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694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docx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

如何快速读完《人类简史》?

这里有大纲版的《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1认知革命-------------------------------------------------------------1.1人类:

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1.1.1史前时期1.1.1.1物理学1.1.1.1.1大约在135亿年前,经过所谓的“大爆炸”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1.1.1.1.2宇宙的这些基本特征,就成了“物理学”1.1.1.2化学1.1.1.2.1在这之后过了大约30万年,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复杂的结构,称为“原子”,再进一步构成“分子”1.1.1.2.2至于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互动,就成了“化学”1.1.1.3生物学1.1.1.3.1大约38亿年前,在这个叫作地球的行星上,有些分子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别庞大而又精细的结构,称为“有机体”1.1.1.3.2有机体的故事,就成了“生物学”1.1.1.4历史学1.1.1.4.1到了大约7万年前,一些属于“智人”这一物种的生物,开始创造出更复杂的架构,称为“文化”1.1.1.4.2这些人类文化继续发展,就成了“历史学”1.1.2三大重要革命1.1.2.1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1.1.2.1.1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历史正式启动1.1.2.1.2大约1.2万年前,“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1.1.2.1.3大约不过是500年前,“科学革命”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1.1.2.2人类早在有历史记录之前就已存在1.1.2.2.1早在25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非常类似现代人类的动物1.1.2.2.2说到史前人类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们在当时根本无足挂齿,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见得比大猩猩、萤火虫或是水母来得多1.1.3家族秘史1.1.3.1智人1.1.3.1.1人类已经习惯以为自己是唯一的“人”,是因为在过去1万年间,“人种”确实只剩下智人一种1.1.3.1.1.1然而,“human”一词真正的意思是“属于人属的动物”,而在过去,这可不只“智人”而已1.1.3.1.1.2本书讲到“智人”,讲的就是“Homosapiens”这个物种的成员,而讲到“人类”,讲的则是“Homo”(人属)的所有现存成员1.1.3.2最早的人类1.1.3.2.1最早的人类从大约250万年前的东非开始演化,祖先是一种更早的猿属南方古猿1.1.3.2.2大约200万年前,这些远古人类有一部分离开了家园而踏上旅程,足迹遍及北非、欧洲和亚洲的广大地带1.1.3.2.2.1在欧洲和西亚的人类成了“尼安德特人”1.1.3.2.2.2在东方的亚洲,住的则是“直立人”,一共存续了将近200万年1.1.3.2.2.3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则住着“梭罗人”1.1.3.3线性进化论1.1.3.3.1有一种常见的错误,认为人种是呈线性发展,从“匠人”变成“直立人”,“直立人”再变成“尼安德特人”,而尼安德特人再变成我们1.1.3.3.1.1这种线性模型误以为地球在某个时间点上只会有单一人种,而其他更早的人种不过就是我们的祖先1.1.3.3.2事实是,从大约200万年前到大约1万年前为止,整个世界其实同时存在多种不同人种1.1.3.4“思考”的代价1.1.3.4.1虽然人种之间有诸多不同,但还是有几项共同的人类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1.1.3.4.2人类另一项独有的特点,在于我们用两条腿直立行走,能够站起来1.1.3.4.2.1人类的手开始能够处理非常精细的任务,特别是能够生产、使用复杂的工具1.1.3.4.2.2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让臀部变窄,于是产道宽度受限,而且婴儿的头还越来越大,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风险1.1.3.4.2.2.1自然选择就让生产开始提前,与其他动物相较,人类可说都是早产儿,许多重要器官的发育都还不够完善1.1.3.4.2.2.2人类之所以会有突出的社交技巧,有一大原因也正出自于此1.1.3.4.2.2.2.1独自一人的母亲,如果还得拖着孩子,就很难为自己和小孩取得足够的食物1.1.3.4.2.2.2.2所以养孩子需要其他家族成员和邻居持续提供协助1.1.3.5人类仓促的跳跃1.1.3.5.1我们以为,有比较大的大脑、会使用工具、有超凡的学习能力还有复杂的社会结构,都可说是人类巨大的优势1.1.3.5.2但在整整200万年期间,人类一直就只是一种弱小、边缘的生物1.1.3.5.2.1智人一直只是稳定位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直到最近才有改变1.1.3.5.2.2一直要到40万年前,有几种人种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1.1.3.5.2.3要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才一跃而居于食物链顶端1.1.3.5.3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就连人类自己也不知所措1.1.3.5.4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乱还是生态遭逢的浩劫,其实都是源自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1.1.4兄弟的守护者1.1.4.1智人的扩张1.1.4.1.1大约到了15万年前,东非就已经有了智人,外貌和我们几乎一模一样1.1.4.1.2大约7万年前,智人从东非扩张到阿拉伯半岛,并且很快席卷整个欧亚大陆1.1.4.2其他人种的命运1.1.4.2.1智人来到阿拉伯半岛的时候,欧亚大陆多半都已经住着其他的人种;那么,这些其他人种后来怎么了?

1.1.4.2.2关于这点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1.1.4.2.2.1第一种是“混种繁衍理论”,讲的是不同人种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互相交融1.1.4.2.2.1.1认为智人从非洲迁移到世界各地,与其他人种混种繁衍,而形成今天的人类1.1.4.2.2.2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称为“替代理论”,讲的是双方水火不容,互有反感,甚至会发生种族灭杀1.1.4.2.2.2.1真是如此,现今所有的人类只要追本溯源,都该能够一路追到7万年前的东非,都是“纯种”的智人1.1.4.3智人是灭绝者1.1.4.3.1不论智人是否是罪魁祸首,但每当他们抵达一个新地点,当地的原生人类族群很快就会灭绝1.1.4.3.1.1现存历史离我们最近的梭罗人遗迹大约是5万年前,丹尼索瓦人在那之后不久也已绝迹1.1.4.3.1.2至于尼安德特人,是在大约3万年前退出了世界舞台1.1.4.3.1.3到了12000年前,像小矮人般的人类也从弗洛里斯岛上永远消失1.1.4.3.1.4他们的离去,也让我们智人成了人类最后的物种1.1.4.3.2究竟智人胜出的秘诀为何1.1.4.3.2.1目前最可能的解答,正是让人得以辩论的原因:

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1.2知善恶树1.2.1智人出击1.2.1.1到大约7万年前,智人第二次从非洲出击1.2.1.1.1他们不只把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物种给赶出了中东,甚至还赶出了这个世界1.2.2认知革命1.2.2.1大约就是在距今7万到3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也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1.2.2.2发生认知革命的原因为何?

我们无从得知1.2.2.2.1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认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1.2.3人类的语言有什么特别1.2.3.1常见理论1.2.3.1.1最常见的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最为灵活;虽然我们只能发出有限的声音,但组合起来却能产生无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义1.2.3.1.2第二种理论,也同意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关于狮子和野牛,而是关于人类自己1.2.3.1.2.1我们的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1.2.3.2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1.2.3.2.1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1.2.3.2.2据我们所知,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1.2.3.3讨论虚构的事物1.2.3.3.1不论是人类还是许多动物,都能大喊:

“小心!

有狮子!

”;但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够说出:

“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1.2.3.3.2在认知革命之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也应运而生,“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1.2.3.3.3“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1.2.3.3.3.1不管是《圣经》的《创世记》、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梦世记”,甚至连现代所谓的国家其实也是种想象1.2.4虚构故事是人类社会运作的根基1.2.4.1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在于虚构故事1.2.4.1.1究竟智人是怎么跨过这个门槛值,最后创造出了有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

这里的秘密很可能就在于虚构的故事1.2.4.1.1.1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1.2.4.1.2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1.2.4.1.3如果我们说:

原始人因为相信鬼神,每次月圆会一起聚在营火旁跳舞,于是也巩固了他们的社会秩序;这件事人人都觉得不难理解1.2.4.1.3.1但我们没看出来的是,其实现代社会运作的机制还是一模一样1.2.5讲故事和想象的现实1.2.5.1多年来,人类已经编织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网络1.2.5.2在这个网络中,像标致公司这种虚构的故事不仅存在,而且力量强大1.2.5.2.1这种通过故事创造的东西,用学术术语来说就称为“小说”、“社会建构”或者“想象的现实”1.2.5.3然而,所谓想象的现实并不是“谎话”1.2.5.3.1如果我知道附近的河里没有狮子,我却说有,这叫谎话;但谎话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像是青猴和黑猩猩也都会说谎1.2.5.4所谓“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1.2.6双重的现实1.2.6.1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1.2.6.1.1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1.2.6.1.2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随着时间过去,想象现实也日益强大1.2.7绕过基因组的快速道路1.2.7.1通过文字创造出想象的现实,就能让大批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而且效果还不只如此1.2.7.2正由于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是以虚构的故事作为基础,只要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1.2.7.2.1例如在1789年,法国人几乎是在一夕之间,相信的故事就从“天赋君权”转成“人民做主”1.2.7.2.2自从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迅速调整行为1.2.7.2.2.1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1.2.7.2.2.2走上这条快速道路之后,智人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掉了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物种1.2.8历史和生物学1.2.8.1智人发明出了许许多多的想象现实,也因而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行为模式,而这正是我们所谓“文化”的主要成分1.2.8.1.1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挡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说的“历史”1.2.8.2于是,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1.2.8.2.1在这之前,所有人类的行为都只称得上是生物学的范畴,也有人喜欢称为“史前史”1.2.8.3认知革命之后,我们要解释智人的发展,依赖的主要工具就不再是生物学理论,而改用历史叙事1.2.9认知革命之后生物学和历史的关系,可以简单整理成三点1.2.9.1基本上,生物学为智人的行为和能力设下了基本限制,像是定出了一个活动范围,而所有的历史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发生1.2.9.2.然而,这个范围非常大,能让智人有各种惊人的发挥空间1.2.9.2.1因为他们有创造虚构故事的能力,就能创造出更多、更复杂的游戏,代代相传也就不断发展精进1.2.9.3想了解智人的行为,就必须描述人类行为的历史演化1.2.9.3.1光是考虑人类在生物上的限制,就像是今天要去播报一场足球世界杯赛事,只不断报道关于场地的信息,而对球员究竟做了什么只字不提1.3亚当和夏娃的一天1.3.1演化心理学的观点1.3.1.1演化心理学近来发展蓬勃,认为现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和心理特征早从农业时代之前就已经开始形塑1.3.1.2这个领域的学者认为,即使到了现在,我们的大脑和心灵都还是以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在思维1.3.1.3我们的饮食习惯、冲突和性欲之所以是现在的样貌,正是因为我们还保留着狩猎采集者的头脑,但所处的却是工业化之后的环境1.3.2原始的富裕社会1.3.2.1在大多数的居住地,智人部落的饮食都是见机行事,有什么吃什么1.3.2.1.1虽然现在流行的讲法都把他们形容成猎人,但其实智人生活主要靠的是采集,这不仅是主要的量来源,还能得到像是燧石、木材、竹子之类的原物料1.3.2.2智人采集的不只是食物和原物料,同时还有“知识”1.3.2.2.1为了生存,智人需要对所在地了如指掌;而为了让日常采集食物的效率达到最高,他们也需要了解每种植物的生长模式,还有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1.3.2.2.2采集者对于他们周遭环境的了解,会比现代人更深、更广也更多样1.3.2.3有证据显示,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少1.3.2.3.1要在那个时代活下来,每个人都必须有高超的心智能力1.3.2.3.2而等到农业和工业时代开展,人类开始能靠着别人的技能生存下来,就算是低能的人也开始有了生存空间1.3.2.4正因为这些在农业时代前的采集者有健康和多样化的饮食、相对较短的工作时间,也少有传染病的发生,许多专家将这种社会定义为“最初的富裕社会”1.3.3会说话的鬼1.3.3.1多数学者都同意,远古的采集者普遍信奉泛神论的信仰1.3.3.2泛神论相信,几乎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只动物、任何一株植物、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有其意识和情感,并且能与人类直接沟通1.3.3.2.1因此,对泛神论者来说,山上的一颗大石头也可能会有欲望和需求,人类可能做了某些事就会触怒这块大石,但也有可能做某些事能取悦它1.3.3.3泛神论并不是某个特定的宗教,而是数千种不同宗教、邪教或信仰的通称1.3.3.3.1它们之所以都称为“泛神论”,是因为这些宗教对于世界的看法、对于人类的定位所见略同1.4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1.4.1智人扩张导致生物灭绝1.4.1.1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得到新的技术、组织能力甚至是眼界,能够走出亚非大陆,前往外面的世界1.4.1.2他们的第一项重大成就,就是在大约45000年前殖民澳大利亚1.4.1.2.1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离开亚非大陆生态系统,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能够从亚非大陆抵达澳大利亚1.4.1.2.2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大事一件,重要性不亚于哥伦布抵达美洲或是阿波罗1号登上月球1.4.1.3人类首次登上澳大利亚沙滩,足迹随即被海浪冲走;但等到这些入侵者进到内陆,他们留下了另一种足迹,而且再也洗刷不去1.4.1.3.1他们推进的时候,仿佛进到奇特的新世界,满眼是从未见过的生物,但不过几千年后,所有这些巨大的动物都已消失殆尽1.4.2生态的连环杀手1.4.2.1如果澳大利亚的物种灭绝只是单一事件,对于人类的无辜或许我们还能姑且信之;但翻开历史记录,智人看起来就是个生态的连环杀手1.4.2.2如果我们把在澳大利亚和美洲发生的生物大灭绝合起来计算,再加入智人在亚非大陆上扩张时所造成的小规模物种灭绝(像是其他人类物种的绝迹)可能的结论只有一个1.4.2.2.1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最快速的一场生态浩劫1.4.2.3在认知革命发生的时候,地球上大约有200属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而等到农业革命的时候,只剩下大100属1.4.2.3.1换句话说,甚至远在人类还没有发明轮子、文字和铁器之前,智人就已经让全球大约一半的大型兽类灭绝1.4.3三波生物灭绝浪潮1.4.3.1第一波的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波灭绝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1.4.3.2这些教训,让我们得以从一个重要观点来看今日的第三波灭绝浪潮:

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1.4.3.3有些环保人士声称我们的祖先总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但可别真的这么相信1.4.3.3.1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动植物绝种的元凶,人类可以说坐上了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物种的宝座-------------------------------------------------------------2农业革命-------------------------------------------------------------2.1史上最大骗局2.1.1人类曾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维生,并不会特别干预动植物的生长情形2.1.1.1这一切在大约1万年前全然改观,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2.1.2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2.1.2.1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是由人类脑力所推动的进步故事2.1.2.1.1他们说演化让人越来越聪明,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于是能够驯化绵羊、种植小麦2.1.2.1.2等到这件事发生,人类就开开心心地放弃了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2.1.2.1.3这个故事只是幻想,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越来越聪明2.1.2.2谁该负责?

2.1.2.2.1这背后的主谋,既不是国王,不是牧师,也不是商人2.1.2.2.2真正的主要嫌疑人,就是那极少数的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小麦、稻米和马铃薯2.1.2.2.3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2.1.3用小麦的观点来看看农业革命2.1.3.1在1万年前,小麦也不过就是许多野草当中的一种,只出现在中东一个很小的地区2.1.3.2在短短1000年内,小麦突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2.1.3.3生存和繁衍是最基本的演化标准,而根据这个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2.1.3.4小麦的秘诀就在于操纵智人、为其所用2.1.4奢侈生活的陷阱2.1.4.1奢侈品悖论2.1.4.1.1常有这样的情况:

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2.1.4.1.2等到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2.1.4.2奢侈生活陷阱的教训2.1.4.2.1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2.1.5革命的受害者2.1.5.1浮士德跟魔鬼交易,人类则跟谷类交易2.1.5.1.1但人类做的交易不只这一项,另一项则是和绵羊、山羊、猪、鸡之类的动物命运有关2.1.5.2不幸的是,演化观点并不是唯一判断物种成功与否的标准2.1.5.2.1它一切只考到生存和繁殖,而不顾个体的痛苦或幸福2.1.5.2.2虽然就演化而言,驯化的鸡和牛很可能是最成功的代表,但它们过的其实是生物有史以来最惨的生活2.1.5.2.3动物的驯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野蛮作为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前行,残忍程度只增不减2.1.5.2.4如果从牛羊的观点而非牧者的观点来看农业革命,就会发现对绝大多数的家畜来说,这是一场可怕的灾难,这些演化的“成功”是没有意义的2.2盖起金字塔2.2.1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2.2.1.1有些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路终将导致灭亡2.2.1.1.1对后者来说,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2.2.1.2但不管这条路的尽头为何,现在都已经无法回头2.2.1.2.1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得以急遽增加,任何一个复杂的农业社会想回到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就只有崩溃一途2.2.2未来的来临2.2.2.1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缩小,但时间却变长了2.2.2.1.1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心思考虑下周或下个月的事,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2.2.2.1.2而在农业革命之后,“未来”的重要性被提到史上新高2.2.2.2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这正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2.2.2.2.1可悲的是,虽然农民勤劳不懈、希望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经济安全,但这几乎从来未曾实现2.2.2.2.2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治者和精英阶级,不仅靠着农民辛苦种出的食粮维生,还几乎全征收抢光,只留给农民勉强可过活的的数量2.2.2.3正是这些征收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2.2.3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2.2.3.1所有合作网络,不管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还是秦朝和古罗马的帝国,都只是“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2.2.3.1.1支持它们的社会规范既不是人类自然的天性本能,也不是人际的交流关系,而是他们都相信共同的虚构神话故事2.2.3.1.2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2.2.3.2这种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绝非邪恶的阴谋或是无用的空谈,而是唯一能让大群人类合作的救命仙丹2.2.4真正的坚信者2.2.4.1犬儒主义者不可能建立起帝国,而且如果人们希望某个由想象建构出的秩序能维持久远,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大部分的精英分子)就必须正相信它2.2.4.1.1如果不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绝不可能持续了两千多年2.2.4.1.2如果不是大多数的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相信人权,美国的民也不可能持续了250年2.2.5监狱的高墻2.2.5.1不管是基督宗教、民主还是资本主义,都只是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2.2.5.2如何让人相信这些秩序2.2.5.2.1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2.2.5.2.2第二,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2.2.5.2.2.1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提醒他们这套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要在一切事物中融入这套原则2.2.5.3有三大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2.2.5.3.1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2.2.5.3.2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2.2.5.3.3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2.2.5.4“主体间”事物2.2.5.4.1“客观”事物的存在,不受人类意识及信念影响2.2.5.4.2“主观”事物的存在,靠的是某个单一个人的意识和信念2.2.5.4.3“主体间”事物的存在,靠的是许多个人主观意识之间的连接网络2.2.5.4.3.1就算某个人改变了想法,甚至过世,对这项事物的影响并不大2.2.5.4.3.2但如果是这个网络里面的大多数都死亡或是改变了想法,这种“主体间”的事物就会发生改变或是消失2.3记忆过载2.3.1人脑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