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034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docx

主干知识训练9居住地与环境

居住地与环境

(1)

1.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

“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购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睡城”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

B.“睡城”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C.在“睡城”周边地区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睡城”的可持续发展

D.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现象

图7为我国甲、乙两特大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空间分布构成(内环为1990年数据,外环为2000年数据),结合提供信息回答2-4题。

2.图中显示,1990年至2000年

A.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最小

B.乙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比重增大

C.甲、乙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比重仍然接近

D.两城市近郊或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大

3.到2010年通过人口普查,两城市得出的共性结论最有可能是

A.城市人口流动频率降低         B.老城区人口自然增长趋缓

C.向外地迁出的人口明显增多     D.流动人口中高学历人口减少

4.进入夏至,甲城市昼长比乙城市昼长约短1小时30分,甲、乙城市应是

A.广州、北京        B.重庆、深圳C.天津、武汉   D.郑州、西安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

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

完成5~6题。

5.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A.B1、L2   B.B3、L2

C.B2、L3   D.B3、L3

6.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C.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

(“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

)读下图,回答8~9题。

7.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8.“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   )

A.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右图是某时期武汉市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某大型电商欲在武汉新建一物流仓储中心,则选址较合理的是( )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

10.某知名奢侈品拟抢滩武汉,其首选的地方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

右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

据此回答18~19题。

11.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

A.沿黄河分布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12.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居住地与环境

(1)答案:

1-5CDBAD6-10ADAAB11-12BC

居住地与环境

(2)

1.图2是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

该地铁站位于城市的

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C.工业区    D.文化区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回答2~3题。

2.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最先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家具制造     B.丝绸纺织    C.奶酪生产    D.甘蔗制糖

3.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B.M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

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D.N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

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据此回答4~6题。

4.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20

5.据图判断,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B.该城市西侧交通通达度比东侧高   

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D.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6.如果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5.28km2,其中浦西1.35km2,这里原有大片厂房及部分民居。

结合地图,回答7~8题。

7.世博园区落足于黄浦江两岸,其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靠近中心商务区    B.地价低廉 

C.有利于城市改造    D.缓解越江(黄浦江)交通压力

8.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

 A.同心圆   B.扇形   C.多核心   D.田园城市

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延续2013年高速发展的势头,网购交易规模屡创新高,占社会零售品总额的比重持续增加,使大中城市很多大型购物中心倍感“狼来了,狼来了”。

据此回答9~10题。

9.日益发展的网络购物对城市功能区发展的影响是

A.住宅区向市中心发展            B.商业区向城市外缘发展

C.大型购物中心规模可能缩小 D.城市功能区分化逐渐不明显

10.在配送网购物资过程中,物流公司要随时了解运输车辆途中所处的位置,需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和数字地球  B.GPS和GIS   C.RS和GIS     D.GPS和数字地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凸显。

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现象。

据此回答11~12题。

11.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地表径流增加 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最减少    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12.缓解城市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B.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C.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D.加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居住地与环境

(2)答案:

1-5BBBBD6-10BCDCB11-12AB

居住地与环境(3)

下图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适合发展哪种农业

A.节水农业  B.灌溉农业

C.立体农业  D.河谷农业

2.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B.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读“我国东部某市城郊分布图”及该市“某楼房平面图”,回答3~4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应选建在左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影响该市楼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民俗            C.通风            D.采光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5~6题。

5.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6.“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广州珠江新城为国家级中心商务区。

图1(a)为广州市局部示意图,图1(b)为珠江新城附近可能出现的人口流动情况。

据此并读图1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图1(a)中的

A.西北角                 B.西南角                 C.二沙岛                 D.海心沙

8.图1(b)中能反映珠江新城附近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回答9-10题。

9.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10.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3中的

A.a地 B.b地C.c地D.d地

读“某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及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完成11~13题。

11.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2.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人海泥沙沉积加强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13.若上图中城镇的合理规划如下面左图所示,则其指向标应为下面右图中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4.“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15.“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居住地与环境(3)1-5CBBDA6-10DCDCD11-15DCCCA

 

答案及解析:

26.C  B

16.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应处于季风区。

分布有丘陵地形房屋背山面河而建,而且屋顶为尖顶,是明显的南方住宅特点。

南方多低山丘陵,适合发展立体农业。

17.该聚落的建筑形态多为尖顶房,坡状尖顶利于排水;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另外南坡为向阳坡,位于南坡有利于通风与采光,因此该聚落位于丘陵的南坡地带。

答案及解析:

12.24.B 25.D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因素选择和建筑采光应用。

解析:

24题,从“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看出,它并非高档住宅,所以一般面积较小,①③两个位置的地价较高,④地尽管靠近高速公路,但与市区内交通联系不便利,所以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乘等因素,东莞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左图中的②处,B正确。

25题,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主要考虑的是房子可以更好采光。

【思路点拨】理解廉租房的定位是关键,城市的建筑沿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就是为了采光。

答案及解析:

13.38.A  39.D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区。

解析:

38题,丹麦首都哥本哈所在地以平原为主,城市的延伸方向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而水源并不是“手指”状水系,市场往往不是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本身就是市场。

故选A。

39题,“手指规划”方案的宗旨就是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布局在“手指”部位,为了防止城市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所以在“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绿化区,以优化城市环境,D正确。

【思路点拨】根据这个手机计划(fingerplan),哥本哈根的城市化发展依据S-train轨道线路呈五指型,手掌是人口密集的市中心,而手指之前的空隙留作农业和休闲区,保留手指缝隙之间未开发的区域。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交通,第二个应该是绿化区。

答案及解析:

14.4.C 5.D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布局特点及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4题,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上风、上水等环境优美地带,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

图示二沙岛位于珠江城区上游,文化设施完善。

第5题,中心商务区人口昼夜差异很大,白天,商业经活频繁,人口密度大,夜晚则人口密度小。

【思路点拨】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②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③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④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越高)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答案及解析:

22.

 

答案及解析:

15.DCC

【Ks5u解析】10题:

河谷处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图中河流流向东南入海,故等高线凸向西北。

11题:

“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即海水变浅淤积严重,故选C。

12题:

表格气温和积温推断:

该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冬季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南风,故可图中C正确。

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

答案及解析:

20.4.C   5.D

解析: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商业区集中,但并不会缩小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虽然远离海洋,但工业区却沿海分布,更容易造成海洋污染;文教区分散布局,接近住宅区,可以更好地为周围居民服务、工业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南部,方便企业联系。

故选C。

5.石化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同时石化工业又有水污染,布局在d处,靠近外海,更容易净化水污染。

 

16.右图为“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5-7题。

5.丙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6.该城市

A.地域结构接近同心圆模式       

B.最适宜在6-8km处设置绿化防护带

C.4-6km处为工业集聚中心      

D.商业用地面积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

7.甲所代表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口数量变化是

答案及解析:

16.5.C 6.A 7.B

第5题,丙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小,离市中心距离最近,为商业区。

第6题,图示城市各功能区丙、乙、甲依次由市中心向城市外缘扩散,其结构比较接近同心圆模式。

绿化防护带宜设置在住宅区与工业区的过渡地带,据图可知最适宜设置在8-10km之间,故B选项错误;工业集聚区应在6-12公里之间,故C选项错误;商业用地面积在6-8km之间呈增加趋势,故D选项错误。

第7题,住宅区夜间人口数量最多,白天由于学习、工作等外出导致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各主要功能区特征及分布规律。

17.下图为岷江上游山地自然垂直带谱和岷江上游山区民族与聚落个数与海拔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7~8题。

7.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集中分布地带海拔是

              A.800~l400m               B.1400~2200m C.2200~3200m             D.3200~3800m

8.影响岷江上游民族聚落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和国家民族政策                B.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

             C.河流和民族建筑风格                D.矿产和民族工业生产方式

答案及解析:

17.7.C 8.B

解析:

7题,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集中分布地带是2200~3200m,C正确。

8题,在海拔较低的地方主要是汉族,主要从事种植业;海拔较高的地区主要发布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多从事畜牧业,所以影响岷江上游民族聚落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B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对图的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中等。

【知识点】本题考查聚落分布分析。

18.图3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4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6~8小题。

              图3                             图4

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7.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8.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a                          B.b             C.c             D.d

答案及解析:

18.6.B  7.C   8.B

19.下图表示长三角地区由铁路网构成的“Z”字形都市圈发展地带,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都市圈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6.有关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跨海大桥修建使宁波的城市等级与上海相同

B.上海的等级最高,但服务范围较小

C.南京因人口密度较大,与同等级城市相比,服务范围较大

D.南京和杭州的服务范围基本上相互独立

答案及解析:

19.15.D 16.D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等级。

解析:

15题,如图所示:

  

16题,根据城市等级与服务服务的关系可知,城市等级越高,服务服务越大。

南京和杭州距离相对较远,而且等级相同,所以服务范围基本上相互独立,D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城市等级与服务服务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21.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答案及解析:

21.3.B   4.A

24.客流强度用来反映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下图为安徽省内各市每日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及客流比例图。

读图,完成下面2题。

25.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列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最可能是

A.六安市   

B.黄山市   

C.马鞍山市   

D.宣城市

26.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A.黄山市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和发往合肥客流量占该市出发客流比例均较低

B.皖北地区人口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高

C.六安市距离合肥市较远,两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高

D.合肥市位于皖中地区

答案及解析:

24.C D

25.读下图地区城乡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2题。

 

 

11.图表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北京市 

12.近30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播种面积的减少            

B.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答案及解析:

25.A C

27.图6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城市

A.功能区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      

B.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C.有预留用地,发展空间较大       

D.服务种类多,城市等级较高

19.图中①②③功能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A.①住宅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 ②住宅区 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 ②住宅区 ③工业区   

D.①商业区 ②工业区 ③住宅区

答案及解析:

27.B D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题型注释)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