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76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史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狩猎、采集获取生活资料。

人类完全依赖大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亲和。

农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时代)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对自然的破坏不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此阶段园林的三大特点:

1、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

2、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并非自觉体现社会环境效益。

工业经济阶段

(古典园林的终结,现代园林的兴起)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成功,世界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大范围的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立。

Olmsted

1857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187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公园”。

此阶段园林与上一阶段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四点:

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政府所有的、向群众开放的公园,园林不再为少数人服务;

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原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为开放型;

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得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发挥其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城市人群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的活动的场地——社会效益;

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信息文明时代(现代园林实行可持续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趋势。

重新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多元化的研究。

引起园林的内容和形式性质的变化:

1、私人所有的园林早已不占主导地位,城市公共园林、绿地以及户外娱乐交往场地的扩大,城市建设发展都建立在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中,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2、园林绿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任务;

3、园林艺术已纳入城市景观艺术、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的综合性与公众参与性成了园林创作的主要特点;

4、东、西方园林相互借鉴、融合、影响而出现更多的同一性。

我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

3000多年历史

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东方、西亚、欧洲)

众多名园及造园论著

对世界园林的影响"

世界园林之母"

人工山水园:

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起伏,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

如:

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

天然山水园:

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的调整、改造、加工。

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一般建在城镇近部的山野风景地带。

颐和园——昆明湖、万寿山

皇家园林:

秦汉至明清均有;

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

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的气派和皇家的至尊。

皇家园林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之分。

大内御苑:

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如御花园

行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

如圆明园

离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

如承德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

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

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

无论内容上或形式方面都不同于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宅园,位置在邸宅的后部“后花园”,成前宅后园的格局

寺观园林:

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

政教分离;

在中国相对于皇权来说始终屈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多有以栽培名贵花木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蕴涵

意境:

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的类似思维共鸣、感情激动及理念联想,达到托物言志。

三境:

“只写山水之形者为‘物境’;

能借景生情者为‘情境’;

能托物言志者为‘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各主要时期简述:

中国园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我完善,只是在园林的某些要素如植物、动物各类方面受到外来园林文化的影响,因而表现出稳定的、缓慢的、持续不断的历史演进风格。

1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社会经济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的,是以帝王狩猎为主流的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造园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过渡阶段,也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

3.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园林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

唐宋艺术繁荣,文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加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阶段。

4.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造园活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园林艺术上,技巧更为发达。

5.在1840年后到解放前,我国园林艺术受到歪曲、破坏,风格杂乱。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识形态

儒、道、释三家学说构成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

儒家:

以仁为本、以礼为核心;

君子比德;

中庸之道、和为贵。

君子比德:

是一种导示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认识大自然的意识形态。

就是说,大自然的山林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大自然的形象表现出与人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

是决定中国古典园林从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一个精神因素。

道家:

自然天道观;

返璞归真;

神仙境界。

“一池三山”:

方壶(方丈)、蓬莱、瀛洲

佛家:

众生皆有佛性;

强调“意”、直觉。

从发现的甲骨文的园、囿、圃的象形文字看,我国有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囿、台、园圃。

囿:

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

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祭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

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的大型天然动植物园。

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台:

用土堆筑成的方形高台。

功能是古代人登高观天象,通神明。

台还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园圃:

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

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蔬菜的场地,除食用、药用外,也发展为观赏用。

周代造园特点:

周代为文化的发展时代。

周代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兴建宫苑。

战国时期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苑囿中除了有建筑外,还有植物栽培的情况。

周代春秋战国时的台榭宫室建筑:

高台榭,美宫室”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新风尚。

目的:

出于政治、军事和生活享乐的需要。

形式:

台榭,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造殿堂屋宇。

如楚灵王章华台、吴王姑苏台、越王勾践的斋台、燕台等,现存遗址很多。

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

战国时期,天子诸侯要出宫游猎,竞建苑囿,台榭宫室,在大自然山水中辟建别馆。

当时的造园已有了组成风景的设施,而不是内容简单,形势粗犷的囿,开始出现了以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

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中,秦汉时代以“建筑宫苑”为主要特征。

(秦)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1、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2、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

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长安〔229年〕

东汉(公元25~189年)洛阳〔164年〕

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

政治稳定,对外贸易发达。

佛教、音乐、艺术和西方文化也从西域、南海流入我国。

使得汉代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至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十年建成的长安城,是在秦兴乐宫(改名长乐宫)为基础建立的。

不久,由军匠出身的杨城延主持修建未央宫、北宫,以后建造桂宫、明光宫;

并以此为基础主持长安城建设。

汉代的主要宫殿分为三大区:

长乐宫区(城内)

未央宫区(城内)

建章宫区(城外西部的上林苑中)

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疏朗地散布其间,全然不同于秦代宫苑之建筑密集且宫苑相连的情况;

2、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了早期园林的全部功能——狩猎、通神、求仙、生产、游憩、居住、娱乐,还兼军事训练。

建章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秦汉时期造园特点:

(1)囿到苑的发展

(2)一池三山的布局格局(3)私家园林的出现(4)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5)开创人工堆山的纪录(6)已经注重风景植物的点缀(7)植物园、动物园的雏形

生成期的园林特征:

生成期的持续时间长,园林的演变进化极其缓慢,始终处在发展的初级状态。

园林里面的审美的经营处在低级的水平上,造园活动并没有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虽已经出现,但是和皇家园林没有明显的类型上的差异。

园林的内容驳杂,园林概念也比较模糊。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观赏为主。

但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设计经营。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还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是什么时候?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

囿、台、园圃

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

北方较大和使用较多的是,邺城,洛阳;

南方则为建康(今南京)。

这三个地方的城市和园林大都经历若干朝代更替扩建,规划设计达到这一时期最高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邺城:

第一次使用了南北中轴线,城市中轴线的使用,即以此为始。

玄武湖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

白马寺: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寺观园林特点:

一、绝非私园,除宗教活动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

二、在园林寿命上,苑囿常因改朝换代而废毁,私家园林难免家业衰落而败损,相对而言寺庙园林较稳定,如少林寺;

三、寺观选址地域广阔,可选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僧占名山”成为中国道、佛史上规律的现象;

四、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靠自然景观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设计手法:

1、善于把建筑人工美和自然山水美天趣的融合——顺应地形之基架屋;

善于因山就势,建筑营造;

2、善于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

3、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净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

5、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象进行组织剪辑,深化景观意境等等。

山水诗画对园林的影响:

六法论: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特点:

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的动乱时间,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

与生成期相比,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园林的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1.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前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性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1.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前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性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盛行,集中反映了这个时代造园活动的成就。

深刻影响后代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

4.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景区开发起到主导作用。

5.“园林”一词已经出现。

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承上启下。

隋唐时期是园林的全盛期

西苑——行宫御苑,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大型皇家园林。

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的到来。

都城长安(隋大兴):

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际都市、世界性贸易和文化中心。

唐朝主要宫苑:

兴庆宫(南内):

大内御苑。

唐时长安三大宫殿之一,以豪华绮丽著称。

大明宫(东内):

大内御苑

华清宫:

行宫御苑

长安八景:

华岳仙掌、雁塔晨钟、骊山晚照、曲江流饮、太白积雪、霸柳风雪、草堂烟雾、咸阳古渡

唐代私家园林较之前阶段艺术水平大为提高,其原因有三:

一、隋代统一全国,盛唐之世,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人们普遍追求园林享受之乐,私家园林如雨后春笋。

二、豪阀、士族势力大减,科举制度选出各级官吏,皇帝以下政府机构再不为豪阀士族世袭垄断。

经营园墅别业是为了退隐林下而独善其身。

所以官宦几乎都要修造园林。

三、科举取士,文人做官者较多,相互交往,社交场所最佳之处——园林,代表其身份、雅兴、品德、品位,从而把园林艺术素质提高一大步。

曲江池:

我国古代出现的公共游览地(行宫御苑兼公共园林)

秦汉王朝离宫别馆——宜春苑

隋文帝芙蓉苑

盛唐:

曲江池

隋唐西京长安城的规划特点。

1.利用南北中轴线控制城市,东西对称,方整规则,皇城居首,东西大街14条,南北大街11条,人口百万。

2.有东、西市,西市为国际市场;

皇城在北,再北是宫城,城外有西内苑,大明宫等。

含元殿到曲江池(位于城东南角)有专用“夹道”相通。

3.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什么朝代出现了完整的皇家园林的三个类型?

代表园林是什么?

唐朝。

大内御苑(大明宫、兴庆宫)行宫御苑(洛阳西苑)离宫御苑:

华清宫、九成宫

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造园特点。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

着意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文人参与造园活动,为文人园林发展打下基础。

3.寺观园林进一步发展。

4.公共园林已更多见于文献记载。

5.创作技巧、手法更为先进、发达。

6.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经有了互相渗透的迹象。

较完善的园林体系。

宋代是园林的成熟期

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规划特点。

与隋唐时期城市规划的不同。

1东京的城市结构冲破了传统的里坊制,较多的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布局的重要转折点,对以后的几代都城有较大的影响。

2.城市布局东京有宫城、内城(皇城)、外城(郭城、罗城)三重城墙,宫城居于城市中心,内城围绕在宫城四周。

最外为外城。

每重城垣之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

2.城市道路与河流系统全城道路从市中心通向各城门,主干道称为御街,还有一些次要道路,组成不规则的道路网,反映了不受里坊约束的特点。

在东京,河道也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命脉,史称“四水贯都”:

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

河上建木拱构架,桥下可通航,在造型、创意和结构上,都很有创造性。

这四条河流组成的水网,与东京的生产及生活密切相关,不仅繁荣商业,而且解决了城市供水以及宫廷、园林的用水问题。

3.城市结构唐时商业受到城市制度、坊墙的限制不得发展,五代时已有打破坊墙,沿街设店的商业现象。

宋朝则完全取消了街坊制,沿街设店,以街为市,街道变窄。

这是一次城市革命。

简述艮岳的造园成就。

这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打破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范模式,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艮岳始于公元1117年筑万岁山,6年完成,此后10余年不断充实奇花异草。

万岁山名艮岳,南山建成,合称寿山艮岳。

以筑山为主体的大型山水宫苑,故以山名。

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宋代文人园林大致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

1、简远:

即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

这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和概括,趋向写意的特征。

2、疏朗:

就是要处理疏与密的关系。

3、雅致:

逃避现实,雅趣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

4、天然:

即天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西湖十景是什么?

西湖的规划特点。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规划特点:

1、城市大型园林。

2、湖山主景突出。

3、“一池三山”模式。

4、园中之园景观。

5、林木特色景观。

6、四季朝暮景观。

7、历史文化景观。

8、小园大湖沟通。

楠溪江苍坡村的布局特征。

苍坡村在村庄的布局构思上,非常注重蕴含文化的内涵。

村庄是以“文房四宝”来进行布局:

针对村右的笔架山,铺砖石长街为“笔”,凿5米长的条石为“墨”,辟东西两方池为“砚”,垒卵石成方形的村墙,使村庄象征一张展开的“纸”。

这是“耕读”思想在山村规划建设中的充分体现。

是宋代社会文化的一大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宋代的园林特征。

1.在三大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最为突出。

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了私家园林。

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了文人园林的影响。

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

寺观园林文人化(灵隐寺)。

3.掇山理水技艺更加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大自然水体形象,与土山、石山、土石山结合构成地貌形象。

4.由唐代写实与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倾向。

所以写意山水园到宋代才得以最终完成。

总之,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两宋园林,显示出蓬勃进取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

园林的成熟后期:

元、明、清

十七孔桥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

颐和园现状:

一池三山(南湖岛、治镜阁、藻鉴堂)

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

1、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

2、再现江南园林主题;

3、具体仿建名园;

4、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

5、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6、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不足:

全面吸收江南园林养分的同时掺杂了不少市井趣味,某些御苑的建筑物分量过大,内容过于繁杂,多少有悖于风景式园林的主旨。

反应了中国近代历史中由盛及衰的变化过程。

明清时期江南的私家园林主要有:

苏州: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环秀山庄、艺园、藕园、退思园等。

无锡:

寄畅园

上海:

豫园、古漪园(南翔)、秋霞圃(嘉定)、曲水园(青浦)、醉白池(淞江)

南京:

瞻园

扬州:

个园、何园、小盘谷

常熟:

燕园

杭州:

水竹居

寄畅园特点:

1、小中见大,借景锡山。

2、顺应地形,造山凿池。

3、山水自然,主景开阔。

4、山中涧泉,水景多采。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特点

满足园主日常生活享乐,达到虽居闹市,而又有山林之趣。

多与住宅相连,占地面积不大。

水是园林中的重要要素。

堆山叠石是江南园林中城市山林的主景。

园林中的建筑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

花木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题材。

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系一座水景园,园中之园”的独特集锦式规划。

圆明园的特点一是水景丰富;

第二个重要的特点是建筑类型多。

圆明园的象征手法:

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洲”之象征。

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

三山五园分别是?

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

我国四大名园分别是?

避暑山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

避暑山庄的分区及特点。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

苑景区又可分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清漪园(颐和园)的特点。

清漪园是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依山开池,模仿西湖

借景西山,建筑呼应

东面宫殿,东北居住

长廊连接,丰富景观

园中有园,仿园寄畅

石舫西洋,对立统一

列举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的文人造园家及其造园理论著作。

私家园林的三大地方风格是?

造园手法的区别是?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

山石:

江南园林叠山石料以太湖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

北方园林叠山用石,以当地产的青石和北太湖石,这两种石材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

岭南园林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皱褶繁密,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

只可远观,不可近视。

在沿海一带也常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

理水:

江南园林理水运用异常繁多,大到了无园不水的局面。

但是由于面积狭小,水面也不够大。

理水方式不如北方皇家园林丰富,但理水的意境处理及艺术手法则更为细腻;

北方园林水资源匮乏,北京除西北郊外,均缺少充足水源,因而水池面积都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

岭南园林多采用规则式。

植物:

江南园林由于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

以落叶树种为主,配以长绿树,再补以竹、芭蕉、草花的基调,能充分利用花木形成四季景色。

花木也往往是观赏的主体;

北方园林受气候的限制,冬天落叶,水面结冰,很有萧索感。

为了使宫苑庄重,冬有绿色,所以多种北方针叶树种。

观赏植物比南方少;

岭南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

还大量引进外来植物。

建筑:

江南园林以江南乡土建筑作为创作的源泉,个体形象玲珑轻盈,气质柔娟,室内外透通,灰砖青瓦,白粉墙壁;

北方园林布局规划难免重视礼仪,浑厚凝重,北方气候寒冷,建筑形式比较封闭、厚重,具有刚健之美,因此规划布局的主线和对景主线运用较多。

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整体性较强,不如江南园林之曲折多变;

岭南园林建筑受炎热气候的影响,必须考虑自然通风,故形象的开透更胜于江南。

在规划设计上,建筑比重大,且体量偏大,故显得壅塞、深邃、幽奥有余而开朗之感不足。

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