边上,用前面的两条小腿抓住食物,一点一点住嘴里送。

 它们游泳时,那只小一点的龙虾表现得很出色,它两只大螯从头的两端直伸出去,尾巴上下拍打着水面。

啊!

它还会倒着游泳呢?

 我一直认为龙虾是不会嬉戏的。

可是有一次,我看见大一点儿的那只龙虾,用它那只大螯夹住了那只小一点的龙虾的大螯,它们俩互不相让,打得难解难分。

大龙虾用尽全身力量,把小龙虾翻了个四脚朝天,得意地游到别处去了。

可小龙虾怎么也不能翻过来了。

我为小龙虾打抱不平,便把它翻了过来。

 一天,我发现两只龙虾不见了,我很着急,妈妈和表哥在议论着什么,可我还在找呀!

找呀!

„„  

1、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和:

 huò(   )  hé(   ) 

 壳:

 ké(   )   qiào(   )

  难:

 nán(   )  nàn(   ) 

2、比一比,写出下面加粗词的意思,看看有什么不同。

  ⑴ 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子里搅和了一下。

(        )  

⑵ 事情让它搅和糟了。

(        ) 

3、根据原文填写词语  

(  )棍  (  )戏  难(  )难分  打(  )不平 

4、用“__”把描写龙虾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参考答案】   1、(略) 

2、比一比,写出下面加粗词的意思,看看有什么不同。

 

1 搅和:

搅拌。

    ⑵ 搅和:

扰乱。

  

 3、根据原文填写词语  (略) 

3、用“__”把描写龙虾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龙虾背上的外部是紫红色的,腹部的硬壳是鲜红色的。

它那细长的身躯和能藏起来的尾巴,真像一个拐棍。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我一直认为龙虾是不会嬉戏的。

《居里夫人的故事》【007】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震惊)了全世界。

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

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

可是,她付不起,上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

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

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

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

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

这位老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4分)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写上序号.(6分)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①“簇拥”的意思是(    ) 。

 

A.聚成一团  B.许多人紧紧地围着  C.许多人围着 

2盛誉”的意思是(     )。

 

A.很高的荣誉    B.称赞     C.赞美、夸奖 

(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侯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事?

(4分) 

(1)

(2)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参考答案:

 

1、  震动  希望  愿望  传播 

2、  

(1)①B   ②A   

(2)B 

3、

(1)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完成重游出生地的愿望。

 

(2)在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典礼上,居里夫人把鲜花献给她小时候的老师。

 

4、居里夫人虽然有很高的名望,但她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仍不忘传授她知识的老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她是一个尊敬老师的科学家。

 

高贵的施舍【008】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

“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

“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

“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

“谢谢你。

母亲说:

“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

“我不会忘记你的。

”对母亲深深地(jū)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

“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

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

“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

“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

“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

“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

“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

“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老板坚持说:

“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

“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 

1.注音或写汉字 

 气chuǎn( )如牛  jū( )了一躬  西装革履(  )

 衣袖(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贵——()     慷慨——()

3.造句 

气度非凡——

美中不足——

4.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乞丐搬砖头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的人?

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高贵的施舍”这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喘   鞠   lǚ  xiù 2、高贵——低贱   慷慨——吝啬(小气) 3、略 4、她要教会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 5、意思是:

不劳动就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乞丐来说是降低人格的举动,是可耻的;劳动后接受给予者的钱财是凭自己的能力所得,是光荣的。

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的。

 6、母亲是个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很有骨气,自尊自立的人。

 7、“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高贵的施舍”的含义是“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父爱昼夜无眠【009】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

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父亲不肯,说他没病。

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

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

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

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

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

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

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

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

我容易吗?

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ruì)。

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

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

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

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

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

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