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553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docx

体格检查课后思考题答案教案

第一章体格检查基本方法、一般体格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1、体格检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视触叩听嗅

2、说出触诊的主要类别。

浅部触诊法:

适用于体表潜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动脉、静脉、神经等)的检查和评估,触诊深度为1cm;

触诊深度在2cm以上,可达4-5cm。

用于检查和评估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

深部滑行触诊法:

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双手触诊法:

肝、脾、肾及腹腔肿物的检查

深部触诊法:

冲击触诊法:

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胆囊压痛

深压触诊法(浮沉触诊法):

仅适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及腹腔肿块难以触诊者

钩指触诊法:

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的肝、脾触诊

3、说出间接叩诊的要求和原则。

要求:

接四起、放平贴紧、腕指灵活、快打快起

1、左手中指做扳指,贴紧被扣部位,其余4指翘起

2、右手中指为“叩指锤”,垂直叩击扳指第二指节前端

3、叩诊时应以腕、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肘、肩关节不动

4、叩击动作要灵活、迅速、富有弹性

5、均匀扣击2-3下,不明确可重复

6、叩诊指叩击扳指后要迅速抬起

原则:

紧、翘、匀、直、抬

4、全身状态检查包括那些内容?

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

5、说出生命体征包括的项目。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循环动脉血压)。

6、说出正常人体温(口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值。

口温:

36.3-37.2。

C呼吸:

12-20次/min脉搏:

60-100次/min

血压:

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7、说出“高血压”的概念。

在安静、清醒和未使用降压药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即为高血压。

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8、成年人(上肢)血压的正常值四多少?

高血压、低血压的界限值各是多少?

收缩压舒张压(mmHg)

正常值:

<120<80

高血压:

≥140≥90

低血压:

<90<60

 

9、说出测体温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引起误差的原因。

  

Mouth口测法 

Axilla腋测法 

Rectum肛测法 

方 法 

舌下含 5min 

腋下夹紧 10min 

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 1/2表长,5min 

正常值 

36.3-37.2℃ 

36-37℃ 

36.5-37.7℃ 

优缺点 

 较可靠准确;

 不能用于婴幼儿

 及神志不清者,

 易交叉感染 

简便、安全,不易 

发生交叉感染

 最不准确,易受环

 境温度影响

最接近中心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最小,

可靠、安全,可用于小儿、昏迷病人 、有疑义时确认

不方便,不适合作筛检

10、判断发育正常的指标。

1、头长=身高的1/7~1/8

2、胸围=身高的一半

3、上肢展开长度=身高

4、坐高=下肢长

11、判断营养状态的指标是什么?

营养状态分几级?

指标:

通常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营养状态观察:

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的皮脂充实情况。

一段时间内监测体重变化。

分级:

良好:

黏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

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深浅适中,肩胛部和臀部肌肉丰满。

不良:

皮肤黏膜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嶙峋突出。

中等:

介于两者之间。

12、凹陷性水肿如何分度?

轻度:

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限,平复较快

中度:

全身组织均有可见水肿,指压后出现明显下限,平复较慢。

重度:

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

胸腔、腹腔、鞘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黏液性水肿及象皮肿虽有组织明显肿胀,但指压后,无组织凹陷,可资鉴别。

13、局限性淋巴结肿大见于哪几种情况?

说出各自的表现特点。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

见于淋巴结引流范围内组织器官的急慢性炎症。

质软,压痛,表面平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

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后多很快缩小或消失。

慢性者质地较硬,但最终仍可缩小或消失。

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大小不等,质地稍硬,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如发生干酪样坏死,可触及波动,晚期可溃破,不易愈合而形成瘘道,愈合后可形成不规则瘢痕。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肿瘤转移所致的肿大淋巴结质地坚硬,有时呈橡皮样感,一般无压痛,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肿大淋巴结界限不清。

单纯性淋巴结炎:

为淋巴结本身的急性炎症。

肿大的淋巴结有疼痛,呈中等硬度,有触痛,多发生于颈部淋巴结。

14、左锁骨上窝出现肿大、质地坚硬的无痛性淋巴结,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15、请分别说出瞳孔扩大、瞳孔缩小、双侧瞳孔不等大的临床意义。

针尖样瞳孔:

虹膜炎、中毒(有机磷农药及毒蕈)、药物过量(吗啡、氯丙嗪、

毛果芸香碱)、桥脑出血。

瞳孔扩大:

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绝对期、药物过量(阿托品、可卡因

瞳孔不等大,且变化不定:

可能为中枢神经和虹膜神经支配障碍。

瞳孔不等大伴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及神志不清:

往往与中脑损害有关。

16、说出瞳孔对光反射的临床意义。

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患者。

17、鼻窦有几对?

是否都能在体表检查?

鼻窦区压痛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4对:

额窦、筛窦、上额窦、蝶窦,蝶窦:

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引流不畅时可发生鼻窦炎,出现鼻塞、流涕、头痛和鼻窦压痛。

18、咽部检查要观察那些内容?

软腭、腭垂、软腭弓、扁桃体、咽后壁,观察有无黏膜充血、红肿、腺体分泌增加、淋巴滤泡增生,有无扁桃体红肿、增大,扁桃体隐窝内有无黄色分泌物或苔片状假膜。

19、扁桃体肿大分几度?

Ι度:

不超过颚咽弓

三度ΙΙ度:

超过颚咽弓,但不超过咽后壁中线

ΙΙΙ度:

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20、如触及表浅淋巴结时应描述哪些内容?

部位、大小、数目、硬度、红肿、压痛、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21、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有何临床意义?

安静状态下出现颈静脉搏动有何临床意义?

如在颈部大血管处听到血管性杂音,应该考虑什么?

1、提示颈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压力增加等情况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

3、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健侧颈动脉代偿性血流增快

22、甲状腺肿大分几度?

I度: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

II度:

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

III度:

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III度。

23、说出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检查结果。

甲状腺肿大,质地柔软,并可触及震颤,闻及“翁鸣”样血管杂音,是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

24、临床上常见的气管偏移见于哪些情况?

向健侧偏移:

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等;

向患侧偏移:

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等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特征性体征有哪些?

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

第二章胸部、肺及胸膜检查(异常)

1、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

2、分别列出大叶性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的体征。

书本P144

3、分别说出呼吸过速、呼吸过缓、Kussmaul呼吸、潮式呼吸、间歇呼吸、抑制性呼吸、叹气样呼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增加4次/分钟)

类型特点病因

呼吸过速超过20次/分钟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

呼吸过缓低于12次/分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颅内压增高

Kussmaul呼吸呼吸深快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

抑制性呼吸剧烈胸痛所致的吸气相突然中断胸膜炎、胸膜肿瘤、肋骨骨折、胸背部外伤

叹气样呼吸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有叹息声。

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见于神经衰弱、忧郁或精神紧张者。

潮式呼吸(陈-施呼吸)浅慢→深快→浅慢→呼吸暂停,重复上式

间停呼吸(Biots呼吸)有规律呼吸几次,停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以上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变化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

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

4、听诊肺泡呼吸音时,出现呼吸音延长应考虑什么情况?

机理机理

临床意义

下呼吸道部份阻塞/痉挛/狭窄→呼气阻力增加→呼气延长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阻织弹性减弱→呼吸驱动力减弱→呼气延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何谓“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到的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临床意义:

1、小范围的肺组织实变与正常肺组织参杂存在,如支气管肺炎。

2、肺组织实变不全,如大叶肺炎早期。

3、深部的实变病灶被正常组织遮盖,如浸润肺结核的早期

4、胸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听到

第二章胸部、肺及胸膜检查

1、说出胸骨角的位置与临床意义

胸骨角:

又称Louis角。

由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

意义:

胸骨角为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与第2肋软骨相连。

还标志:

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膈交界;第4或第5胸椎水平。

2、何谓胸骨线和胸骨旁线

胸骨线:

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胸骨旁线:

通过胸骨线和锁骨中线中间的垂直线。

3、正常胸廓的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是多少1:

1.5

4、分别说出桶状胸、扁平胸及佝偻病胸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特点

临床意义

桶状胸

圆桶状,前后径=横径或>横径

老年人、小儿、矮胖体型者、严重肺气肿患者

扁平胸

前后径短于横径的一半

瘦长体形者、慢性消耗性疾病

佝偻病胸

佝偻病珠,肋膈沟、漏斗胸、鸡胸等异常症状

儿童佝偻病

5、说出正常人呼吸频率12-20次/min

6、检查乳房时顺序是怎样的?

只要注意哪些内容(视诊+触诊)?

顺序检查顺序:

先健侧,后患侧。

 左侧乳房:

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即外上→外下→内下→内上,最后触诊乳头。

右侧乳房:

按逆时针方向进行,即自外上→外下→内下→内上,最后触诊乳头。

注意:

1、视诊:

1、对称性:

一侧明显增大见于先天畸形、囊肿、炎症等。

 2、皮肤改变:

有无红肿、溃疡、色素沉着、瘘管和瘢痕等等。

乳房红肿----急性乳腺炎;橘皮样改变---乳腺癌;乳房溃疡---乳腺癌、胸壁结核

3、乳头,近期乳晕乳头内陷:

乳腺癌

4、4、腋窝和锁骨上窝(淋巴引流):

有无包块、红肿、溃疡、瘘管。

2、触诊:

1、顺序2、检查内容:

硬度和弹性;压痛;包块——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活动度。

7、腋窝淋巴结分几群?

分别说出各群的解剖位置和检查顺序。

(顺序由上到下)

尖群:

腋尖淋巴结群--腋窝顶部

前群:

中央淋巴结群--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

内侧群:

胸肌淋巴结群--胸大肌下缘深部

后群:

肩胛下淋巴结群--腋窝后皱襞深部

外侧群:

外侧淋巴结群--腋窝外侧壁

8、说出胸骨压痛的临床意义。

胸壁压痛——正常无压痛;肋骨炎、神经炎→压痛;白血病→胸骨压痛/叩击痛

9、何谓“三凹征”,说出其机制及临床意义

上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机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

常见于气道阻塞,如气道肿瘤及异物。

10、胸膜摩擦感反生的机制:

当各种原因引起胸膜炎症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似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称为胸膜摩擦感。

胸廓的下前侧部或腋中线第5、6肋间最易触及。

11、正常肺部叩诊音分几类?

说出其分布区域。

叩击音

出现部位

病理情况

清音

正常肺组织

实音

实质脏器

肺实变、大量胸腔积液

浊音

含气组织覆盖实质性脏器

心脏、肝脏被肺覆盖处

⏹肺炎(肺含气量减少)

鼓音

大量含气的空腔脏器

胃泡区,腹部

肺空洞、气胸、气腹

过清音

正常儿童相对过清音

肺气肿

12、说出肺下界的位置:

肺下界:

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沿胸部体表不同垂直线自上而下进行叩诊,当清音转为浊音时此点为肺下界一点。

连接叩出的点即为肺下界。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

锁骨中线第6肋间

腋中线第8肋间

肩胛线第10肋间

13、正常人肺下界移动范围是多少6-8cm

14、肺部听诊包括哪些内容?

1、正常呼吸音:

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2、异常呼吸音;3、啰音;4、语音共振。

15、语音共振检查时,耳语音增强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常人在胸骨上窝及肩胛间区最清楚,肺底较弱。

检查时应在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

语音共振增强的临床意义(同语颤):

肺实变,肺内有空洞

语音共振减弱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胸壁肥厚或水肿;肺气肿。

16、正常肺部呼吸音有几种?

各自的听诊部位和特点是什么?

17、啰音是一种异常呼吸音吗?

干湿啰音产生的机制和特点是什么?

当气体通过狭窄、痉挛或含有分泌物的支气管和肺泡时所产生的声音称为啰音。

它是伴随呼吸音的一种附加音。

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

湿罗音的定义:

即水泡音,是由于支气管内或空洞内有较稀簿的液体,呼吸时气流通过形成水泡并破裂而产生。

特点:

吸气与呼气时早期均可听到,以吸气未较清楚。

多样性,大、中、小水泡音常同时存在。

易变性小,部位较恒定。

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干罗音的定义:

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气流通过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特点:

吸气、呼气时均可听到,呼气时较清楚。

易变性:

性质不定,部位多变。

短时间内其数量可增多或减少。

如咳嗽后,干啰音可增多、减少、消失或出现。

第三章心脏、血管检查

1、说出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

心尖搏动的位置异常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直径2.0-2.05cm

因素:

生理性:

体位、体型

心脏本身:

心脏增大

病理性:

心脏以外:

纵隔、横隔位置的改变

2、何谓负性心尖搏动?

见于临床哪些情况?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为负性心尖搏动。

见于粘连性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心室肥大(心脏顺时针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

3、左右心室肥厚的体征分别是什么?

(视诊+触诊)

左心室肥厚:

心尖搏动范围增大,心尖搏动有抬举性搏动

右心室肥厚:

负性心尖搏动,胸骨左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

4、请说出下列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期

部位

常见病变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部

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

动脉导管未闭

5、心包摩擦感和心包摩擦音产生的机制。

纤维蛋白渗出致脏层与壁层心包膜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两层之间产生摩擦,其振动传至胸壁可被触及。

6、如何鉴别胸膜摩擦感和心包摩擦感、心包摩擦音与胸膜摩擦音?

部位

特点

胸膜摩擦感

前下侧胸部

腋中线第5、6肋间

呼吸两相均可触及

吸气末与呼气初较明显

屛住呼吸,摩擦感消失

心包摩擦感

心前区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收缩期、前倾位、呼气末最明显

摒住呼吸,摩擦感不改变

  

•7、心脏浊音界叩诊的原则:

•手法:

坐位--板指与肋间垂直,平卧位--板指与肋间平行

力度适中轻叩

叩诊顺序--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左侧--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右侧--先叩出肝上界,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测量--用硬尺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再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

8、说出心脏瓣膜听诊区的名称、位置、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

心尖部,即心尖搏动区

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Erb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

胸骨下端左缘,胸骨左缘第4、5肋间

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心包摩擦感)-肺动脉区(心音、杂音)-主动脉区(心音、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心包摩擦感)-三尖瓣区(心音、杂音、心包摩擦感)

9、心脏听诊内容:

心率(60-100次/min)、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如奔马律、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包叩击音)、杂音(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及体位)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

10、第一心音、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听诊时如何判断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产生机制

心室收缩时二、三尖瓣关闭

心室舒张时半月瓣关闭

时期

收缩期

舒张期

音调

低钝、强度较响

高而清脆,强度较S1低

时限

稍长0.1s

稍短0.08s

心尖冲动

一致

搏动之后出现

最清楚位置

心尖区

心底部

11、杂音产生的机制有哪些?

听到杂音是应描述哪些内容?

杂音如何分度?

机制:

血液经过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所形成涡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脏壁振动传至胸壁所致,如血流加速(加剧运动、严重贫血、高热、甲亢)、瓣膜开放口径或大血管通道狭窄、瓣膜关闭不全、异常血流通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或动静脉瘘)、心脏异物或异常结构(心室内假腱索或乳头肌、腱索断裂、残端漂浮)、打血管瘤样扩张。

听诊内容:

最响部位和传导方向、心动周期的时期、性质、强度与形式、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级别

响度

听诊特点

震颤

1

最轻

很弱,须在安静环境下仔细听诊才能听到易被忽略

2

轻度

较易听到,不太响亮

3

中度

明显的杂音,较响亮

4

响亮

杂音响亮

5

很响

杂音很响,且向四周甚至背部传导,但听诊器离开胸壁即听不到

明显

6

最响

杂音振耳,即使听诊器离胸壁一定距离也能听到

强烈

12、说出高血压的概念。

在安静、清醒和未使用降压药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认为有高血压,如果仅有收缩压达到标准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3、何谓水冲脉、交替脉、奇脉、无脉?

各自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

交替脉:

节律正常而脉搏交替出现一强一弱,为左心室衰竭

奇脉:

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见于心脏压塞,心包缩窄,又称吸停脉

无脉:

脉搏消失,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

14、周围血管征包括哪些内容?

有何临床意义?

水冲脉检查:

检查者握紧被检者手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过头部,感觉桡动脉的搏动,如果可感知犹如水冲的急促而有力的脉搏冲击,为水冲脉。

枪击音:

将听诊器膜型体件轻放于股动脉搏动处,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Duroziez双重杂音:

将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搏动处,并使体件开口方向稍偏向近心端,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

用手指轻压被检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其口唇黏膜,使局部发白,可见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

临床意义: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增大。

脉压增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贫血,甲亢,动脉导管未闭症,动静脉镂。

脉压减少:

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第四章腹部检查

1、腹部九区法如何划分

由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为两条水平线,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为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成九个区,即右上腹部(右季肋区)、右侧腹部(右腰部)、右下腹部(右髂部)、上腹部、中腹部(脐部)、下腹部(耻骨上部)、左上腹部(左季肋区)、左侧腹部(左腰部)、左下腹部(左髂部)。

2、腹部外形以什么平面为参照?

何谓蛙腹、尖腹、舟状腹?

分别说出其临床意义。

参照平面:

肋缘至耻骨联合的平面

蛙腹:

当腹腔有大量积液时,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至腹部明显膨出,宽而扁,称为蛙腹。

尖腹:

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时,腹部常呈尖凸行,称为尖腹。

舟状腹:

当全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部外形如舟状,称为舟状腹。

见于恶病质患者,由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造成。

3、腹部视诊时发现圆条或长条形局部膨隆分别考虑哪些疾病?

圆条形膨隆多为囊肿、肿瘤或炎性包块。

呈条状或长形膨隆多为肠管病变,如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或巨结肠症。

4、全腹膨隆见于哪些情况?

极度肥胖、腹内积气、腹腔积液或腹内巨大肿块。

5、如何判断腹壁静脉血流的方向?

用指压法判断血流方向:

用右手示指、中指并拢紧压在静脉上,中指紧压静脉向上滑动,挤出该段静脉中的血液,至一定距离(2-3cm)后放松该手指,另一指紧压不动,如静脉迅速充盈,则血流方向是从放松的一端流向紧压手指的一端。

同法放松另一手指,观察静脉充盈速度,若无明显充盈,则确定上述血流方向判断。

6、说出胃型、肠型的概念。

胃肠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称为胃型或肠型。

7、正常人肠鸣音的次数是多少?

何谓肠鸣音活跃、亢进或减弱?

正常:

4-5次/min

肠鸣音活跃:

每分钟超过10次,不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胃肠道大出血等。

肠鸣音亢进:

每分钟超过10次,且高亢响亮,呈金属音;见于机械性梗阻。

肠鸣音减弱:

数分钟1次,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胃肠动力低下。

8、多少腹水量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

如何鉴别大量腹水和巨大卵巢囊肿?

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量超过1000ml。

卵巢囊肿所致浊音区仰卧时在腹中部,鼓音区在腹部两侧(中央叩浊,两边叩鼓),不呈移动性;腹水时中央叩鼓,两边叩浊;压尺试验:

被检者仰卧位,用一硬尺横置于腹壁上,检查者用手将尺下压,如为卵巢囊肿,则腹主动脉的搏动可经囊肿壁传到硬尺,使尺发生节律性跳动;如为腹水,则搏动不能被传导,硬尺无跳动。

9、何谓“板状腹”和“腹部揉面感”?

各自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板状腹:

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时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

腹部揉面感:

结核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由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和,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形成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柔韧感,亦见于腹膜转移癌。

10、说出压痛和反跳痛的机制。

压痛:

腹壁或腹腔内病变

反跳痛:

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激怒所致,是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的标志。

11、脑膜刺激征包括哪些临床体征?

有何临床意义?

包括:

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提示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

12、触及肝时应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