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鉴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764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古诗文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文鉴赏.docx

《古诗文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鉴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文鉴赏.docx

古诗文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考试大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是从《诗经》至明清的诗、词、曲等文学种类的总和。

单就诗而言,也可分出下列10类:

1、写景诗,如2006年山东卷鉴赏近人王闿运的《晓上空泠峡》。

2、咏物诗,如2006年湖南卷鉴赏《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的两首同题《咏白海棠》。

3、咏史怀古诗,如2004年全国卷(三)鉴赏欧阳炯的《江城子》。

4、思妇闺怨诗,如王昌龄的《闺怨》诗。

5、羁旅行役诗,如2005年卷

(二)鉴赏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6、山水田园诗,如2006年北京卷鉴赏陶渊明的《移居》。

7、边塞诗,如2006年天津卷鉴赏张籍的《凉州词》(其一)。

8、送别诗,如2006年安徽卷鉴赏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2006年江西卷杨万里的《三江小渡》,2006年湖北卷两首送别诗的比较阅读。

9、干谒诗,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10、题画诗,如2006年全国卷

(一)鉴赏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并引》。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把握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如湖光山色、风花雪月、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

都是诗歌的形象。

有些景和物,在反复使用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古诗中的传统意象,或者称作原型意象。

如:

月亮——离愁别绪思乡之情。

例:

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杨柳——惜别、怀远。

例:

柳永的《雨霖铃》

菊花——象征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例:

元镇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花——象征傲霜斗雪的风骨。

例:

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故。

”)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例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松——坚韧挺拔,正直不阿的典范。

例:

李白的《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三国时刘桢《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竹——象征刚正有节的节操。

莲——表达纯洁的爱情。

例: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了,连子青如水。

”)

冰雪—忠贞的心志,高尚的品格。

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茂盛的草木——兴衰之叹,黍离之悲。

例: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例: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秦观的《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鹧鸪——表达羁旅行愁、离愁别绪。

例: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

寒蝉——悲凉的情思。

例: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例:

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也以鸿雁指代书信。

例:

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梅子——(梅子成熟)喻少女怀春。

例:

李清照《点绛唇》(“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丁香——喻愁思或情结。

例唐人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白云——寄寓隐逸者的情怀。

例: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桃花——美好事物的象征。

例: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鸳鸯——喻夫妻恩爱。

例:

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例:

李白的《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要准确把握形象,还要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其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要准确把握形象,应分析描写出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分析描写出的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特点及作用。

2、体会意境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

诗歌中的意境是“意”和“境”的和谐统一。

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

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形象、意境、说到底都是用语言塑造的。

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节奏感。

读诗应披文入情,通过品味语言,进入诗歌的意境中,领悟诗人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1、鉴赏诗歌的语言往往从诗眼、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方面考查。

近年来,对诗歌语言妙用的考查,有方兴未艾之势。

如2003年全国卷第17题,阅读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胧。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旬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思路解析]

本题能找出“咽”与“危”是诗眼并不难,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鉴赏”。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

特别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更加浓郁了。

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

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寂静,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

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追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

它们在磷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的幽咽。

“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

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

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

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互为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

《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融,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

本题的解答要突出三个要点:

一是描绘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也就是答出意境;二是这两个字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使诗更为生动;三是这两个衬托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这就要求考生审准题,要有全局观念,真正做到“结合全诗”分析。

2、语言风格丰富多样,如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练典雅等。

要了解这些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诗作,作出判断和评价。

3、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对偶、衬托、设问、反问等,尤其是要结合诗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从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入手。

1、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灭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用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抒发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又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借“肥”“瘦”抒发自己伤春惜花的闺怨之情)、托物言志(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对扬州昔盛今衰的哀伤之情寓于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因事寓理(宋·范成大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借古讽今等。

2,表现手法

衬托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象征如《孔雀东南飞》在结尾写焦、刘双双化为鸳鸯,相向而鸣,日夜不离,就是运用象征手法,象征了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动静结合,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虚实相生“虚”与“实”是相对的: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休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欲扬先抑为了肯定某人或物,先用曲解的方法和嘲讽的态度尽力贬低和否定他(它)。

如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

“水姿琼骨净无暇,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

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

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

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正眼,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用典在诗词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运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拓展诗的意境,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意象叠加:

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将几个意象直接叠加在一起,甚至连一个虚词都没有用,构成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表达了奔波在外地的游子的愁思。

对写法:

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本是诗人望长安月思鄜州的妻儿,而诗人却从对面着笔,只写“妻子”独看“鄜州月忆长安的丈夫,如此写法,便倍增其对处于战乱之中的妻儿的忧虑、牵挂之情。

常用的表现手法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对比、比兴、跌宕、含蓄、白描、以小见大等等。

鉴赏诗歌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的审美过程,它要不是按照一定的心理流程(或称一般程序)来进行。

一般可分下面六个步骤:

①通读全诗,整体把握→②感受形象(抒情主人公、具体的意象)→③(通过联想和想

象)理解形象→④(融入意境)产生共鸣→⑤领悟评价(领悟形象的审美价值,即深层含义或主旨)→⑥体会技法。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鉴赏古诗的技巧,如:

分清类别,把握特征;感受形象,体味感情;

抓住诗眼,理解旨趣;辨明风格,把握方向;品味语言,把握特色;辨析技法,感悟妙处;

了解典故,拓展诗境;结合背景,挖掘深意。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魏巨亮

 

文言文阅读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魏巨亮

《考试大纲》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实词120个)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近年来古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其趋势。

1、选材以浅易文言文为主。

这里所说的“浅易”主要表现为:

①选文一般属于典范的文言文,具有秦汉散文及唐宋古文的风格。

②文中运用的词语是文言中常见词与次常见词,非常见词出现的较少。

③句式也不复杂,一般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等。

此外,还有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④文中没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及创作背景,涉及的文化知识和历史典故较少。

⑤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

传记中的主人公或正直、或清廉,或勤政爱民,或机智勇敢……内容健康积极,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6年湖北卷文言文选自《颜氏家训·涉务》,属于一篇议论短文,就突破了以往只选人物传记的范围。

江西卷所选关阳奎的《醉书斋记》、湖南卷所选《湖南文征·序》、安徽卷所选《齐民要术·序》等都与人物传记类渐行渐远。

2、题型与结构稳中有变。

从2002年起,文言文阅读题量逐年减少,且分选择题和文句翻译题两种题型,分布在Ⅰ卷和Ⅱ卷。

选择题一般有3-4题,文句翻译题一般设3小题,赋分9-10分。

文句翻译则侧重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知识的落实。

二、复习应考策略

文言文考试大致上包括五个题,第一题考实词,第二题考虚词,第三题检测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第四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第五题考文句翻译。

不同省市、不同年份会有所不同。

鉴于以上特点,下面分别讲讲复习应考策略。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解读]

所谓“常见”,是指那些在文言中运用广泛,而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

即新大纲上列出的120个常见实词,以及在中学课文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还是要费一番工夫的。

特别要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如“存”作“看望、慰问”讲、“爱”作“怜惜”讲,“次”作“驻扎”讲,“让”作“责备”讲,“币”作“礼物”讲,“适”作“往,到……去”讲,等等。

从测试的内容看,常涉及文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复习建议]

1、认真复习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弄懂课下词、句注释,反复阅读以前做在书上的笔记,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针对“120个常见实词”进行集中训练。

3、系统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等知识,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

4、勤查字典、词典、多问老师、同学。

5、循序渐进、注重积累。

6、探求解题方法。

[应考方法]

文言文知识是有规律的,如果考生能善于发现规律,掌握一推断词义的方法,在考场上往往能事半而功倍。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借鉴:

方法一:

温故知新法。

文言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遇到考题中遇到一时难以确定其意义的词,先不必着急,不妨冷静地回顾一下自己已学过的文言文中相关的词句,通过比较和类推,往往能够顺利地判断出词义的正确与错误。

如: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卷第11题)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

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

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

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北:

指败逃者。

[解析]这四个词的解释哪个是不正确的,判断起来也许有些难度,但这四个词其实都在中学语文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相应的意义和用法。

我们可以结合这些句子或成语材料加以类推,并结合事理来解答。

A项中的“拔”在《廉蔺列传》中有“拔石城”,用的正是“攻取”的意思,只不过此处是表被动意义而已。

B项中的“附”与《论积贮疏》中的“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的“附”基本意思相同,是“归附”的意思。

C项中的“乘”与“氓”中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的“乘”,意思相同,都是“登、登上”的意思。

作“巡视”讲不通。

而D项中“追亡逐北”这一词语与在《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几乎一样,其中的“北”作名词用,意思是“败逃者”。

又如2006年湖北卷第10题,A项“不徒高谈虚论”,徒:

只是,就可联系成语“家徒四壁”的“徒”来断定,B项“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

胜任,即可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妾不堪驱使”的“堪”进行断定。

方法二、以今推古法

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某些词难以确定词义,也可以根据今天仍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成语、俗语来推断。

如: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中的“克”为何义,难以断定,就可以试着借助“克勤克俭”一词来类推,“谐”是动词,“和谐,成功”的意思,“克”的“攻克”、“克服”等义又不妥,就只能是“能够”的意思。

方法三、结构推断法

文言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织在一起的,词与词的组合也是有规律可依的。

有些题需要借助语法结构的分析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

2002年北京卷第7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路。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

此题考查“古今异义”,A项为“其所宝者异也”,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宝”指珍贵的东西,是名词。

而在此句中,“宝”在“所”字之后,构成了所字结构,从语法上讲所字结构是“所+动词”构成的,那么,由此可推断“宝”在本句中作动词,作“珍爱”讲,它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显然是不相同的。

这样,考生可以很容易排除A项。

又如2006年湖北卷第10题c项:

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此句将“纠”释为“纠正”,但“纠”字后跟着一个“劾”字,“劾”是揭发罪状,即“弹劾”的意思。

若依注释,二字组合便是“纠正弹劾”,显然不合事理,“纠”应与“劾”的意思相近,应作“检举‘讲。

方法四、互文见义法。

互文见义是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以不同的字面,不同的语言形式出现在两个或数个语言结构里,它们意义相同,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我们可以借助这种修辞方法来推断词义。

如: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这里“用”与“以”互文,相互映衬,据此可以推断“以”的意思与“用”相同,都是动词,“任用”的意思。

又如:

“通五经,贯六艺”,“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方法五、因文定义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有些词孤立地看,难以判断它的意思,但如果将它放回原句子中,甚至联系上下文依据人情事理来加以思考,就不难断定其意义了。

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的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在句中是什么意思,有些难解。

联系语境看,这是元忠回答太后问他反对昌期任职的原因,说昌期年青,不熟悉公事,并举例说他曾连歧州这样的小地方都治理不好。

故此处的“闲”应作“熟悉”讲。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解读]

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小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

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

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

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

正因为掌握文言虚词的难度太大,《考试说明》对应掌握的文言虚词数量从30个减少到20个;从题型来说,只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并不要求指明其意义和用法,并且,近两年又都是在作比较的一组句子中,一个是语段中的句子,一个是所学课文中的句子,这就降低了难度。

[复习建议]

学习文言虚词一般要注意:

1、积累归纳,比较异同。

与积累文言实词一样,积累文言虚词也应当是通过阅读实践,结合典型句子,日积月累,逐步丰富。

但《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文言虚词也就那么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倘能将常见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整理出来做集中比较识记,是提高效率,系统掌握文言虚词的另一途径。

如果头脑中不记虚词的用法,连哪个虚词有几种常见用法都不清楚,那到考场上只能是望文兴叹了。

2、注意一些特殊现象。

①兼词现象在文言文中有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比如“诸”字,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

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连用现象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

如“友也者(重点在者,表示提顿语气),友其德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语气。

)”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句和语意的理解。

③凝固现象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格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

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对你怎么办呢?

),“若之何毁之?

“(为什么毁掉乡校?

)。

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何……之有”、“不亦……乎”、“何其……也”、“一何”等等。

[应考方法]

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助语境作合理推断。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紧密相关的,用法(常常表现为词性)不同,其意义必不相同。

所谓“用法”通常就是指虚词在某一语境中所处的语法地位和表达作用,用法不同,常常决定其意义不同。

如“而”,在“而翁长铨”中,用在“翁”前,起限定修饰作用,作代词用,可译为“你的”;在“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中,起关联作用,根据文意推断,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之类;在“吾恂恂而起”中句中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动词,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在“如是而已”中,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这也就是所谓“随句定义”。

(三)筛选、提取文中信息

[考点解读]

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实际上是考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的能力,并不要求考生根据某一特定要求到文中去搜寻筛选提取信息。

所谓“信息”,在传记文考查中,常常就是指文中传记的对象(人物)的言谈举止对这一对象(人物)的表现作用。

因而,这种甄别判断也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句意文意的前提之上的。

采用的题型一般是,给出5-6条“信息”。

交叉省缺排列编为四组,要求学生选择出能够表现传记对象(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

这一考点的典型题型是1999年出现的。

[复习建议]

1、要适当扩大阅读面,读文言短文,要养成粗读——了解大意,理清层次,再精读——字、词落实的习惯。

2、适当做些专项练习。

[应考方法]

1、分析题干,界定概念。

如1999年全国卷,“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表现对象是苏琼,表现方面是苏琼的“处事艺术”这一行为特征。

那么,什么是“处事艺术”?

首先必须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它不是指“做了什么”,而是指“怎样做的”,不是指结果,也不是指原因,而是指一种处事的方法技巧、艺术手段。

2000年全国卷,“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对象是“其父子”两个人,信息中表现父或子任何一个都符合要求;“清慎”是指清廉慎重,是指一种行为方式以及由这种行为方式所体现出来的为人品格。

2、仔细分辨,谨防陷阱。

命题常设的陷阱有:

(1)“张冠李戴”。

如2000年全国卷“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行为主体是都督,不是“其父子”。

(2)偏离限制。

如1999年全国卷“⑤遂上表陈状”,确实是苏琼的“处事”,但这只能说明其为官尽责,按规矩办事,无所谓“艺术”,偏离了“工艺”的限制。

(3)结果代行为。

如2000年全国卷“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只能是胡质父子“清慎如此”的结果,虽然也能间接说明“清慎”,但“清慎如此”之“如此”,只指“像这样”的行为本身了。

3、重点突破,逐项排除。

做题时,一般是依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