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9631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B.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C.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防止白色污染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

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可再生资源、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故A正确;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玉米塑料”可降解,可防止白色污染,故C正确;重金属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1·L-1的NaN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B.0.1molCu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体积为2.24L

C.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A

D.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每消耗1molCl2转移电子数为N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水中含有大量的氧原子,1.0L1.0mo1·L-1的NaN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3NA,故A错误;0.1molCu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B错误;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一的浓度为0.1mo1·L-1,没有溶液体积无法求OH一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消耗1molCl2转移电子数为NA,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Fe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

Fe2++2H2O2+4H+=Fe3++4H2O

B.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a2++HCO3-+OH-═CaCO3↓+H2O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

2Br-+Cl2=2Cl-+Br2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SO2+ClO-+H2O=SO42-+Cl-+2H+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Fe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

2Fe2++H2O2+2H+=2Fe3++2H2O,故A项错误;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B错误;Fe2+的还原性大于Br-,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

2Fe2++Cl2=2Cl-+2Fe3+,故C错误;SO2能被ClO-氧化为SO42-,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

10.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D.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2个氢原子,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青蒿素含有酯基、双氢青蒿素含有羟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C正确;青蒿素含有酯基,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1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为:

元素代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第二层上的电子数是第一层的3倍

R

与T同一族

L

L2+与T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Q

与L同族

Z

元素最高正价是+3价,与L同周期

根据上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Z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与R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元素的有关信息,T为O元素、R为S元素、L为Mg元素、Q为Be元素、Z为Al元素;非金属性SH2S,故A错误;金属性Mg>Be,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Be<Mg,故B错误;氧化铝具有两性,故C正确;MgS中Mg2+有10个电子、S2-有18个电子,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

12.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D.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酸性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A错误;a为阳极,b为阴极,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故B错误;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转移4mol电子生成1mol氧气,与电池中消耗1molH2,转移2mol电子,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比为1:

2,故C错误;a为阳极,b为阴极,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电化学反应。

13.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

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

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C.pH越大,该漂白剂的漂白性能越好

D.25℃,PH=3时,NaClO2溶液中:

c(Na+)+c(H+)=c(ClO2-)+c(OH-)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图示吧,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为ClO2、HClO2,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故A错误;25℃,PH=6时,HClO2、ClO2-;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

10-6,故B正确;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所以pH越小,该漂白剂的漂白性能越好,故C错误;根据电荷守恒,NaClO2溶液中:

c(Na+)+c(H+)=c(ClO2-)+c(OH-)+c(Cl-),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水溶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3、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6.(14分)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冷却玻管B能降低气体的温度,但不能液化水蒸气。

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

(1)Mg2Al(OH)6Cl·xH2O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3)加热前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加热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停止加热后的冷却过程中仍要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_。

(4)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

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实验,测定的x值将(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

(1)2[Mg2Al(OH)6Cl·xH2O]

4MgO+Al2O3+2HCl↑+(5+2x)H2O↑

(2)a—e—d—b吸收HCl气体检查气密性

(3)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防止产生倒吸

(4)3偏低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元素守恒,Mg2Al(OH)6Cl·xH2O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Al(OH)6Cl·xH2O]

4MgO+Al2O3+2HCl↑+(5+2x)H2O↑;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氢氧化钠吸收氯化氢、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b;为保证生成的气体被完全吸收,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气密性;(3)加热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停止加热后气体冷却,体系内压强变小,要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防止产生倒吸;(4)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即生成氯化氢0.1mol、D增重9.90g,即生成氯化氢0.55mol,2HCl:

H2O=2:

(5+2x)=0.1:

0.55;则x=3。

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实验,气体不能被完全吸收,测定的x值将偏低。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

27.(15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

工业上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浓度为:

0.01mol/L)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水钴矿进行预处理时加入Na2SO3的主要作用是。

(2)写出NaClO3在浸出液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了过量的NaClO3,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浸出液加Na2CO3调pH至5.2时,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5)萃取剂的作用是。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的含量,称取16.4克的粗产品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从中取出25.0mL与足量AgNO3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为4.6克。

则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还原Co3+

(2)ClO3—+6Fe2++6H+=Cl—+6Fe3++3H2OClO3—+5Cl—+6H+=3Cl2↑+3H2O

(3)蒸发(浓缩)、冷却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4)Fe(OH)3、Al(OH)3(5)除去溶液中的Mn2+(6)93.0%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

28.(14分)利用N2和H2可以实现NH3的工业合成,而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一般可进行连续地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

N2(g)+3H2(g)

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则NH3催化氧化生成NO和H2O(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

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图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

②在起始时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1mol。

若容器容积

为2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③图像中T1和T2的关系是:

T1T2。

(填“>”“<”“=”“无法确定”)

(3)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下图):

4NH3+5O2

4NO+6H2O;

4NH3+3O2

2N2+6H2O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

(4)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①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H>0,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则500s内NO2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NO2的同时消耗了lmolN2O5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答案】

(1)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

(2)①c;②K=25/3(L2/mol2)③>

(3)N2;氨气氧化生成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产率下降

(4)①0.00592mol.L-1.s-1②BD

T1→T2,平衡时氨气的含量增加,T1>T2;(3)根据图像,温度较低时以生成氮气;4NH3+5O2

4NO+6H2O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4)①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NO2、消耗了lmolN2O5,都是向正方向进行,不一定平衡;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一定达到平衡;

,质量、体积都不变,所以密度为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一定平衡;在绝热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说明反应温度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南海某小岛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匮乏,解放军战士为了寻找合适的饮用水源,对岛上山泉水进行分析化验,结果显示山泉水属于硬水。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的水,硬水加热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生成一种沉淀物的即可)。

(2)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已知水的硬度在8°以下的称为软水,在8°以上的称为硬水。

已知岛上山泉水中c(Ca2+)=1.2×10-3mol/L,c(Mg2+)=6×l0-4mol/L,那么此水(填“是”或“否”)属于硬水。

(3)离子交换法是软化水的常用方法。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写出聚丙烯酸钠单体的结构简式。

(4)解放军战士通常向水中加入明矾净水,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净水原理:

(5)岛上还可以用海水淡化来获得淡水。

下面是海水利用电渗析法获得淡水的原理图,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请分析下列问题:

①阳离子交换膜是指(填A或B)。

②写出通电后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区的现象是:

【答案】

(1)Ca2+、Mg2+Ca2++2HCO3—

CaCO3↓+CO2↑+H2O

(或Mg2++2HCO3

MgCO3↓+CO2↑+H2OMgCO3+2H2O=Mg(OH)2+CO2↑+H2O)

(2)是

(3)CH2=CHCOONa

(4)Al3++3H2O

Al(OH)3(胶体)+3H+

(5)①B②2Cl--2e-=Cl2↑电极上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解析】

试题分析: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Ca2+、Mg2+的水;硬水加热后产生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

CaCO3↓+CO2↑+H2º;

(2)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即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4mol/L;山泉水中c(Ca2+)=1.2×10-3mol/L,c(Mg2+)=6×l0-4mol/L,相当于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l0-4mol/L,所以属于硬水;(3)聚丙烯酸钠的单体是丙烯酸钠,其结构简式为CH2=CHCOONa;(4)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杂质,原理为Al3++3H2O

Al(OH)3(胶体)+3H+;(5)①电解时,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所以B阳离子交换膜、A为阴离子交换膜;②通电后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阴极反应为

,所以阴极现象为电极上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与技术。

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周期数等于其主族序数,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nnpn,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E是第四周期元素且最外层只有2对成对电子,F元素与Cr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中且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r原子相同。

(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BD3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__________杂化;CA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1molBC-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5)比较D、E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

(用化学式表示)。

(6)C、F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顶点为C原子。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原子的配位数是。

若相邻C原子和F原子间的距离为a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3(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2)N>O>C

(3)sp2正四面体

(4)2NA(5)H2O>H2Se

(6)Cu3N6

【解析】

试题分析:

A为H元素;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nnpn,n=2,所以B为C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为O元素;C为N元素;A的周期数等于其主族序数;E是第四周期元素且最外层只有2对成对电子,E为Se元素;C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F元素与Cr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中且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r原子相同,所以F为Cu元素;

(1)Se是36号元素,第四层为最外层,有6个电子,基态S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由于N原子最外层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O,所以C、N、O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3)CO32-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

,杂化轨道的类型为

;NH4+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

,无孤对电子,所以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4)CN-的结构式为

,1molCN-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5)H2O含有氢键,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H2Se;(6)根据均摊原则,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u3N;O原子的配位数是6;晶胞的边长为2a,体积为

;1cm3

晶体含有晶胞数为

,1cm3

晶体含有晶胞的物质的量

,质量为

,即1cm3

晶体的质量为

g,所以密度为

g/cm3。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

38.【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15OCl,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和一个甲基,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F分子中不含甲基:

A与其它物质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1)A-F的反应类型是;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A-C的反应方程式是。

(3)H的结构简式是,E的结构简式是。

(4)有的同学认为B中可能没有氯原子,你的观点是(填“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理由。

(5)某烃的含氧衍生物X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的是(写结构简式);只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54②氧原子数与C相同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1)消去反应羧基;

(2)

(3)

(4)同意在碱性环境中氯原子可能水解

(5)

5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A为

;B为

;C为

;D为

;E为

;F为

;G为

;H为

(1)A-F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2)A-C的反应方程式是

;。

(3)H的结构简式是,

E的结构简式是

(4)B中可能没有氯原子,因为在碱性环境中氯原子可能水解。

(5)相对分子质量比

少54、氧原子数与

相同,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为C5H10O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的是

;只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考点:

本题考查有机化学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