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01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docx

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

2012年中考20个必考点题目汇编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目,从表面上看,中考命题有很大的随意性。

但是,在中考专家眼里,中考命题有相当的确定性,看似扑朔迷离,其实规律蕴含其中。

作为一名中考备考的物理老师,要知道命题者的意图和思想,在中考复习的有限时间里,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中考题,就可以发现那种看似无形却有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中考规律,从而引领学生脱离题海,走向高效的中考复习之路。

在今年的中考考试说明中,标明了68个中考考点,但因试题篇幅有限,容量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也就是说,不可能在一份中考卷中出68个考点。

但我们通过历年中考卷中分析发现,中考必考点(必考的知识点)约有20个,总复习时一定要抓住必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中考中把设置的情景(如地震、神舟八号等等)去掉,剥离出来的是就是课本中的知识点,不要给设置的情景迷惑。

例如,如果中考命题者想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知识点,他们可以想出很多情景,如平时梳妆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玻璃幕墙、神舟八号上的光滑钢板上的反射面(可能有很长的一段文字说明)等等,这些情景是命题者人为添加,我们是无法捉摸的,学生做题时也不要被这些情景卡住,但考的共同点只有一个:

平面镜成镜四个特点(等大,等距,对称,虚像)。

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召集了全县骨干教师对20个必考点进行备考命题,每一个骨干教师负责一至二个必考点,对近几年中考进行用心的研究,预测了今年考试的方向,精心地命了2-4道比较综合的题目,并在4月11日在飞鹅中学召开的中考研讨会上作了发言。

然后我们将全部题目汇总,供全县初三物理老师共享使用,从而在后阶段复习中做到更加高效。

借此机会,我们对全县骨干教师作出的努力致以崇高的敬意!

惠东县教育局教研室物理科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中考必考点一:

常见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测量(命题人:

大岭中学冯仕强)

1、

(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图1分别是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其中图是体温计.(旨在考查对温度计的认识)

(2)体温计的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为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方向观察(“A”、“B”或“C”),这是利用  .

(3)当体温计使用后医生会用力的甩,而实验室温度计却不用,这是因为在构造上体温计有,所以使用时,它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图1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旨在考查体温计的使用)

(4)请指出使用温度计时图2存在的两个问题(旨在考查发现问题和锻炼书写能力):

①;②。

(5)如图3所示,温度计甲的读数是℃,图乙是水沸腾时的温度,读数是℃.(旨在考查温度计常规和非常规读数)

2、

(1)在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4四种做法中,正确的是(旨在考查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使用)()

 

(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结合液体凝固点进行选择温度计)(  )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3)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考查体温计的使用)()

A.36.5℃B.39.7℃C.76.2℃D.无法读数

【答案】1、

(1)热胀冷缩乙

(2)35℃--420.1A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成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原理

(3)缩口可以37.1

(4)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不相平

(5)-2299

【答案】2、

(1)B

(2)A(3)B

中考必考点二:

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命题人:

稔山二中黎映明)

1、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雨          B.露        C.雾          D.霜

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

(2)   B、

(2)(4)    C、

(1)(3)      D、(3)(4)

3、今年以来,南方持续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南方各地都实施了人工降雨,这是通过打到天空中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填一物态变化)为气体,并从周围(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来实现的。

4、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____遇冷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5、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B.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

6、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上图)是由什么组成的?

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参考答案

1D、2C、3、升华、吸收

4、96、低于、高温的水蒸气、液化、B

5、

(1)酒精灯.

(2)C、(3)BC

6、

(1)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

(2)高温的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从而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中考必考点三:

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命题人:

大岭中学蔡荣君)

1.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

(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kg/m3.

2、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

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拓展:

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

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液体密度测量

1.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的奶奶从自由市场购买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入下表所示。

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未掺水B.掺水量含20%以下

C.掺水量20%~30﹪D.掺水量30﹪以上

2.用天平“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调节平衡螺母,使衡量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95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   cm3.在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g。

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参考答案:

固体密度测量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将游码归零

(1)18.22.6×103

2.

(1)11.2200.56

(2)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3)ρ=水(V4—V1)/V2—V3)

液体密度测量

1、解: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ρ===1.022g/cm3.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

故选C.

2、

(1)左端的零刻度线(3)20游码位置(4)211.05×103

3、

(1)右

(2)20游码18.4(3)0.92合格

 

中考必考点四:

密度的概念;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密度概念与物理现象(命题人:

吉隆中学陈永安)

1、下面是小丽为了鉴定某金属块是什么物质而进行的实验。

(1)下面的操作有哪些是必要的,请你把必要的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为200g

B.向量筒中倒进一些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15cm3

C.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27g

D.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25cm3

E.将必要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相应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请你把必要的物理量和数据填入下表中,并求出金属的密度:

物理量

金属块的密度kg/m3

数据

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密度(kg/m3)

10.5×103

11.3×103

8.9×103

2.7×103

(3)小丽通过查阅右表常见固体的密度后,确定该金属块为,若小丽将该金属块截去一半,则其质量为_________,体积为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__。

(4)小丽继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图1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金属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5)小丽把该金属块制造成空心的金属球,其质量仍为27g,小丽将空心金属球放入水中,发现空心金属球悬浮在水中,则该空心金属球的体积为cm3。

(ρ水=1.0×103kg/m3)

2、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

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kg。

参考答案:

1、

(1)CBDE

(2)

物理量

矿石的质量g

水的体积cm3

水和矿石的体积cm3

矿石的体积cm3

数据

27

15

25

10

2.7×103

(3)铝,18.5g,5cm3,2.7×103kg/m3(或2.7g/cm3)

(4)C,A

(5)27

2、0.45、0.9×103、0.05

 

中考必考点五:

新材料及其应用(命题人:

平海中学何国军)

1、硅、锗、______等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二极管具有______导电性,即只允许电流由一个方向通过元件。

纳米是长度单位,1nm=m。

2、关于纳米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纳米材料可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②纳米材料可提高材料的磁性;

③纳米材料能制作高贮存密度的量子磁盘;

④纳米机器人“医生”能进入人体杀死癌细胞;⑤纳米是长度单位。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砷化镓;单向;10-9

2、A

 

中考必考点六:

速度的描述;速度的简单计算;物体的惯性(命题人:

惠东中学张金生)

1.小星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

B.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

C.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星一定向后倾

D.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的尘土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汽车司机为了安全应系好安全带  D.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4min乙同学的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4.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

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

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

43

09:

45

12:

31

D413

10:

04

10:

06

11:

53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合多少km/h?

参考答案: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参照物及惯性的知识.小星坐在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里,若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和汽车的位置都发生变化,而小星相对于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小星相对于路旁建筑物是运动的,相对于汽车是静止的;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星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前倒;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本题应选B.

2、【解析】选C。

汽车司机为了安全应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而非利用惯性;A、B、C中的三种现象均利用了惯性,故选C。

3、【解析】选C.由图像可知,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前4min做匀速直线运动,4min后静止;在前4min内,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甲、乙相遇时,他们通过的路程相等,均为240m,故选C.

4、【解析】

(1)由列车运行时刻表可知,T131开车时间为09:

45,到站时间为12:

31,所以运行时间为t1=166min;D413开车时间为10:

06,到站时间为11:

53,所以运行时间为t2=107min;D413比快T131少运行的时间为t=t1-t2=59min。

(2)由表可知,从镇江到上海的路程为s=237km=2.37×105m,那么D413的平均速度为:

v=s/t2=2.37×105m/6420s=36.9m/s=132.8km/h。

答案:

(1)59min

(2)36.9m/s132.8km/h

中考必考点七:

电功和电功率(命题人:

黄埠中学戴开芳)

1、如图1所示是黄惠惠同学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

(1)若她家有规格为“220V40W”的电灯4盏,“220V180W”的电视机一台,“220V760W”的电饭锅一台,当它们全部工作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多大?

(2)如果某一天电灯和电视机都使用了5

,电饭锅使用了1

,这一天它们消耗了几度电?

(3)如果该同学家中添置了一台铭牌标示为“220V1200W”的电热水器,他想测试一下标示的功率与实际使用时的功率是否相符,他让这台电热水器单独工作,用手表计时,结果10

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

请计算说明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是多大?

(4)有一天傍晚,惠惠同学发现家里的电灯特别暗,她找来电压表,测出电路中的电压只有198V,那么这台电热水器工作半小时消耗多少电能?

2、HDCZ型“220V1100W”电饭煲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它有加热和保温两挡,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进行调节,R0为电热丝.当开关S接加热挡时,电路的功率为1100W,当开关S接保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为22W.

(1)电饭煲在高温烧煮挡时,开关S应与哪个触点连接?

(2)电热丝R0的阻值多大?

(3)当电饭煲在保温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经过10min,电热丝R0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3、在测2.5V小灯泡电阻(或电功率)的实验时,小明连接了图2的电路。

(1)图3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用“×”标出,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好实物图。

并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注:

这是旨在考查连图和画图的基本功)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片应移到最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处。

(注:

旨在考查常规实验的注意事项)

(3)闭合上开关之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那么可能原因是:

(注:

旨在考查实验过程,如果没有操作过的学生会被难住)。

(4)如果灯泡的电阻大约9Ω(或额定功率约7W),那么电压表量程应选用,而电流表量程应选用。

(注:

旨在考查选择量程)

(5)小明调节滑片P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如图4所示,则该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Ω(或功率是)。

(注:

旨在考查电表的读数及其简单的计算)

(6)测出上题中该灯泡的电阻(或额定功率)后,小明认为完成了实验,想收集器材。

但老师说小明测出一组数据还不准确,还要继续实验探究。

你认为小明接下来应怎么做?

(注:

旨在考查减小误差的方法)。

(7)小明通过测量,测到下列一些数值:

1.1V,0.13A;8V,0.20A;2.5V,0.30A;2.8V,0.34A。

试分析上述数据中有一组是错误的,请更正相关数据,并设计一个表格填入相关数据,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或电功率,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注:

旨在考查分析与评估、计算、设计表格能力)

(8)小明在老师提示下继续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一直让小灯泡亮着。

但他发现,后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一次比一次大,那么原因可能是:

(注:

旨在考查分析影响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9)另一组的小红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使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注:

非常规实验,考查分析过程错误的原因,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10)小明正确连接了图3的电路后,检查发现电流表(或电压表)已坏了,因条件限制,现只能再提供一个10Ω的电阻、开关和导线若干,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小灯泡的电阻(或功率)(注:

非常规实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1)本题采用的是用法来测电阻的,如果现在给你一个电能表和一个钟表,你是如何测出家中一个灯泡的实际功率?

请写出方法。

(旨在考查P=W/t另一种测量方法)

参考答案:

1、

(1)5A

(2)2.46kwh(3)1200w(4)0.486kwh(1749600J)

说明:

利用电能表测用电器的功率,通常采用了下列步骤:

⑴首先按测量要求设计合理的测量电路图.

⑵观察电能表,记下它每

的转数N.

⑶测量时使待测用电器工作,其他用电器(属于该电能表的)都停止工作.

⑷用秒表或手表记下电能表转一定圈数(盘的边缘有个红点)

时所用时间

(现在的电子式电能表不是转盘,而是小发光管闪光,方法一样)

⑸利用公式

计算出所测用电器的功率值

2、答案:

(1)与2触点连接

(2)44Ω(3)0.1A264J

中考必考点八:

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命题人:

港口中学邓剑斌)

1、如图1所示的弯曲杠杆,在B点处挂一重物G,要在A点作用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上画出这个力F的方向.

 

2、利用图2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0N),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

参考答案:

 

中考必考点九:

压强与大气压强(命题人:

飞鹅中学林真才)

1、如果相同的甲、乙、丙杯杯底所受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三杯装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硫酸、酒精)而地面受到的压力F甲____F乙___F丙(>、=、<)

2、如果把乙杯密封后加热,该液体沸腾时的温度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