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483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docx

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无答案

安徽省舒城县2017届高三语文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

(二)(无答案)

第I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民族的服饰,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

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

它给人们以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宗教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是文化亲和力、国家凝聚力、民族生命力的源泉。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有无比悠久的历史、光彩夺目的创造、绚丽多姿的样式,在世界服饰文化中无与伦比,具有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的服饰可溯源到旧石器时代的用树叶、兽皮遮体,“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

后世的人们用丝麻的织品来替代兽皮,将丝麻织品染成五色,制成服饰,这便是“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

上衣下裳样式的确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将宇宙天地、乾坤阴阳等形而上的道理寓于形而下的服饰之中的“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

可见,中华民族的服饰从一开始,便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的表征。

殷周以后,服饰“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五色的不同颜色服饰表示不同等级,衣服上不同的纹饰亦体现不同等级,把服饰当作礼仪的内容之一。

服饰作为社会政治典章制度、等级名分、贵贱之别的表征,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社会人际关系的功能,所以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汉以后,历代冕服制度都有所改革,到隋唐而历宋元明清,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灿烂美观,既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又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服饰文化中独占鳌头,凸显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无限的魅力,为人们所赞扬敬服。

隋唐服饰沿袭汉魏,有所改革,但无论男女都分礼服与便服两种。

隋文帝杨坚制定《衣服令》,规定皇帝服饰有衮冕、通天冠、白纱帽等,后又有所增加,皇太子、百官的服饰也各有规定。

唐初高祖李渊制定《衣服令》,对皇帝、皇太子、皇后、妃嫔等都做了规定;官员的常服服色基本按品级分为紫绯、绿、青等。

宋代的服饰崇尚素雅,天子、后妃、诸臣、士庶之服都有一定之规。

历代士大夫、思想家对服饰非常重视,他们或参与制定,或进行改革,作为其制礼工作的一部分。

假如不按规定穿着,便被视为是逾僭和非礼的行为。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随中华民族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它经历了从简朴到复杂再到易简的过程,它广泛吸收了本土和外来的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在大化流行、融突互补中不断化生新的服饰,使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在世界服饰文化中呈现其绚丽多姿

舒中高三语文第1页(共10页)

舒中高三语文第2页(共10页)

、光彩夺目的独特魅力,形成了唯变所适性、等级制度性、多样并蓄性、民族人文性等显著特点。

尽管这些特点中,有的需要放弃,有的需要淡化,有的需要改革,有的需要继承,但都是创造新的服饰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闪光的方面,在当下古今中西服饰文化的融突取舍中可转生为既能体现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又能体现现代中国人精神面貌和审美观念的新国服。

(摘编自张立文《国服与民族人文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蕴涵着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形成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

B.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可以强化人们对国家、民族、文化以及宗教的认同感,同时服饰

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C.上古时期,人们在野外的洞穴里居住,用树叶、兽皮等遮蔽身体、抵御寒气,这些树叶、

兽皮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衣着服饰。

D.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技艺的提升,人们逐渐用丝麻等织品取代一些天然物品,并将

这些丝麻织品染色后缝制成衣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衣服”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古人将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

还根据“天玄而地黄”的理念来确定上衣和下裳的颜色。

B.上衣下裳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这些传统服饰可以表现

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特征。

C.殷周以后,传统服饰在体现实用价值的同时,还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

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

D.尽管中华服饰文化意蕴深厚,特点鲜明,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但我们也应该以理性的眼

光,对民族服饰文化传统进行合理扬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隋唐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汉魏以来

的服饰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

B.中国古代的服饰大都具有礼仪的功能,体现出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也是历代统治者重

视制定服饰典章制度和相关法令的主要原因。

C.在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

这样中华服饰文化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

D.服饰是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实的需

要形成符合现代中国人审美观念的新国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袁隆平,半世纪的盛名与争议

袁隆平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种田人”——中国一半以上的农田都种上了杂交稻种。

民间一度流传:

两个“平”让中国人吃上了饭:

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他艰苦卓绝的研究为曾经被饥饿困扰的国家带来希望,国家的鼎力支持为他带来了盛名,持久不衰的盛名也给他带来了争议。

那么,真实的袁隆平是怎样的?

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我日日下田,而已。

”他的神坛下,是无数人的拭目以待;他的眼睛里,却只有秧苗摇曳的一亩田。

他身上有科学家的固执,也有历史亲历者的豁达。

对待外界的争议,他尽量选择消化于田间。

其他的争议他不予理会,但关于超级稻,他绝不退让。

1992年,农业部主办的某报纸上刊登了一次座谈会的报道。

会上,一些权威人士大肆斥责杂交水稻,称其为“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他的同事、学生都让他声明反驳,他说:

“没事,会解决的。

”他心想,事实胜于雄辩。

几个月后,江西省副省长舒惠国来访,直截了当地问他报纸报道是否属实,舒惠国对他说:

“那些言论让群众产生了困惑,许多人在考虑要不要种植杂交水稻。

我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这是袁隆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已经超出了个人荣辱毁誉的范畴。

不久,他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杂交水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才算是稳定了全国种植杂交水稻的信心。

2014年秋天,安徽蚌埠等地的近万亩“两优0293”(超级稻品种)出现大面积的绝收或减产。

一时间,对超级稻的质疑甚嚣尘上,“超级稻稻种严重过剩”“超级稻口味品质不佳”等话题在网上流传。

本性里,他愿意安之若命,上世纪60年代刚做杂交水稻时被人揶揄理论不对,“文革”期间甚至遭遇秧苗全部被毁,都鲜少与人争论,觉得“做好研究才最重要”;但现实是,他不得不出来反驳,因为袁隆平早已经不是独属于个人的袁隆平了,他的身后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是这个国家农业的定海神针。

隆平高科旗下密密麻麻的组织结构,从育种科研到育种公司,经销商到肥料公司,都有赖于“袁隆平”三个字熠熠生辉,全中国数以亿斤计算的杂交稻种都可能因为他的一句话无法被播种。

2014年10月,他在《环球时报》上发表题为《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的文章,从历史发展、现实数据的角度对网友的质疑一一进行驳斥,承认有问题,但也绝不是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描述的那样,文章不卑不亢。

结尾处他写道:

“超级稻研究事关国家荣誉和粮食安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绝不会退缩。

2000年,隆平高科要上市,想要使用袁隆平的名字。

他没同意,后来多位国家级领导劝说,加上他考虑到隆平高科成立后,杂交水稻研究可以不再需要外国人投资,就同意了。

隆平高科许诺每年提供200万元的科研经费,以及由姓名使用权换算而来的5%股本。

许多人说袁隆平卖掉股份就能轻松拿到上亿元,他说:

“我一分钱都不能卖,我一卖,隆平高科就垮掉

舒中高三语文第3页(共10页)

舒中高三语文第4页(共10页)

了。

人家会想,隆平高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80年代他最盛名时,湖南省组织部请他出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正厅级。

他拒绝说:

“我不适合,当院长,意味着我要离开杂交水稻的研究岗位。

”隆平高科成立不久,袁隆平辞去了董事的职务,埋首新一轮超级稻的研究,他说:

“我就是个‘过路财神’。

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

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

相关链接

“失败那么多次,消耗那么多时间,究竟是什么支撑你?

”记者问道。

他说:

“讲大道理的话,就是为人民服务。

但我觉得还有一方面是我的好胜心,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

这便是科学家的本心,他们天然对获得答案有着强烈渴望。

为了这种渴望,袁隆平错过了母亲的弥留之际,错过了儿子的成长,70年代里唯一一次请假还是妻子突发病毒性脑炎的时候。

一连10天在医院照顾妻子,那是他在中年时代与妻子最长的一次独处:

在病床前为她念诗、唱歌、讲故事……等妻子醒来,他又继续踏上了前往田野的路。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袁隆平的研究给国家带来了希望,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这既为他带来了盛名,也不可避免地给他带来了争议。

B.权威人士斥杂交稻为“三不稻”,袁隆平一开始不反驳是因为他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后来处于无奈才为自己辩护。

C.在《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一文中,袁隆平承认“三不稻”确实有问题,这体现了他作为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

D.袁隆平不愿担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后来还辞去隆平高科董事的职务,完全是因为他不愿意放下研究水稻的事业。

5.作为一位负有盛名的科研人员,袁隆平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分)

6.袁隆平“坚守”的是什么?

“放弃”的又是什么?

“坚守”和“放弃”的关系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及相关链接分析说明。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马小菊的雨季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

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

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

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

”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

“婆婆疼得紧。

”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

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

”药店老板说。

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湿湿的裤兜里往外掏钱。

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

“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

”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

马小菊说:

“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

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

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

刚听说向午有外遇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

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

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

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

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

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

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

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

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

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

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

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

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

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

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

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

“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

”马小菊说:

“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

”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

“怎么就不好说了呢?

”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

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

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

吴二婶说:

“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

”马小菊说:

“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舒中高三语文第5页(共10页)

舒中高三语文第6页(共10页)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

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

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

”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

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

太阳很快就出来了,那样子,像是整个雨季一去不复返了似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

儿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

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

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C.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

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

D.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

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E.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

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

8.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4分)

9.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休字文烈,太祖从子也。

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

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

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

太祖谓左右曰:

“此吾家千里驹也。

”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

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

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

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

太祖谓休曰:

“尔虽参军,其实帅也。

”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

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

众议狐疑,休曰:

“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

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

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太祖拔汉中,诸军还长安,拜休中领军。

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

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

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

拜扬州牧。

明帝即位,进封长平侯。

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

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督休诸军向寻阳。

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

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

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

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候,子肇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

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B.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

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C.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

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D.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

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一般指堂房亲属,从子指侄儿,文中曹休是曹操的族侄。

B.古代将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称为薨,“夏侯惇薨”说明夏侯惇生前受过爵位之封。

C.假节指可以代行天子权力,此处的“节”和苏武“持节出使”的“节”所代表的意思相同。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对曹休非常欣赏和看重,曾称其为“千里驹”,让其和文帝曹丕在一起,并经常让曹

休跟随自己四处讨伐作战。

B.曹休善于用兵,他识破张飞虚张声势想断曹军后路的计策,力排众议,劝说曹洪果断出兵

攻克吴兰,让张飞的军队不战自退。

C.曹休为魏国三朝元老,先后辅佐魏国三代帝王,获封东阳亭侯、扬州牧和壮侯等爵位,死

后其爵位由其子曹肇承袭。

D.太和二年,魏国兵分两路进攻吴国,曹休在司马懿的督促下率军攻打寻阳,因中敌军诈降

计而失利,他深感自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

(5分)

(2)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

(5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舒中高三语文第7页(共10页)

舒中高三语文第8页(共10页)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②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③。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

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

②束缊(yùn):

捆乱麻做火把。

③胡床:

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

出饯别之意,“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

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

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

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在推杯换

盏间还不忘评诗论文。

15.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是如何刻画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六、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三峡》中,郦道元用“,”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来描写蜀道山势的高危和人们无可奈何的神态。

(3)《赤壁赋》中,苏轼主张要从不同的层面看问题,他用“”一句表达了自己从变化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

七、语言表达(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登上凌云山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②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华为、联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③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④陈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民俗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亲临第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其精神令人感佩。

⑤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⑥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评定,不得借机收取相关参评企业的任何费用,以及开展其他与评

定有关的盈利性活动。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

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当前家庭教育有淡化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

育的时间严重不足所造成的。

D.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

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奋斗,①不同于西方②靠内部的工业化,③靠对其他国家的殖民和掠夺崛起;④不同于其他许多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曾经完全丧失了历史的连续性,被迫在经历了完全的殖民化过程后再独立。

中国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⑥它的历史的连续和现代化的国家转型一直在持续。

A

不仅

/

那么

B

/

虽然

C

不但

/

而且

因为

所以

D

/

并且

不是

而是

20.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5分)

流行词本身并不具备褒贬倾向,比如使用“小鲜肉”“颜值”等词语,①,使用这类词语说明使用者格调不高,而在喜欢的人看来,②,无需遮遮掩掩。

词语无罪,③,因此,喜不喜欢某个流行词,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之争。

舒中高三语文第9页(共10页)

舒中高三语文第10页(共10页)

21.下面是“中国牡丹之都”的标志图案,请写出该标志图案文字以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