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695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答案选出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B.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下列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

 

3.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说明(  )对生物的影响.

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B.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5.某水生态系统中有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和大鱼等,下列能正确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

B.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

C.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D.大鱼→小鱼→蜻蜓幼虫→水蚤→水生植物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山公园所有的松树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沂河中的水生植物、鱼虾以及微小的细菌、真菌等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7.“大鱼吃小鱼”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B.捕食C.合作D.竞争

 

8.在自然界中,枯死的树桩会慢慢烂掉,这主要是因为(  )

A.其他生产者竞争养分B.其他消费者遗体遗物遮盖

C.风吹日晒腐蚀D.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掉

 

9.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乙和丙数量增加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乙和丁数量增加

 

10.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最准确的说法是(  )

A.水圈的全部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

 

12.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3.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字母“d”

B.对光时,若光线太强则用平面反光镜,若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需要较大光圈

C.转动转换器时要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不要手指扳着物镜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大

 

14.如图中甲比乙镜头长,丙比丁镜头长,相同条件下选用哪一套组合会使观察到的视野最明亮(  )

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

 

15.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C.画图时文字一般注在图的右侧,图中较暗的部分要用铅笔细点来表示

D.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可以用稀碘液来染色

 

16.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细胞核C.组织D.液泡

 

17.新榨的果汁美味可口,液汁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A.叶绿体B.细胞质C.液泡D.线粒体

 

18.人体或多动物体的各种细胞形态各异,但是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和植物细胞相比,人体或动物的细胞不具有(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9.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蚕豆根尖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化器是(  )

A.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B.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C.线粒体;线粒体D.叶绿体;叶绿体

 

20.用热水器将番茄烫一下,很容易就能撕下一层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

A.输导组织B.上皮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

 

21.牛的体细胞中含有30对染色体,若它的某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4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16个和30条B.8个30条C.16个和30对D.8个和30对

 

22.人和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里,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的是(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23.番茄(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

①输导组织②分生组织③营养组织④保护组织.

A.④②①B.④①②C.④③①D.④①③

 

24.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变形虫、草履虫等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B.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时,可以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C.单细胞生物有对人类有益的,也有有害的

D.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构

 

25.草履虫在水中螺旋前进,是靠(  )的摆动.

A.口沟B.表膜C.纤毛D.伸缩泡

 

 

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50个空,50分)

26.(12分)(2015秋•沂南县期中)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个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分别是      、      、      .(填序号)

(2)写出此图中的一条食链:

      .(用序号表示)

(3)②和③之间的关系是      ;①和④的关系是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      的关系.

(4)在      范围内,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为,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若该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则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填序号),在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27.(15分)(2015秋•沂南县期中)图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      ,[      ]      和[      ]      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还具有[      ]      、[      ]      、[      ]      等结构.

(2)[      ]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内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      两种物质组成的.

(3)细胞分裂时,[      ]      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      ]      分成两份.植物细胞分裂时,会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填写序号和名称)

(4)西瓜中所含的大量糖分主要存在图示      中.(填写序号和名称)

(5)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      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除图中所示的[      ]      外,      也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8.(10分)(2015秋•沂南县期中)请根据所学实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应该怎样规范操作“盖”这一步骤?

      .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若选用的材料是黄瓜,还需要“染”吗?

      .

(3)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应该怎样取材?

      .

(4)当实验环境中光线较强时,应选用遮光器的      和反光镜的      .要想看到较大细胞,应转动      换成高倍镜.

(5)在低倍镜下视野中看到的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群属于      组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群属于      组织,除此之外,动物细胞还具有哪些基本组织?

      .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是      .

 

29.请根据所学实验“观察草履虫”和如图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看,草履具有[4]细胞膜、[7]细胞质和[      ]      等基本结构,从生物特征上看,草履虫能从[      ]      处获得食物并形成食物泡,伸缩泡和收集管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当草履虫遇到障碍或受到刺激时能够靠纤毛摆动而运动到安全的环境中.

(2)实验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上几丝棉花纤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吸取培养液时为什么吸取表层部分?

      .放几丝棉花纤维的目的是?

      

(3)在草履虫的临时装片上,滴少许稀释的红墨水进行活体染色,在显微镜下会观察到红色的[      ]      ,且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其大小会逐渐变      .

 

30.探究实验:

金鱼属于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反映明显,饲养金鱼时控制好水温是很重要的.某兴趣小组通过观察金鱼在不同水温下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内鳃盖张合的次数),来探究水温对它生活的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应的问题:

材料:

实验用小鱼大玻璃缸大烧杯温度计清水热水冰块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

(3)制定并实施计划(略):

温度与鳃盖运动的关系实验观察记录表

统计

水温每分钟鳃盖运动次数

1号鱼2号鱼3号鱼平均值

510788.33

1530333231.67

25127109111115.67

30197183172184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为了确保变量唯一,应该保证除水温外其它实验条件      ,这种实验叫做      实验.以上实验观察记录表中,仅对1号鱼、2号鱼、3号鱼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鳃盖元次数作了一次统计并求平均值.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常常需要设置      ,求平均值.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分析记录表可知,金鱼的鳃盖运动次数可随着水温度额升高而      ,实验结论是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答案选出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B.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

A、汽车是能够运动的物体,但不是生物,A错误;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B正确;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C错误;

D、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生物,D错误,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下列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煮熟的鱼,属于死亡的生物,不再具有生物的特征.③珊瑚属于珊瑚虫的分泌物形成的物质,不具有生物的特征.④不断长大的钟乳石是石头,是含碳酸钙的水落在钟乳石上,经过蒸发后,碳酸钙沉积下来使钟乳石慢慢长大,因此不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⑥恐龙的化石是恐龙的骨骼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综上所述,草、冬眠的蛇、蘑菇和家鸽都具备生物的特征,因此属于生物.

故选:

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说明(  )对生物的影响.

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解:

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

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这表明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B.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解答】解: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

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

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说法错误

D、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和水、空气、土壤等等,所以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

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5.某水生态系统中有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和大鱼等,下列能正确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

B.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

C.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D.大鱼→小鱼→蜻蜓幼虫→水蚤→水生植物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专题】类比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

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C、食物链不完整,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大鱼吃小鱼;

D、整个食物链都反了,大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

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水生植物→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山公园所有的松树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沂河中的水生植物、鱼虾以及微小的细菌、真菌等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

A、西山公园所有的松树,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沂河中的水生植物是生产者、鱼虾是消费者、微小的细菌、真菌等是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所以,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大鱼吃小鱼”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B.捕食C.合作D.竞争

【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等几种方式.

【解答】解: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了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在自然界中,枯死的树桩会慢慢烂掉,这主要是因为(  )

A.其他生产者竞争养分B.其他消费者遗体遗物遮盖

C.风吹日晒腐蚀D.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掉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解:

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被当作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自然界中,枯死的树桩会慢慢烂掉”,这主要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掉”.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9.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乙和丙数量增加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乙和丁数量增加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的能力,二是考查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由图可知:

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

故选:

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

 

10.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最准确的说法是(  )

A.水圈的全部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地球上适合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据此答题.

【解答】解: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

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分为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12.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解答】解: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故选:

C.

【点评】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3.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字母“d”

B.对光时,若光线太强则用平面反光镜,若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需要较大光圈

C.转动转换器时要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不要手指扳着物镜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大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专题】归纳推理;显微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