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6475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docx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生活国际化和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以资本要素为主的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增加,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而随着国际技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技术贸易正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本文从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的角度出发,分析外资诺基亚进驻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双方的动机,并针对现处于新旧通信标准交接时期的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的国际技术贸易合作提出积极建议。

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做出说明;第一部分是分析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贸易合作的动机;第二部分讨论双方进行国际技术贸易合作的方式;第三部分提出就目前形势,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贸易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最后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目前的中国电信业不能只重视中国颁布的通信标准,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分析世界的其它通信标准,通过国际技术贸易手段,结合国内技术,充分体现“通信强国、经济强国”的战略使命。

【关键词】国际技术贸易中国移动合作贸易3GTD-SCDMA

Abstract

Inrecentyears,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economicinternationalizationandintegrationpacesaccelerates,variousessentialproductivefactorsasthekeyelement:

capitalincreaseininternationaltrade.Thewayofinternationaleconomycooperationandcontactbecomingmoreandmorediverse.Withtheincreasingofinternationaltechniquesmarketcompetition,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tradegraduallyisbecomingtheimportantconstituentininternationaleconomycooperation,andreceivestheuniversalattentionfromvariouscountries.ThisarticleispreciselyfromtheangleofChinesebiggesttelecommunicationoperationwhichiscalledChinaMobile,analysethemotivationofforeigncapitalNokiaentersinChinaMobileSouthBase,andputforwardsomepositiveproposalto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tradecooperationofChinaMobileandNokiaintheperiodofnewcommunicationstandardconnectswiththeoldone.Thepaperincludesthreeparts:

Thefirstpartistoanalyzesthemotivationof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tradecooperationofChinaMobileandNokia.Thesecondpartistodiscussesthewaysoftheircooperation.Thethirdpartproposesoninpresentsituation,which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themshouldcarryonin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trade.Theepilogueisthesummaryoftheideaofthepaper:

ThepresentChinesetelecommunicationindustrycannotonlytakethecommunicationstandardwhichChinesegovernmenthadpromulgated.Weshouldanalyseothercommunicationstandardsintheworldfromdifferentangles.Through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trademethod,withthedomestictechnology,fullymanifests"thecommunicationenhancenation,theeconomicalenhancenation"thestrategicmission.

【KeyWords】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trade;ChinaMobile;Cooperationtrade;3G;TD-SCDMA

目录

引言2

1双方进行技术合作的动机分析2

1.1中国移动运营商的动机分析2

1.2诺基亚设备供应商的动机分析4

2双方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方式5

2.1充分利用战略伙伴已有资源进行合作生产贸易5

2.2通过许可证贸易研发双标准之间的互通技术6

3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对策6

3.1正确对待外资进入,着眼“双赢”战略6

3.2正确定位市场,让2G与3G时代并行7

3.3发布合理数量的3G牌照,为海外扩张做准备8

结束语8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

动机、方式及对策探讨

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地位日益重要。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把引进技术作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力、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国际技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技术贸易正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随着中国的顺利入世,中国的电信业已经被推到了国际电信市场的前沿。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的电信市场将逐步全面开放。

目前中国的通信产业正面临一个历史性机遇:

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机会在自己的国土中,大范围、大规模地实施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标准(3G标准),既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TD-SCDMA标准。

这是中国跻身世界强国的黄金机会,也是基础性机遇,对中国通信业来说,3G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

世界第一大通信服务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高度重视着未来3G标准在中国的运营情况,而中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诺基亚也没有忽视这次中国通信业将要发生的巨大变革。

本文在阐明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与诺基亚进行战略性国际技术贸易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合作动机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双方的合作方式,最后就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方向给出积极对策。

1双方进行技术合作的动机分析

1.1中国移动运营商的动机分析

中国移动2006年营业收入2953.6亿元,同比增长21.5%,净利润为660.3亿元,同比增长23.3%。

公司这两项经营指标在四大电信运营商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中国的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已展现出极大的规模效应。

从公司的收入结构来看,尽管目前绝大部分收入仍来自于传统的话音业务,但增值业务收入增长势头迅猛,2005年同比增长38.1%,占总营运收入比例达23.5%,比2004年末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其中彩铃收入上升97.2%,WAP收入上升92.6%,两大潜力业务的增长是推动数据业务收入占比提高的关键要素,发展未来3G的数据业务,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国移动作为诺基亚潜在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可能动机是:

(1)就目前而言,虽然运营商为了扩大市场经济效益,已经朝着多媒体运营渠道方向发展,但是毕竟通信运营商的金矿在于话音,没有哪个通信运营商会真正采用低资费、高带宽的业务竞争策略。

(2)在进入3G时代已久的国外运营商看来,3G有一个真正的危险,它让整个行业处于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

作为2G运营商的继承人,一些3G牌照的拥有者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推动3G的发展,因为发展3G在资本支出和获得用户的成本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尽管本国3G的用户基数每年会增加上千万,但2G/2.5G仍将是移动通信业大部分的收入、利润和增长来源。

目前中国移动还不太可能放弃原先的平台。

(3)诺基亚是中国大陆区手机占有率第一的通信设备商,在中国3亿移动手机用户中,有接近1亿的用户在使用诺基亚的手机。

中国移动可以通过与诺基亚在原有2G业务和技术上的合作,继续扩大目前的市场份额。

通过中国移动定制的诺基亚手机,可以让客户轻松快速地享受各种各样的增值业务,扩大移动用户规模,提升自己的业务、服务水平,为今后3G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06年,中国移动启动了北方基地和南方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北方基地建设重点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提供通信技术支持与服务,而广州的南方基地将计划建成10个国际级技术研发中心,为中国移动未来将要普及的3G网络和业务全球化做好数据支撑和研发的准备。

南方基地和北方基地互为备用,遥相呼应,构建成中国移动一体化的IT支撑平台,为中国移动打造世界领先的IT支撑能力,满足移动业务需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由此可见,中国移动已经为未来的国际技术贸易合作者提供了舒适的产业技术孵化温床。

1.2诺基亚设备供应商的动机分析

2006年诺基亚在中国全年销售及出口总额超过100亿欧元。

其中,净销售额超过53亿欧元,较2005年增长39%;出口达48亿欧元,较2005年增长67%。

作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诺基亚与中国移动南方基地2007年正式签署了入园协议。

入园之前,诺基亚在与中国移动的多次技术合作中就以高质量高性能的GPRS解决方案支持了广东移动的大容量网络运营,除此之外还提供了精确的内容计费功能,这对移动改善用户体验和提高用户忠诚度来说非常关键。

就目前而言,诺基亚在与中国移动拓展新网络技术、进一步强化已有的GPRS技术方面,已经非常成熟,现在需要的是开拓中国未来的3G市场。

而与中国移动的南方基地合作,便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诺基亚作为中国移动潜在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可能动机是:

(1)近几年,全球的移动通信市场属于爆炸式的快速增长阶段,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全球移动用户数翻了一番达到了20亿,在未来的两年内,还会持续高速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中国移动不得不每年投资几十亿美元购置2G设备。

在全球2G设备几乎停止研发和大规模生产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为了降低风险,应为3G竞争,在2G网络扩建时,采用了可以满足2G/3G多标准的设备,国外设备供应商诺基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采购完成在中国移动市场的3G布局。

由于无线网络建设要求绝对一致性的特点,一个本地网内一般只能采用一个厂家的设备,一个省最多也就2、3家无线设备供应商,2G扩建的区域一般都是3G首先要覆盖的区域,无线设备的搬迁成本是相当高的,无形中增加了国产设备供应商的进入门槛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

因此,作为设备供应商的商诺基,不得不谋求与中国移动的合作。

(2)随着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对移动手机功能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移动业务应用和手机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

诺基亚通过与中国移动进行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转让的设备买卖合作等一系列的国际技术贸易,能进一步增加手机和3G网络设备市场份额,加强诺基亚在中国通信行业设备商的领导地位。

(3)中国占有诺基亚全球25%的用户,目前诺基亚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GSM产业中心。

在全球范围,中国的移动通信生产能力和产品品种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2G领域,GSM在中国得到大量生产和研发,如果诺基亚充分利用GSM网的生产基础、工业基础,扩大其规模,把二代的生产基础平滑地转移到三代的生产出口,将对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同时,从产业链的发展看,人们已经由主要关心运营商、制造商改变为关注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开发商。

中国的3G市场巨大,一旦建网开始,厂商的供货情况将是其抓住市场的关键。

那么,配合中国移动的定制式手机,可以让3G网络与手机产品一起打入消费群体中,迅速覆盖并补充原有市场。

2双方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方式

2.1充分利用战略伙伴已有资源进行合作生产贸易

从国际技术贸易的角度来看,合作生产是指分属不同国家的企业根据他们签订的合同,由一方提供有关生产技术或各方提供不同的有关生产技术,共同生产某种合同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国际技术转让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

目前中国移动迟迟不发布自己的3G标准,诺基亚也迟迟不投身TD-SCDMA的技术论坛,这并不代表他们对双方毫无兴趣。

相反,由于在中国实行TD-SCDMA标准已经是大势所趋,诺基亚需要与中国移动合作继而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国标准的通讯设备,以满足未来激增的3G用户的需求,而中国移动也会充分利用诺基亚市场的占有率,最大程度地进行3G手机的普及,为3G时代的到来打好客户基础。

南方基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媒介”,让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快速而又高效地相互合作交流。

中国移动专门定制的诺基亚手机便是该贸易下产物,通过中国移动把自己特有的服务业务捆绑定制到诺基亚手机的操作界面中,可以引导客户方便快捷地进行各种业务的咨询和办理,并使用其它增值服务。

2004移动定制的诺基亚手机所占的比例仅为5.8%,2005年手机定制比例提高到12.4%,带来的收益便是中国移动的新彩铃、WAP业务收入也分别提高了97.2%和92.6%。

2.2通过许可证贸易研发双标准之间的互通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各国都把引进技术作为当务之急。

许可证贸易就是引进技术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是指技术的提供方与接受方之间签订的、允许接受方对提供方所拥有的技术享有使用权及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的贸易。

最近,中国通过了在国外已经使用了很多年,技术非常成熟的WCDMA标准,而诺基亚则是整个亚太地区WCDMA网络系统的领导商。

这对中国移动和诺基亚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技术贸易机会。

目前的中国3G标准还不明确,在国外非常成熟的3G标准应该受到中国运营商的关注。

通过诺基亚与中国移动签订技术许可合同,把WCDMA标准授权给中国移动,然后再通过南方基地与诺基亚的合作研发,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出TD-SCDMA与WCDMA的互联互通技术,这对未来各种标准在中国的平滑过渡能够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对诺基亚来说:

与其投入巨资从零开始共同研发一个别国的通信标准,倒不如继续加强已有通讯标准的同时,研发出二者能互联互通的技术。

其实TD-SCDMA与WCDMA属同一个体系标准,可共享相同的核心网络,TD-SCDMA作为热点地区覆盖的有效解决方案,可以形成对WCDMA的有效补充,这将保证TD-SCDMA在中国的成功。

在某些对数据业务要求比较高的大城市,在热点地区采用TD-SCDMA会比较适合;如果要配合大规模网络覆盖,采用WCDMA组网则更适合一些。

由此我们看到TD-SCDMA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与主流的WCDMA标准互联互通的通信技术。

3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对策

3.1正确对待外资进入,着眼“双赢”战略

实施合作双赢战略必须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原则,只有企业间抱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真诚愿望,才能促成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最终从合作中分享各方应得的利益;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企业若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就必须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主要途径,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大于二的强势,才能促进企业的更大发展。

虽然诺基亚进驻南方基地是从利益出发,长远来看,更是为了抢占市场,但中国移动也正需要在目前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借助外力,既能融资发展,又能借鉴外国优秀企业的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的经验。

只要我们本着“双赢”的原则,尽量保持利益的均衡,相信在南方基地这种科技园氛围中,中国移动与诺基亚的关系将走得越来越紧密。

通过南方基地这种得天独厚的信息产业园优势,中国移动与诺基亚可以顺利地进行技术服务与咨询、特许专营、合作生产、以及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许可的设备买卖等国际技术贸易。

3.2正确定位市场,让2G与3G时代并行

前文已经阐述过,关于TD-SCDMA标准的制定完全是由国人自主研发并提出。

但是中国政府还没有颁布3G牌照,目前只有运营商才会面临业务的全面洗礼。

而对整个中国的消费者而言,最终需要的还是有相应通讯设备与3G标准相匹配。

也就是说,再好的业务,也需要有个载体,才能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中国移动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诺基亚作为其南方基地的技术合作伙伴。

因为双方都清楚,全民普及3G还为时过早,要让中国目前如此庞大的移动电话用户群全部过渡到3G,尚需一段时间。

从业务角度来讲,3G其实并不是一种技术,而是服务,是业务。

应该说,这个观点是对3G的高度概括。

与2G最大的区别就在于3G将能向用户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应用,没有数据业务的支撑,3G和2G没有任何区别。

技术本身可以定位为某种应用的支撑技术,这就像是市场定位,而3G能否发展得好,就是看在市场上能否有一个比较好的定位。

而从近期中国移动对诺基亚的一系列基于2G的GSM/GPRS网络系统采购项目也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并没有马上决定建全国性的3G网络,而是希望在原有的2G网络的基础上部分地建立3G网络。

因为中国移动的大客户都集中在大城市,所以中国移动对3G网络的覆盖范围肯定是某些区域,以满足数据用户的需求就行了,而话音完全可以用2G网络来承载。

基于这种考虑,移动运营商对3G的投资将不用很大,只把关键地区网络铺好、铺深、铺厚。

换言之,就是3G网络至少在一定的时候内不用做的很大,只是要做的很细。

中国的数据用户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里,几十个大城市铺设3G网络就够了,更多的小城市在初期没有必要铺设3G网络。

3.3发布合理数量的3G牌照,为海外扩张做准备

目前国际上有三个3G标准,一是由美国企业提出的CDMA2000标准,二是欧洲企业提出的WCDMA标准,三是由中国企业提出的TD-SCDMA标准。

由哪家运营商采取哪种3G制式关系到未来运营商竞争的格局和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利益,因而格外受到关注。

由于在发放3G牌照问题上,对于三个3G国际标准,中国政府都将给予支持,而且遵守加入WTO的承诺,把牌照的选择权交给企业。

那么就中国移动与诺基亚的“互联互通”合作,中国移动在未来诺基亚研发的基础上,应推出不只TD-SCDMA这一个牌照。

从中国电信的发展史来推测,发一张牌照也不可能,发一张意味着中国电信业又重新回到垄断阶段。

现在欧洲发3G牌照的时候运营商可以同时使用TD-SCDMA还有WCDMA的技术。

由于TD-SCDMA技术涉及的是无线子系统而不是全部网络,因而它自身并没有出口机会,但是如果采取与WCDMA相结合的方式,在欧洲和北美其它WCDMA市场仍有很大的出口空间。

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厂家包括诺基亚都没有在TD-SCDMA这个技术上进行很大的投资,所以如果中国在技术互补组网方面能够取得成功的话,相信在欧洲也会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结束语

WTO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涉及自由贸易的纠纷不断,原因之一便是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使然。

虽然中国已经发布TD-SCDMA标准,但至今各大运营商还处于通信设备的测试阶段,我们离3G时代的真正到来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在发放3G牌照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将兑现入世对WTO的承诺,保持技术中立,把标准选择权交给企业。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

中国移动的每一步博弈棋子,都将决定着未来3G时代的格局。

像3G这种敏感的技术决策,对中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注定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我们的期望是,对中国3G的决策,不是拘泥于“一个标准几家运营商如何分配”,而是充分体现“通信强国、经济强国”的战略使命,充分体现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高度的技巧、正确的思路。

我们不仅要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和智慧,更要重视国际巨头的意见及他们的战略手段。

想要在未来还不明显的3G格局中取得先机,必须用发展的眼光与合作的手段去拿捏定位。

 

参考文献

[1]卢进勇,杜奇华,2004:

《国际技术贸易》,第211-251页。

[2]裴长洪,孟晔,2005:

《中国电信业的对外开放:

机遇、挑战与对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4》,第228-256页。

[3]晓红,2005:

《走出去!

--试论中国电信运营业国际拓展战略问题》,《通信世界》第27期

[4]吕廷杰,2003年7月22日:

《和中国3G命运相关的政治经济学》,《财经时报》。

[5]王林生,2002:

《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第45-63页。

[6]薜荣久,2000:

《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世贸组织与中国大经贸发展》,第194-228页。

[7]王世浚,1998: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第437-489页

[8]马春光,2002: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管理》,第63-89页

[9]覃庆玲,李乃青,2005:

《我国电信运营业国际化战略定位》,《世界电信》第9期

[10]FredR.David,2002:

《stretegicmanagement:

conceptsandcases》

[11]MichaelR.Czinkota,IlkkaA.Norton,MichaelH.Moffett,1999:

《InternationalBusiness》。

[12]A.A.Fatouros,1994:

《TheInternationalLegalFramework》。

 

致谢

本文得以顺利完成,首先要真诚地感谢我的导师黄建军老师。

从本论文的选题、结构的安排、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提纲的拟订修改和论文的完成,都得到了黄建军老师细心的指导和审阅。

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教学精神和宽于待人的处事之道,使我难以忘记、终身受用。

其次我要感谢在财大4年来对我的培养与教育,特别要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他们对我热情的帮助和鼓励,是我努力的源泉。

并且,我要感谢对我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提供无数帮助的同学。

在财大的4年学习生活,是我一生难得的记忆,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对我的教导和勉励,对于父母的寄望和关心我将终身难忘!

 

宋啸天

2007年5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