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05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10.doc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十)

中学化学

分项

总分

核分人

题号

100

题分

15分

15分

8分

22分

14分

10分

16分

得分

Ⅰ化学教育教学技能(3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2.发展性教育评价:

3.形成性考试:

4.教学评价:

5.复式教学: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共15分)

6.(7分)创设化学学习情境的途径是什么?

7.(8分)在当前化学教学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应树立的新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Ⅱ中学知识(3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用AgNO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9.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10.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镁 D.食盐

11.关于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

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

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

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NH4+)>c(Cl)>c(OH)>c(H+)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22分)

12.(12分)1mol丁烷气体与一定量的氧气共贮于一固定容器中,总压强为P;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室温,得到水若干(其体积可不计)和和CO两种气体。

此时,总压强降为0.557P,试求:

(1)生成的水的质量。

(2)反应前氧气的物质的量。

(3)反应后气体中和CO的物质的量。

13.(10分)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18.4mol/L浓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混合液稀释至1000mL,测得c(Cu2+)=0.3mol/L。

试计算:

(1)若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多少L?

(2)溶液稀释后,溶液中c(H+)为多少?

Ⅲ大学化学(4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7题共14分)

14.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聚乙烯的结构简式

C.NH3的电子式:

D.HCl的电子式:

15.天然存在的金属钫(Fr)极微量。

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

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

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已知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D.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

16.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

A.NaB.NeC.FD.H

17.下列化合物不是手性分子的是()

A.B.

C.D.

18.据报道,1995年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0含多个碳碳叁键(-C≡C-)的链状烃,则分子中含碳碳叁键最多是()

A.49个B.50个C.51个D.无法确定

19.下列Fisher投影式中,互为对映体的是()

(1)

(2)

(3)(4)

A.⑴和⑵B.⑴和⑶C.⑵和⑶D.⑶和⑷

20.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CH3COOHB.

C.CH3CH2COOHD.ClCH2COOH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10分)

21.常见的金属硫化物有Ag2S、ZnS、Na2S、HgS、K2S、CoS、FeS、MnS、CdS、PbS、CuS等,

易溶于水的有:

________;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稀盐酸的有:

________;难溶于稀盐酸,但可溶于浓盐酸的有:

________;难溶于盐酸,但可溶于硝酸的有:

________;

难溶于硝酸,但可溶于王水的有:

________。

22.某温度下,N2(g)+3H2(g)=2NH3(g),△rHm0<0。

达到平衡后,再适当降低温度,则逆反应速率,平衡向移动,平衡常数将。

23.。

得分

评卷人

三、问答题(4小题共16分)

24.(3分)设计从含Ag+废水中回收Ag的流程?

25.(5分)在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要用几个量子数来描述?

简要说明各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26.(5分)化合物A,B,C的分子式均为C3H6O2,A可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B,C均不与碳酸钠反应,但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水解,B的水解产物中的液体蒸出物可发生碘仿反应,而C不能。

推测A,B,C可能的结构式。

27.(3分)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一组化合物:

己烷、1-己烯、1-己炔。

押题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十)

Ⅰ化学教育教学技能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中,针对特定的教学情境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而采用的具体措施。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的学习方式或过程。

2.依据一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观,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配对,制订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由主评与被评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运用评价面谈和发展性评价技术和方法,对被评的素质发展、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使被评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优化自我素质结构,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

3.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

单元测验、期中考试都属于这种考试。

通过形成性考试,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缺陷和问题,还可以比较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

4.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5.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班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6.【答案要点】

(1)从化学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学习情景;

(2)从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学习情景;

(3)利用化学实验创设学习情景;

(4)利用问题和认知矛盾创设情景;

(5)利用问题探究创设学习情景。

7.【答案要点】

(1)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

(3)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化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5)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6)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发展学生潜能。

Ⅱ中学知识

一、选择题

8.B【解析】A项,还需要用稀HNO3,看沉淀是否溶解,故错;B项,冷却速度慢,则易析出晶体,越慢晶体析出越大,正确。

C项,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故错;D项,未润洗酸式滴定管,相当稀释了盐酸,所用标准HCl体积增大,则计算出的NaOH浓度偏大,故错。

9.A【解析】B.C60为分子晶体;C.纤维素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纤维素硝酸酯是人工合成的;D.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

10.B【解析】生成灰能与水放出大量的热。

11.B【解析】A项氯化铵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后产生大量的NH4+;氨水为弱电解质只有少量的NH4+产生。

B项在水中加入酸和碱都抑制水的电离,但是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项不正确。

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但因生成的盐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而多余的H+为水解产生,C项正确。

D项比较简单。

二、非选择题

12.解:

(1)根据→可知,1mol生成5mol水,即90g。

(2)反应后和反应前的压强之比即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设反应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

则=0.557,y=6.18mol。

(3)燃烧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少:

(1+6.18-4)mol=3.18mol,设生成的丁烷为amol,生成CO的丁烷为(1-a)mol,则有:

+→+Dn

16.543.5

a3.5a

→4CO+Dn

14.541.5

1-a1.5(1-a)

由题意:

3.5a+1.5(1-a)=3.18mol解得:

a=0.84mol

即丁烷有84%转化为,16%转化为CO,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CO2)=4mol×84%=3.36moln(CO)=4mol×16%=0.64mol

13.解: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①CuO+H2SO4==CuSO4+H2O

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设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CuO的物质的量为y。

64x+80y=20.8……①

x+y=0.3……②

解得:

x=0.2moly=0.1mol

(1)V(SO2)=0.2mol×22.4L/mol=4.48L

(2)n(H2SO4)总=0.05L×18.4mol/L=0.92mol,

n(H2SO4)耗=2x+y=0.5mol

n(H2SO4)余=0.92mol-0.5mol=0.42mol

c(H+)=0.42mol×2÷1L=0.84mol/L

Ⅲ大学化学(40分)

一、选择题

14.A【解析】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中漏掉了右下角的n,NH3的电子式中漏掉了N原子的孤对电子,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不应写电荷符号,B、C、D错误。

15.B【解析】根据Fr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一、它属于碱金属元素;二、它在周期表中处于碱金属元素的最下方。

根据同主族元素的递变性可以知道它的金属性非常强,所以和氧气反应时可以得到复杂的氧化物。

16.D【解析】角量子数决定电子空间运动的角动量,以及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n共同决定电子能量高低。

对单电子原子来说:

n值愈大,电子的能量愈高。

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完全由主量子数n决定。

17.C【解析】除C有对称面不是手性分子外,其余的均是手性分子。

18.B【解析】将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与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作对比发现:

二者相差202个氢原子,每增加一个三键,则减少4个氢原子,所以最多只能有50个碳碳三键。

所以选B。

19.A【解析】Fisher投影式,把立体构型投影到平面上的表示方法。

互为镜像的异构体称为对映体。

若使用Fisher式,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而且应当清楚地了解他的转换,否则易被误解,其规则如下:

①规定使中心碳原子的四个价键投影在纸平面上必须成为一个方位的十字,写成竖式而不是卧式,较低数字编号的碳写在最上面。

②投影式中手性原子不置于纸平面上,与手性原子以竖线连接的上下二个指向平面后方,而以横线连接的左右二个基团指向纸平面的前方。

③为比较投影式,可允许其在纸平面上旋转180°,但不可有其他方式的转动。

④式中如果使一个基团保持固定,而把另三个基团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调换位置,构型将变为它的对映体。

故A正确。

20.D【解析】酚的酸性比醇强,但比羧酸弱,羧酸分子中与羧基相连的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对其酸性影响很大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原子或基团使其酸性增强,且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原子或基团吸电子能力越大、数量越多,距离羧基越近,其酸性增加越显著,反之亦然。

二、填空题

21.Na2S、K2S;FeS、ZnS、MnS;CdS、CoS、PbS;Ag2S、CuS;HgS

22.减小;向右;增大

23.

三、简答题

24.向含Ag+废水中加入盐酸,过滤分离AgCl沉淀剂泥沙,沉淀物加氨水,再过滤,过滤后的滤液中,加硝酸,得到AgCl。

25.①主量子数n:

决定电子出现最大几率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主要决定电子的能量,代表了主电子层。

②角量子数(副量子数)l:

决定电子运动的角动量,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的情况或空间图像;同时决定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运动的能量。

③磁量子数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决定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绕核运动时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根据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而得到的结果)。

④自旋量子数ms:

代表了电子的自旋方向。

26.A、CH3CH2COOHB、HCOOCH2CH3C、CH3COOCH3

【解析】A可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故可推出A为羧酸,其结构式应为CH3CH2COOH;B、C均不与碳酸钠反应,但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水解,说明B、C应该为酯类,结构式是HCOOCH2CH3或CH3COOCH3,B的水解产物中的液体蒸出物可发生碘仿反应,而C不能,B的水解产物中应该有乙醇(乙酸不能发生卤仿反应),故B为HCOOCH2CH3,则C为CH3COOCH3。

27.【解析】根据已学知识,用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1-己炔具有炔氢,可用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鉴别。

因此,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