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040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8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docx

二年级有效备课教案

 

马庄镇教育组有效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目录

识字

1…………………………………………………………2

2…………………………………………………………5

3…………………………………………………………7

4…………………………………………………………9

课文

1秋游…………………………………………………11

2《再见了,北京》………………………………….15

3《英英学古诗》…………………………………….19

4《乡下孩子》……………………………………….23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5

6《一株紫丁香》…………………………………….27

7《有趣的发现》…………………………………….29

8《小鹰学飞》……………………………………..31

9《青蛙看海》……………………………………..34

10《狼和小羊》……………………………………..37

11《狐狸和乌鸦》…………………………………..41

识字

5……………………………………………………...44

6……………………………………………………….46

7……………………………………………………….48

8……………………………………………………….51

课文

12《要好好学字》……………………………………53

13.《朱德的扁担》………………………………….56

14《梅兰芳学艺》…………………………………..58

15《大禹治水》……………………………………..60

16《孔繁森》……………………………………….62

17《登鹳雀楼》……………………………………..64

18《青松》………………………………………….67

19《小动物过冬》…………………………………..69

20《美丽的丹顶鹤》………………………………..72

21《水乡歌》………………………………………..75

22《云房子》………………………………………..77

23《夕阳真美》………………………….……….79

 

课题

识字1

课时

2课时

备课人

修正补充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音。

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图片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水乡的特征,感受秋天水乡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把字写端正、匀称。

2、有感情地朗读韵文,体会秋天水乡的美丽。

3、“藕、菱、归、枫”的读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常熟么?

电视上见过么?

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

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

你怎么看出来的?

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

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

出示韵文。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

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

为什么呢?

请你领大家来读读。

谁还想说说。

(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

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

男女生分两排读。

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

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

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

你们觉得美么?

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

师范读,我读得美么?

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

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

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

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

相机认识菱藕。

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

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

评: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

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

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

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

能读好这排词语么?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

出示图片,美么?

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写字教学。

1. 出示生字,生字多认读 

2.教学偏旁

烟:

跟“火”有关,所以是火字旁,这与火有什么区别?

(火的最后一笔是撇变为点,因为他怕踢到右边的“因”)

歌:

欠字旁,唱歌的时候嘴巴要张得大大的,好象在打哈欠。

看练习1的笔顺,在课文后的田字格里描红。

3.指导书写

看生字你喜欢写哪个?

怎样才能把它写好?

(生自由说)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检查

5.学生临写。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

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

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

师配乐朗读。

我读得好么?

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

3.点名配乐读。

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

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

二、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

出示生字。

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

把拼音去掉也行么?

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

谁猜到了?

你怎么猜到的?

看看是不是它。

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

还发现了什么?

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

观察范字。

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写字提示:

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

出示生字

师示范师巡视指导。

评价、反馈。

表扬书写认真和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板书设计

识字一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教后反思

 

 

课题

识字2

课时

2课时

备课人

修正补充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

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犭”旁。

过程与方法:

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课文。

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引导学生理解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词语,理解全课12个词,如何与图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

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

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出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2)出示:

“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图片。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出示:

“大典”,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

出示:

“检阅”“海陆空”。

讲解有关检阅军队的情况。

重点指导分析:

桥、检。

四、指导生字。

仔细观察生字,认真听老师分析。

练习描红、仿写。

作业设计:

1、默写识字1的词语。

2、向家长汇报《识字2》所学的儿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继续看图学习生字。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指导学生读词语卡片。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应提示学生,不能把这些词语编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

3、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朗读。

二。

继续学习。

1、指导学习第三行。

(1)出示“狂欢夜”图片。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二、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

三。

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

(或用多媒体显示)

(2)教学“犭”旁。

提示“礻”是示字旁。

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识字2

城楼红灯金水桥

大典检阅海陆空

礼炮焰火狂欢夜

神州腾飞中国龙

教后反思

 

 

课题

识字3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修正补充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指导看图,图字结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指导诵读,在诵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

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匀称。

2、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引导自学。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

这是什么?

毛笔是用什么做的?

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

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

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图:

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

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

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三、学习3个生字:

灶、歪、尾。

1、出示“灶”图。

(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

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

“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

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

3、出示“尾”图。

你怎样记住它?

4、巩固复习。

(1)出示图和字。

(2)描红。

要求:

看一看,描一个,笔笔到位。

四、读儿歌。

五、课堂练习。

作业设计: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2、“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指导背诵。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抄写词语。

3、背诵识字3。

板书设计

识字三

画家铅笔炉灶

鸭子桌子大马

教学反思

 

 

课题

识字4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修正补充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十个生字。

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两个新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苗

1.出示字卡“苗”,这是什么字?

 2 。

苗的偏旁是什么?

想想这与什么有关?

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

3、“苗”能跟许多部首作朋友呢,我们快去看看

二、出示字盘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2、  教师转动字盘,这是什么字(“描”)

3、  出示“描红”一词,描红的描为什么是提手旁呢?

4、  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转转盘,其他小朋友看看这些字你们认识吗?

5、  苗与不同的偏旁,在一起就组成了这么多新字。

6、  自学课本上的生字词,要读准生字和词语的音。

7、  思考:

“苗”加上不同的偏旁,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1) 讨论后汇报。

(2) 相机出现词语。

指名

读,指导根据偏旁说意思。

(3) 出示“铁锚”图,说说他的样子。

指导读词语。

(4) 出示“瞄准”图,请学生做做“瞄准”的动作。

(5) 齐读词语

(6) 在这些生字中,有一部分与整个 字的读音有关,我们把他叫做这个字的声旁,有一部分与字的意思有关,我们把他叫作形旁。

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三、指导写字

1、  读生字“苗、猫、铁、描、准”

2、  教师范写

3、  练习描红。

注意字的笔顺,把字写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字和词语

2、给“猫、描”找朋友

4、选字填空

猫、 锚、喵、描、瞄

(1)小花(  )真调皮,天天望着我(  )(  )叫。

(2)有了铁(  )能停船。

(3)我(  )准靶心,开了一枪,中了九环。

(4)我们写字前要认真(  )红。

作业设计:

1、读课文十遍。

2、抄写生字并组词。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

3、齐读书上的词语。

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

快读读吧

二、学习儿歌

1、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

正确、流利。

3. 师生纠正

(相机出示)“爪”:

读翘舌音。

“两”是边音

           “停”后鼻音。

4、指导朗读,理解儿歌的意思

(1)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5. 指导背诵

三、学习生字

1、 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2、 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 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4. 教师边指导,边范写。

5、 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课题

1《秋游》

课时

3

备课人

修正补充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

1秋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过渡:

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

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

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

(出示小黑板:

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

2.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

第一句说了什么?

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第二句说了什么?

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过渡:

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

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

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

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第一句话说了什么?

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

“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

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指名读课文。

2.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

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

教师范读。

学生试读。

4.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个人练读。

8.指名读。

9.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组词。

交()兔()家()喊()

郊()晚()逐()城()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

大家(),多开心呀!

教后反思:

 

课题

2《再见了,北京》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修正补充栏

2、再见了,北京

教材说明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北京2008奥运会闭幕式2008年8月24日20点

《再见了,北京!

》记叙的是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奥运会落下帷幕的时刻,这是一个沸腾的夜晚,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激情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

本文是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写的。

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这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这是一场深情的圣火熄灭仪式,这是一场激情的烟火表演联欢。

唤醒留在我们心间的“北京记忆”。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图片,影视资料奥运会闭幕式录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

1、情景导入。

借用闭幕式的主持人的解说词:

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6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

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

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红。

今晚奥运的北京将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书写崭新的历史、书写快乐的回忆、书写最美的祝福。

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段珍贵的时间,让我们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为北京的奥运故事划上完美的句点。

(背景为鸟巢图片)

板书课题:

再见了,北京!

可以由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音像资料等)切入,认读“鸟巢”,并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谈谈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然后揭示课题。

“再见了”,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

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第一步,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激情感染。

正音,让学生读通顺课文。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京、名、朋”的后鼻音及“场”的翘舌音。

学习生字

第二步,以组块的形式呈现词组和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语感,理解词语。

如:

A缓缓降下,渐渐熄灭;B深情回望,微笑告别;C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D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

老师让学生想象读这些词句的时候,头脑中出现画面。

第三步,播放录像,(2008北京NBC高清奥运闭幕式,时间自行控制。

69分时显示圣火熄灭)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场名 米机员环表国朋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语

2、齐读课文,个别读。

二、细读课文,领会感悟

1、朗读课文段,以读代讲。

老师引导提示,

师:

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鸟巢”上空的五环旗怎么样了?

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怎么样?

场上仿佛响起了什么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