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959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十一.doc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一)

总分1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2.在古代教育中,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3.中小学“双基教育”是指(   )的教学。

A.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                B.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D.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5.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6.强调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决定因素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          B.马斯洛

C.桑代克          D.苛勒

7.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8.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

A.学科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默   C.克伯屈   D.布鲁纳

10.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1.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12.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加涅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13.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4.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15.“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16.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

A.联觉                     B.感觉的同时对比   

C.感觉的代偿         D.差别感受性   

1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8.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   )。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模仿

19.一般来说,新手老师在班级秩序管理方面,大多偏向(   )管理。

A.预防性            B.攻击性    C.支持性             D.矫正性

20.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夸美纽斯的《        》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2.德育是相当于体育、智育而言,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3.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_____实现的。

5.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6.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可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________。

7.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的科学。

8.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识、________和道德行为。

9.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

2.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天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   )

3.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   )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   )

6.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个体。

(   )

7.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

(   )

8.“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   )

9.发展智力和掌握知识有联系,但不同步。

(   )

10.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除了学科学习目标之外,还包括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描述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你认为一般性发展目标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

2.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3.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4.什么叫学习策略?

简述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三种策略。

5.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六、写作(25分)

教师追求的三个境界

一位成熟教师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成长的足迹充满了艰辛和执着;如果想成就为社会认可的名师,学生爱戴的人师,我们必将树立自己职业的追求。

有人将教师事业追求的方向概括为三个境界:

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经师,就是教师要象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

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

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

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古人云: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请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以德、才、情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为中心。

(2)字数在800字左右。

模拟试卷(十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其代表著作分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族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2.【答案】B。

解析:

古代教育以私塾为主,即个别教学形式。

3.【答案】B。

解析:

“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4.【答案】D。

解析: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5.【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6.【答案】A。

解析:

罗杰斯强调学生是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因此他认为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决定因素。

7.【答案】A。

解析:

“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8.【答案】A。

解析:

学科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9.【答案】D。

解析: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10.【答案】D。

解析:

非正式群体没有公共的规范,是松散的。

11.【答案】C。

解析:

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

12.【答案】C。

解析:

柯尔伯格提出了“两难故事法”。

13.【答案】C。

解析:

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的学习称为辨别学习。

14.【答案】A。

解析:

现代西方的内发论者进一步从人的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来说明内发论。

如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15.【答案】B。

解析: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16.【答案】A。

解析: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联觉产生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现象经常联系在一起的缘故。

17.【答案】C。

解析: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8.【答案】C。

解析:

去个性化,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

19.【答案】D。

解析:

新手老师由于班级管理经验不足,对问题行为缺乏预见,因而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才进行矫正处理。

20.【答案】A。

解析:

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

二、填空题

1.大教学论                                         2.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4.教学活动

5.四书;五经                                     6.高原期;原型内化

7.学与教                                           8.道德情感 

9.发现问题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包括教师的观念等。

2.【答案】×。

解析:

学生由于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所以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

3.【答案】√。

4.【答案】×。

解析: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

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答案】×。

解析:

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是学生的自学法。

6.【答案】√。

7.【答案】√。

解析:

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是由比纳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解析:

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能够自觉关注学生。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学会学习;

(2)扩充并整合知识;

(3)沟通与交流;

(4)思考和推理;

(5)合作;

(6)个人与社会责任;

(7)身体素质。

2.【答案要点】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答案要点】

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的学习和意义的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的学习和发现的学习。

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

实质

性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的发现,只是需要将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因此,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根本区别在于学生在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之前,是否有一个发现的过程。

奥苏伯尔认为,不能错误地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

无论接受还是发现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往往浪费时间,一般不宜用做大量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4.【答案要点】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学习目标和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控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策略有:

(1)注意策略。

它是指在学习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并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

(2)编码策略。

它是指按学生自己熟悉或习惯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以便于取用。

(3)提取信息的策略。

它是指按需索取贮存的信息的方法。

5.【答案要点】

(1)目的性。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2)认知性。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3)序列性。

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法;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2.【答案要点】

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1)自信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2)对重度考试焦虑者,还要针对考试焦虑中的生理成分,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训练等。

①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两种。

②系统脱敏法的步骤和方法是:

第一步,请当事人列出引起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成“焦虑等级”;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让当事人在大脑想像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六、写作

【答案要点】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