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71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docx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之我见

班别:

文三

姓名:

廖相忠

学号:

108355010326

指导教师:

覃文娟

成绩: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之我见

(提纲)

一、挫折、抗挫折教育的定义

二、对大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内容、意义和重要

(一)抗挫折教育的内容

(二)抗挫折教育的意义

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抗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3、抗挫折教育是辅助大学生走向成功的举措

(三)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阶段终极教育目的的要求

2、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状况的要求

三、大学生经常遭遇的挫折困境

1、就业上的挫折

2、感情上的挫折

3、人际关系上的挫折

4、社会适应不良产生的挫折

四、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和分析

(一)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内部原因

1、环境变迁与人际关系的障碍

2、早恋困扰

3、学习的紧张与求职的压力

4、过去的经验

(二)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外部原因

1、畸形的家庭教育

2、学校的环境

3、缺乏行之有效的抗挫折训练

五、针对大学生挫折的产生提出的解决措施

(一)家庭教育方面

1、正确的育人观是良好家教的前提

2、榜样的力量是激发自强精神的源泉

3、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

4、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二)学校教学活动方面

1、学校课程设置多样化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3、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抗挫折能力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之我见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暴力、轻生、甚至自杀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如某名牌高校女生因一门功课不及格就跳楼自杀,马加爵因一些在常人眼中不起眼的小事就残酷地杀害几名同学,这些事件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

当代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了。

针对这些恶性案例的发生,政府和学校提出了在学校加强挫折教育的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真正把挫折教育落到实处、跟上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变换,挫折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高等院校将挫折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主题词】大学生挫折困境抗挫折教育

【作者简介】廖相忠,男,19,彝族,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08级文三班学生,邮编:

530006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事事如意,很少能够一帆风顺。

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难免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困难与挫折。

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加之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中忽视对他们进行意志磨练的教育,因此,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特别是招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不少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造成挫折时,便惊慌失措,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会走入极端,造成严重后果。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挫折引发的原因和表现,如何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对其实施正确的引导,把一切不利的消极因素降至最低点,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在克服挫折中奋起。

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抗挫折教育。

一、挫折、抗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是指人们需要的满足处于受阻或中断的状态。

心理学研究的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在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中专有挫折理论,即研究挫折的内容、特点、形式、原因及解决挫折的方法等问题。

该理论认为,挫折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沮丧,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失去对生活的追求,给群体和个人造成严重的损失;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教益,使人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易辙,或砥砺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在逆境中奋起。

显然,抗挫折教育是以挫折理论和青少年身心特点为依据,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善于转败为胜,并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成为乐观、坚强的人。

二、对大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内容、意义和重要

(一)抗挫折教育的内容

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一般应根据挫折本身的成因而论,也就是说,挫折本身涉及多少因素,抗挫折教育同样也应具有这些内容。

就教育对象驾驽挫折能力的形成规律方面看,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挫折存在性意识教育,即形成主体对挫折客观存在性的了解与准备;

(2)自我认识教育,即形成主体对自己能力、社会角色以及与周边事物关系的正确看法,减少主体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挫折;(3)自主素质培养,即防止主体产生依赖性,形成人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人生理想信念教育,即形成主体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具有百折不挠的积极进去的人生观;(5)驾驽挫折方法的指导,即是主体把握作者、克服挫折的可探作性的手段。

(二)抗挫折教育的意义

“生活像一团麻,也会有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像一条路,路上哪能没有坑坑洼洼。

”有人存在的社会有需要、有矛盾、有竞争,有就必然会有挫折。

挫折在意志坚强者面前,只是一块垫脚石,而在软弱无能者面前,就可能变为不可逾越的万丈深渊。

所以说,挫折是磨刀石,一个经历了深深的挫折仍能微笑着面的未来的人,生活中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呢?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日益繁荣,以及人们观念的全面更新;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心里世界带来了最大的冲击和震撼,是人们不知所措。

现如今,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只是技能、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应尽快适应新的要求。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内改革步入纵深,知识经济出现端倪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人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灵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要从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入手,帮助学习学会分析认识人生挫折的客观性,学会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即不怨天尤人、逃避自己的责任,也不过分自责、悲愤不已。

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应对各种错中复杂的生活环境和遇到各种难题,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抗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人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轻声和振兴的基本前提。

重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应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里素质、身体素质等诸方面都得到综合培养、协调发展。

然而,当代大学生虽不乏人生的憧憬,却缺乏百折不挠、自立自主的精神。

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因面临各种压力或过度自卑而几乎对做任何事情失去信心;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厌世轻生;因人及关系失调而逃避群体;因对现实不够适应或竞争激烈而悲观颓废。

如何完善大学生的素质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

3、抗挫折教育是辅助大学生走向成功的举措

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必然会经历挫折和失败,而这一切都为重新崛起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契机。

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是出事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毛泽东在他获得辉煌之前曾遭遇艰难曲折和各种打击,但他并未被击垮,却在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强。

他的许多壮美诗篇,都是在经历困难和挫折之后写成的。

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当他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不屈挠,终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可见,挫折并非完全是坏事,他可能会成为人生的“导师”。

(三)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阶段终极教育目的的要求

学生进入大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如何做人。

就整个人生阶段来讲,科学知识的保值期只有几年甚至更短,而人生经验的获得往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大学是人生转折阶段,大学的终极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而人生经验的获得,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任何思想只有为个体的个体思想感触深刻,才能成为个体的人生指导思想,一帆风顺的经历不能让人深刻体会到某种人生经验。

挫折犹如一味苦药,虽苦口而利于病,当它发生是,如果个体能够对挫折产生正确的反应机制,并从中悟出宝贵的人生经验,化为己有,那便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2、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状况的要求

大学生自主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知识及人生经验的匮乏,他们的这种自主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因此,大学生心里承受力脆弱,经不起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又加之大学生生活复杂,人际关系难处,学业的压力等等,这一切对于大学生来说,挫折时有发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大学生经常遭遇的挫折困境、

1、就业上的挫折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任何一名大学生的就业都不可能说是一帆风顺。

我们也不时见有报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遭遇挫折而出现极端事例,令人扼腕叹息。

2007年8月,武汉某大学毕业生吴某,到一家杂志社求职应聘网络编辑一职,在求职未果后,张某采取过激行为,将该杂志社网站"黑掉",致使外界无法访问,杂志社后报警。

而在此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杂志社的梅先生介绍,此前也有一名毕业生想应聘该杂志的发行职位,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名毕业生没有被聘上,而他不仅在网上对梅先生进行谩骂,还在找到工作后对梅先生进行嘲笑。

回望一个又一个让人痛心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

这些早已成年的大学生,为何会在挫折面前变得如此脆弱,甚至不堪以及?

而可以解释的,莫非也就是如果一个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一旦遇到困哪,也不论困难大小,势必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

如果这种负担和阴影长时间得不到化解,则难免会让处在成长中的青年学生采取让人意想不到的过激行为。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同样如此。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并没有下降,都渴望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在这种期望下,又面临着我国适龄劳动力与市场能够供应的就业岗位存在不平衡的现状。

花费数万元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如果到头来连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都谋不到的话,势必会感到不可理解和不能接受,而这中状况又恰恰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

2、感情上的挫折

仅从爱情的角度讲,恋爱应该是建立在纯洁的爱情基础上,然而,芸芸众生中,谁能测量出真正纯洁的爱情纯度有多少?

谁又不知道爱情是有条件的?

其中有物质条件、外貌条件、年龄条件,学历、地位、家庭门第、气质、性格、爱好等方方面面的条件。

正是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造成了许多恋爱的悲剧:

某校大二女学生王月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人也长得很漂亮。

去年7月她与一名同学确定了恋爱关系,当发现男友另有新欢后,王月居然恨上了所有的女孩,于是她借各种机会盗窃女同学的物品,以致最终受到了处分。

有的恋爱双方情投意合,只因某项条件不足,而不被对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所接受,使有情人难成眷属,他们要承受挫折的情感挫折;有的恋人一方变心,喜新厌旧,正是因把对方的某些条件与第三者比较所致,这样,就使得仍旧痴迷的一方燃气的爱情之火不得不被迫熄灭。

可想而知,在熄灭爱情之火的同时,他或她产生的又是什么?

是挫折感,是极度难忍的愤怒、痛苦、失望、仇恨等负性情感合成的挫折感。

也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挫折感,才会发生一件又一件的学生悲剧,最终成为其家人为之悲伤、流泪的根源。

3、人际关系上的挫折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不满足这种需要就会使人空虚、焦虑、孤独,甚至心里变态。

然而,与人的交往涉及到许多因素,甚至可以把交往称为是一门艺术。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交往成功,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样,就出现了不少人不善交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成立不合群体的孤雁,因而带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产生挫折感。

在某重点高校念热门专业的大一学生小蕾(化名)几次找到老师要求退学。

“小蕾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入校不久,她就因文笔出众,被校内文学团体破格吸收为会员。

”小蕾的老师听到说她要退学,大家都很吃惊。

而小蕾要求退学的原因之一便是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以至于她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

而由此,老师们认为,在大学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甚至产生深深的受挫感,才是小蕾想退学的根本原因。

其实不光是小蕾,很多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人际环境,都会感觉比较迷茫,退学,只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反应。

人际交往不畅仍然是困扰许多大学新生的重要问题。

进一步说,由于人与人之间各种利益的摩擦,必然会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有的甚至由于人际矛盾而导致极度、憎恨情感支配下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被伤害者也因受到伤害而产生挫折。

4、社会适应不良产生的挫折

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被社会所承认。

适应社会就要用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及相应的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约束使个体感到不如自己为所欲为更痛快、更自在。

所以,对于那些为所欲为或在某些方面不能适应社会的人来说,社会的约束使其个人木匾和动机受阻,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挫折。

对于大学生而言,犹以大学新生表现得跟岷县。

一切都很新鲜,忙忙碌碌地收拾安顿,外加军训很辛苦,体力消耗较大,有空就休息、睡觉。

9月中旬正式上课后,他总以为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里应该有很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没想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他觉得同学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宿舍里的气氛也很压抑,互相之间好像都冷冰冰的,自尊心也迫使他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寂寞与孤独使他越发怀念以前的高中生活。

学习上的优势也不再显现,现在虽然还没考试,但从回答问题和做作业上就感到自己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等,比他成绩好、知识面宽的大有人在,以前的自信荡然无存,为此感到很痛苦。

而以此同时,更有甚者,以挫折为动力,爆发出报复社会的攻击行为——违法犯罪。

这是一种反向挫折,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但高墙电网下的服刑者中,不少人是在这样反向挫折的支配下走向深渊、触犯法律,因而被投入到高墙内的。

同时,被判刑入狱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次极大的挫折,这种服刑的挫折伴随着他们整个服刑生活。

而且重返社会之后,又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障碍,又会因为再一次的社会适应不良而产生新的挫折,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重新犯罪,可见,社会适应不良会导致某些人挫折心里的恶性循环。

四、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和分析

学过哲学的都知道,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发展是内外因相结合其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受挫的发展过程,就必须把握其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一)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内部原因

1、环境变迁与人际关系的障碍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其成长的环境都比较优越,就好像是温室的花朵,当他们远离家乡、熟悉的亲人和朋友而来到完全陌生的大学时,相当一部分同学就出现孤独、苦闷、不能适应集体活动等挫折心理。

有的同学因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心情烦躁、紧张,或干脆为了逃避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热衷于一些游戏型的小说和作品。

有这样一个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他沉默寡言,是同学们心目中典型的“怪人”,但是在网上他却是万人敬仰的“万人迷”,为此,他渐渐地在现实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而陷入网络世界不可自拔,以至根本无法正常完成自己的学业。

2、早恋困扰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愈来愈普遍的现象。

但是,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部分同学是看到同窗好友谈起了恋爱赶时髦而加入这一行列,部分同学是为了排除孤寂,部分同学是在失意中不不假思索地谈起来;而另一方面,家长的责怪、老师的警告以及对毕业后的现实又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迷茫。

以上的种种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很多恋情都是无花之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脆弱的感情一旦受到一点挫折,就会立刻表现为焦虑不安、郁郁寡欢,甚至一些原本很优秀的大学生在遭遇一次感情挫折后就从此一蹶不振,对整个社会充满了愤恨和不满。

3、学习的紧张与求职的压力

大学与高中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觉的品质,如果一些学生还停留在原来的学习方式上,对老师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就会根本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习要求而产生学业受挫、紧张恐惧或无所适从的心理。

而随着大学生求职的日渐艰难,学生们感受到的压力也益发沉重,他们从一进校就背负着就业这个沉重的包袱,对就业和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对就业市场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竞争的无能为力,使得学子们惶惶不可终日,以致任意一种微小的挫折都足以崩断他们那根原本就很脆弱的神经。

4、过去的经验

遭受挫折的经验的多少亦会影响其对挫折的承受力。

有些人在生活中经常身处逆境,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多,遭受挫折多,因此能够容忍挫折。

但接二连三地遭到挫折也会降低心里承受力。

有些人身处顺境,生活一帆风顺,缺乏挫折经验,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经历过挫折,但了解到挫折困难可以克服或目标可以被替换的人,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要高于那些从来没受过挫折的人,就高于那些严重受挫的人。

相反,极少受到挫折,一贯顺利,总爱赞扬的人,就没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和积累对待挫折的经验,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过于强烈,对挫折的承受力很低。

当然,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

如果青年初期遭遇的挫折太多、太大,也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可能形成自卑、怯懦等特征,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

如果是刚刚失恋不久,考试又未通过,没几天又心不在焉的把手机弄丢了,接连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频率过高,挫折承受力必然大大降低。

(二)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外部原因

1、畸形的家庭教育

不少的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有着明显的弊端。

一种是溺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一味娇纵,必然使孩子经不起挫折和刺激;一种是专制的教育方式,动辄叱骂或加以棍棒,又会使孩子极度内向、孤僻,形成神经过敏性人格。

另外,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往往将“高分”作为孩子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指标,学生一旦学习受阻,情绪便一落千丈,感到无脸见父母,枉活人世间。

而父母的失望和责难更助长了子女的挫折感,令子女感到与父母的期望无望,继而情绪低落,视学习为畏途,最终寻求逃避和解脱的方法。

2、学校的环境

多少年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老师们都在认真地为学生们灌输着理想规范,不少学生,只知正面,不知反面,只知光明,不知阴暗,只知顺畅,不知艰险。

一旦理想的蓝图与现实发生冲突,就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和错位。

同时,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差,也是学生容易产生挫折的因素之一。

一些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太差,如食堂伙食质量低,饭食难吃;宿舍条件差,室内拥挤不堪,噪声四起;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大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产生挫折。

3、缺乏行之有效的抗挫折训练

由于对挫折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手段,使得学生工作只注重“消防”,不重视“预防”,出了事忙碌一阵,平时没有警钟长鸣,这种现象对大学生遭受挫折以后的思想防止和事故防范极为不利,是一些本来可以防范的事情变得措手不及,有的甚至演变成了恶性事故

综上所述,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严重挫折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引起的,内外因共同起着作用。

同时,产生挫折感的大学生主观上对自我缺乏正确的估计或报复脱离实际,对成功的期望过多或对挫折缺少正确的认识,没有经受挫折的实践经验。

五、针对大学生挫折的产生提出的解决措施

(一)家庭教育方面

1、正确的育人观是良好家教的前提

育人观是对怎样培养人的基本看法。

它指导着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家长育人观的错误会导致教育方法的偏差。

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的建设者除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做好一切事情的意志力、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快、竞争激烈的应变、竞争能力等。

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还应注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

如培养孩子乐观稳定的情绪,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开朗坦诚的性格,以及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调整情绪,如何承受挫折等。

我们还应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学点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给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鼓励,多一份支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锻炼的机会。

2、榜样的力量是激发自强精神的源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它可激励青少年不畏艰难,立志成才,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强奋进。

“自古英雄多磨难”,逆境更能激发人向上,驱使人向前。

古代流放中写出《离骚》的屈原,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还有那些身处极度贫困之中,历尽辛苦,自我救助,孜孜求学,取得优异成绩的特困大学生们,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经历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教材,并引导他们向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英雄们学习,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不断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3、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

挫折情境即为了培养孩子耐挫折的能力,而创设的一些困难的“情景”、“境地”。

让孩子们身临其中,受到艰难困苦的磨难,从而提高他们的挫折耐受力。

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吃苦的情境,让孩子学会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及家务劳动,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克服依赖性,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并积极支持鼓励孩子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义务劳动等社会活动,以锻炼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

4、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成败观是对成功与失败的基本看法。

正确的成败观是把失败或成功转化为再奋斗的动力的良好思想准备。

人的一生需要经历过多少次磨难、失败、挫折,成功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失败是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失败,也就无所谓成功。

人们正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不屈不挠,继续奋斗,才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多少年来,有多少伟人不是在失败中磨练出来的。

爱迪生发明电灯,是在上千次失败中坚持,最终取得成功。

诺贝尔冒着爆炸的危险,经历了弟弟和四个助手被炸死的悲痛,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终于使炸药试验成功。

许多伟人都是从这所学校中锻炼出来的。

因此,家长要教育子女,树立起正确的成败观,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灰心,要有坚持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

家长应允许子女失败,并在失败中热情帮助子女总结教训,建立适度的期望水平,鼓励子女在挫折中奋起。

(二)学校教学活动方面

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既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渠道。

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做到:

1、学校课程设置多样化。

增强教材中心理健康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教育。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提倡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的发现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3、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力求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克服答案单一化和标准化。

此外,教师面对有挫折情绪反应的学生时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应对挫折和战胜挫折。

(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

只有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实践中,在这磨炼意志品质的最生动的大课堂中,通过正反对比,自我感受才最为痛切和深刻,自我认识也最为透彻。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经济发展之日,他们是在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步好转的过程中从校门到校门,这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