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6484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8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docx

导游基础知识整理最新

第一章:

旅游与旅游业基础知识

1、旅游分类

消遣性旅游:

观光旅游(最普遍、目前我国接待量最大市场类型)、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

事务性旅游:

公务旅游(1、伴游消遣性旅游、2、消费列入当地旅游收入账户)、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家庭和个人事物旅游

2、旅游特点

旅游与逗留合成性、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

3、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主体:

旅游者客体:

旅游资源(自然、人文)中介:

旅游业(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业、饭店住宿业)

旅游活动内容要素:

食、住、行、游、购、娱

新六要素:

商(商务、会议、奖励)、养(养生、养老、体育健身)、学(研学、研修、科考、培训、拓展、摄影、采风夏令营)、闲(休闲)、情(情感、婚庆、纪念日、宗教)、奇(探奇、探索、探险)

4、旅游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

特征:

综合性、劳动密集性、脆弱性

5、旅游市场

入境旅游市场(外国、华侨、港澳台地方市场)

特点:

人数上升、香港澳门游客占绝大多数、外国人旅游市场基本稳定(美国、东北亚、东南亚,韩日俄美)外汇增加

国内旅游市场(大陆范围内)

特点:

规模大,发展潜力足、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形式散客为主;消费增长快,消费水平低

出境旅游市场(出国、边境、港澳台)、

特点:

发展速度快,消费水平高;因私出境比重高;旅游目的地以亚洲国家地区为主

6、中国当代旅游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前(1949-1977):

对象外国友好团体华侨台湾同胞家属,规模小;目的政治任务;不计成本;主管部门与旅行社一体,一套人马两个牌子

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四个转变:

产业属性从事业性质向经济性质转变;

产业体系从单一向综合;

旅游管理方式从微观向宏观;

旅游业发展从策略层面到战略层面

打基础(1978-1990)特征:

增加旅游外汇为主的入境旅游;旅游业进入产业体系和培训全面构建

发展(1991-20世纪末)特征:

入境、出境、国内全方位发展;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从中央到地方、旅游宣传到目的地宣传;经济效益提高

提升(2001至今)特征:

产业定位提升;集团化;标准化;旅游规划先行;法制化(1999以来,《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旅行社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

7、中国旅游标识与旅游日

标识:

马踏飞燕(甘肃,东汉青铜器)、1983、旅游业蓬勃发展和光辉灿烂前景

旅游日:

5月19日(徐霞客首篇《游天台山日记》)

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日

世界旅游组织:

WTO政府间西班牙马德里我国1983加入

世界旅游日:

9月27日(纪念世界旅游组织成立章程通过,重视,宣传,交流)

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PATA1952年1月,非政府美国旧金山两个分部菲律宾马尼拉,澳大利亚悉尼我国1993年3月加入

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

UFTAA1966比利时布鲁塞尔民间性我国1995年8月加入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WTOF2012.9.15非政府、非盈利中国北京

8、远古时代:

距今200万年建始人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古人类化石

170万年元谋人

110万年蓝田人

70万-20万年北京人(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3万年山顶洞人(加工石器和骨器)

母系氏族距今7000-5000年,黄河:

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长江:

河姆渡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国家、发明打井技术、建造干栏式建筑)

父系氏族距今5000-4000年黄河中下游: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辽宁:

红山文化陶器、玉器、手工业

3、女娲三皇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五帝

伏羲、女娲均是“人首蛇身”,结为夫妻繁衍后代,这是“龙的传人”的源头。

炎帝、黄帝部落是后来华夏族的主干部分,他们被尊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后代被称为炎黄子孙

尧舜禹的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他们通过“禅让”的方式担任首领

4、江苏境内的石器文化代表

旧石器文化石器制作水平:

打制石器下草湾人泗洪县双沟镇汤山猿人南京江宁汤山

新石器文化磨制石器青莲岗文化遗址淮安市楚州区北阴阳营文化遗址南京良渚文化层环太湖

三皇五帝夏商周,夏:

启(第一个皇帝)桀(最后一个皇帝);商:

汤(第一个皇帝)纣王(最后一个皇帝);西周:

周武王(第一哥国王,牧野之战)分封制,国人暴乱,西周灭亡;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阳

春秋战国乱悠悠。

东周前期叫春秋(鲁国史书《春秋》),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东周后期叫战国:

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汉三国东西晋,秦公元221年,商鞅变法,始皇帝(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王朝,(郡县制),陈胜吴广起义,汉楚之争,刘邦建立西汉

西汉:

与民修养声息,汉武帝:

霍去病、卫青打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期王莽篡权,刘秀农民起义

东汉:

刘秀,黄巾农民起义,名存实亡

三国:

赤壁之战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短暂);东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东晋灭亡后,相继出现宋、齐、梁、陈4个小国,称为南朝;北方被北魏北齐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隋:

杨坚取代北周,三省六部(三省: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

史、户、礼、兵、邢、工部)

唐:

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宋: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北宋辽西夏金靖康之变(俘虏赵徽宗、宋钦宗)南宋(赵构)

元:

成吉思汗消灭西夏、金、大理、南宋,建立元,设行省制度,民族分化制度

明:

朱元璋废除丞相、建立厂房特务,八股取士。

永乐年间:

郑和下西洋

清:

女真族,郑成功收复台湾文字狱

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1911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袁世凯第一次国共合作

1931年九一八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

1945年14年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4年国内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按时间顺序记识下列王朝、国号及历史时期的名称

夏商周(前1046年建立),春秋(BC770—BC476)战国(BC475—BC221),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唐(618---907年),五代十国,宋辽金,元(1279年统一全国)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6、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约前2070年建立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7、公元前17世纪,商朝建立。

商周时期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又叫卜辞。

商周的青铜器上的铭辞称为金文,又叫钟鼎文。

8、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9、春秋五霸为

①+秦穆公、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②+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0、江苏历史之吴越春秋

吴国的建立可追溯到商代末年泰伯、仲雍南下。

泰伯在梅里建立句吴国。

公元前514年,阖闾派伍子胥重建都城,决定迁都姑苏,史称“阖闾大城”,奠定了今日苏州城市发展的基础,苏州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吴王夫差开凿运河邗沟,并在今扬州蜀岗上筑邗城,扬州古城由此兴起。

太湖流域苏锡常以吴文化为特征。

11、战国七雄:

韩、赵、魏、楚、燕、齐、秦

1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邗沟(吴王夫差)、都江堰(秦国李冰)、郑国渠(韩国郑国)

第一章中国及江苏历史概述

(2)

1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

(1)诸子百家:

儒家:

孔子《春秋》《诗经》《尚书》“圣人”孟轲《孟子》亚圣荀况《荀子》

道家:

李耳《老子》(《道德经》)庄周《庄子》

墨家:

墨翟《墨子》

法家:

韩非《韩非子》

兵家:

孙武《孙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

(2)文学:

楚辞屈原《离骚》《天问》

(3)艺术:

俞伯牙是最著名的乐师;围棋高手有奕秋等。

(4)科学技术:

测定了冬至、夏至的日期;《春秋》中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已定出二十四节气;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扁鹊创“四诊法”;建筑技术方面出现了公输班(鲁班)木匠的祖师爷;

14、秦汉时期的科学文化:

(1)西汉初期已出现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东汉张衡—世界上最早用水力转动的混天仪和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2)数学方面①西汉《周髀算经》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②东汉《九章算术》有很多当时世界上领先的重要数学成就。

(3)医学

①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②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③东汉名医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他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麻醉,世界首创

(4)西汉汉武帝创办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

(5)哲学方面东汉唯物论者王充所著《论衡》。

(6)历史学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东汉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7)文学体裁以赋、乐府诗为代表。

赋的名家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东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15、秦代时方生徐福率童男童女等人到达今日本九州地区佐贺市。

他被日本人称为“农耕之神”“纺织之神”,他是我国出使日本最早的使者,中日交往的始祖。

徐福故里在今连云港赣榆县金山乡徐福村

16、徐州戏马台传为项羽观阅将士操练戏马之处,宿迁建有项王故里仿汉式建筑群。

楚汉时期:

韩信、萧何、张良并称为“兴汉三杰”。

韩信,江苏淮阴(今淮安)人,藏受胯下之辱,善于用兵,自称“多多益善”。

17、徐州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称为汉文化“三绝”

18、徐州汉画像石和南京、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苏州明清古典园林并称“江苏三宝”

19、东吴定都建业,开创了南京都城历史,后经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称为建康,前后建都达325年,史称“六朝古都”。

这一时期,江南经济、文化以都城建康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逐渐赶上了中原地区,历来被史学家称颂为“六朝繁华”。

导游基础笔记第一章中国及江苏历史概述(3)

20、南朝是一个佛教兴盛和信佛之风弥漫全国的时代。

(佛教兴盛的原因?

(1)长期以来,战争频繁,灾祸、死亡随时可能降临,人们惶惶不可终日。

而佛教因果报应之说使人们得到慰藉,于是迅速传播;

(2)佛教有劝善的说教,南朝统治者利用佛教之说以稳定人心,企图掩盖社会矛盾。

21、六朝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

①祖冲之—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水经注》。

南朝范缜是著名的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

③法显—东晋名僧,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著有《佛国记》。

著名文学家有曹操父子三人、东晋陶潜、南朝谢灵运。

梁昭明太子萧统召集著名学者编著的《昭明文选》是先秦以来精彩文章的总集。

④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⑤顾恺之---东晋画家,江苏无锡人,被评为“才绝、画绝、痴绝”,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⑥文学体裁以骈俪文为代表。

⑦北魏云冈石窟及龙门石窟

22、隋唐时期,政治上普遍实行“三省六部制”,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

23、隋统一江南后,隋文帝实行抑制江南地方豪强势力的政策,下令平毁建康城,废为耕地。

25、唐朝时,扬州大明寺和尚鉴真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从表面上看是传播佛法,实际上是以僧团的形式把唐朝高度成熟的文化艺术精华传播到日本,促进了日本历史的发展。

按照中国的营造方式修建的奈良的唐招提寺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完美的建筑,传授了干漆夹雕像法。

在今扬州大明寺内还建有鉴真纪念堂,张家港市黄泗浦的鉴真东渡纪念经幢,均是中日友谊的最好见证。

26、隋唐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

①唐三彩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②李春—隋代工匠,修建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桥。

③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册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

唐代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出地球子午线长度,他主持编定的《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药王”孙思邈---药典《千金方》。

⑥文学体裁代表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白居易都是最著名的诗人。

韩愈、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

⑦绘画上:

隋---展子虔《游春图》是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山水画。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画圣)。

⑧唐时著名的书法家欧阳洵、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

⑨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是唐·刘知几的《史通》。

⑩第一部分门别类地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新体例史书是唐·杜佑的《通典》。

27、五代十国时,南唐定都金陵。

其最后一位皇帝后主李煜是著名的词人。

28、“南唐二陵”---先主李“钦陵”,中主李“顺陵”,位于南京南郊祖堂山。

29、宋元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品。

钧窑、汝窑、定窑、越窑、哥窑和景德窑是当时著名的瓷窑。

30、宋末元初,松江人黄道婆改进了棉纺工具和棉纺手技术,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1、宋元时期的商业更加兴盛,打破了“坊”的限制,出现了“夜市”“早市”“瓦肆”(娱乐场所),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钞。

32、宋代发明了航海用以指示方向的指南针。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3、五代、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

①梦溪笔谈---北宋沈括,“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②北宋大建筑家李诫---《营造法式》

③文学体裁宋代以词为代表,李煜、苏轼、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④元代以曲为代表,主要曲作家为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⑤绘画: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米家山水—米芾、米友仁;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象、吴镇)将中国水墨画推向高峰。

⑥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赵---“瘦金体”;元代赵孟书画成就极高。

34、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这是古金陵称为“南京”的开始,也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秦淮河上年年举行元宵灯会开始于洪武五年元宵节,直到今天,南京仍有元宵节到夫子庙观灯会的习俗。

159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认为南京是全世界最美丽、最伟大的城市。

导游基础笔记第一章中国及江苏历史概述(5)

41、江苏的历史、文化名人及作品(江苏导基P35)

江苏号称“文物渊薮”,素有“人文荟萃”的佳誉。

(江苏籍或在江苏活动的名人)

(1)顾恺之---东晋画家,江苏无锡人,被评为“才绝、画绝、痴绝”,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

(2)祖冲之—南朝数学家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求得的圆周率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比欧洲早1000年;编制《大明历》。

(3)沈括---BIE宋科学家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现在镇江梦溪园设有沈括纪念室和他的坐像。

(4)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南京有其故居—半山园。

(5)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

有《徐霞客游记》一书,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石灰岩(溶蚀)地貌进行研究的人。

(6)吴承恩---淮安人,号射阳山人。

在淮安有他的故居和书斋“射阳”。

《西游记》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7)吴敬梓---清代小说家,著有《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他的故居陈列馆坐落于南京秦淮河淮清桥畔。

(8)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南京的“曹雪芹纪念馆”与北京的“曹雪芹故居”南北呼应。

(9)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著有传奇历史名剧《桃花扇》,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有“南洪北孔”之称。

《桃花扇》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

(10)科学家:

南朝医学家葛洪、华佗、祖冲之、药学家陶弘景、沈括、蒯祥、徐霞客、徐光启、华罗庚、周培源、茅以升;

(11)文学家

辞赋家枚乘、“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以七绝著称的王昌龄、以山水诗别具一格的陆龟蒙、五代词人李煜、北宋词人秦观、南宋词人范成大;近代文化名人柳亚子、柳诒、缪荃孙;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剧作家洪深;

《昭明文选》—萧统;《文心雕龙》—刘勰;《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三言》编者冯梦龙;《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曾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12)艺术家唐代雕塑家杨惠之;狂草书法家张旭;

“六朝三大家”---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刘宋陆探微、萧梁张僧。

五代----花鸟画家徐熙,江南山水画派创始人董源、巨然;

北宋----米家山水“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

“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象、吴镇/浙江)将中国水墨山水画推向高峰。

明代“明四家”---(沈周,文明、唐寅、仇英)

清初“娄东派”—太仓王时敏、王鉴、王源祁为代表;虞山派—以常熟王为代表;金陵八家—以龚贤为代表;京江画派---以镇江张夕庵为代表;扬州八怪---以郑板桥为代表;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张玉良、刘海粟、傅抱石、钱松;民族音乐家---刘天华、阿炳;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赵丹。

导游基础笔记第一章中国及江苏历史概述(4)

35、明朝永乐年间,在国子监编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36、2005是我国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本姓马,名三保,先后7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经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麦加。

南京下关天妃宫遗址和三汊河附近“龙江宝船厂”遗址,分别是郑和出海祈祷海神保护和制造出海大船之处。

37、明清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

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②徐霞客③清代《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④小说是典型的代表(6部小说)

《三国演义》明代罗贯中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明代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发起义为题村的长篇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

⑤戏曲为3部,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和洪升的《长生殿》,有“南江北孔”之称。

⑥京剧形成于清代乾隆末年四大徽班和湖北汉调进京。

程长庚为开山祖师,谭鑫培为一代宗师。

⑦绘画:

明代有“吴派”的“明四家”(沈周,文明、唐寅、仇英)和董其昌。

清代有“扬州八怪”“金陵八家”“娄东派”“虞山派”等。

⑧书法:

明代有“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和董其昌。

38、江苏留下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遗迹有

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旧址、粤军阵亡将士墓、廖仲恺和何香凝合墓以及镇江的赵伯先墓等。

39、江苏最早的官办机器工业是李鸿章创办的金陵制造局;纺织机器工业首推南通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轻工业—张謇;化学工业—范旭东;常州刘国均;无锡荣氏家族等。

40、江苏的革命斗争纪念地有(江苏导基P34)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航空烈士墓、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原址(梅园新村)、渡江胜利纪念碑、淮海战役纪念馆和烈士纪念塔、新四军纪念馆等。

导游基础笔记第一章中国及江苏历史概述(6)

二、中国历史常识

(一)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①谥号:

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属表扬的:

文、武、景、烈、昭、穆、英、成、康;贬义:

炀、厉、灵、幽;同情:

哀、怀、愍、悼;

谥号不单独使用,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或与庙号结合。

如“周贞定王”、“周威烈王”等。

②庙号:

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称号。

汉代后“帝”字也与谥号结合成为庙号。

如“汉文帝”、“晋武帝”等。

③尊号:

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有时也称“徽号“

④全称:

庙号+尊号+谥号

⑤年号:

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建元”。

⑥陵号:

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

(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1、王、天子---奴隶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2、皇帝3、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嫔妃(皇帝的诸妾,统称嫔妃,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

)4、皇太子(皇帝的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皇太孙5、公主、驸马(皇帝的女婿:

驸马,清朝称额附)6、皇帝的姊妹:

长公主;姑母:

大长公主(汉代)

(三)国号名称的主要来由:

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国名(商、周、秦)2、根据发迹地定国名(汉)3、根据封爵定国名(魏、晋、隋、唐)4、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元)5、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陈)6、以社会上的流行口号定国名(明)7、按同音通假定国名(清)8、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国名(蜀、吴)

(四)天干地支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地支:

子(鼠/23-1)、丑(牛/1-3)、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生肖(十二属相),起源于战国,东汉有明确记载。

(五)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1、年:

(1)含义:

庄稼收获一次;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一周,365.25日为一个太阳年

(2)记年方法:

①干支纪年法,②帝号纪年法,如“成王三年”“平王元年”等③皇帝年号纪年法

2、月:

(1)含义:

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的周期为29.53天叫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13个月。

(2)古代纪月方法也用干支(地支):

如夏历:

正月为地支寅月,则二月为卯,十一月为子,腊月则为丑月,闰月不设干支,每月分上中下三旬,10天为一旬。

古代始日为朔,十五为望,末日为晦,初八或初七为上弦,二十二或二十三为下弦。

3、日:

(1)含义:

一昼夜为一日

(2)纪日方法:

商代就实行干支纪日法,两个月共59天,所以用干支纪日可以依次下推,如正月初一是甲子,三月初一就是亥。

4、辰:

地支纪辰法,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

导游基础笔记第一章中国及江苏历史概述(7)

(六)四时、节(气)中国古代一年分四季、有二十四节气

1、四季又称四时,都有孟、仲、季之称。

2、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科举制度:

★★

1、童试:

考中者称“秀才'

2、乡试:

省城,“秋闱”,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解元”

3、会试:

京城,“春闱”,乡试次年,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会元”

4、殿试: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八)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1、四书: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2、五经:

《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